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辊模具及其辅助抱臂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894发布日期:2018-09-28 19:2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辊模具及其辅助抱臂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辗环机在轴向辗压时所用轧辊均为直线锥辊,辗轧成形的环形锻件,其上下端面均是平行平面,而对于辗制风电塔架法兰等端面外侧有高颈的工件,还需要再将平行平面进行加工,加工成外侧有高颈的工件,这样就增加了原材料消耗和加工费用,而且还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时间。

在端面异型轧制的过程中由于主辊转速与锥辊转速不匹配,容易出现工件爬辊、工件扭曲、椭圆等现象的发生,使得轧制无法进行。传统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杆测量外径转速来确定锥辊转速,且上下锥辊转速一致,但是通过锥辊加工型槽,端面异型轧制风电法兰使用传统的测量方式是很难轧制合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锥辊模具及其辅助抱臂控制装置,解决现有端面异形轧制存在的原材料消耗高、维修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轧制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锥辊模具及其辅助抱臂控制装置,其中:包括锥辊本体、下锥辊、两组辅助抱臂和机架;所述锥辊本体和下锥辊设在机架一侧,所述锥辊本体设在下锥辊上方;所述两组辅助抱臂分别装在机架前后两侧;

所述锥辊本体的后部设有环形凹台;

所述辅助抱臂包括抱臂座、抱臂油缸和抱臂定心辊,所述抱臂油缸装在抱臂座上,所述抱臂定心辊设在抱臂油缸的活塞杆端部;

所述辅助抱臂中装有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环形凹台与环形凹台前侧的锥辊本体之间设有过渡圆弧。

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抱臂的设置,可对工件的尺寸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测量工件轧制过程中的变化调节锥辊本体和下锥辊的转速,实现工件整个轧制过程中径向和轴向型槽的成型,从而保证产品轧制的稳定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锥辊模具及其辅助抱臂控制装置,其中:包括锥辊本体1、下锥辊2、两组辅助抱臂3和机架4;所述锥辊本体1和下锥辊2设在机架4一侧,所述锥辊本体1设在下锥辊2上方;所述两组辅助抱臂3分别装在机架4前后两侧;

所述锥辊本体1的后部设有环形凹台;

所述辅助抱臂3包括抱臂座3-1、抱臂油缸3-2和抱臂定心辊3-3,所述抱臂油缸3-2装在抱臂座3-1上,所述抱臂定心辊3-3设在抱臂油缸3-2的活塞杆端部;

所述辅助抱臂3中装有位置传感器。

所述环形凹台与环形凹台前侧的锥辊本体1之间设有过渡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首先将工件吊运至辊环机上,置于锥辊本体1和下锥辊2之间,启动辊环机开始辊轧,通过调整工件在锥辊本体1上的位置,使工件外侧高颈部分位于环形凹台之内,锥辊本体1下压,随着整个辊环过程的进行,即可辗制出外侧带有高颈的环形锻件。

轧制过程中辅助抱臂3中的位置传感器可通过测量工件轧制过程中的变化调节锥辊本体1和下锥辊2的转速,实现工件整个轧制过程中径向和轴向型槽的成型,从而保证产品轧制的稳定进行。

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