折弯机用滑块行程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4754阅读:1371来源:国知局
折弯机用滑块行程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装置,尤其是一种折弯机用滑块行程限位装置,属于折弯机限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折弯机滑块行程的上下极限位置控制是用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直接接触或感应来完成的,这样做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有不足,体现在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大,另外因机器运行时振动较大,限位开关位置易走动,导致折弯机发生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弯机用滑块行程限位装置,其结构紧凑,降低空间的要求,提高限位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弯机用滑块行程限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折弯机滑块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折弯机滑块接触,支撑杆的下端安装于支撑杆座内,且支撑杆能在所述支撑杆座内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支撑杆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升降的支撑杆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用于确定支撑杆升降运动形成的行程位置确定机构,所述行程位置确定机构与支撑杆座上的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配合,以通过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分别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下限位位置信号。

所述行程位置确定机构包括用于对支撑杆止转的顶针座,所述顶针座邻近支撑杆的端部设有能摆动的拨叉;在顶针座内还设有上顶针以及下顶针,所述上顶针与下顶针呈平行分布,上顶针位于下顶针的正下方;

上顶针的一端邻近拨叉,上顶针的另一端与上限位开关连接,以在支撑杆带动拨叉向上摆动时,拨叉与上顶针接触,并通过上顶针与上限位开关的配合使得上限位开关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下顶针的一端邻近拨叉,下顶针的另一端与下限位开关连接,以在支撑杆带动拨叉向下摆动时,拨叉与下顶针接触,并通过下顶针与下限位开关的配合使得下限位开关输出下限位位置信号。

所述拨叉通过拨叉销铰接在顶针座上,支撑杆邻近顶针座的一侧设有与拨叉配合的上限位斜面B以及下限位斜面A,所述下限位斜面A位于上限位斜面B的正上方;支撑杆在支撑杆座内下降且支撑杆的下限位斜面A与拨叉接触时,拨叉向下摆动后与下顶针接触,支撑杆在支撑杆座内上升且支撑杆的上限位斜面B与拨叉接触时,拨叉向上摆动后与上顶针接触。

所述上限位开关与下限位开关间设有上绝缘板,上限位开关位于下限位开关的正上方,且上限位开关通过上绝缘板与下限位开关绝缘隔离;下限位开关通过下绝缘板安装于支撑杆座上。

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允许半圆块放置的弧形槽,支撑杆通过弧形槽内的半圆块与折弯机滑块连接。

所述支撑杆采用T形螺杆,所述支撑杆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涡轮座以及位于所述涡轮座内的涡轮,涡轮座内还设有与涡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涡轮与支撑杆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涡轮座的顶端还设有涡轮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支撑杆支撑并与折弯机滑块连接,在支撑杆内设有上限位斜面B以及下限位斜面A,通过上限位斜面B、下限位斜面A与拨叉的接触配合,能实现拨叉与上顶针、下顶针的对应接触,从而能使得上限位开关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通过下限位开关输出下限位位置信号,结构紧凑,降低空间的要求,提高限位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涡轮座、2-涡轮、3-蜗杆、4-安装底板、5-下绝缘板、6-下限位开关、7-上绝缘板、8-上限位开关、9-上顶针、10-顶针座、11-下顶针、12-半圆块、13-拨叉销、14-拨叉、15-支撑杆以及16-涡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降低空间的要求,提高限位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支撑折弯机滑块的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端与折弯机滑块接触,支撑杆15的下端安装于支撑杆座内,且支撑杆15能在所述支撑杆座内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支撑杆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15升降的支撑杆升降驱动机构以及用于确定支撑杆15升降运动形成的行程位置确定机构,所述行程位置确定机构与支撑杆座上的上限位开关8、下限位开关6配合,以通过上限位开关8、下限位开关6分别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下限位位置信号。

