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778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钨丝灯泡发光效果差,并且耗电量高,因此,钨丝灯泡已经被led灯泡所取代。led灯泡采用光源板进行发光,通常光源板是一块平板,led光源设置在光源板的上表面,发光时led光源朝光源板的一侧发光,led灯泡的照明范围不够理想。为了提高led灯泡的照射范围,出现了多面体结构的光源板,多面体结构的光源板实质上是对平板状的光源板进行弯折,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多面体结构,从而使光源板具有多个发光面。弯折光源板通常是由工人纯手工进行操作,效率很低,而且折出来的形状差异性大,导致出现很高的产品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包括可作分度间歇旋转的转盘、分布在该转盘周边的多个夹具,在该转盘四周沿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与该夹具在停转时相对应的折角装置、压边装置及翻边装置;

该夹具包括安装在该转盘上的固定座、竖直滑动地连接在该固定座侧边的移动座、下层模芯、中层模芯、上层模芯、夹持块及夹持弹簧,该下层模芯连接该固定座,该夹持块连接该移动座并位于该下层模芯的正下方,该夹持弹簧对该移动座形成向上的拉力使该夹持块能够配合该下层模芯夹持住光源板,该中层模芯叠置在该下层模芯上并可沿该下层模芯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该上层模芯叠置在该中层模芯上并可沿该中层模芯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该下层模芯的下表面呈﹀形,该夹持块的顶面对应该下层模芯的下表面设有﹀形的凹槽;

该折角装置包括可竖直升降的顶杆,该顶杆位于该夹持块的正下方;

该压边装置包括固定板、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该固定板前侧端面的二导轨、分别滑动设置在二导轨上的二下模芯、可竖直升降的推头及可竖直升降的上模芯,该推头上设有沿二导轨宽度方向设置的二横向长槽,二横向长槽在同一直线上,该下模芯前侧端面上设有推动轴,二下模芯的推动轴分别伸入到二推头的横向长槽内,该上模芯与该下模芯之间设有彼此对置的压合面;

该翻边装置包括连杆组件、可竖向移动的升降块、可竖向伸缩的翻边气缸、推块、拉簧及限位块,该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摇杆、第一偏心块、转轴、第二偏心块及压杆,该转轴纵向穿过该升降块,该拉簧产生向上拉动该升降块的弹性力,该推块连接在该翻边气缸的伸缩杆上,该推块设有横向滑槽,该摇杆伸入到该横向滑槽内,该升降块侧边设有卡位结构,该限位块位于该卡位结构正上方。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夹持块和该下层模芯夹持住光源板,由于该下层模芯的下表面、该夹持块顶面的凹槽呈﹀形,该顶杆向上顶该夹持块,就可以将光源板自动折成﹀形;

该推头竖直移动时可推动该下模芯沿该导轨直线滑动,该上模芯与该下模芯的压合面就可以自动对光源板的头部进行弯折定型,使其朝向内侧弯折定型;

该翻边气缸的伸缩杆向上伸出,该拉簧拉动该升降块和连杆组件竖直向上移动,当该卡位结构与该限位块抵接时,该升降块达到最大移动极限,该翻边气缸的伸缩杆继续向上伸出并对该摇杆施加向上的推力,从而使该连杆组杆以该转轴为旋转中心发生转动,该压杆转动并模拟人工手动对光源板实现自动翻折;

综上,该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具有自动对光源板进行折弯成型的优点,不仅效率高,而且产品形状统一,具有很高的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a绘示了光源板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1b绘示了光源板第一次折弯之后的示意图。

图1c绘示了光源板第二次折弯之后的示意图。

图1d绘示了光源板第三次折弯之后的示意图。

图1e绘示了光源板第四次折弯之后的示意图。

图1f绘示了光源板第五次折弯之后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一种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夹具夹持光源板的示意图。

图6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折角装置和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7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压边装置和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8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压边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9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翻边装置和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绘示了图2所示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的翻边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至1f,光源板10弯折成外表面是六边形的结构,具体弯折顺序:先沿中部将光源板10折成v形;然后将光源板10一侧的头部12朝内翻折;接着折起两个竖直面;接着折起左侧的上顶面;最后折起右侧的上顶面。本发明的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就是用来自动对光源板10进行翻折成型。

请参照图2和图3,光源板自动折弯设备包括可作分度间歇旋转的转盘20、分布在该转盘20周边的多个夹具30,在该转盘20四周沿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与该夹具30在停转时相对应的折角装置40、压边装置50及翻边装置60。该折角装置40用于将光源板10从图1a状态折成图1b状态。该压边装置50用于将光源板10从图1b状态折成图1c状态。该翻边装置60用于将光源板10从图1d状态折成图1f状态。该压边装置50和翻边装置6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优选地,多个夹具30均匀分布在该转盘20周边。

