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冲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2859发布日期:2018-08-17 06:34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冲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冲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工厂加工时,对于一些薄壁金属件,如薄壁不锈钢件,需要采用冲床机床压出各种不同结构形状的产品。而现有的冲压机床通常都是单独分开布置,工件在上一道冲压工序完成后,需要采用人手送料置下一工序的冲压机床之上,工作效率不高,人力费用也占了相当大的成本,不仅如此,采用人手送料和下料,不小心还存在手可能被压到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冲压生产线,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安全,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上下料冲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机、卸料机,在放料机和卸料机之间间隔布置有多个上料冲压单元,每个上料冲压单元包括靠近放料机一侧的上料机、与上料机相邻布置的冲压机,在卸料机和靠近卸料机的冲压机之间设置有一转运机,

放料机包括放料架、设置于放料架上能够竖向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台,第一升降台上形成有用于叠放待冲压板件的放料部;

卸料机包括卸料架、设置于卸料架上能够竖向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台,第二升降台上形成有用于放置冲压完成后工件的卸料部,卸料部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铁;

每个上料冲压单元的上料机包括上料机体、横向设置于上料机体之上的放料台、位于放料台上方竖向设置于上料机体之上的油缸,油缸的输出端横向设置有一横梁,横梁的下方通过滚珠丝杆滑动连接有一滑杆,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设置于滑杆端部下方的吸盘、设置于吸盘外侧的吸力发生器,吸力发生器和吸盘之间通过吸管连接,吸盘底面形状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上表面形状相适配,吸盘底面外周设置有缓冲柱;

每个上料冲压单元的冲压机包括冲压机体、设置于冲压机体之上的冲头、位于冲头下方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模,冲头上设置有上模;

转运机包括转运机体、横向设置于转运机体之上的转运台、位于转运台上方竖向设置于转运机体之上的转运油缸,转运油缸的输出端横向设置有一转运横梁,转运横梁的下方通过滚珠丝杆滑动连接有一转运滑杆,转运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运吸附组件,转运吸附组件包括设置于转运滑杆端部下方的转运吸盘、设置于转运吸盘外侧的转运吸力发生器,转运吸力发生器和转运吸盘之间通过转运吸管连接,转运吸盘底面形状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上表面形状相适配,转运吸盘底面外周设置有转运缓冲柱。

作为改进,所述卸料机的卸料部一侧设置有一推板,推板与一推动缸连接,卸料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一输送带。当卸料机的卸料部装满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后,推动缸动作,推板将工件推送至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将工件带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根据工件冲压工序的多少,设置相对应的上料冲压单元数量,每个上料冲压单元完成工件的其中一个冲压工序,在自动冲压过程中,将待冲压的板件置于放料机的放料部内,当上方待冲压板件用完,第一升降台将待冲压板件向上输送,靠近放料机的上料机将待冲压板件传送至冲压机之上,冲压完成其中一个工序,之后,相邻的上料冲压单元将上一道工序的工件传送至下一道冲压工序之上,直至工件完成整个冲压工序,之后,在转运机的作用下,完成后的工件从冲压机上传送至卸料机之上,冲压完成后的工件被放置于卸料机的卸料部之上,随着卸料部上堆积冲压完成后工件,第二升降台带动卸料部下降,保证堆料的继续,在本发明中工件的多道冲压工序连续进行,未有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安全,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上下料冲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中的自动上下料冲压生产线,包括放料机1、卸料机3、多个上料冲压单元、转运机4。

其中,多个上料冲压单元在放料机1和卸料机3之间间隔布置,每个上料冲压单元包括靠近放料机1一侧的上料机22、与上料机22相邻布置的冲压机21,转运机4设置在卸料机3和靠近卸料机3的冲压机之间。

放料机1包括放料架11、设置于放料架11上能够竖向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台12,第一升降台12上形成有用于叠放待冲压板件的放料部13。待冲压的板件叠放于放料部13之上,当放料部1上方的板件用完之后,第一升降台12可根据需要将待冲压板件向上推送,保证了在上料机1的同一高度始终有待冲压板件。

卸料机3包括卸料架31、设置于卸料架31上能够竖向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台32,第二升降台32上形成有用于放置冲压完成后工件的卸料部33,卸料部33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铁,卸料部33的底部的形状与冲压完成后的工件下表面形状相适配,冲压完成后的工件被最终放置于卸料部33之上,卸料部33在未放置较多工件时,第二升降台32处于高位,每次卸料时,电磁铁得电,保证工件始终能够流畅地落入卸料部33内,之后,随着工件叠放过多时,第二升降台32随之下降,保证了卸料部33能够叠放较高的冲压完成后的工件。

