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已经有普通无氧化焊剂发生器,但是需要人工装料,过一段时间需要停止作业关闭火焰,人工打开加料开关然后继续作业。这种普通助焊剂发生器的坏处是:必须停止作业影响工作时间,另外由于是一次性注入助焊剂对罐内的压力会有影响,会造成焊接火焰不稳定,从而导致焊接品质不稳定,这是对手工焊接的影响。对于火焰钎焊设备影响更大,会导致压力和流量波动,使产品焊接品质波动很大。
专利文献201220662364.2公开了一种焊剂发生器,包括本体,本体上端设置法兰盖,法兰盖的上部设置进气球阀、气流调节阀、出气球阀,本体的下部设置雾化发生部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视镜,在所述雾化发生部件的周围设置有热交换装置。
该技术方案的焊剂发生器,可减少焊剂温度降低,使其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保证雾化效果,使设备在冬天使用时保证焊剂挥发效果,同时安全性好。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焊剂发生器内部必须留有容纳燃气与挥发的助焊剂充分混合的空间,因此不能超量灌注,以视窗的1/2为宜,在使用过程中,助焊剂不断挥发,液面不断下降,助焊剂浓度也不断变化,导致火焰不稳定,影响焊接质量。当液面低于视窗时,又需要再次添加助焊剂,操作频繁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可以自动添加助焊剂,实现助焊剂的液面恒位和助焊剂浓度的稳定,以保证产品焊接品质的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包括发生器,设置于发生器上部的上封头,加液结构,用于连接发生器和加液结构的加料管,所述加液结构设置在发生器的侧壁,所述加料管一端连通加液结构,且所述加料管另一端连通发生器。
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加液结构与发生器形成一个连通器,在使用过程中,当发生器内助焊剂液面下降时,由于连通器原理,加液结构内液位与发生器内液位保持一致。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结构设计能保证加液结构与发生器接头连接处不漏气,发生器内的助焊剂不发生氧化,利用加液结构内液位与发生器内液位保持一致的原理,实现自动添加助焊剂,实现助焊剂的液面恒位和助焊剂浓度的稳定,均匀持续的添加自动添加助焊剂,在焊炬燃烧火焰中使助焊剂充分覆盖到焊接部位,不但增加了助焊剂的流动性,并能提高焊缝强度,还可以防止焊接区域表面氧化发黑,以保证产品焊接品质的稳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加液结构包括加液罐、储液罐、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上端连通加液罐,且所述加液管下端连通储液罐。
进一步限定,所述加料管一端通过焊接连通储液罐,且所述加料管另一端通过焊接连通发生器。
进一步限定,所述加液管的底端朝向储液罐侧设有第一斜向缺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发生器的侧部设有观察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上封头上设有防爆孔口和雾化孔口,所述雾化孔口上设有法兰顶,所述法兰顶可拆卸连接有雾化部件,所述雾化部件包括雾化器、进气截止阀、进气管、出气截止阀、出气管、调节阀,所述雾化器一侧通过进气截止阀与进气管连接,所述雾化器另一侧通过出气截止阀与出气管连接,所述的进气截止阀与出气截止阀之间连接有调节阀。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防爆孔口上安装有防爆片。
具体使用的时候,可燃气体经过进气管、雾化部件、法兰顶、上封头进入存有助焊剂的发生器内,与助焊剂混合后,产生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出气管中流出,进入焊炬内,即可进行焊接操作。
进一步限定,所述发生器内部设有反应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第一反应头、第一反应罐、反应导流管、沉淀板,所述反应导流管内部设有双腔道,分别是进气腔道和出气腔道,所述反应导流管上端连通第一反应头,且所述反应导流管下端连通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壁上部分设有回形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壁中部设有助焊剂置物盘,所述助焊剂置物盘设有第一反应通孔,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壁下部分设有沉淀板,所述加料管左端连通第一反应罐,且所述加料管右端连通储液罐。
