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5503发布日期:2019-08-09 22:0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的副拉臂在拉臂装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275494U,授权公告日为2018.04.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车拉臂组件,拉臂组件包括一边通过副连接轴铰接在附车架上的副拉臂,还包括通过主连接轴与所述副拉臂铰接的主拉臂,主拉臂具有用于装载垃圾斗的收回状态和用于倾倒垃圾或卸载垃圾斗的展开状态,所述主拉臂与所述主连接轴固定连接。上述副拉臂包括由横梁和纵梁焊接固定组成的副拉臂本体和焊接固定在副拉臂本体上的主转轴座、副转轴座,上述主连接轴铰接在主转轴座上,副连接轴铰接在副转轴座上。副拉臂还包括焊接固定在副拉臂本体上用于固定安装轴的成对的固定套,通过安装轴将垃圾车上的锁紧机构连接在副拉臂上,以在副拉臂处于收回状态时通过锁紧机构将副拉臂锁止在车体上。主转轴座和副转轴座均由两轴套组成,为保证产品的正常装配和使用性能,对副拉臂上组成主转轴座、副转轴座的两轴套的同轴度、垂直度、平行度要求均较高。为满足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副拉臂上成对的两轴套的精度要求,即组成主转轴座的两轴套或组成副转轴座的两轴套的精度要求,目前采用焊后用龙门铣的工艺进行副拉臂的生产。上述副拉臂的生产工艺过程复杂,从而造成副拉臂的生产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副拉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技术方案是:

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包括用于放置副拉臂本体的框架,所述框架上侧具有用于与副拉臂本体支撑配合的副拉臂定位面,框架上还设有用于与成对的两个轴套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结构,所述轴套定位结构包括用于与成对的两个轴套的端面定位配合以定位两轴套间距的两个间距定位套,间距定位套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轴套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面,另一端设有与框架定位配合的框架定位面,所述轴套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成对的轴套和两个间距定位套以对轴套进行同轴度定位的轴套同轴度定位轴,框架上设有与轴套同轴度定位轴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框架上的副拉臂定位面对副拉臂本体支撑配合,然后通过定位块等结构对副拉臂本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定位,通过轴套定位结构可方便的对组成主转轴座、副转轴座的成对的两个轴套进行同轴度和间距定位。待副拉臂本体、轴套在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定位完成后,即可进行副拉臂焊合。焊合完成后,将副拉臂从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再对副拉臂进行龙门铣等工艺加工,副拉臂的加工工艺过程简单,从而提高副拉臂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副拉臂生产工艺过程复杂造成副拉臂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的问题。另外,由于与轴套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面要求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轴套定位面设置在间距定位套上而不是直接设置在框架上,只需在间距定位套上进行轴套定位面的铣加工,避免了在结构复杂的框架上进行轴套定位面的铣加工,方便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加工。

为减小框架体积,本方案中所述框架包括定位横梁、定位纵梁和固定在定位横梁上的定位立板,所述框架定位面与定位立板的一端侧面定位配合。通过设置在横梁上的定位立板与间距定位套定位配合可减小定位纵梁的高度,从而减小框架的体积。

为方便轴套与副拉臂本体的焊接,本方案中所述间距定位套与定位立板一一对应,用于与成对的两个轴套的端面定位配合的两个间距定位套分别设置在两定位立板上相背的一侧。间距定位套设置在两定位立板上相背的一侧,避免了间距定位套影响轴套与副拉臂本体之间的焊接,进而方便轴套与副拉臂本体的焊接。

为方便对主转轴座和副转轴座的之间位置的定位,本方案中所述轴套定位结构设有两个,其中一个为用于与主转轴座定位配合的主转轴定位结构,另一个为用于与副转轴座定位配合的副转轴定位结构。不仅保证主转轴座上两轴套、副转轴座上两轴套的同轴度,还可通过主转轴定位结构和副转轴定位结构保证主转轴座和副转轴座的平行度,增加副拉臂的焊接精度。

为保证副拉臂上的固定套的同轴度,本方案中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与副拉臂的两固定套定位配合的固定套定位结构,所述固定套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两个固定套定位面,两个固定套定位面分别与两固定套的一侧端面定位配合以定位两固定套间距,所述固定套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两固定套以对两固定套进行同轴度定位的固定套同轴度定位轴,框架上设有供固定套同轴度定位轴穿过的固定套定位孔。通过固定套定位结构可有效保证两固定套的同轴度,增加副拉臂的焊接精度。

为简化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整体结构,本方案中所述框架包括定位横梁、定位纵梁,固定套定位面设置在定位纵梁上,固定套定位孔设置在定位纵梁上,且固定套定位孔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固定套定位面上。避免了在框架上设置用于定位固定套的固定套间距定位件,简化了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整体结构。