具体地,通过支撑杆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支撑杆15的升降运动,折弯机滑块支撑于支撑杆15的顶端,因此,折弯机滑块能跟随支撑杆15进行同步的升降运动。通过行程位置确定机构确定支撑杆15的上升限位位置以及对应的下降限位位置,当支撑杆15运动至上升限位位置时,上限位开关8能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而当支撑杆15运动至下降限位位置时,下限位开关6能输出下限位位置信号。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折弯机滑块的升降行程,确定支撑杆15的上升限位位置以及下降限位位置,从而能根据上限位位置信号或下限位位置信号,确定折弯机滑块的行程限位信息,实现对折弯机滑块行程的有效限位,降低折弯机发生故障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5采用T形螺杆,所述支撑杆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涡轮座1以及位于所述涡轮座1内的涡轮2,涡轮座1内还设有与涡轮2相啮合的蜗杆3,所述涡轮2与支撑杆15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涡轮座1的顶端还设有涡轮盖16,此外,涡轮座1上还设有安装底板4,安装底板4也位于涡轮座1的顶端。蜗杆3、涡轮2以及涡轮座1间的具体配合关系、以及涡轮2与支撑杆15之间的具体配合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当外部的动力驱动蜗杆3转动时,利用涡轮2与支撑杆15之间的配合,能实现驱动支撑杆15在涡轮座1的升降。具体实施时,涡轮座1、涡轮盖16以及安装底板4可以形成支撑杆座;当然,支撑杆升降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所述行程位置确定机构包括用于对支撑杆15止转的顶针座10,所述顶针座10邻近支撑杆15的端部设有能摆动的拨叉14;在顶针座10内还设有上顶针9以及下顶针11,所述上顶针9与下顶针11呈平行分布,上顶针9位于下顶针11的正下方;

上顶针9的一端邻近拨叉14,上顶针9的另一端与上限位开关8连接,以在支撑杆15带动拨叉14向上摆动时,拨叉14与上顶针9接触,并通过上顶针9与上限位开关8的配合使得上限位开关8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下顶针11的一端邻近拨叉14,下顶针11的另一端与下限位开关6连接,以在支撑杆15带动拨叉14向下摆动时,拨叉14与下顶针11接触,并通过下顶针11与下限位开关6的配合使得下限位开关6输出下限位位置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座10固定于安装底板4上,支撑杆15与涡轮座1以及涡轮2呈同轴分布,支撑杆15的下端伸入涡轮座1内,并与涡轮2配合。顶针座10位于支撑杆15的外侧,支撑杆15与顶针座10对应的外侧设有允许顶针座10的头端嵌置的顶针座槽,通过顶针座槽与顶真做哦10的配合,能够防止支撑杆15的转动。上顶针9、下顶针11能在顶针座10内进行移动,且上顶针9、下顶针11的移动由拨叉14摆动接触后驱动,只有支撑杆15上升至上升限位位置时,支撑杆15才会带动拨叉14向上摆动并能与上顶针9接触,而只有支撑杆15下降至下降限位位置时,支撑杆15才会带动拨叉14向下摆动并能与下顶针11的端部接触。

上顶针9与上限位开关8配合使得上限位开关8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下顶针11与下限位开关6配合使得下限位开关6输出下限位位置信号的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支撑杆15的顶端设有允许半圆块12放置的弧形槽,支撑杆15通过弧形槽内的半圆块12与折弯机滑块连接。所述弧形槽呈半圆型,通过弧形槽、半圆块12与折弯机滑块连接,能够提高支撑杆15与折弯机滑块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所述拨叉14通过拨叉销13铰接在顶针座10上,支撑杆15邻近顶针座10的一侧设有与拨叉14配合的上限位斜面B以及下限位斜面A,所述下限位斜面A位于上限位斜面B的正上方;支撑杆15在支撑杆座内下降且支撑杆15的下限位斜面A与拨叉14接触时,拨叉14向下摆动后与下顶针11接触,支撑杆15在支撑杆座内上升且支撑杆15的上限位斜面B与拨叉14接触时,拨叉14向上摆动后与上顶针9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上限位斜面B确定支撑杆15的上升限位位置,通过下限位斜面A确定支撑杆15的下降限位位置;在上限位斜面B与下限位斜面A间,支撑杆15在运动时,不会带动拨叉14摆动。

所述上限位开关8与下限位开关6间设有上绝缘板7,上限位开关8位于下限位开关6的正上方,且上限位开关8通过上绝缘板7与下限位开关6绝缘隔离;下限位开关6通过下绝缘板5安装于支撑杆座上。所述下绝缘板5位于安装底板4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15支撑并与折弯机滑块连接,在支撑杆15内设有上限位斜面B以及下限位斜面A,通过上限位斜面B、下限位斜面A与拨叉14的接触配合,能实现拨叉14与上顶针9、下顶针11的对应接触,从而能使得上限位开关8输出上限位位置信号,通过下限位开关6输出下限位位置信号,结构紧凑,降低空间的要求,提高限位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