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缝纫和/或材料复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造布套、袋体、垫子、文胸、鞋面和服装部件的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绗缝机、绗绣机、超声波复合机以及胶水复合机因为生产效率高而被广泛地应用到被服、垫子、鞋面等生产领域。
这些产品经过绗缝机、绗绣机、超声波复合机以及胶水复合机工序后,一般需要进行另外的裁切工序,耗时耗工且质量稳定性差。因此,也有在这些机器上直接安装机械裁切机构的,但这些裁切机构只能切出固定的形状。例如:有人在绗缝机、超声波复合机或胶水复合机上被缝合或复合后的材料两侧加装滚轮型切割刀片,只能获得材料两侧的规则切边(如直线或木耳边),无法获得不规则或位移幅度大的切边;也有人在绗缝机、绗绣机、超声波复合机以及胶水复合机后加装直线型或固定形状的切断刀,但获得的切断面也是固定不变的。如果需要不同的切断面,必须制作和安装不同的切刀或刀模,不但耗工耗时,而且这些机器上也未必有足够的空间或强度用来安装这些切刀或刀模。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切刀或刀模与被切物属于接触式的机械切除方法,不但容易引起被切物的位移和变形,而且断面处容易出现脱线以及纤维散开等不利情况。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公开号cn202809215u和cn204875110u等公开了一系列将用于裁切的激光头安装在绗缝机或绗绣机机头上的绗缝/绗绣一体化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虽然部分解决了上述接触性切刀所产生的位移、变形、脱线、散纤等缺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激光头是被固定或限定在绗缝机或绗绣机机头上,必须与机头做同步运动或运动范围被限定在机头周围的缺陷和不足;虽然也能获得各种异形切割图案,但切割和缝合不能同时进行,要先进行绗缝或绗绣,等绗缝或绗绣完毕以后,再让机头严格或大致沿原来的机头轨迹至少再运动一遍将物料切下。否则,如果是先切割再绗缝/绗绣或切割和绗缝/绗绣同时进行,则被切割物料将同样存在绷不紧或脱落而产生的位移、变形和错位等。
这极大地限制了此类一体化装置的效率和用途,尤其是绗缝/绗绣和切割不能同时进行,必须先绗缝/绗绣然后再严格或大致沿原来的机头轨迹至少再运动一遍才能将物料切下,严重浪费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缝合/复合/绣花/印花和裁切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步进行又不会互相干扰的一体化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合/复合/绣花/印花和裁切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可以同步进行又不会互相干扰的一体化装置,包括:
前工序装置和激光裁切装置;
所述前工序装置可为绗缝机(包括单头绗缝机、多头绗缝机、单针绗缝机、多针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印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等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激光裁切装置设置于所述前工序装置之后并且都设置在共用机台上;
所述激光裁切装置至少包括激光机梁、激光头和电子控制系统;
所述绣花/印花/复合/缝合装置先完成绣花/印花工序或者是先将双层或多层布料、皮料、塑料膜和/或填充层缝合或复合在一起,然后再将印花/绣花/缝合/复合好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激光裁切装置,被架设在激光机梁上的激光头所发射的激光所裁切。
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包括绣标机)、印花机、超声缝合机、胶水复合机和激光裁切机等均为市场上已有的技术成熟、质量稳定、高效可靠、可连续生产的机器设备;但目前未见有将以上可以连续生产的机器设备组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的设备,每个单独的工序完成之后,需要将物料收起、转运、然后再架设到下一道工序的设备上去,不但费工费时费力,而且对位麻烦,容易出质量问题;尤其是在包括激光裁切机在内的裁切机和绣花机(包括绣标机)/印花机之间,一般是先通过裁切机(甚至人工)将物料裁切成所需要的各种裁片,然后在通过人工将获得的裁片通过背胶固定到印花、绣花或绣标机台上进行印花、绣花或绣标。这个固定过程不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而且往往出现对位不准导致图案错位等质量问题。
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设备将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包括绣标机)、印花机、超声缝合机、胶水复合机和激光裁切机等串联在一起同步进行连续性的生产。
本说明书中的“连续性”是指物料在被送上机台后可做始终匀速或周期性运动进行相应的工序处理,各个工序之间不需再进行额外的部分完工产品的搜集、整理或搬运工作,而是类似于多工位冲床中的被冲件那样,始终以匀速或周期性速度直接从上一道工序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以前的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绣标机、印花机、超声缝合机、胶水复合机主要是通过机械调速装置甚至是人工进行调速,要想让这些不同的机器设备同步运行,尤其要进行有周期性的同步运行,十分困难。但是现在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包括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绣标机、印花机、超声缝合机、胶水复合机和激光裁切机在内的机器设备均已或均可进行电脑中控和/或plc等协同控制(本说明书中统称“电子控制”),可以实现步调十分一致的同步周期性或匀速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体化装置可以将多道工序和裁切工序同步完成,而且不互相影响。以电脑单针绗缝机和激光裁切机的组合为例:同一生产线上的单针绗缝机和激光裁切机,单针绗缝机在其电脑的控制下使绗缝机梁沿x轴(左右)运动、绗缝机头沿y轴(前后)运动、绗缝针头沿z轴(上下)运动,从而制作出各种复杂的绗缝图案;设置在该单针绗缝机后的激光裁切机同样在自身其电脑的控制下同样可使激光机梁沿x轴(左右)运动、激光机头沿y轴(前后)运动、激光沿z轴(向上或向下)发射,从而获得各种复杂的裁剪轨迹。