为方便对副拉臂本体的宽度方向进行定位,本方案中所述框架包括定位横梁和两个定位纵梁,两个定位纵梁的上侧面构成所述副拉臂定位面,且两个定位纵梁的间距等于副拉臂本体上两个纵梁的间距,所述定位纵梁在两定位纵梁布置方向上的厚度等于副拉臂本体的纵梁在该方向上的厚度。这样在进行副拉臂焊接时将副拉臂本体的纵梁与框架的定位纵梁对应放置,然后通过C形夹将纵梁与定位纵梁夹紧便可方便的进行副拉臂本体宽度方向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5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去掉轴套同轴度定位轴和固定套同轴度定位轴时的轴测图。

图中:1-副转轴座定位套,2-副转轴座定位轴,3-固定套定位轴,4-主转轴座定位套,5-主转轴座定位轴,6-副转轴座定位立板,7-主转轴座定位立板,8-定位纵梁,9-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1-第三加强板,12-定位横梁,13-固定套定位孔,14-主转轴套定位孔,15-副转轴套定位孔,20-副转轴套,21-主转轴套,22-固定套,23-横梁,24-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包括用于放置副拉臂本体的框架,框架包括三个定位横梁12、与定位横梁12焊接固定的两个定位纵梁8和焊接固定在定位横梁12上的两对定位立板,其中一对定位立板为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另一对定位立板为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纵梁8的间距等于副拉臂本体上两个纵梁24的间距,定位纵梁8在两定位纵梁8布置方向上的厚度等于副拉臂本体的纵梁24在该方向上的厚度,定位纵梁8的上侧面构成用于与副拉臂本体支撑配合的副拉臂定位面。

框架上还设有用于与成对的与两个轴套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轴套定位结构设有两个,分别为用于与两个主转轴套21定位配合的主转轴定位结构、与两个副转轴套20定位配合的副转轴定位结构,两个主转轴套21即为组成主转轴座的两个轴套,两个副转轴套20即为组成副转轴座的两个轴套。如图4至图7所示,其中主转轴定位结构包括用于与两个主转轴套21的端面定位配合以定位两主转轴套21间距的两个主转轴座定位套4,主转轴座定位套4即为定位两主转轴套21间距的间距定位套。主转轴座定位套4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主转轴套21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面,另一端设有与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的一端侧面定位配合的框架定位面。主转轴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成对的主转轴套21和两个主转轴座定位套4以对主转轴套21进行同轴度定位的主转轴座定位轴5,主转轴座定位轴即为对两主转轴套21进行同轴度定位的轴套同轴度定位轴。如图8所示,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上设有与主转轴座定位轴5定位配合的主转轴套定位孔14,主转轴套定位孔14即为与间距定位套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孔。轴套定位面设置在主转轴座定位套4上,与将轴套定位面直接设置在框架上相比,只需在主转轴座定位套4上进行轴套定位面的铣加工,避免了在结构复杂的框架上进行轴套定位面的铣加工,方便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加工。另外,当副拉臂焊合完成后,先将主转轴座定位轴5的一端从主转轴套定位孔14中抽出,然后将未穿装在主转轴座定位轴5上的主转轴座定位套4通过敲打取下,则方便的将焊合完成的副拉臂从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拆下。

如图4至图7所示,与主转轴定位结构相似,副转轴定位结构包括用于与两个副转轴套20的端面定位配合以定位两副转轴套20间距的两个副转轴座定位套1。副转轴座定位套1即为定位两个副转轴套20间距的间距定位套。副转轴座定位套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副转轴套20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面,另一端设有与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的一端侧面定位配合的框架定位面。副转轴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成对的副转轴套20和两个副转轴座定位套1以对副转轴套20进行同轴度定位的副转轴座定位轴2,副转轴座定位轴2即为对副转轴套20进行同轴度定位的轴套同轴度定位轴。如图8所示,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上设有与副转轴座定位套1定位配合的副转轴套定位孔15,副转轴套定位孔15即为与间距定位套定位配合的轴套定位孔。与主转轴座定位套4原理相同,副转轴座定位套1的设置不仅方便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加工,且方便将焊合完成的副拉臂从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拆下。

