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托架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0180发布日期:2018-07-10 23:1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托架上料领域,尤其是一种滑动式托架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槽钢和扁铁裁断时,需要人力将这些原材料搬运到锯床上进行裁断工作,在裁断的过程中,还需要操作人员在末端从头抬到尾来保证正常进料及平衡,极大的增加了作业难度,尤其是进行6米长的扁铁裁断时,操作人员需要反复的移动扁铁来进行裁断,整个操作流程异常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生产效率很低,怎样解决槽钢或扁铁在裁断时,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向锯床输送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滑动式托架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滑动式托架上料装置,减小物料与托辊之间的摩擦力,同时H形支架和横梁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的承载能力,可以将较重的物料放置在托辊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动式托架上料装,是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支轴、托辊、U形内支架、U形支撑架、上电磁铁、下电磁铁、底座、锁紧组件、螺栓、立梁、调整把手、限位架、上位移电磁铁、下位移电磁铁、螺帽、高度调节杆构成;支架的截面结构为:立梁的主视结构为倒L形,一对倒L形的立梁相背设置,一对倒L形的立梁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立梁的下端设置上位移电磁铁;

限位架的截面结构为:限位架为U形结构,限位架的U形端口内侧设置凸缘,限位架内底面设置下位移电磁铁,限位架与底座之间设置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的下端设置于底座的螺纹孔内,高度调节杆上端的螺帽设置于限位架内下位移电磁铁下方,调整把手透过高度调节杆中部的水平向中心孔,底座上表面对应高度调节杆的外周设置锁紧组件,立梁下端的上位移电磁铁设置于限位架内下位移电磁铁上方,上位移电磁铁和下位移电磁铁的S极对S极相向设置或N极对N极相向设置;

一对倒L形的立梁水平短板的外端与一对U形支撑架的U形口下部水平向顶端对应固定, U形支撑架的U形口端部内侧设置凸缘,所述一对U形支撑架的U形口相向设置,一对U形支撑架的U形口之间设置一对U形内支架,U形内支架的U形口设置于U形支撑架的U形口内,U形内支架的高度小于U形支撑架的高度,所述一对U形内支架的U形口相背设置,一对U形内支架的背面之间设置托辊,托辊的两端均设置支轴,支轴外侧一端的端面设置螺孔,支轴外侧的一端设置于U形内支架背面中部的预留孔内,对应支轴端面的螺孔在U形支撑架背面上设置定位孔,螺栓透过U形支撑架背面上定位孔螺接于支轴端面的螺孔内,一对U形内支架开口端的上下方均设置至少二十个滚轮,U形内支架下方滚轮内侧设置上电磁铁,U形支撑架内底面对应U形内支架的上电磁铁设置下电磁铁,上电磁铁与下电磁铁的S极对S极相向设置或N极对N极相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使用时先将长物料的一端放置在托辊上,然后通过人力推动物料前进,托辊为圆筒形结构以支轴为轴心转动,减小物料与托辊之间的摩擦力,同时H形支架和横梁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的承载能力,可以将较重的物料放置在托辊上移动。本实用新型同时同时可以根据物料的长短来调节支撑架的长短。本实用新型完全使用一些废旧材料二次加工制成,成产成本低廉,适合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支轴3、托辊4、U形内支架5、U形支撑架6、上电磁铁7、下电磁铁8、底座9、锁紧组件10、螺栓11、立梁12、调整把手13、限位架14、上位移电磁铁15、下位移电磁铁16、螺帽17、高度调节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支架的截面结构为:立梁12的主视结构为倒L形,一对倒L形的立梁12之间由下至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立梁12的下端设置上位移电磁铁15;

限位架14的截面结构为:限位架14为U形结构,限位架14的U形端口内侧设置凸缘,限位架14内底面设置下位移电磁铁16,限位架14与底座9之间设置高度调节杆18,高度调节杆18的下端设置于底座9的螺纹孔内,高度调节杆18上端的螺帽17设置于限位架14内下位移电磁铁16下方,调整把手13透过高度调节杆18中部的水平向中心孔,底座9上表面对应高度调节杆18的外周设置锁紧组件10,立梁12下端的上位移电磁铁15设置于限位架 14内下位移电磁铁16上方,上位移电磁铁15和下位移电磁铁16的S极对S极相向设置或N 极对N极相向设置;

一对倒L形的立梁12水平短板的外端与一对U形支撑架6的U形口下部水平向顶端对应固定,U形支撑架6的U形口端部内侧设置凸缘,所述一对U形支撑架6的U形口相向设置,一对U形支撑架6的U形口之间设置一对U形内支架5,U形内支架5的U形口设置于U形支撑架6的U形口内,U形内支架5的高度小于U形支撑架6的高度,所述一对U形内支架5 的U形口相背设置,一对U形内支架5的背面之间设置托辊4,托辊4的两端均设置支轴3,支轴3外侧一端的端面设置螺孔,支轴3外侧的一端设置于U形内支架5背面中部的预留孔内,对应支轴3端面的螺孔在U形支撑架6背面上设置定位孔,螺栓11透过U形支撑架6背面上定位孔螺接于支轴3端面的螺孔内,一对U形内支架5开口端的上下方均设置至少二十个滚轮,U形内支架5下方滚轮内侧设置上电磁铁7,U形支撑架6内底面对应U形内支架5 的上电磁铁7设置下电磁铁8,上电磁铁7与下电磁铁8的S极对S极相向设置或N极对N 极相向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