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加工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9265发布日期:2019-08-27 22:0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端加工车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端加工车床。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爆破又名气体膨胀器、二氧化碳气体爆破、二氧化碳气体膨胀器,气体爆破设备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目前二氧化碳气体相对比较安全且市场容易购买价格低廉,受热汽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断裂,松动岩石,解决了炸药爆破开采欲裂中破坏性大、危险性高、灰尘大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松动提供有利帮助。二氧化碳岩石致裂器因其使用时的低温、阻燃、环保、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矿山、采石场、水利、铁路、公路及各类市政工程的岩石开采,替代工业炸药进行施工作业。

爆破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发,对膨胀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对其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高精、高效双端车削的机床陆续被开发出来,该机床改变了先加工零件一端再掉头加工另一端的传统工艺,在精度和效率上有了大大的提高,但现有的双端车削的机床都是采用单主轴箱夹持工件,导致在加工长度范围变化比较大的工件时还不能实现双端同时加工。

cn108067872a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车床,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数控工作台,在所述第一数控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作台驱动装置和进给装置,在所述进给装置上设置有车刀盘,在所述车刀盘上设置有车刀,在所述底座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数控工作台,在所述第二数控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工作台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进给架,在所述进给架上设置有镗孔装置,在所述车刀盘和镗孔装置之间设置有液压夹具。

cn103372656a一种数控单轴双卡盘落地车床,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两端上方的前床身、后床身,安装在床身上的前横溜板、后横溜板,安装在横溜板上的前刀架、后刀架,安装在床身上的前数控操纵箱、后数控操纵箱,安装在底座中部上方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的齿轮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中部上方的床头,安装在床头上并由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的床头主轴,安装在床头主轴上的两个卡盘。

上述车床对工件膨胀管加工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工件的两端同时加热和对工件两端的加工端进行同时加工,同时不便于双端加工和加工效率的提高,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操作灵活,便于对工件的两端同时进行加热加工的双端加工车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端加工车床,包括卡盘、机床和工作台,机床中间设有卡盘,工作台上设有模具安装座,模具安装座上设有模具,工作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第一工作台位于机床的左端、第二工作台位于机床的右端,所述机床上设有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第一加热器设于机床的左端,第二加热器设于机床的右端,便于双端同时加工的操作便利,同时便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进一步,所述加热器包括电控箱和空心圆管加热圈,电控箱与机床轴接,空心圆管加热圈设于电控箱的上。

进一步,所述空心圆管加热圈上设有绝缘卡板,便于提高空心圆管加热圈的结构强度,防止发生扭曲和折断。

进一步,所述卡盘包括左卡盘和右卡盘,左卡盘与右卡盘同轴设置,便于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工件两端同时同步进行加工。

进一步,所述卡盘包括左卡盘和右卡盘,左卡盘与右卡盘单独设置,根据加工的需要,便于对工件的一端进行单独加工,便于降低能源损耗。

进一步,所述模具包括安装部和模具本体,安装部与模具本体固定焊接或一体成型,安装部位于模具本体的后端,模具本体前端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用于安装刀具。

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上端设有用于固定刀具的紧固螺栓,相邻两通孔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膨胀管的外圆半径,便于工件的加工,防止膨胀管过大没法安放膨胀管,对膨胀管加工时造成限位,阻碍加工。

进一步,所述机床上设有防尘罩和照明灯,便于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和加工便利。

进一步,所述机床底部设有滑轮,机床前端设有操作平台,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便利。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车床双端加工,对工件的两端同时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旋转同时加热,使工件两端加工同步,便于加工精度的提高,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车床两端加热器的设置便于降低工件加工端的加工难度,同时便于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高。

2、空心圆管加热圈上绝缘卡板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空心圆管加热圈的结构强度,防止空心圆管加热圈在摆动过程中发生扭曲或者折断,有效的提高了空心圆管加热圈的使用寿命。

3、左右卡盘的设置,便于对工件进行灵活加工,根据加工的需要可以对工件两端同时进行加工,同时还可以对工件的一端进行单独加工,便于操作便利和能源的节省,便于提高车床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对工件进行批量生产,便于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有效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的精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端加工机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绝缘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空心圆管加热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模具结构示意图;

1—机床,2—第一工作台,3—模具安装座,4—左卡盘,5—第一加热器,6—右卡盘,7—第二加热器,8—轴承座,9—气缸,10—空心圆管加热圈,11—固定座,12—工件,13—第二工作台,14—x轴,15—y轴,16—操作标识,17—操作平台,18—滑轮,19—电控箱,20—耳板,21—绝缘加强板,22—安装板,23—绝缘卡板,24—安装孔,25—卡槽,26—紧固螺栓,27—安装部,28—模具本体,29—通孔修整刀,30—丝锥,31—子口加工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双端加工车床,包括卡盘、机床1和工作台,机床1中间设有卡盘,工作台上设有模具安装座3,模具安装座3设于轨道上,轨道上设有x轴14和y轴15,x轴14与y轴15相互垂直并能两轴联动,两轴的上方设有模具安装座3,模具安装座3上设有模具,工作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作台2和第二工作台13,第一工作台2位于机床1的左端、第二工作台13位于机床1的右端,机床1上设有加热器。

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7,第一加热器5设于机床1的左端,第二加热器7设于机床1的右端,第一加热器5和第二加热器7受控制器的控制,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同步使用,便于加工的方便和操作的方便,便于加工效率的提高。