每个上料冲压单元的上料机22包括上料机体221、横向设置于上料机体221之上的放料台222、位于放料台222上方竖向设置于上料机体221之上的油缸223,油缸223的输出端横向设置有一横梁224,横梁224的下方通过滚珠丝杆滑动连接有一滑杆225,滑杆2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吸附组件,吸附组件包括设置于滑杆225端部下方的吸盘227、设置于吸盘227外侧的吸力发生器226,吸力发生器226和吸盘227之间通过吸管连接,吸盘227底面形状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上表面形状相适配,吸盘227底面外周设置有缓冲柱228。上料机22的功能是将放料机1或者上一个冲压机上的工件传送至其对应的冲压机21之上,具体地,滑杆225在横梁224下方滑动,滑杆225向放料机1或者上一个上料机方向移动,当滑杆225的一端吸附组件位于放料机1或者上一个冲压机正上方,于此同时,滑杆225的另一端吸附组件位于其上料机1的放料台正上方,接着,油缸223输出端伸出,横梁224下降,滑杆225一端的吸附组件对工件进行吸附作用,滑杆225的另一端吸附组件对上料机22放料台222上的工件进行吸附,具体的吸附原理是,在吸盘227接触工件之前,吸盘227上缓冲柱228首先碰触到台面,减缓冲击作用,吸力发生器226工作,吸盘227的底面上形成吸附力,工件被吸附于吸盘227的底面之上,接着,油缸223复位,横梁224上升,然后,滑杆225反方向滑动,当滑杆225一端的吸附组件位于上料机22的放料台222正上方时,且于此同时,滑杆225另一端的吸附组件位于其对应的冲压机21下模214正上方,滑杆225移动停止,此时,油缸2223伸出,滑杆225下降,滑杆225两端的吸力发生器均停止工作,滑杆225一端的工件被转运至上料机22的放料台222上进行暂时的存放,滑杆225另一端的工件落入其对应冲压机21的下模214之内,从而完成上料机22的整个上料动作过程。

每个上料冲压单元的冲压机21包括冲压机体211、设置于冲压机体211之上的冲头212、位于冲头212下方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模214,冲头212上设置有上模213,待冲压的工件置于工作台下模214之内,上模213和下模214合模,实现对工件进行冲压。由于具有多个冲压机,每个冲压机用于冲压工件的其中一个冲压工序,每个冲压机上的上模213和下模214其型腔结构也不尽相同,要求每个冲压机上的上模213和下模214型腔能够满足对工件其特定冲压工序的冲压需求。

转运机4包括转运机体41、横向设置于转运机体41之上的转运台42、位于转运台42上方竖向设置于转运机体41之上的转运油缸43,转运油缸43的输出端横向设置有一转运横梁44,转运横梁44的下方通过滚珠丝杆滑动连接有一转运滑杆45,转运滑杆4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运吸附组件,转运吸附组件包括设置于转运滑杆45端部下方的转运吸盘、设置于转运吸盘外侧的转运吸力发生器,转运吸力发生器和转运吸盘之间通过转运吸管连接,转运吸盘底面形状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上表面形状相适配,转运吸盘底面外周设置有转运缓冲柱。转运机4的功能是将冲压完成后的工件传送至卸料机3之上。具体地,转运滑杆45在转运横梁44下方滑动,转运滑杆45向相邻的冲压机方向移动,当转运滑杆45的一端转运吸附组件位于相邻冲压机正上方,于此同时,转运滑杆45的另一端吸附组件位于其卸料机3的卸料部33正上方,接着,转运油缸43输出端伸出,转运横梁44下降,转运滑杆45一端的转运吸附组件对工件进行吸附作用,转运滑杆45的另一端转运吸附组件对转运机4转运台42上的工件进行吸附,具体的吸附原理是,在转运吸盘接触工件之前,转运吸盘上转运缓冲柱首先碰触到台面,减缓冲击作用,转运吸力发生器工作,转运吸盘的底面上形成吸附力,工件被吸附于转运吸盘的底面之上,接着,转运油缸43复位,转运横梁44上升,然后,转运滑杆45反方向滑动,当转运滑杆45一端的转运吸附组件位于转运机4转运台42正上方时,且于此同时,转运滑杆45另一端的转运吸附组件位于卸料机3卸料部33正上方,转运滑杆45移动停止,此时,转运油缸43伸出,转运滑杆45下降,转运滑杆45两端的转运吸力发生器均停止工作,转运滑杆45一端的工件被转运至转运机4的转运台42上进行暂时的存放,转运滑杆45另一端的工件落入卸料机3的卸料部33之内,从而完成转运机4的整个转运过程。

另外,卸料机3的卸料部33一侧设置有一推板,推板与一推动缸连接,卸料部33的另一侧设置有一输送带。当卸料机3的卸料部33装满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后,推动缸动作,推板将工件推送至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将工件带走。

根据工件冲压工序的多少,设置相对应的上料冲压单元数量,每个上料冲压单元完成工件的其中一个冲压工序,在自动冲压过程中,将待冲压的板件置于放料机1的放料部13内,当上方待冲压板件用完,第一升降台12将待冲压板件向上输送,靠近放料机1的上料机将待冲压板件传送至冲压机之上,冲压完成其中一个工序,之后,相邻的上料冲压单元将上一道工序的工件传送至下一道冲压工序之上,直至工件完成整个冲压工序,之后,在转运机4的作用下,完成后的工件从冲压机上传送至卸料机3之上,冲压完成后的工件被放置于卸料机3的卸料部33之上,随着卸料部33上堆积冲压完成后工件,第二升降台32带动卸料部下降,保证堆料的继续,在本发明中工件的多道冲压工序连续进行,未有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安全,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