在进行副拉臂的焊合时,通过框架上的副拉臂定位面对副拉臂本体支撑配合,然后通过定位块等结构对副拉臂本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定位,通过两个轴套定位结构分别对组成主转轴座、副转轴座的成对的两个轴套进行同轴度和间距定位,同时可保证主转轴座与副转轴座的相对位置。待副拉臂本体与两对轴套在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定位完成后,即可将两对轴套分别焊接固定在副拉臂本体上。焊合完成后,将副拉臂从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再对副拉臂进行龙门铣等工艺加工,副拉臂的加工工艺过程简单,从而提高副拉臂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副拉臂生产工艺过程复杂造成副拉臂生产效率低、劳动成本高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可仅设置一个用于与主转轴座的两个主转轴套定位配合的主转轴定位结构,保证主转轴座的两个主转轴套的同轴度;或者仅设置一个用于与副转轴座的两个副转轴套定位配合的副转轴定位结构,保证副转轴座的两个副转轴套的同轴度;框架也可由两个定位横梁和三个定位纵梁焊接组成,或者根据需要设置定位横梁和定位纵梁的数量;框架上其中两个定位横梁的间距也可等于副拉臂的两横梁的间距,同时定位横梁在两定位横梁布置方向上的厚度等于横梁的厚度,定位横梁的上侧面构成与副拉臂本体定位配合的副拉臂定位面;定位横梁和定位纵梁的上侧面也可均用于与副拉臂定位配合;框架上也可不设置定位立板,此时间距定位套的框架定位面可与框架的定位纵梁的一端侧面定位配合。

如图4所示,为保证整个框架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与框架定位纵梁8、定位横梁12之间分别固定有第一加强板9、第二加强板10,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与定位横梁12之间固定有第三加强板1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第一加强板或第二加强板或第三加强板,仅通过主转轴座定位立板、副转轴座定位立板焊接固定在定位横梁上;框架也可为板状结构,并在板状架构上设置必要的用于避让轴套的豁口。

为方便主转轴座和副转轴座与副拉臂本体的焊接,本实施例中主转轴座定位套4与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一一对应,两个主转轴座定位套4分别设置在两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上相背的一侧。副转轴座定位套1与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一一对应,两个副转轴座定位套1分别设置在两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上相背的一侧。这样需要焊接的面均处于成对的两个定位立板的外侧,避免了间距定位套、定位立板影响轴套与副拉臂本体之间的焊接,进而方便轴套与副拉臂本体的焊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与成对的两个轴套的端面定位配合的两个间距定位套可分别设置在两定位立板上相对的一侧;或者与成对的两个轴套定位配合的两个间距定位套可分别设置在两定位立板的同侧。

如图4至图7所示,为保证副拉臂上两个固定套22的同轴度,本实施中的框架上还设有用于与副拉臂的两固定套22定位配合的固定套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套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个定位纵梁8上的两个固定套定位面,在进行固定套22的定位时,两个固定套定位面分别与两固定套22的一侧端面定位配合以定位两固定套22的间距。固定套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过固定套22以对两固定套22进行同轴度定位的固定套定位轴3,固定套定位轴3即为固定套同轴度定位轴。如图8所示,定位纵梁8上设有供固定套定位轴3穿过的固定套定位孔13,且固定套定位孔13的一端开口设置在固定套定位面上。通过固定套定位结构可有效保证两固定套22的同轴度,增加副拉臂的焊接精度。另外,固定套定位面设置在定位纵梁8上避免了在框架上设置专门用于定位固定套22的固定套间距定位件,简化了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整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框架上可不设置固定套定位结构,仅设置两个轴套定位结构;框架上也可设置固定套定位立板,固定套定位面、固定套定位孔均设置在固定套定位立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具体实施方式: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由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定位纵梁8、第一加强板9、第二加强板10、第三加强板11、定位横梁12对应焊合组成。

在进行副拉臂的焊接时,先将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放在焊接平台上;然后将由横梁23和纵梁24组成的副拉臂本体放置在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侧,使副拉臂的两个纵梁24与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的两个定位纵梁8一一对应,并用C形夹具将对应的纵梁24夹紧在定位纵梁8上,副拉臂本体稳定定位在框架上;之后将副转轴座定位轴2插入副转轴套定位孔15中,再将副转轴座定位套1套在副转轴座定位轴2上来定位副转轴套20,副转轴套20与副转轴座定位套1贴紧后点焊固定;将固定套定位轴3插入固定套定位孔13中来定位固定套22,固定套22与定位纵梁8贴紧后点焊固定;将主转轴座定位轴5插入主转轴套定位孔14中,再将主转轴座定位套4套在主转轴座定位轴5上来定位主转轴套21,主转轴套21与主转轴座定位套4贴紧后点焊固定;最后将剩余所有副拉臂零件全部点焊固定之后,进行加固,待所有副拉臂零件全部焊接完成,对焊缝进行打磨,清除焊渣;最后取下副转轴座定位套1、副转轴座定位轴2、主转轴座定位轴5、主转轴座定位套4和固定套定位轴3,将焊合完成的副拉臂从车辆副拉臂焊合定位工装上取下来,更换零件,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两副转轴座定位立板6间距与两副转轴座定位套1长度之和等于组成副转轴座的两副转轴套的间距。两主转轴座定位立板7间距与两主转轴座定位套4长度之和等于组成主转轴座的两主转轴套的间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