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零部件精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夹具。
背景技术:
先进的加工工艺是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的重要基础和提高发动机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连杆胀断技术(也称连杆裂解技术)是20世纪90年待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连杆制造新工艺,是对传统的连杆加工工艺的重大变革,并成为一个国家发动机连杆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连杆是柴油机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整机性能,连杆包括连杆小头、连杆大头、将两者连接为一体的杆体、以及与连杆大头固定可拆卸连接的杆盖。在连杆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小头孔、大头孔进行半精镗加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柴油机的整体性能要求愈来愈高,对连杆的加工精度也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连杆的固定通常采用的是手动夹紧方式,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操纵扳手之类的工具来夹紧连杆,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而且在夹紧和松开的操作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不仅效率非常的低而且工作人员不仅会非常的辛苦,还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保证连杆加工的一致性。此外,现有夹紧方式的定位面定位还存在定位面磨损、附着铁屑、定位面加工不准等现象,都会造成精镗尺寸或者加工余量不均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夹具,有利于连杆的定位和夹紧,且内孔定位能够提高定位精度,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压夹具,包括底板、立板、加强板、用于悬挂连杆的挂件机构和用于压紧连杆的压件机构,立板上开设有第一伸缩孔和第二伸缩孔,立板垂直于底板并固接于底板中部,加强板设置在底板和立板之间,挂件机构固接于立板的一侧并贯穿所述第一伸缩孔和第二伸缩孔,压件机构固接于立板另一侧。
优选地,压件机构包括第一压紧装置、第二压紧装置、第三压紧装置,第一压紧装置、第二压紧装置均固接于第一伸缩孔外围且以第一伸缩孔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第三压紧装置固接于第二伸缩孔外围。
优选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块和第一支撑块,第一压紧块与第一压紧装置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支撑块位于第一压紧块下方并固接于立板;
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压紧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二压紧块与第二压紧装置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支撑块位于第二压紧块下方并固接于立板;
第三压紧装置包括第三压紧块和第三支撑块,第三压紧块与第三压紧装置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支撑块位于第三压紧块下方并固接于立板。
优选地,第一压紧装置、第二压紧装置、第三压紧装置均为转角油缸。
优选地,挂件机构包括伸缩装置、连接杆、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伸缩装置固接于立板另一侧,连接杆中部与伸缩装置输出端固接,第一芯棒与第一伸缩孔滑动连接,第二芯棒与第二伸缩孔滑动连接,第一芯棒、第二芯棒远离立板的一端均与连接杆的端部固接。
优选地,伸缩装置为液压油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孔靠近立板边缘的外围设有防错杆。
优选地,第一芯棒侧面设有第一吹气孔,第二芯棒侧面设有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一吹气孔、第二吹气孔均与外界气泵连通。
优选地,立板顶部表面对应第一芯棒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对应第二芯棒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进气口与外界气泵连通,第一通气孔出气口位于第一伸缩孔内,第二通气孔出气口位于第二伸缩孔内。
优选地,第一芯棒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封盖、第一连接轴、第一缸套和第一缸套压紧块,第一封盖盖合于第一缸套一端端部,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缸套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轴一端贯穿第一封盖与第一连接轴卡接,第一缸套压紧块枢装于第一缸套另一端端部;
