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445发布日期:2018-10-12 23:3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



背景技术:

传统对接线端子进行组装是采用人手来进行的,人手组装的操作方式不但导致其具有组装效率低、组装时间长、组装精度差、组装效果差、产能低和操作不方便等不足,其还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劳务成本高。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半自动的端子组装机,其不但在对接线端子的组装过程经常出现卡料的现象,其还只能对接线端子的一道或二道工序进行组装,其不能实现在一台设备上对接线端子的所有工序完成组装,导致其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其集全自动对导流条、左弹片、右弹片和塑料壳进行上料传送、错位分料、组装和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于一体,其自动化操作程度高,其组装过程避免了会出现卡料的现象,且其组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使用十分方便,其不但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对接线端子进行组装导致其具有组装效率低、组装时间长、组装精度差、组装效果差、产能低、操作不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的半自动接线端子组装机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料的现象和目前的半自动接线端子组装机无法在一台设备上对接线端子的所有工序完成组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机箱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的另一侧并列分布分别设置有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壳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上传送有导流条,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导流条上料振动盘连接,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末端设置有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左弹片块,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弹片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前侧设置有推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前侧设置有装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下面连接设置有压左弹片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右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错位气缸,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右弹片气缸,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后侧设置有推右弹片气缸,右弹片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装右弹片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壳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塑料壳上料振动盘连接,塑料壳上料振动盘末端的上方设置有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装塑料壳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前侧设置有成品错位气缸,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左侧设置有成品下料气缸,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右侧设置有拼接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右弹片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条移位气缸的后侧设置有送弹片导条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左弹片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前侧设置有人机操作界面。

作为优选,与人机操作界面连接设置有用于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可采用PLC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右弹片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左弹片上料振动盘、塑料壳上料振动盘、成品错位气缸、成品下料气缸、拼接气缸、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送弹片导条气缸和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和导流条移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压左弹片块、左弹片错位气缸、推左弹片气缸、装左弹片气缸和压左弹片气缸,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右弹片错位气缸、压右弹片气缸、推右弹片气缸和装右弹片气缸,所述塑料壳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和装塑料壳气缸。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条通过导流条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左弹片通过左弹片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右弹片通过右弹片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塑料壳通过塑料壳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当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对导流条进行上料时,导流条错位气缸自动对导流条进行错位分料,导流条移位气缸能将导流条导流传送到装左弹片气缸的工位上;当左弹片上料振动盘对左弹片进行上料时,左弹片错位气缸能自动对左弹片进行错位分料,推左弹片气缸能将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传送到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上的左弹片推送到装左弹片气缸的工位上,此时,压左弹片块在压左弹片气缸的驱动下由上向下将左弹片压住,接着,装左弹片气缸将导流条的左端压进左弹片内便完成对导流条左端的安装,再接着,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将安装在一起的左弹片与导流条共同向左推移,送弹片导条气缸对安装在一起的左弹片与导流条进行错位分料;同时,右弹片上料振动盘对右弹片进行上料,右弹片错位气缸自动对右弹片进行错位分料,推右弹片气缸将右弹片推送至装右弹片气缸的工位上,压右弹片气缸由上向下将右弹片压住,接着,装右弹片气缸将导流条的右端压进右弹片内便完成对导流条右端的安装,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用于自动对端子半成品进行错位传送,当塑料壳上料振动盘对塑料壳进行上料时,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从上至下对塑料壳进行错位分料,然后,装塑料壳气缸将端子半成品推进塑料壳内便完成对接线端子的组装,成品错位气缸能自动对接线端子进行错位传送,拼接气缸能自动将接线端子按操作人员预设的数量进行拼接,成品下料气缸能自动对完成拼接的成品进行下料回收,其实现了能在一台设备上全自动对导流条、左弹片、右弹片和塑料壳进行上料传送、错位分料、组装和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于一体,其自动化操作程度高和组装过程避免了出现卡料的现象,其组装效率高、组装精度高和组装效果好,且其组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实现了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使用十分方便、快捷,并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中安装在机箱顶面上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中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组装在一起的结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1,机箱1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机箱1顶面的另一侧并列分布分别设置有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机箱1顶面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61,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61上传送有导流条63,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61的始端与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连接,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61的末端设置有导流条移位气缸62,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61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错位气缸611;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41,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41的始端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连接,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41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左弹片块42,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41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弹片错位气缸43,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41中部的前侧设置有推左弹片气缸44,压左弹片块42的前侧设置有装左弹片气缸45,压左弹片块42的下面连接设置有压左弹片气缸46。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21,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21的始端与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连接,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错位气缸22,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右弹片气缸23,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21中部的后侧设置有推右弹片气缸24,右弹片错位气缸22的一侧设置有装右弹片气缸25。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的一侧设置有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51,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51的始端与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连接,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末端的上方设置有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52,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52的一侧设置有装塑料壳气缸53。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51末端的前侧设置有成品错位气缸71,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51末端的左侧设置有成品下料气缸72,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51末端的右侧设置有拼接气缸8。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右弹片错位气缸22的一侧设置有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9。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条移位气缸62的后侧设置有送弹片导条气缸64。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弹片错位气缸43的一侧设置有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65。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61中部的前侧设置有人机操作界面10。