加热器为高频感应加热器,还可以为红外线或者电阻加热等;高频感应加热器包括电控箱19和空心圆管加热圈10,电控箱19与机床1轴接,空心圆管加热圈10设于电控箱19的上,通过螺栓紧固,根据加工的需要,空心圆管加热圈10与电控箱19的连接角度通过螺栓调节,便于电控箱19摆动带动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运动,将空心圆管加热圈10套入工件12的加工端。

电控箱19底部设有电控箱19安装座,电控箱19安装座包括设于电控箱19底端的耳板20和安装板22,安装板22上设有轴承座8,轴承座8与耳板20通过活动轴连接;耳板20设于电控箱19底端中部,使电控箱19通过气缸9的驱动向左或右侧摆动,气缸通过固定座11安装在机床上,摆动的同时带动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摆动,使空心圆管加热圈10套入工件12的一端对其进行加热,工件12的另一端卡入卡盘中,加热完成后气缸9驱动电控箱19向另一侧摆动,撤出空心圆管加热圈10,停止对工件12加热;空心圆管加热圈10内流通冷却液,便于对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保护,防止空心圆管加热圈10受高温的影响发生扭曲或者折断,便于使用寿命的提高。

另一个实施例中,空心圆管加热圈10上设有绝缘卡板23,绝缘卡板23上的两端相对设有卡槽25和安装孔24,安装孔24用于紧固绝缘卡板23或者卡槽25,用于固定空心圆管加热圈10,绝缘卡板23由上绝缘卡板23和下绝缘卡板23组成,上绝缘卡板23与下绝缘卡板23通过螺栓紧固,将空心圆管加热圈10固定在卡槽25内,便于提高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结构强度,防止空心圆管加热圈10在加工过程中扭曲或者折断。

另一个实施例中,空心圆管加热圈10上设有两块绝缘加强板21,绝缘加强板21的一端与电控箱19通过螺栓紧固或者固定焊接,空心圆管加热圈10呈u型结构,将u型结构的空心圆管加热圈10左端通过绝缘卡板23固定在绝缘加强板21上,其右端通过绝缘卡板23固定在另一绝缘加强板21上,两绝缘加强板21之间还可以设置加强杆,进一步的提高了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结构强度,有效的降低了空心圆管加热圈10扭曲或折断的风险,有效的提高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便于加工效率的提高。

另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加强板21设于u型结构的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u型凹槽之间,绝缘加强板21的两侧设有槽,便于对空心圆管加热圈10进行定位和固定,安装时将绝缘加强板21嵌在u型结构的空心圆管加热圈10的u型凹槽内,然后采用卡扣或者绝缘卡板23进行固定。

另一个实施例中,卡盘包括左卡盘4和右卡盘6,左卡盘4与右卡盘6同轴设置,左卡盘4与右卡盘6通过同一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可以采用齿轮或者皮带等方式带动。

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工件12分别插入左卡盘4和右卡盘6上,对两工件12的端部进行加工,同一机器同时加工多件工件12,便于加工效率提高,便于工件12的批量生产。

根据加工的需要,加工过程中还可以将同一工件12同时穿插在左卡盘4和右卡盘6中,对工件12的两端同时进行加工,使工件12加工一次成型,减少加工过程中对工件12的翻转,便于加工效率的提高。

另一个实施例中,卡盘包括左卡盘4和右卡盘6,左卡盘4与右卡盘6单独设置,左卡盘4由左驱动装置驱动,右卡盘6由右驱动装置驱动,左卡盘4与有卡盘的中心轴线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只需开启左端或者右端进行加工,便于能源的节约。

模具包括安装部27和模具本体28,安装部27与模具本体28固定焊接或一体成型,安装部27位于模具本体28的后端,模具本体28前端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用于安装刀具。模具本体28上端设有用于固定刀具的紧固螺栓26,相邻两通孔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膨胀管的外圆半径。

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位于模具本体28的左侧,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第一通孔内设有通孔修整刀29,第二通孔内设有丝锥30,第三通孔内设有子口加工刀31。子口加工刀31包括刀杆、刀座和刀片,刀杆一端安装在第三通孔内,另一端设有刀座,刀片通过紧固螺栓26固定在刀座上。加工时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更换加工模具或者更换模具上的刀具,便于加工的便利和加工效率的提高。

机床1上设有防尘罩和照明灯,加工时开启照明灯,便于对工件12加工时的操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烟雾或粉尘,防尘罩的设置便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防尘罩上可以设置抽风机,将烟雾粉尘抽离,便于降低烟雾粉尘或其他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机床1底部设有滑轮18,滑轮18便于机床1的搬迁和位置的调节移动,滑轮18还可以是万向定位轮,使用时能够防止机床1重心不稳而发生偏移,影响加工精度。

机床1前端设有操作平台17,对于工件12过长时,操作人员能够站立在操作平台17上,便于工件12的取放和操作人员的操作,同时能够提高机床1的摆放时重心的平稳性,便于降低机床1的加工过程中因惯性而发生位移,优选地,操作平台17为防滑曲面,便于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17上进行操作,同时机床的前端设有操作标识16,用于标识该车床的功率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操作等。

使用时,将工件12插入卡盘中,将空心圆管加热圈10套入工件12加工端,加热的同时旋转工件12,待工件12加工端加热完成后撤出空心圆管加热圈10,加热器停止对加工进行加热,开始采用模具对工件12加工端进行加工,如内翻边、整形、内缩口、通孔、修外圆、攻丝和子口加工等;加工完成后将工件12退出卡盘,待自然冷却即可。加工过程中车装的左右两端可以同时进行加工,也可以单独进行加工,或者还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对工件12两端同时进行加工,车床可以采用数控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显然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效变型,这些等效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另行独立进行组合,只要其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