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929阅读:1190来源:国知局
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主要用于引线框架硬质合金级模具的加工。



背景技术:

冷冲压模具生产过程中时常有废料跳屑、翻屑、堵屑等现象的发生,不但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而且大大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如何抑制废料上跳、翻屑和堵屑现象,减少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一直是冲裁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特别是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冲裁生产过程中形状较为简单的型腔,比如圆形或矩形的型腔非常易跳屑、翻屑等。为了使得废料形状复杂,能有效对废料上跳进行抑制,一般采用线切割(WIRE-EDM)在凹模上加工小凹槽。采用这种在型腔上增加小凹槽因设计的形状、深度比较小,时而失效,不能完全抑制跳屑、翻屑等,但是设计偏大一些的形状,会产生冲裁产品缺口,或者毛刺偏大现象,此时产品又不符合要求。

因此采用线切割在凹模上加工斜向的卡槽,使得凹模圆型腔槽更加有力地抑制废料跳屑、翻屑、堵屑等现象发生,专利号为201511007116.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其中的卡槽为斜向直线槽,然而这种卡槽不是真正的沿圆周方向的“螺旋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近似于“螺旋槽”卡槽,从而使得废屑在凹模圆型腔中摩擦力相互制约,同时摩擦力也大大增加,有力保证了废屑在型腔中跳屑、翻屑的现象发生的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它包括凹模本体,所述凹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三角形的型腔,所述型腔的三角形的三边中点处分别加工有斜向下的卡槽,所述三个卡槽均匀布置,三个卡槽位于同一个半径为R的圆的圆周上, 所述卡槽由五条斜槽从上至下依次斜向外下方连接,三条卡槽以半径为R的圆形成螺旋形结构。

所述卡槽从凹模本体上表面至下表面以半径为R的圆计算斜度为切向斜度为0.2°-0.5°,法向斜度为0.15°-0.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具有近似于“螺旋槽”的卡槽,因此使得废屑在凹模圆型腔中摩擦力相互制约,同时摩擦力也大大增加,有力保证了废屑在型腔中跳屑、翻屑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一个型腔卡槽示意图。

图3为三个卡槽位于同一个半径为R的圆的圆周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最下方一个卡槽分五等分加工的示意图。

图5为卡槽之前加工形状、现在加工形状以及理想形状的对比。

其中:

凹模本体1

型腔2

卡槽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跳屑、翻屑的冲裁凹模,它包括凹模本体1,所述凹模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三角形的型腔2,型腔2优选为正三角形,所述型腔2的三角形的三边中点处分别加工有斜向下的卡槽3,所述三个卡槽3均匀布置,三个卡槽3位于同一个半径为R的圆的圆周上,首先加工其中第一个卡槽;第一个位于半径为R的圆的(0,-R)坐标处,测量A,B,C的数值,A表示机床上机头到机床台面的距离,B表示机床下机头到机床台面的距离,C表示机床台面到工件表面的距离;根据三角函数计算U值和X值,U值为机床上机头的横向偏移值,X值为机床下机头的横向偏移值,

U=tan(a)*(A+B);

X=-tan(a)*(C+B);

其中a为该处K法斜度值;K法斜度值为卡槽在横向的斜度值,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V值和Y值,U值为机床上机头的纵向偏移值,Y值为机床下机头的纵向偏移值,

V=tan(b)*(A+B);

Y=-tan(b)*(C+B);

其中b为该处凹模斜度值;凹模斜度值为卡槽在纵向的斜度值;

计算出以上X、Y、U、V数据后对机床上机头和机床下机头进行位置调节,然后进行第一个卡槽加工;

将上述所编程的程序根据其他卡槽与第一个卡槽的位置关系进行坐标旋转,加工其他卡槽。

将所编程的卡槽加工轨迹分为五等分,将以上所计算得出的X、Y、U、V四个数值分为五等分,n为整数,在每个轨迹的程序代码前分别移动X、Y、U、V的1/5距离,依次完成卡槽的五次卡槽加工轨迹的加工。

所述卡槽3由五条斜槽从上至下依次斜向外下方连接,三条卡槽3以半径为R的圆形成螺旋形结构。

所述卡槽3从凹模本体1上表面至下表面以半径为R的圆计算斜度为切向斜度为0.2°-0.5°,法向斜度为0.15°-0.3°。

按照轴向相对移动原理分5段加工,每段加工偏移修正的轨迹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个近似的圆弧,参见图5为卡槽之前加工形状、现在加工形状以及理想形状的对比,采用n段分次加工可以,次数越多,越能无线接近理想形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