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6373发布日期:2019-09-17 21:5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生产下线排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座椅生产下线按照一整辆份(即一辆正驾、一辆副驾、后排座垫以及30%和50%靠背)的形式下线,但是主机厂的座椅装备流水线是以车辆的两侧进行独立装配,这就要求在座椅发运时务必将正副驾区分开来进行独立装盘,而现有的设备满足不了这种发运要求,只能通过人工进行分拣,大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在具体操作时,人工操作需要使用各种辅助工具,还需要多次观察以及磨合才能实现正驾驶座椅以及副驾驶座椅独立包装以及运发,操作相当不方便,时间利用率也较低,很难满足座椅的运发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接触座椅产品的基础上,利用气缸、电机及定位机械结构组成自动移动设备,配合子母托盘,以两个托盘为一组进行配对,将两个配对托盘上的座椅进行位置互换,完成座椅顺序的自动交换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和控制装置,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其中:

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换位托盘底部的定位轨道,以及连接在定位轨道上往复滑动的两个顶升机构;

换位托盘,包括分别通过一个顶升机构顶升以及移动的母托盘和子托盘,每一个顶升机构通过一个定位动力源带动其沿定位轨道对母托盘以及子托盘进行定位,这里所说的母托盘和子托盘是相对而言,母托盘、子托盘用于举托需调换位置的正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座垫等部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需要的更换的座椅部件的工作长度设计定位轨道长度以及其他设备长度;

交换移动装置,包括置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对应位置的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

第一平移机构,具有能够沿生产下线平台下线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

还具有设置于第一左右平移底座顶部,并且通过第一前后平移轨道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前后平移底座,

以及进一步具有固定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上能够伸入至母托盘或子托盘底部托住母托或者子托盘的第一叉臂;

第二平移机构,具有设置于生产下线平台顶部,并且通过第二前后平移轨道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

以及具有固定在第二前后平移底座上并且能够伸入至母托盘或子托盘底部托住子托盘或者母托盘的第二叉臂;

并且第一平移机构的左右平移底座通过倍速链线体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通过伺服电机连接控制装置;

生产下线平台位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线体阻挡器,用于限定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的行程,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只限定初始位移。

进一步地,第二平移机构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还可以通过左右平移底座固定在生产下线平台上的第二滑轨连接在其上左、右方向移动,适当地采用人工操作更换工位,可以降低自动排序设备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当然,如果是出于全自动化考虑也可以通过倍速链线体以及动力装置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移动;第二平移机构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也通过倍速链线体连接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的伺服电机连接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每一个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底板、一次顶升机构和二次顶升机构,顶升底板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连接在定位轨道底部,其中:

一次顶升机构和二次顶升机构,分别具有升降盘、顶杆以及顶升动力源;

升降盘,通过升降轴和顶升动力源连接在顶升底板上竖直上下运动,同时升降盘顶部固定有顶杆,以顶升母托盘或子托盘,顶升动力源连接控制装置。

在具体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一次顶升机构的顶升动力源驱动升降盘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顶杆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母托盘或子托盘的一次顶升。控制装置控制二次顶升机构的顶升动力源驱动升降盘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顶杆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母托盘或子托盘的二次顶升。

进一步地,顶升动力源,为伺服气缸、伺服油缸以及伺服油缸中的一种或者数种结合。

进一步地,一次顶升机构和二次顶升机构的顶杆,的数量为两根或者两根以上。

进一步地,母托盘或子托盘对应顶杆,的底部位置处设顶升凹槽,以便顶杆,直接插入子托盘以及母托盘托举,具有很好的托举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解决了正副驾单独发运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在不接触产品情况下完成产品位置的互换;

2.自动化操作取代了人工,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操作所造成的浪费问题;

3.该结构采用气缸和电机控制,结构相对简单,安全;

4.工作时均速平衡,低噪音,无污染,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视图;

图5为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其中:1-定位机构,101-定位轨道,

102-顶升机构,1021-顶升底板,1022-一次顶升机构,1023-二次顶升机构,(10221,10231)-升降盘,(10222,10232)-升降轴,(10223,10233)-顶杆,(10224,10234)-顶升动力源;

1024-支撑架;2-第一平移机构,21-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2-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3-第一叉臂,24-第一前后平移轨道;3-第二平移机构,31-第二前后平移轨道,32-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3-第二叉臂,34-第二滑轨;4-钢平台,5-控制装置,6-倍速链线体,61-伺服电机;7-母托盘,8-子托盘,9-线体阻挡器,10-生产下线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1和控制装置5,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一般来说生产下线平台使用钢平台4支撑,钢平台还设有上下楼梯以及走廊,其中:

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机构1,包括固定于换位托盘底部的定位轨道101,以及连接在定位轨道101上往复滑动的两个顶升机构102;

换位托盘,包括分别通过一个顶升机构102顶升以及移动的母托盘7和子托盘8,每一个顶升机构102通过一个定位动力源103带动其沿定位轨道101对母托盘以及子托盘进行定位,这里所说的母托盘和子托盘是相对而言,母托盘、子托盘用于举托需调换位置的正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座垫等部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需要的更换的座椅部件的工作长度设计定位轨道长度以及其他设备长度;

交换移动装置,包括置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对应位置的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

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平移机构2,具有能够沿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还具有设置于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顶部,并且通过第一前后平移轨道24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以及进一步具有固定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上能够伸入至母托盘7或子托盘8底部托住母托或者子托盘的第一叉臂23,也就是说第一平移机构2既能够带动第一叉臂23在倍速链线体沿生产下线平台10的生产线下线方向运动,还能够带动第一叉臂23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上前后移动以托住或者放下;

第二平移机构3,具有设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顶部,并且通过第二前后平移轨道3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以及具有固定在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上并且能够伸入至母托盘7或子托盘8底部托住子托盘或者母托盘的第二叉臂33;就是说第二平移机构3的第二叉臂33至少能够在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上前后移动以托住或者放下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并且第一平移机构2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通过倍速链线体6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10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通过伺服电机61连接控制装置5;生产下线平台10位于母托盘7以及子托盘8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线体阻挡器9,用于限定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的行程,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只限定初始位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平移机构3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还可以通过左右平移底座固定在生产下线平台10上的第二滑轨34连接在其上左、右方向移动,适当地采用人工操作更换工位,可以降低自动排序设备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然,如果是出于全自动化考虑也可以通过倍速链线体以及动力装置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移动;第二平移机构3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也通过倍速链线体6连接在生产下线平台10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6的伺服电机连接控制装置5。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图4中开可以看出,每一个顶升机构102包括顶升底板1021、一次顶升机构1022和二次顶升机构1023,顶升底板1021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1024连接在定位轨道101底部,其中:

一次顶升机构1022和二次顶升机构1023,分别具有升降盘10221和10231、升降轴10222和10232、顶杆10223和10233以及顶升动力源10224和10234;

升降盘10221和10231分别通过升降轴10222和10232、顶升动力源10224和10234连接在顶升底板1021上竖直上下运动,同时升降盘10221和10231固定顶杆10223和10233以顶升母托盘7或子托盘8,顶升动力源10224和10234连接控制装置5。

在具体工作时,控制装置5控制一次顶升机构1022的顶升动力源10224驱动升降盘10221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顶杆10223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母托盘或子托盘的一次顶升。控制装置5控制二次顶升机构1023的顶升动力源10234驱动升降盘10231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顶杆10233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母托盘或子托盘的二次顶升。

在上述实施例中,顶升动力源10224和10234为伺服气缸、伺服油缸以及伺服油缸中的一种或者数种结合,均具有较好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次顶升机构1022的顶杆10223和二次顶升机构1023的顶杆10233的数量分别为两根或者两根以上,可以起到其支撑的母托盘或者子托盘的较强的支撑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母托盘7或子托盘8对应顶杆10223和10233的底部位置处设顶升凹槽,以便顶杆10223和10233直接插入子托盘以及母托盘托举,具有很好的托举作用。

如图5所示,当使用该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对座椅进行排序时:

1.一组托盘到达线体阻挡器位置,定位机构1的一次定位气缸(见定位机构图)与母托盘7的底部定位孔匹配,托盘定位完成。

2.母托盘定位完成后,定位机构1中的二次顶升气缸(见定位机构图)升起通过底部通孔将子托盘8顶起;第一、第二平移机构在图示初始位置,2组叉臂分别对应需要调换的两个子托盘8。

3.第一、第二平移机构,有左、右、前、后四个方向的平移;第一、第二平移机构左右方向同时平移,由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第一、第二平移机构各自有前后方向平移,此平移是运用导轨及气缸配合完成;第一、第二平移机构上的第一、第二叉臂向前伸出,托住子托盘8后二次顶升气缸下降,叉臂托住子托盘8后向后平移。

4. 第一平移机构叉臂退回原位后,移动至图示工作位置1,第一叉臂机构向前伸出至对应交换位置的母托盘上方,二次顶升机构气缸上升托住子托盘8,第一叉臂退回原位置,二次定位气缸下降,子托盘落入最终位置;第二平移机构再次移动至工作位置2,第二叉臂机构向前伸出至交换位置的母托盘上方,二次顶升机构气缸上升托住子托盘8,第二叉臂退回原位置,二次定位气缸下降,子托盘落入最终位置,至此设备完成子托盘8的位置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