增设反应机构,可燃气体经过进气管、雾化部件、法兰顶、上封头进入反应导流管内部,助焊剂预先放置在第一反应罐内壁中部的助焊剂置物盘上,可燃气体进入反应导流管内部,通过回形气流通道后,和助焊剂置物盘内的助焊剂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从出气腔道流入出气管,产生的残渣会掉入沉淀板。增设反应机构,一方面,实现加液顺畅,另一方面,利用回形气流通道,助焊剂与可燃气体在发生器内,产生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回形气流通道后,从出气管中流出,进入焊炬内,因为混合气体不含有残渣,故助焊剂对焊接接头的腐蚀作用明显下降,进一步改善产品的焊接品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助焊剂置物盘主要用于分配和分布助焊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反应导流管内部设有双腔道,分别是进气腔道和出气腔道,使用的时候,进气腔道和出气腔道不能破裂,否则有逆流发生,一旦双腔道发生破裂,发生器装置内产生回火,发生器装置上的防爆孔口上的防爆片就会破裂,缓解发生器内的压力,避免造成大的伤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时,打开进气截止阀,可燃气体经过进气管、雾化部件、法兰顶、上封头进入存有助焊剂的发生器内,与助焊剂混合后,产生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出气管中流出,进入焊炬内,即可进行焊接操作;由于储液罐与发生器形成一个连通器,加液部位气体压力小,所以加液部位能保持一定高度的助焊剂,在使用过程中,当发生器内助焊剂液面下降时,由于连通器原理,储液罐内液位与发生器内液位保持一致,储液罐内液位高度变化,气体通过气孔进入加液部位,使加液部位内外气压平衡,助焊剂因重力因素下降注入储液罐,直到液位恢复初始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添加助焊剂,实现助焊剂的液面恒位和助焊剂浓度的稳定,以保证产品焊接品质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示意图二(支座拆除后);
图3为图2中局部A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示意图三(支座拆除后);
图5为图4中局部B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发生器1,上封头2,加液结构3,加料管4,加液罐5、储液罐6、加液管7,防爆孔口8,法兰顶10,进气截止阀11、进气管12、出气截止阀13、出气管14、调节阀15,雾化器16,反应机构17,第一反应头18、第一反应罐19、反应导流管20、沉淀板21,进气腔道22,出气腔道23,助焊剂置物盘24,支座25,L形支撑条26,U形套杆27,加热筒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包括发生器1,设置于发生器1上部的上封头2,加液结构3,用于连接发生器1和加液结构3的加料管4,加液结构3设置在发生器1的侧壁,加料管4一端连通加液结构3,且加料管4另一端连通发生器1。
加液结构3包括加液罐5、储液罐6、加液管7,加液管7上端连通加液罐5,且加液管7下端连通储液罐6。
加料管4一端通过焊接连通储液罐6,且加料管另一端通过焊接连通发生器1。
加液管7的底端朝向储液罐6侧设有第一斜向缺口。斜口宽度13MM,高度25MM。
发生器1的侧部设有观察口。
上封头2上设有防爆孔口8和雾化孔口,雾化孔口上设有法兰顶10,法兰顶10可拆卸连接有雾化部件,雾化部件包括雾化器16、进气截止阀11、进气管12、出气截止阀13、出气管14、调节阀15,雾化器一侧通过进气截止阀11与进气管12连接,雾化器另一侧通过出气截止阀13与出气管14连接,进气截止阀11与出气截止阀13之间连接有调节阀15。
防爆孔口8上安装有防爆片。
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增设支座25,支座25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L形支撑条26,L形支撑条26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U形套杆27,加液管7固定套设在U形套杆27内。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包括发生器1,设置于发生器1上部的上封头2,加液结构3,用于连接发生器1和加液结构3的加料管4,加液结构3设置在发生器1的侧壁,加料管4一端连通加液结构3,且加料管4另一端连通发生器1。
加液结构3包括加液罐5、储液罐6、加液管7,加液管7上端连通加液罐5,且加液管7下端连通储液罐6。
加料管4一端通过焊接连通储液罐6,且加料管另一端通过焊接连通发生器1。
加液管7的底端朝向储液罐6侧设有第一斜向缺口。
发生器1的侧部设有观察口。
上封头2上设有防爆孔口8和雾化孔口,雾化孔口上设有法兰顶10,法兰顶10可拆卸连接有雾化部件,雾化部件包括雾化器16、进气截止阀11、进气管12、出气截止阀13、出气管14、调节阀15,雾化器一侧通过进气截止阀11与进气管12连接,雾化器另一侧通过出气截止阀13与出气管14连接,进气截止阀11与出气截止阀13之间连接有调节阀15。
防爆孔口8上安装有防爆片。
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增设支座25,支座25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L形支撑条26,L形支撑条26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U形套杆27,加液管7固定套设在U形套杆27内。
