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5112发布日期:2019-02-19 20:0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



背景技术:

整平设备通常是将不平整的金属板材,通过上下轧辊将一定厚度的带材或板材的挤压作用,从而达到平整的效果。一般整平机以上四下五或上三下四这种整平辊组的排列方式为主,然而金属板材早在处理前可能存在弯曲,这样的板材经过整平辊组时会卡在设备上,严重时造成整平设备驱动装置的损坏,安全性差;再者,这样的设备难以保证其各整平辊的施力均匀,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整平金属板,但是整平效果差;此外,现有的整平设备大多固定了压制的板厚,适用范围小,具有调节压制板厚功能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预压机、整平机和堆叠仓,所述输送装置水平设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输送皮带和从动轮,所述输送皮带一端绕过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另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的轴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输送装置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所述预压机包括固定板、伸缩气缸以及活动压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顶盒,所述机顶盒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所述伸缩气缸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下方,所述整平机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的右侧,所述整平机包括固定横板、调节横板、垂直竖板和压辊,所述调节横板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固定横板相连,所述调节横板下端面的右侧粘接有二号传感器,所述垂直竖板对称焊接在所述调节横板下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压辊两端与所述垂直竖板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压辊的其中一端突出于垂直竖板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垂直竖板表面的伺服电机相连,下部所述压辊上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堆叠仓设置在所述整平机的右侧,所述堆叠仓为敞口结构,所述步进电机、一号传感器、伸缩气缸、二号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传感器和二号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为FXN-MR型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堆叠仓的开口处焊接有外高内低的倾斜翻边。

优选的,所述机顶盒的上端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机顶盒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置有预压机,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待处理板材经过一号传感器下方,一号传感器接受到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输送装置将待处理的板材送至预压机正下方停下,预压机对待处理的板材进行预压工序,有效的防止了弯曲板材卡在整平设备的情况发生,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在输送装置末端上下对称设置有整平机,经过预压的板材经输送装置的末端进入上下压辊之间进行压制,施力均匀,经过两次压制,整平效果更好;此外,设置有调节螺栓,可根据板厚变化,调整上下压辊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装置;11-主动轮;12-输送皮带;13-从动轮;2-预压机;21-固定板;22-伸缩气缸;23-活动压板;3-固定压板;4-机顶盒;41-盒盖;5-一号传感器;6-整平机;61-固定横板;62-调节横板;63-调节螺栓;64-垂直竖板;65-压辊;66-伺服电机;7-二号传感器;8-堆叠仓;9-待处理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化整平设备,包括输送装置1、预压机2、整平机6和堆叠仓8,所述输送装置1水平设置,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11、输送皮带12和从动轮13,所述输送皮带12一端绕过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3以另一端相连,所述主动轮11的轴孔与所述步进电机的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输送装置1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2,所述预压机2包括固定板21、伸缩气缸22以及活动压板23,所述固定板21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21通过左龙门架固定在输送装置1的上方,所述固定板2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与左龙门架的内顶壁固定相连,所述左龙门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2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机顶盒4,所述机顶盒4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左侧粘接有一号传感器5,所述伸缩气缸22的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板2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相连,所述伸缩气缸22的伸缩端竖直向下,且端部与所述活动压板23上端面的中心位置焊接相连,所述活动压板23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压板3,所述固定压板3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12下方,所述固定压板3通过回字形架固定,所述回字形架的上端面与所述固定压板3的下端面焊接相连,所述回字形架的上部置于所述输送皮带12之间,所述回字形架的下部置于所述输送装置1的下方,所述整平机6上下对称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1的右侧,所述整平机6包括固定横板61、调节横板62、垂直竖板64和压辊65,上方所述固定横板61通过右龙门架固定在所述输送装置1的右上方,上方所述固定横板6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与右龙门架的内顶壁固定相连,所述右龙门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下方所述固定横板6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调节横板62通过调节螺栓63与所述固定横板61相连,所述调节横板62下端面的右侧粘接有二号传感器7,所述垂直竖板64对称焊接在所述调节横板61下端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压辊65两端与所述垂直竖板64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压辊65的其中一端突出于垂直竖板64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垂直竖板64表面的伺服电机66相连,下部所述压辊65上端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输送装置1的上端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堆叠仓8设置在所述整平机6的右侧,所述堆叠仓8为敞口结构,所述步进电机、一号传感器5、伸缩气缸22、二号传感器7和伺服电机66均与PLC控制器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置有预压机2,通过输送装置1输送待处理板材9经过一号传感器5下方,一号传感器5接受到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输送装置1将待处理板材9送至预压机2正下方停下,预压机2对待处理板材9进行预压工序,有效的防止了弯曲板材卡在整平设备的情况发生,使用更加安全;同时,在输送装置1末端上下对称设置有整平机6,经过预压的板材经输送装置1的末端进入上下压辊65之间进行压制,施力均匀,经过两次压制,整平效果更好;此外,设置有调节螺栓63,可根据板厚变化,调整上下压辊65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更加安全,整平效果更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传感器5和二号传感器7均为光电传感器,响应速度迅速,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为FX2N-64MR型PLC控制器,因其本身为继电器类型,可以直接驱动电机,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堆叠仓8的开口处焊接有外高内低的倾斜翻边,便于整平完成的板材落入堆叠仓8中。

进一步的,所述机顶盒4的上端设置有盒盖41,所述盒盖41与所述机顶盒4枢接,便于对PLC控制器进行调试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待处理板材9依次放置输送皮带12的左端,启动程序,PLC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启动,带动主动轮13转动,从而使输送皮带12带动待处理板材9开始向右运动,当待处理板材9运动到一号传感器5正下方时,一号传感器5将信息传输到PLC控制器上,步进电机运行预设时间后停止运行,此时,待处理板材9恰好位于所述活动压板23的正下方,伸缩气缸22伸长带动活动压板23向下运动,待处理板材9被活动压板23和固定压板3预压一次,伸缩气缸22收缩,活动压板23复位,步进电机继续运行,预压后的板材经过输送装置1的末端,进入上下两个整平机6的压辊65之间,与此同时,伺服电机66运行将预压后的板材卷压,完成整平工序,板材落入堆叠仓8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板材的厚度发生变化,可通过拧动调节螺丝63来调节上下两个整平机6的压辊65之间的距离。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