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4223发布日期:2020-01-21 18:02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钣金件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艺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不同行业所指的钣金件一般不同,多用于组配时的称呼,如门壳钣金件就是与门壳相关的钣金件,现有的门壳钣金件对于折弯前的压边操作多为单面压边,单面压边增加了卷边现象的产生,且在压边时不易快速对钣金件进行翻边操作,另外,对于钣金件中主、次不同的折弯点通常使用同一套模具进行一体式冲压,使得不易对钣金件的不同折弯点进行精细冲压以保证每个折弯点的弯折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进货检验、类型分配与折角工艺选择、组合模具安装固定、钣金件定位安装、压边去毛刺、压台折弯1、压台折弯2、压台折弯3、收件、成品检验、封装和入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购不同类型的门壳钣金件,将钣金件按照类型和型号等进行分配,根据不同类型的钣金件来确认采取的折弯工艺,如直角折弯工艺、圆弧角折弯工艺等;

步骤s2、将组合模具通过定位机构安装在组合折弯机上的特定位置,然后将与模具同类型的待加工钣金件放置到模具的安放位置,使钣金件位于上下模具之间,在上模具上方设置导料装置1,以便于将钣金件的自动导入,并在下模具下方设置导料装置2,以便于对折弯处理后的钣金件进行导出;

步骤s3、用折弯机的压边机构对钣金件的边缘进行压边操作,压边机构通过气缸带动,与传统的单边压边不同,压边机构旁设置翻边机构,通过翻边机构对钣金件进行翻边处理,对钣金件的两边进行压边,可以减少钣金件两边的翘边现象;

步骤s4、门壳钣金件的弯折主要通过三道折弯工序,分别进行主要边角的弯折、次要边角的弯折以及最后边缘边角的弯折;

步骤s5、对弯折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装入库;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钣金件弯折处理前需进行检查工序,检查合格的钣金件才能进行后续加工,检查不合格的钣金件,应退货给厂家。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类型分配主要是将各种钣金件按照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存放,以便于后期与不同的模具进行搭配,根据不同类型的钣金件来确认采取的折弯工艺,如直角折弯工艺、圆弧角折弯工艺等。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上组合模具和上钣金件指的是分别将不同的组合模具与弯折机进行安装和连接,每一套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模具之间设置有弯折腔,弯折机位于上模具之上设置有上刀装置和下刀装置,通过下刀装置的向下冲压将钣金件带进弯折腔内,从而使钣金件呈现预定的弯折工艺。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翻边机构包括竖直顶托装置和水平推移装置,其中所述竖直顶托装置将钣金件的一侧向上顶起,在顶起同时通过水平推移装置将钣金件向一侧水平推移,从而完成对钣金件的翻边。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三道弯折工序中,其中主要边角指的是钣金件中最明显的弯折角,这样的弯折角一般较长,在弯折时较为简单,次要边角指的是相对于主要边角较小的弯折角,在弯折时需要注意不能影响到主要边角,边缘边角指的是位于钣金件边缘的弯折角,边缘边角一般较短,在弯折时需要精细操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质量检测主要是检查钣金件是否有弯折变形、表面毛刺未去除等问题,同时需要检查钣金件在弯折时是否有损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回收重新处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具体包括进货检验、类型分配与折角工艺选择、组合模具安装固定、钣金件定位安装、压边去毛刺、压台折弯1、压台折弯2、压台折弯3、收件、成品检验、封装和入库相关工序,其中通过在压边操作中增加翻边机构,可以对钣金件的两边进行压边,可以减少钣金件两边的翘边现象,通过竖直顶托装置和水平推移装置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钣金件的翻边操作,通过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弯折腔,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设置上刀装置和下刀装置,不仅便于对压刀的连接和更换,且可以使压刀能更加准确对冲压在钣金件的弯折标线位置,其具有加工工序简单、易操作,生产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门壳钣金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2为门壳钣金件的一种组合式连续折弯机。

图中:1折弯机机架、2下模具、3上模具、4折弯主机、5折边压头、6压边机构、7水平推移装置、8翻边机构、9竖直顶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进货检验、类型分配与折角工艺选择、组合模具安装固定、钣金件定位安装、压边去毛刺、压台折弯1、压台折弯2、压台折弯3、收件、成品检验、封装和入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购不同类型的门壳钣金件,将钣金件按照类型和型号等进行分配,根据不同类型的钣金件来确认采取的折弯工艺,如直角折弯工艺、圆弧角折弯工艺等;

步骤s2、将组合模具通过定位机构安装在组合折弯机上的特定位置,然后将与模具同类型的待加工钣金件放置到模具的安放位置,使钣金件位于上下模具之间,在上模具上方设置导料装置1,以便于将钣金件的自动导入,并在下模具下方设置导料装置2,以便于对折弯处理后的钣金件进行导出;

步骤s3、用折弯机的压边机构对钣金件的边缘进行压边操作,压边机构6通过气缸带动,与传统的单边压边不同,压边机构旁设置翻边机构8,通过翻边机构8对钣金件进行翻边处理,对钣金件的两边进行压边,可以减少钣金件两边的翘边现象;

步骤s4、门壳钣金件的弯折主要通过三道折弯工序,分别进行主要边角的弯折、次要边角的弯折以及最后边缘边角的弯折;

步骤s5、对弯折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装入库;

步骤s1中钣金件弯折处理前需进行检查工序,检查合格的钣金件才能进行后续加工,检查不合格的钣金件,应退货给厂家。

步骤s1中的类型分配主要是将各种钣金件按照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存放,以便于后期与不同的模具进行搭配,根据不同类型的钣金件来确认采取的折弯工艺,如直角折弯工艺、圆弧角折弯工艺等。

步骤s2中的上组合模具和上钣金件指的是分别将不同的组合模具与弯折机进行安装和连接,每一套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模具之间设置有弯折腔,弯折机位于上模具之上设置有上刀装置和下刀装置,通过下刀装置的向下冲压将钣金件带进弯折腔内,从而使钣金件呈现预定的弯折工艺。

步骤s3中翻边机构8包括竖直顶托装置9和水平推移装置7,其中竖直顶托装置9将钣金件的一侧向上顶起,在顶起同时通过水平推移装置7将钣金件向一侧水平推移,从而完成对钣金件的翻边。

步骤s4中的三道弯折工序中,其中主要边角指的是钣金件中最明显的弯折角,这样的弯折角一般较长,在弯折时较为简单,次要边角指的是相对于主要边角较小的弯折角,在弯折时需要注意不能影响到主要边角,边缘边角指的是位于钣金件边缘的弯折角,边缘边角一般较短,在弯折时需要精细操作。

步骤s4中的质量检测主要是检查钣金件是否有弯折变形、表面毛刺未去除等问题,同时需要检查钣金件在弯折时是否有损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回收重新处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具体包括进货检验、类型分配与折角工艺选择、组合模具安装固定、钣金件定位安装、压边去毛刺、压台折弯1、压台折弯2、压台折弯3、收件、成品检验、封装和入库相关工序,其中通过在压边操作中增加翻边机构,可以对钣金件的两边进行压边,可以减少钣金件两边的翘边现象,通过竖直顶托装置和水平推移装置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钣金件的翻边操作,通过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弯折腔,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下设置上刀装置和下刀装置,不仅便于对压刀的连接和更换,且可以使压刀能更加准确对冲压在钣金件的弯折标线位置,其具有加工工序简单、易操作,生产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