发生器1内部设有反应机构17,反应机构17包括第一反应头18、第一反应罐19、反应导流管20、沉淀板21,反应导流管20内部设有双腔道,分别是进气腔道22和出气腔道23,反应导流管20上端连通第一反应头18,且反应导流管20下端连通第一反应罐19,第一反应罐19内壁上部分设有回形气流通道,第一反应罐19内壁中部设有助焊剂置物盘24,助焊剂置物盘24设有第一反应通孔,第一反应罐19内壁下部分设有沉淀板25,加料管4左端连通第一反应罐19,且加料管4右端连通储液罐6。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加液管7上还可以增设加热筒28,加热筒能帮助助焊剂保持一个活化温度,从而保证焊点的完全浸润,如果发现助焊剂的熔化速度较低,说明加热时间短,通过调节加热筒,延长加热时间,待助焊剂加热到相应的温度时,才打开加热筒阀门,让助焊剂进入下一个环节。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相对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增设反应机构,可燃气体经过进气管、雾化部件、法兰顶、上封头进入反应导流管内部,助焊剂预先放置在第一反应罐内壁中部的助焊剂置物盘上,可燃气体进入反应导流管内部,通过回形气流通道后,和助焊剂置物盘内的助焊剂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从出气腔道流入出气管,产生的残渣会掉入沉淀板。增设反应机构,一方面,实现加液顺畅,另一方面,利用回形气流通道,助焊剂与可燃气体在发生器内,产生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回形气流通道后,从出气管中流出,进入焊炬内,因为混合气体不含有残渣,故助焊剂对焊接接头的腐蚀作用明显下降,进一步改善产品的焊接品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助焊剂置物盘主要用于分配和分布助焊剂。
另外,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通过铜镜试验,可以看出,分别取600g的助焊剂,现有技术中助焊剂铜镜穿透面积大于50%,检测卤素含量>3%,焊接区域腐蚀较重。实施例一,助焊剂铜镜穿透面积小于50%,检测卤素含量1.5%,焊接区域腐蚀较轻微,实施例中效果最佳,由于采用了回形气流通道的反应机构,助焊剂铜镜穿透面积0,检测卤素含量0.1%,焊接区域腐无腐蚀。
无氧化焊剂自动添加恒液面发生装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组装,包括发生器,设置于发生器上部的上封头,加液结构,用于连接发生器和加液结构的加料管,所述加液结构设置在发生器的侧壁,所述加料管一端连通加液结构,且所述加料管另一端连通发生器;所述加液结构包括加液罐、储液罐、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上端连通加液罐,且所述加液管下端连通储液罐;
步骤二,液体雾化,所述上封头上设有防爆孔口和雾化孔口,所述雾化孔口上设有法兰顶,所述法兰顶可拆卸连接有雾化部件,所述雾化部件包括进气截止阀、进气管、出气截止阀、出气管、调节阀,所述雾化部件一侧通过进气截止阀与进气管连接,所述雾化部件另一侧通过出气截止阀与出气管连接,所述的进气截止阀与出气截止阀之间连接有调节阀;可燃气体经过进气管、雾化部件、法兰顶、上封头进入存有助焊剂的发生器内,与助焊剂混合后,产生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出气管中流出,进入焊炬内,即可进行焊接操作;
步骤三,自动加料,由于储液罐与发生器形成一个连通器,加液部位气体压力小,所以加液部位能保持一定高度的助焊剂,在使用过程中,当发生器内助焊剂液面下降时,由于连通器原理,储液罐内液位与发生器内液位保持一致,储液罐内液位高度变化,气体通过气孔进入加液部位,使加液部位内外气压平衡,助焊剂因重力因素下降注入储液罐,直到液位恢复初始状态。
优选的,步骤二,液体雾化中,所述发生器内部设有反应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第一反应头、第一反应罐、反应导流管、沉淀板,所述反应导流管内部设有双腔道,分别是进气腔道和出气腔道,所述反应导流管上端连通第一反应头,且所述反应导流管下端连通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壁上部分设有回形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壁中部设有助焊剂置物盘,所述助焊剂置物盘表面设有第一反应通孔,所述第一反应罐内壁下部分设有沉淀板,所述加料管左端连通第一反应罐,且所述加料管右端连通储液罐;可燃气体经过进气管、雾化部件、法兰顶、上封头进入反应导流管内部,助焊剂预先放置在第一反应罐内壁中部的助焊剂置物盘上,可燃气体进入反应导流管内部,通过回形气流通道后,和助焊剂置物盘内的助焊剂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从出气腔道流入出气管,产生的残渣会掉入沉淀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