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新型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720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新型机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尤其是一种用于高压力液压机上的高强度机架。



背景技术:

液压机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根据帕斯卡原理制成的用于传递能量以实现各种工艺的机器,液压机一般由本机(本机)、动力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机架等部分组成,机架是液压机中受力的主要部件,机架耐受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液压机的输出压力值的大小,如果液压缸输出的压力值过大,机架承受不住就会发生机架被顶断的情况,对于皮革压花来说,通常需要达到很高的压力值(如1200T),传统皮革压花机的机架都采用一体铸造成型机架或者采用很厚钢板材料进行拼焊固定,无论一体铸造成型或者利用厚钢板材料进行拼焊成型,都会造成成本高、重量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承受高压力、且重量轻、成本低的高强度新型机架,满足了企业对于液压机机架耐压力高、成本低、重量轻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高强度新型机架,包括前主板和后主板,前主板与后主板大小相同且相对设置,前主板与后主板之间设有一对相对设置且竖向布置的主板联筋,两主板联筋之间焊接固定有上固板,上固板的下方设有焊接固定在两主板联筋上的下缸板,上固板的顶面上焊接固定有一组横向均布设置的顶筋,下缸板的底面上焊接固定有一组横向均布设置的缸板直筋,两主板联筋的外侧面都焊接固定有一组主板斜筋及主板侧筋,主板联筋、上固板、下缸板、顶筋、缸板直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的两侧边都分别焊接固定在前主板和后主板上;各主板斜筋与主板联筋之间呈锐角a设置,各主板斜筋都位于上固板和下缸板的横向侧部,前主板上开有出料通孔,后主板上开有进料通孔,出料通孔与进料通孔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上固板的前后侧部的顶面分别贴在出料通孔和进料通孔的顶面上,下缸板的前后侧部底面分别贴在出料通孔和进料通孔的底面上。这里两主板联筋的作用是,用于连接固定前主板和后主板;这里上固定板的作用是,用于增强两主板联筋之间的强度,并且也用于液压缸顶升时,起到受力支撑板的作用;这里下缸板的作用是,用于增强两主板联筋之间的强度,并且也用于液压缸的支撑;这里顶筋的作用是,用于加强上固板的耐受压强度,也用于增强两主板联筋的强度;这里缸板直筋的作用是,用于加强下缸板的耐受压强度,也用于增强两主板联筋的强度;这里主板侧筋的作用是,用于增强主板联筋与前主板和后主板之间的强度;这里主板斜筋的作用是,用于进一步增强主板联筋的抗弯曲强度,当上固板和下缸板受压时,上固板和下缸板会有受压弯曲的趋势,主板联筋有被向主板联筋内侧拉动的趋势,主板斜筋由于固定在上固板和下缸板的侧部,所以当上固板和下缸板受压变形时,主板斜板能够起到加强两主板联筋的作用;主板斜筋与主板联筋呈锐角设置的作用是,可以增加主板斜筋焊接在主板联筋、前主板、后主板的焊接面积,增加主板斜筋对主板联筋的抗拉强度;主板斜筋与主板联筋呈锐角设置还有一个作用是,主板斜筋由于与主板联筋呈锐角设置,所以当主板联筋受上固板和下缸板牵拉时,主板斜筋会受到一个向上和向主板联筋两个方向的力,相对于同样大小的横向设置的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主板联筋朝上固板和下缸板方向上的牵拉力(如图7所示),从而可以提高机架整体的抗压强度。

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锐角a的度数为45°。这里锐角a的度数为45°设置的作用是,是的主板斜筋受拉时,所受的向上分力和向内侧方向的分力大小是相同的,从而可以避免向上分力过大或向内分力过大时,对主板斜筋焊接区的破坏,从而可以达到对主板联筋牵拉强度最好(如图7所示)。

进一步完善,顶筋由两个小块顶筋组成,两小块顶筋的中间设置有加强顶筋,两小块顶筋都焊接固定在加强顶筋上,加强顶筋分别焊接固定在上固板、两主板联筋上;主板斜筋由两小块主板斜筋组成、主板侧筋由两小块主板侧筋组成,两小块主板斜筋和两小块主板侧筋的中间设置有加强侧筋,两小块主板斜筋和两小块主板侧筋的侧部都焊接固定在加强侧筋上,加强侧筋分别焊接固定在两主板联筋上,缸板直筋由两小块缸板直筋组成,两小块缸板直筋的中间设置有加强底筋,两小块缸板直筋的侧部都焊接固定在加强底筋上,加强底筋分别焊接固定在下缸板、主板联筋上。这里加强顶筋、加强侧筋、加强底筋的作用是,可以提高顶筋、缸板直筋、主板侧筋、主板斜筋的抗弯曲、抗压能力。

进一步完善,前主板和后主板的两侧部和顶部都固定有用于遮盖顶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的护板。这里护板的作用是,用于遮住裸露在外的主板联筋、顶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加强顶筋,加强侧筋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前主板和后主板的底部侧面上固定有安装脚。这里安装脚的作用是,便于利用螺栓(如膨胀螺栓)可以把整个机架安装固定住。