第二芯棒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封盖、第二连接轴、第二缸套和第二缸套压紧块,第二封盖盖合于第二缸套一端端部,第二连接轴与第二缸套滑动连接,第二连接轴一端贯穿第二封盖与第二连接轴卡接,第二缸套压紧块枢装于第二缸套另一端端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板一侧设置用于待加工连杆悬挂定位的挂件机构,在立板另一侧设置用于待加工连杆加工过程中压紧的压件机构,进行待加工连杆的定位安装和压紧的工作,由于挂件机构的悬挂端直接对应内孔加工设备的刀具,连杆的内孔悬挂在挂件机构上,通过压件机构固定后,其内孔直接对应刀具,不需要调节连杆位置其内孔即可对准刀具,从而能够完成连杆内孔的精加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连杆内孔加工无法精确定位的技术难题,降低了对操作者的能力要求和劳动强度,相比于以往的定位点定位和毛坯定位,内孔定位更加精确,完全避免了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的内孔加工不出,或者达不到加工精度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芯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芯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立板;3、加强板;4、第一支撑块;5、第一压紧装置;6、第一压紧块;7、第二压紧块;8、第二压紧装置;9、第三支撑块;10、第三压紧装置;11、第三压紧块;12、第二芯棒;13、连杆;14、伸缩装置;15、连接杆;16、第一芯棒;17、防错杆;18、第一连接块;19、第一封盖;20、第一连接轴;21、第一缸套;22、第一缸套压紧块;23、第二连接块;24、第二封盖;25、第二连接轴;26、第二缸套;27、第二缸套压紧块;28、挂件机构;29、压件机构;30、第一通气孔;31、第一吹气孔;32、第二吹气孔;33、第二通气孔;34、第二伸缩孔;35、第一伸缩孔;36、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的液压夹具,包括底板1、立板2、加强板3、用于悬挂连杆13的挂件机构28和用于压紧连杆13的压件机构29,立板2上开设有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立板2垂直于底板1并固接于底板1中部,加强板3设置在底板1和立板2之间,挂件机构28固接于立板2的一侧并贯穿所述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压件机构29固接于立板2另一侧。
待加工的连杆13需要进行加工时,启动挂件机构28,挂件机构28伸出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操作工人将待加工的连杆13悬挂在挂件机构28上,然后启动压件机构29,压件机构29将连杆13紧紧固定在立板2上,由于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直接对准加工内孔的刀具,所以挂件机构28上悬挂的连杆13内孔能够直接对应刀具,不需要调节连杆13位置其内孔即可直接对准刀具,不需要操作工人过多的操作,就可以完成连杆13的精确定位;然后挂件机构28退出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此时,连杆13内孔的加工设备根据设定的程序对待加工的连杆13进行内孔加工,完成加工后,再次启动挂件机构28,挂件机构28再次伸出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悬挂起完成内孔加工的连杆13,最后压件机构29恢复至原位置,不再压紧连杆13,操作工人将悬挂在挂件机构28上的连杆13取下即可。连杆13的整个加工过程,操作简单,加工定位精确,从而降低了对操作者的能力要求和劳动强度,相比于以往的定位点定位和毛坯定位,内孔定位更加精确,完全避免了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的内孔加工不出,或者达不到加工精度等现象。
进一步,压件机构29包括第一压紧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8、第三压紧装置10,第一压紧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8均固接于第一伸缩孔35外围且以第一伸缩孔35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第三压紧装置10固接于第二伸缩孔34外围。
连杆13悬挂在伸出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的挂件机构28上,压件机构29进行连杆13的压紧定位时,第一压紧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8将连杆13位于第一伸缩孔35外围的部位固定,第三压紧装置10将连杆13位于第二伸缩孔34外围的部位固定,通过三点定位,将连杆13紧紧固定在立板2上。
进一步,第一压紧装置5包括第一压紧块6和第一支撑块4,第一压紧块6与第一压紧装置5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支撑块4位于第一压紧块6下方并固接于立板2;
