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带焊接设备存在焊接精度不高的问题,这与其焊接设备移动的方式密切相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焊接夹具,其焊接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焊接夹具,其包括:
工作机架;
安装于所述工作机架的焊接装置移动导轨组件,其安装有可沿移动导轨组件移动的焊接装置安装平台,所述移动导轨组件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脚;
安装于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的焊接装置;
安装于移动导轨组件边缘且沿着移动导轨组件延伸方向布置的丝杆组件,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通过丝杆螺母而连接于所述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设置有驱动组件。
进一步,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设置有送丝器位置调节结构,其包括:
安装于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侧壁的前后调节螺纹杆,其可移动地安装有移动壳体,该移动壳体设置有与前后调节螺纹杆配合的前后移动调节手轮,所述前后移动调节手轮的柄部设置有与前后调节螺纹杆配合的外螺纹结构,前后移动调节手轮的外螺纹结构延伸方向与前后调节螺纹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安装于所述移动壳体的上下调节座,所述上下调节座设置有上下调节螺纹杆,所述上下调节座设置有与上下调节螺纹杆配合的上下移动调节手轮,所述上下移动调节手轮的柄部设置有与上下调节螺纹杆配合的外螺纹结构,上下移动调节手轮的外螺纹结构延伸方向与上下调节螺纹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上下调节螺纹杆的下端部水平设置有送丝器夹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丝杆驱动该自动焊接夹具,移动精度更高,且便于焊接作业的操控。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焊接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焊接夹具中送丝器位置调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自动焊接夹具,其包括:工作机架1;安装于所述工作机架的焊接装置移动导轨组件2,其安装有可沿移动导轨组件移动的焊接装置安装平台3,所述移动导轨组件设置有导向槽,该导向槽沿着移动导轨组件的延伸方向布置,即图中的移动导轨组件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脚;安装于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的焊接装置(图中未示),焊枪与该移动导轨组件是同步移动的;安装于移动导轨组件边缘且沿着移动导轨组件延伸方向布置的丝杆组件4,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通过丝杆螺母而连接于所述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设置有驱动组件,例如驱动电机。当驱动电机驱动丝杆组件转动时,通过丝杆组件上的丝杆螺母而驱动焊接装置安装平台沿着移动导轨组件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钢带进行相应的焊接作业。
值得一提的是,参见图2,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设置有送丝器位置调节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平台侧壁的前后调节螺纹杆5,其可移动地安装有移动壳体,该移动壳体设置有与前后调节螺纹杆配合的前后移动调节手轮6,所述前后移动调节手轮的柄部设置有与前后调节螺纹杆配合的外螺纹结构,前后移动调节手轮的外螺纹结构延伸方向与前后调节螺纹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当拧动前后移动调节手轮6,整个送丝器则可以实现前后位置的调节,安装于所述移动壳体的上下调节座7,所述上下调节座设置有上下调节螺纹杆8,所述上下调节座设置有与上下调节螺纹杆配合的上下移动调节手轮9,所述上下移动调节手轮的柄部设置有与上下调节螺纹杆配合的外螺纹结构,上下移动调节手轮的外螺纹结构延伸方向与上下调节螺纹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上下调节螺纹杆的下端部水平设置有送丝器夹头10,图中未示出安装于送丝器夹头的送丝器,在这里,拧动前后调节手轮时,送丝器夹头也是伴随着一起进行前后调节的,而拧动上下移动调节手轮则只是带动送丝器夹头进行上下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送丝器位置调节结构中的螺纹结构可以是齿条结构,同样可实现本案所要达到的功能,在此不加以赘述。
另外,工作机架1的两个支撑柱可实现高度调节的情况下更加利于焊接作业,鉴于此,工作机架的支撑柱为高度可调支撑柱,例如:支撑柱采用分段式拼装结构,亦或是,支撑柱内部设置顶升元件,例如:气缸类顶升元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