请参照图4和图5,该夹具30包括安装在该转盘20上的固定座31、竖直滑动地连接在该固定座侧边的移动座32、下层模芯33、中层模芯34、上层模芯35、夹持块36及夹持弹簧。该下层模芯33连接该固定座31,该夹持块36连接该移动座32并位于该下层模芯33的正下方。该夹持弹簧对该移动座32形成向上的拉力使该夹持块36能够配合该下层模芯33夹持住光源板10。该中层模芯34叠置在该下层模芯33上并可沿该下层模芯3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该上层模芯35叠置在该中层模芯34上并可沿该中层模芯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该下层模芯33的下表面呈﹀形,该夹持块36的顶面对应该下层模芯的下表面设有﹀形的凹槽362。该凹槽362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是120度。该下层模芯33的两侧面对称并倾斜设置,该下层模芯两侧面之间的距离由下往上逐渐减小。该中层模芯34的两侧面是竖直面。该上层模芯35的顶面呈︿形,该上层模芯35的顶面和端面之间设有倒角平面37。上、中、下层模芯整齐叠放在一起时,可以围成一个正六边形的外轮廓。该夹持弹簧连接在该固定座31与该移动座32之间。该中层模芯34上表面设有导向槽38,该上层模芯35设置在该导向槽38当中。

请参照图6,该折角装置40包括可竖直升降的顶杆42,该顶杆42位于该夹持块36的正下方,该顶杆42可以向上顶该夹持块,使该下层模芯33底面的尖部插入到该夹持块36的凹槽362内,将光源板折成图1b的形状。该折角装置40还包括可竖直升降的压块44,该压块44位于该下层模芯33正上方,先由压块44压住下层模芯33,再由顶杆42向上顶夹持块36。

请参照图7和图8,该压边装置50包括固定板51、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该固定板前侧端面的二导轨52、分别滑动设置在二导轨上的二下模芯53、可竖直升降的推头54及可竖直升降的上模芯55。该推头54上设有沿二导轨宽度方向设置的二横向长槽541,二横向长槽541在同一直线上。该下模芯53前侧端面上设有推动轴531,二下模芯的推动轴531分别伸入到推头的二横向长槽541内。该上模芯22与该下模芯53之间设有彼此对置的压合面56,该压合面56用来折弯该光源板的头部12。该下模芯53的压合面56位于该下模芯顶部的前侧,该上模芯55的压合面位于该上模芯后部的下侧。该下模芯53的压合面56上设有用于对光源板的光源进行让位的让位槽532。该压边装置50还包括对称设置在该推头54上表面横向两端的二硅胶块,该硅胶块与该上模芯55之间设有彼此对置的抵靠面58。该硅胶块用于压住光源板,使光源板在弯折时定位更牢固。

该翻边装置60包括连杆组件61、可竖向移动的升降块62、可竖向伸缩的翻边气缸63、推块64、拉簧及限位块65。该连杆组件61包括依次连接的摇杆611、第一偏心块612、转轴613、第二偏心块614及压杆615。该转轴613纵向穿过该升降块62,该拉簧产生向上拉动该升降块62的弹性力。该推块64连接在该翻边气缸63的伸缩杆上,该推块64设有横向滑槽642,该摇杆611伸入到该横向滑槽642内。该升降块62侧边设有卡位结构622,该限位块65位于该卡位结构正上方。

当该翻边气缸63向上伸出时,该拉簧带动该升降块62和连杆组件61一起上升直到该卡位结构622与该限位块65抵接。该翻边气缸63继续向上伸出就可以驱动该连杆组件61以该转轴613为中轴旋转,使该压杆615对光源板进行翻折。可以设定该压杆615的转动角度来调整光源板的翻折角度。

该连杆组件61可以是一个,用于折一个边。该连杆组件61可以是多个并且平均分为两组,每组连杆组件对应一个光源板设置,这样,该推块64的纵向滑槽642也要有两个,两组连杆组件61的摇杆611分别伸入到两个纵向滑槽642当中。每一组连杆组件61的数量是一个或两个,当一个的时候,折一个边,当两个的时候,同时折左右两个边。

该压杆615对应光源板设有台阶平面616。该压杆615上设有用于对光源板上的光源进行让位的凹槽617。该翻边装置还包括垫块66及用于驱动该垫块竖直移动的支撑气缸67,该垫块66位于该压杆615的正下方。该垫块66的顶面设有沉槽662,该沉槽662横向贯穿该垫块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