该接线端子组装机的操作流程为:操作人员在生产前能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人机操作界面10输入控制各个机构运行的各项参数,导流条63通过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进行上料传送,左弹片通过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进行上料传送,右弹片通过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进行上料传送,塑料壳通过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进行上料传送,当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对导流条63进行上料时,导流条错位气缸611自动对导流条63进行错位分料,导流条移位气缸62能将导流条63导流传送到装左弹片气缸45的工位上;当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对左弹片进行上料时,左弹片错位气缸43能自动对左弹片进行错位分料,推左弹片气缸44能将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传送到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41上的左弹片推送到装左弹片气缸45的工位上,此时,压左弹片块42在压左弹片气缸46的驱动下由上向下将左弹片压住,接着,装左弹片气缸45将导流条63的左端压进左弹片内便完成对导流条左端的安装,再接着,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65将安装在一起的左弹片与导流条63共同向左推移,送弹片导条气缸64对安装在一起的左弹片与导流条63进行错位分料;同时,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对右弹片进行上料,右弹片错位气缸22自动对右弹片进行错位分料,推右弹片气缸24将右弹片推送至装右弹片气缸25的工位上,压右弹片气缸23由上向下将右弹片压住,接着,装右弹片气缸25将导流条63的右端压进右弹片内便完成对导流条右端的安装,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71用于自动对端子半成品进行错位传送,当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对塑料壳进行上料时,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52从上至下对塑料壳进行错位分料,然后,装塑料壳气缸53将端子半成品推进塑料壳内便完成对接线端子的组装,成品错位气缸71能自动对接线端子进行错位传送,拼接气缸8能自动将接线端子按操作人员预设的数量进行拼接,成品下料气缸72能自动对完成拼接的成品进行下料回收,如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右弹片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左弹片上料振动盘、塑料壳上料振动盘、成品错位气缸、成品下料气缸、拼接气缸、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送弹片导条气缸和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和导流条移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压左弹片块、左弹片错位气缸、推左弹片气缸、装左弹片气缸和压左弹片气缸,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右弹片错位气缸、压右弹片气缸、推右弹片气缸和装右弹片气缸,所述塑料壳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和装塑料壳气缸。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在一台设备上全自动对导流条、左弹片、右弹片和塑料壳进行上料传送、错位分料、组装和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于一体,其自动化操作程度高和组装过程避免了出现卡料的现象,其组装效率高、组装精度高和组装效果好,且其组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实现了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使用十分方便、快捷,并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其不但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对接线端子进行组装导致其具有组装效率低、组装时间长、组装精度差、组装效果差、产能低、操作不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的半自动接线端子组装机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料的现象和目前的半自动接线端子组装机无法在一台设备上对接线端子的所有工序完成组装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