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189发布日期:2019-02-11 00:2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近些年,随着石油、化工、供水、供热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管道行业也随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管道铺设中经常会有一些管道转弯、分流等管段,这样就会用到大量的弯管产品,常规弯管大多为单一材质,或用管线钢、碳钢,或用不锈钢。在弯管弯制过程中,使用的加热用的工装——感应圈,一般均采用方铜管制作,通过中频加热,从而便于弯管成型,在弯管成型后,需要对其冷却,而现有的感应圈通常只有对其自身进行的冷却机构,缺乏对完成进行冷却的机构。

授权公布号:CN 206882602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圈工装,包括支撑架和感应圈、设置在感应圈上的气路管和冷却水管;所述的感应圈由筒式铜板圈构成,所述筒式铜板圈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条状缺口,铜板圈通过缺口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筒式铜板圈的宽度以及半径均与待弯管道相配合,该专利能够实现感应圈的冷却,但是无法实现对弯管的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管感应加热后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差技术问题。

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包括支撑架、感应圈、设置在感应圈侧面的气路管和冷却水管,所述感应圈为开有缺口的铜圈,且感应圈的缺口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冷却水管至少为两个,且冷却水管设置在感应圈的外侧壁上,所述气路管设置在感应圈的外侧壁上,且气路管位于所述冷却水管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管包括第一冷却水管和第二冷却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均沿感应圈的圆周方向设置形成两个环形水管,且第一冷却水管形成的环形水管直径大于第二冷却水管形成的环形水管直径,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冷却水管进行感应圈的冷却,而第二冷却水管进行喷水,从而对弯管表面进行冷却,确保获得最大的淬透深度及壁厚组织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一端与第一进水管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道连通,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一冷却水管内部通水,进行感应圈的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道连通,且第二冷却水管的内侧均匀连通有多个喷嘴,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喷嘴进行喷水,从而完成弯管的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为喇叭状,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产生水雾,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管沿感应圈的圆周方向设置形成环形气管,所述气路管外侧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且气路管内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气口,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出气口出气,从而可以吹散水冷却过程形成的蒸汽膜,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通过对感应圈通电,对钢管进行加热,从而有利于弯管成型,成型后对其冷却,确保获得最大的淬透深度及壁厚组织均匀性;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两路冷却水管,一路是对感应圈进行冷却,另一路通过喷嘴对弯管进行喷水完成降温;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环形气管,通过环形气管吹散水冷却过程形成的蒸汽膜,提高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的第一冷却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的第二冷却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的气路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架;2-感应圈;3-气路管;4-冷却水管;5-缺口;6-进气口;7-出气口;

401-第一冷却水管;402-第二冷却水管;403-第一进水管道;404-第一出水管道;405-第二进水管道;406-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弯管加热感应及冷却工装,包括支撑架1、感应圈2、设置在感应圈2侧面上的气路管3和冷却水管4,所述感应圈2为开有缺口5的铜圈,且感应圈2的缺口处与所述支撑架1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对感应圈2进行通电,从而完成对钢管的加热。

所述冷却水管4至少为两个,且冷却水管4设置在感应圈2的外侧壁上,所述气路管3设置在感应圈2的外侧壁上,且气路管3位于所述冷却水管4之间;本实用新型是设置有两路冷却水管,一路冷却水管用于对感应圈2进行冷却,另一路冷却水管实现对弯管的冷却。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水管4包括第一冷却水管401和第二冷却水管402,所述第一冷却水管401、第二冷却水管402均沿感应圈2的圆周方向设置形成两个环形水管,且第一冷却水管401形成的环形水管直径大于第二冷却水管402形成的环形水管直径,即第一冷却水管401进行感应圈2的冷却,而第二冷却水管402进行喷水,从而对弯管表面进行冷却,确保获得最大的淬透深度及壁厚组织均匀性。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冷却水管401一端与第一进水管道40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道404连通,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进水管道403与水泵连通,第一出水管道404与循环水箱连通,水泵能够将水箱中的水送入到第一进水管道403中,完成感应圈2表面的降温,在第一进水管道403和第一出水管道404上也可以设置有水阀,从而完成对第一冷却水管401内部的水流控制。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冷却水管402一端与第二进水管道405连通,且第二冷却水管402的内侧均匀连通有多个喷嘴406,本实用新型的喷嘴406为喇叭状,即出水处的直径小于进水处的直径,这样便于形成雾状,有利于对弯管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气路管3沿感应圈的圆周方向设置形成环形气管,所述气路管3外侧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6,且气路管3内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气口7,利用出气口7出气,从而可以吹散水冷却过程形成的蒸汽膜,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冷却效果。

本发明中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气路管围绕形成环形均和感应圈一致,设置有缺口,可以将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气路管一起固定在支撑架1上,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件或者其他固定将冷却水管和气路管固定在感应圈上。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