第二压紧装置8包括第二压紧块7和第二支撑块36,第二压紧块7与第二压紧装置8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支撑块36位于第二压紧块7下方并固接于立板2;
第三压紧装置10包括第三压紧块11和第三支撑块9,第三压紧块11与第三压紧装置10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支撑块9位于第三压紧块11下方并固接于立板2。
第一压紧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8固定连杆13位于第一伸缩孔35外围的部位时,第一压紧块6和第二压紧块7伸出抵到工件边缘,第一压紧块6和第二压紧块7继续伸长,直至将连杆13位于第一伸缩孔35外围的部位固定在第一伸缩孔35外围的第一支撑块4和第二支撑块36上;
与此同时,第三压紧块11将连杆13位于第二伸缩孔34外围的部位固定在第二伸缩孔34外围的第三支撑块9上;
第一支撑块4、第二支撑块36和第三支撑块9将连杆13撑起,远离立板2,预留出足够的连杆13内孔加工空间。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压紧装置5、第二压紧装置8、第三压紧装置10均为转角油缸,转角油缸运行稳定,将直线伸缩运动转为反向伸缩运动,可以减少安装空间,且能够满足连杆13的定位固定工作。
进一步,挂件机构28包括伸缩装置14、连接杆15、第一芯棒16和第二芯棒12,伸缩装置14固接于立板2另一侧,连接杆15中部与伸缩装置14输出端固接,第一芯棒16与第一伸缩孔35滑动连接,第二芯棒12与第二伸缩孔34滑动连接,第一芯棒16、第二芯棒12远离立板2的一端均与连接杆15的端部固接。
挂件机构28能够实现连杆13两端的悬挂工作,并协助压件机构29完成连杆13的定位工作,伸缩装置14通过连接杆15能够驱动连接杆15两端的第一芯棒16和第二芯棒12完成伸缩运动,使得第一芯棒16在第一伸缩孔35的伸缩滑动和第二芯棒12在第二伸缩孔34的伸缩滑动能够同时进行,便于连杆13的悬挂。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伸缩装置14优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运行稳定,能够完成第一芯棒16和第二芯棒12的伸缩运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孔35靠近立板2边缘的外围设有防错杆17,防错杆17防止连杆13反装,连杆13正装时不会与防错杆17接触,通过连杆13与防错杆17是否发生接触,能够判断连杆13安装是否正确。
进一步,第一芯棒16侧面设有第一吹气孔31,第二芯棒12侧面设有第二吹气孔32,所述第一吹气孔31、第二吹气孔32均与外界气泵连通。
在连杆13内孔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颗粒大小不一的碎屑,颗粒较小的碎屑可能会飞溅进入到第一芯棒16、第二芯棒12内部,由于碎屑的进入使得第一芯棒16、第二芯棒12内部摩擦增大,严重时甚至影响第一芯棒16、第二芯棒12的正常伸缩运动。外界气泵通过第一吹气孔31向第一芯棒16内输送强劲气流,通过第二吹气孔32向第二芯棒12内输送强劲气流,将飞溅至第一芯棒16、第二芯棒12内部的碎屑及时吹出,防止碎屑堆积,影响第一芯棒16、第二芯棒12内部的正常伸缩工作。
进一步,立板2顶部表面对应第一芯棒16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气孔30,对应第二芯棒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气孔33,所述第一通气孔30和第二通气孔33的进气口与外界气泵连通,第一通气孔30出气口位于第一伸缩孔35内,第二通气孔33出气口位于第二伸缩孔34内。
在连杆13内孔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颗粒大小不一的碎屑,外界气泵通过立板2顶部的第一通气孔30和第二通气孔33,向第一伸缩孔35和第二伸缩孔34内输送高压气体,将碎屑吹出,避免碎屑积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如图3~5所示,第一芯棒16包括第一连接块18、第一封盖19、第一连接轴20、第一缸套21和第一缸套压紧块22,第一封盖19盖合于第一缸套21一端端部,第一连接轴20与第一缸套2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轴20一端贯穿第一封盖19与第一连接轴20卡接,第一缸套压紧块22枢装于第一缸套21另一端端部;
第二芯棒12包括第二连接块23、第二封盖24、第二连接轴25、第二缸套26和第二缸套压紧块27,第二封盖24盖合于第二缸套26一端端部,第二连接轴25与第二缸套26滑动连接,第二连接轴25一端贯穿第二封盖24与第二连接轴25卡接,第二缸套压紧块27枢装于第二缸套26另一端端部。
第一连接块18固接在连接杆15一端,第一连接块18能够带动第一连接轴20在第一缸套21内伸缩滑动,第一封盖19可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第一缸套21内,第一缸套压紧块22用于与第一伸缩孔35配合连接,第一连接轴20能够在第一伸缩孔35中伸缩;
第二连接块23固接在连接杆15另一端,第二连接块23能够带动第二连接轴25在第二缸套26内伸缩滑动,第二封盖24可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第二缸套26内,第二缸套压紧块27用于与第二伸缩孔34配合连接,第一连接轴20能够在第二伸缩孔34中伸缩。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