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746发布日期:2018-06-15 21:3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对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位置进行快速找正,而且找正精度高的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属于叶轮后盖板加工辅助设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叶轮是一种常用的工件,而叶轮后盖板是叶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的叶轮后盖板,该叶轮后盖板正中间设有贯通叶轮后盖板上下端面的中心孔6,且该中心孔的两条对边为直线板、另两条对边为弧形边;在对具有该种异形通孔的叶轮后盖板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叶轮后盖板本身的加工,或者叶轮后盖板与其他部件间的装配加工)时由于无法确保每一片叶轮后盖板上料时其中心孔6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需要在人工定位、找正后才能进行上料加工,费时费力,而且人工定位、找正的质量稳定性较差,使得叶轮后盖板进一步加工的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对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位置进行快速找正,而且找正精度高的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安装座通过滑块安装在两条滑轨间且安装座下端与气缸伸缩杆端头固定连接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安装座通过滑块安装在两条滑轨间且安装座下端与气缸伸缩杆端头固定连接,在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为异形孔,该中心孔的两条对边为直线板、另两条对边为弧形边)落在台板上且叶轮后盖板套在定位杆的尖锥段上后,启动气缸使得气缸伸缩杆向上推出,气缸推动安装座沿滑轨上行(上移),同时伺服电机带动定位杆旋转(整数圈,如旋转3圈),实现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位置的快速找正,同时定位杆边上形边旋转能够确保叶轮后盖板最终能够套装在定位杆的定位杆段上。2、所述定位杆由从上到下依次分别的尖锥段、定位杆段和圆杆段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尖锥段对叶轮后盖板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在定位杆旋转过程中叶轮后盖板能够落入定位杆段实现中心孔找正前的定位。3、所述轴承安装座上部设有零点传感器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零点传感器为接近开关,在轴承安装座上部设置接近开关感应头,在定位杆的圆杆段上横向设置金属杆且金属杆位于接近开关感应头的正上方;在定位杆旋转若干圈后如接近开关感应头未感应到金属杆(即定位杆没有回归到原位),这时控制器会命令伺服电机继续旋转直到定位杆回归原位(接近开关感应头正对金属杆),零点传感器的设置确保定位杆旋转若干圈后依然回归原位,从而提高了中心孔找正装置的找正精确度。

技术方案:一种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端面开有贯通台板上下端面的通孔且台板下端竖直设有墙板,所述墙板正面纵向设有两条滑轨且墙板下端通过气缸座竖直向上安装有气缸,安装座通过滑块安装在两条滑轨间且安装座下端与气缸伸缩杆端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正面安装有轴承安装座和伺服电机安装板且轴承安装座位于伺服电机安装板正上方,所述轴承安装座的轴承孔中安装有轴承且轴承的轴孔中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直向上通过通孔且定位杆的尖锥段伸出台板上端面,所述伺服电机安装板上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定位杆的圆杆段下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能够快速、精准的对叶轮后盖板中心孔位置进行找正。

附图说明

图1是叶轮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2和图3。一种叶轮后盖板中心孔找正装置,包括台板1,所述台板1上端面开有贯通台板1上下端面的通孔11且台板1下端竖直设有墙板2,所述墙板2正面纵向设有两条滑轨3且墙板2下端通过气缸座4竖直向上安装有气缸5,安装座6通过滑块安装在两条滑轨3间且安装座6下端与气缸5伸缩杆端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6正面安装有轴承安装座7和伺服电机安装板8且轴承安装座7位于伺服电机安装板8正上方,所述轴承安装座7的轴承孔中安装有轴承9且轴承9的轴孔中设有定位杆10,所述定位杆10竖直向上通过通孔11且定位杆10的尖锥段101伸出台板1上端面,所述伺服电机安装板8上设有伺服电机12且伺服电机12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3与定位杆10的圆杆段10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0由从上到下依次分别的尖锥段101、定位杆段102和圆杆段103组成,所述定位杆段102的外轮廓与叶轮后盖板中心孔轮廓吻合且定位杆段102尺寸与叶轮后盖板中心孔尺寸匹配。所述轴承安装座7上部设有零点传感器14,所述零点传感器14为接近开关,在轴承安装座7上部设置接近开关感应头,在定位杆10的圆杆段103上横向设置金属杆且金属杆位于接近开关感应头的正上方。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