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体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473发布日期:2019-10-08 22: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体密封圈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旁通阀,尤其涉及一种软体密封圈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旁通阀进行软体密封圈装配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全部由人工进行装配,装配效率特别低,而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装配质量也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密封圈装配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软体密封圈的装配效率及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体密封圈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定位座及两组装配机构,两组所述装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两侧;

所述定位座的顶面上设有一横向通槽,所述横向通槽的两侧与所述定位座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横向通槽的中部设有一产品放置槽,所述产品放置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横向通槽的宽度,所述产品放置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横向通槽的深度,每组所述装配机构的端部插设于所述横向通槽的端部,且所述装配机构的端部能够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放置槽内;

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竖向气缸、横向气缸及拉料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竖向气缸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横向气缸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竖向气缸顶部的输出轴上,所述横向气缸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横向通槽设置;所述拉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横向气缸的输出轴上,且所述拉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通槽内;

所述拉料机构包括连接杆、竖杆及弧形撑杆,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所述横向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内端插设于所述横向通槽内,所述竖杆的底部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内端顶部,所述弧形撑杆与所述竖杆的顶部相连,且所述弧形撑杆的开口背向对应所述横向气缸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杆的顶部设有一V型杆,所述V型杆开口朝上设置,所述V型杆的顶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撑杆两端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V型杆由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撑杆的外部还套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弧形撑杆转动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定位座的两侧设置装配机构,利用装配机构中的拉料机构对密封圈进行张开,这样在对密封圈装配的时候,只需要将产品插入到张开的密封圈内,然后装配机构松开密封圈,即可脱离密封圈,实现快速的装配,装配效率高,质量好,而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定位座;3、横向通槽;4、产品放置槽;5、竖向气缸;6、横向气缸;7、拉料机构;8、安装孔;9、连接杆;10、竖杆;11、弧形撑杆;12、V型杆;13、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软体密封圈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1、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定位座2及两组装配机构,两组所述装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定位座的两侧;

所述定位座2的顶面上设有一横向通槽3,所述横向通槽的两侧与所述定位座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横向通槽3的中部设有一产品放置槽4,所述产品放置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横向通槽的宽度,所述产品放置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横向通槽的深度,每组所述装配机构的端部插设于所述横向通槽的端部,且所述装配机构的端部能够移动设置于所述产品放置槽内;

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竖向气缸5、横向气缸6及拉料机构7,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安装孔8,所述竖向气缸5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8内,所述横向气缸6的底部安装于所述竖向气缸5顶部的输出轴上,所述横向气缸6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横向通槽3设置;所述拉料机构7安装于所述横向气缸6的输出轴上,且所述拉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横向通槽内;

所述拉料机构包括连接杆9、竖杆10及弧形撑杆11,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所述横向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内端插设于所述横向通槽内,所述竖杆的底部垂直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内端顶部,所述弧形撑杆与所述竖杆的顶部相连,且所述弧形撑杆的开口背向对应所述横向气缸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软体密封圈与阀体装配之前,竖向气缸及横向气缸的输出轴均处于回缩状态,在装配时,先将软体密封圈放入到产品放置槽内,然后横向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带动弧形撑杆移动到产品放置槽的正下方,然后竖向气缸的输出轴伸出,使弧形撑杆上升移动到软体密封圈内部,然后横向气缸的输出轴回缩,带动弧形撑杆向着产品放置槽的外侧移动,通过两组弧形撑杆拉动软体密封圈的两侧向外张开,由于采用的是弧形撑杆,这样在软体密封圈向着两侧拉开的过程中,其前后侧也会微微外撑,然后操作人员将阀体插入到已经撑开的软体密封圈内,横向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带动弧形撑杆向着阀体方向移动,使弧形撑杆的内部先抵在产品的外表面上,同时软体密封圈的前后侧也会紧贴在产品的外表面上,然后竖向气缸的输出轴回缩,带动弧形撑杆下降,这样由于软体密封圈前后侧先紧贴在产品的外表面上,其摩擦力较大,软体密封圈不会移动,这样弧形撑杆就会脱离软体密封圈,实现软体密封圈的装配。这种方式中,软体密封圈安装效率高,质量好,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见图1、2所示,所述竖杆10的顶部设有一V型杆12,所述V型杆12开口朝上设置,所述V型杆的顶部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撑杆两端相连。所述V型杆由外向内倾斜向上设置。

通过倾斜V型杆的设置,这样在弧形撑杆内壁与产品外表面接触的时候,V型杆不会与产品表面接触,这样能够防止软体密封圈与阀体的装配,保证装配质量及稳定性。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弧形撑杆11的外部还套设有一套筒13,所述套筒与所述弧形撑杆转动相连。其中,套筒与弧形撑杆相匹配,套筒也为弧形结构,通过套筒的设置,这样弧形撑杆及套筒脱离软体密封圈的时候,也就是弧形撑杆向下移动的时候,会通过套筒的滚动而直接脱离软体密封圈,便于弧形撑杆脱离软体密封圈,防止弧形撑杆在脱离密封圈的时候拉动软体密封圈下移,保证装配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