进一步完善,前主板、后主板的顶面、底面及两侧面都开有一组螺纹孔一,各主板联筋、顶筋、缸板直筋、主板斜筋及主板侧筋的外端面都开有与各螺纹孔一位置匹配的螺纹孔二;护板通过平头螺钉与各螺纹孔一配合紧固住护板。这里螺纹孔一、螺纹孔二的作用是,先利用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固定螺栓,把主板联筋、上固板、下缸板、顶筋、缸板直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预固定在前主板和后主板上,然后对主板联筋、上固板、下缸板、顶筋、缸板直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进行焊接操作,再对主板侧筋,加强顶筋,加强侧筋进行安装焊接,这样可以提高焊接效率,焊接好后,拆除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固定螺栓(如图8所示);螺纹孔一还有个作用是,护板安装在机架上,利用平头螺钉配合在螺纹孔一处把护板紧固在前主板和后主板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前主板和后主板通过两主板联筋进行连接固定,再通过顶筋、缸板直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加强顶筋、加强侧筋、加强底筋进行增强强度,从而可以得到高强度的机架,这种机架不仅重量轻,而且加工方便;先通过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固定螺栓预固定住顶筋、缸板直筋、主板斜筋、主板侧筋再对其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再把加强顶筋、加强侧筋、加强底筋分别与顶筋、主板侧筋、主板斜筋、缸板直筋进行安装焊接固定,这样不仅加工简单,而且精度也可以得到保障,最后拆掉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固定螺栓,通过紧平头螺钉与螺纹孔一配合把护板紧固在前主板和后主板上,这种方式焊接效率高、机架重量轻、强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护板时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护板时的另一方向立体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

图7为主板斜筋区域受力的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片一和固定片二预安装机架用于焊接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前主板1,出料通孔1-1,后主板2,进料通孔2-1,主板联筋3,上固板4,下缸板5,顶筋6,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9,加强顶筋10,加强侧筋11,加强底筋12,护板13,安装脚14,螺纹孔一a,螺纹孔二b。固定板一15,固定板二16,固定螺栓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这种高强度新型机架,包括前主板1和后主板2,前主板1与后主板2大小相同且相对设置,前主板1与后主板2之间设有一对相对设置且竖向布置的主板联筋3,两主板联筋3之间焊接固定有上固板4,上固板4的下方设有焊接固定在两主板联筋3上的下缸板5,上固板4的顶面上焊接固定有一组横向均布设置的顶筋6,下缸板5的底面上焊接固定有一组横向均布设置的缸板直筋7,两主板联筋3的外侧面都焊接固定有一组主板斜筋 8及主板侧筋9,主板联筋3、上固板4、下缸板5、顶筋6、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9的两侧边都分别焊接固定在前主板1和后主板2上;各主板斜筋8与主板联筋3 之间呈锐角a设置,各主板斜筋8都位于上固板4和下缸板5的横向侧部,前主板1上开有出料通孔1-1,后主板2上开有进料通孔2-1,出料通孔1-1与进料通孔2-1大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上固板4的前后侧部的顶面分别贴在出料通孔1-1和进料通孔2-1的顶面上,下缸板5的前后侧部底面分别贴在出料通孔1-1和进料通孔2-1的底面上。

锐角a的度数为45°。

顶筋6由两个小块顶筋组成,两小块顶筋的中间设置有加强顶筋10,两小块顶筋都焊接固定在加强顶筋10上,加强顶筋10分别焊接固定在上固板4、两主板联筋3上;主板斜筋8由两小块主板斜筋组成、主板侧筋9由两小块主板侧筋组成,两小块主板斜筋和两小块主板侧筋的中间设置有加强侧筋11,两小块主板斜筋和两小块主板侧筋的侧部都焊接固定在加强侧筋11上,加强侧筋11分别焊接固定在两主板联筋3上,缸板直筋7由两小块缸板直筋组成,两小块缸板直筋的中间设置有加强底筋12,两小块缸板直筋的侧部都焊接固定在加强底筋12上,加强底筋12分别焊接固定在下缸板5、主板联筋3上。

前主板1和后主板2的两侧部和顶部都固定有用于遮盖顶筋6、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 9的护板13。

前主板1和后主板2的底部侧面上固定有安装脚14。

前主板1、后主板2的顶面、底面及两侧面都开有一组螺纹孔一a,各主板联筋3、顶筋6、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及主板侧筋9的外端面都开有与各螺纹孔一a位置匹配的螺纹孔二b;护板13通过平头螺钉与各螺纹孔一a配合用于紧固住护板13。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前主板1和后主板2通过两主板联筋3进行焊接固定,再通过顶筋6、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9、加强顶筋10、加强侧筋11、加强底筋12进行增强强度,从而可以得到高强度的机架,这种机架不仅重量轻,而且加工方便;先通过固定板一15、固定板二16、固定螺栓17预固定住顶筋、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9再对其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再把顶筋6、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9、加强顶筋10、加强侧筋11、加强底筋12分别与顶筋6、主板侧筋9、主板斜筋8、缸板直筋7进行焊接固定,这样不仅加工简单、强度高而且精度可以得到保障,最后拆掉固定板一15、固定板二16、固定螺栓17,再通过平头螺钉与螺纹孔一a配合把护板13紧固在前主板1和后主板2上,值得推广应用;这里前主板1,后主板2,主板联筋3,上固板4,下缸板5,顶筋6,缸板直筋7,主板斜筋8,主板侧筋9,加强顶筋10,加强侧筋 11,加强底筋12都采用高强度钢板材料。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