如果将绗缝机梁固定,则可以通过调整被缝物料在绗缝机梁下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即可补充固定机梁的不足之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过预先设计的程序,在电脑控制下的绗缝机头和激光机头既可以做完全同步的运动,也可做完全不同步的独立运动。由此,即可保证即使被绗缝的布料在绗缝机台和激光裁切机台上做严格同步的匀速或周期性运动,绗缝机头和激光机头却既可以做完全不同步的运动也可以做完全一致同步的运动(这两机台也可合并为一个机台,也就是所谓的“一机双梁”或“一机多梁”,也就是将绗缝机头和激光机头等分别被架设在同一机台的不同机梁上)。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激光裁切为非机械接触式的裁切,并不存在需要与被裁物接触的刀片或刀模和通过刀片或刀模传递给被裁物的力,而是通过没有传导力的激光实现裁切;因此,就不会存在因从裁切装置上传导过来的力将被裁物位移、错位或弄乱等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尤其是化纤布料,在通过激光裁切以后,其裁断面是通过激光的烧灼产生的,因此烧灼后的断面不但平整,而且烧灼后的化纤断头和线头纤维等均是被熔合在一起的,不易散开,因此就不容易出现散线、散纤等不利现象。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可包括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既可为激光扫描定位系统,也可为红外线甚至是可见光的反射、穿透/阻挡识别定位系统、甚至还可为机械接触式定位装置(不推荐使用)。这些不同的定位系统将收集到的被处理物料的位置信息反馈给中控或各自的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再根据这些位置信息给所述前工序装置和/或裁切装置等发出相应的调整、控制或动作指令。
优选地,还可先在被切物表面通过印刷等方式制作出通过光学或其他识别系统能够识别出标记点或图案。这种技术已经在包装气柱袋生产线的阀膜制作领域有非常成熟的应用,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此类预先印刷有位置识别或控制点方法运用到本实用新型的激光裁切对位和控制系统中。
优选地,所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光学或其他识别系统识别出缝线轨迹,从而使激光切割系统可以基于这些识别出的信息沿缝线轨迹且与缝线轨迹保持固定距离平行地将缝合后的物料通过激光裁切下来。这样的裁切比起通过切刀或刀模裁切要可行、可靠和美观很多。这点对通过绗缝或绗绣制得的布套或袋状结构特别有意义。传统的切刀或刀模不但存在对位不准切到缝线等问题,而且也是往往是只能切出横平竖直的简单切断轨迹,无法获得形状复杂或异形的切断面。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激光裁切装置是可以独立于绗缝装置在定位识别系统的帮助下做快速的任意二维甚至是三维运动,因此可以切出与缝线严格保持固定距离(或平行)的布套或袋状结构的复杂外缘。例如,通过横向切刀或辊轮刀只能切出方形、矩形、菱形等简单的布套或袋状结构,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激光裁切系统却可以切出严格与这些布套或袋状结构边缘缝合线始终保持固定间距或平行的收口型、锯齿形、波浪形、花朵形甚至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异形切边。
优选地,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材料固定装置。所述材料固定装置既可以是绗缝机上常见的夹持固定装置,也可是印花机或刺绣机上的背胶粘合固定装置,甚至是布料门幅两边针刺固定装置或机械压脚、压板、压模固定装置等。这些固定装置的作用在于防止物料在绗缝或裁切过程中物料的位移或错位。
优选地,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可包括验布、印花、印刷、刺绣/绣标、自动剪线、包边、拷边、辊边、吹扫、质量检验、批次标记、折叠、包装和/或物料输送等装置。也就是说,可以将验布、印花、印刷、绗缝、绗绣、刺绣/绣标、超声波粘合、胶水复合、自动剪线、包边、拷边、辊边、吹扫、质量检验、批次标记、折叠、包装和/或物料输送等不同的两个或多个工序集成到激光裁切工序的前后,实现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可以极大地提供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且所有过程均可实现电脑控制、定位和识别,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可为布套/布袋生产线,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和/或绗绣机。通过绗缝机和/或绗绣机,既可获得边缘简单的布套或布袋(如方形或矩形、三边缝合一边不缝合且可以整体内外翻转的布套/布袋),又可获得边缘复杂(例如收口形、齿状、波纹状或其他异形)且布套/布袋本体被边缘线所围合的内部或中间部位也有缝合线、不能整体内外翻转的复杂布套/布袋。这些布套或布袋不但可以用以制作被套、枕套、床罩、车辆防晒罩、家具套等简单的布套或布袋,还可用以制作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81733.x中图47所示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785988.5图6至图10所示结构复杂的充气制品承压布套。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也可为垫子生产线,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这些生产线既可以用来生产野餐垫(晴纶棉编织网布层、海绵层和pvc/pe防水层通过胶水复合机或超声波复合机复合成为一体后,再通过裁切装置进行裁切)、又可以用以生产家用座椅座垫/靠垫、汽车座垫/靠垫、童车靠垫、床褥等(将布料、皮料、海绵或其他填充或缓冲层通过绗缝机或绗绣机被缝合成为一体后,再通过裁切装置进行裁切)。尤其是汽车座垫/靠垫和童车靠垫,其缝合或复合的面料或填充料不仅仅是布料或纺织品,而且还可以是皮料、无纺布、棉絮、化纤填充、高回弹发泡物等。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可为文胸生产装置,其复合装置为模压胶水复合机(罩杯定型机)。将内表面过胶后里料(如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磨毛、起绒或氨纶等柔软形布料)和面料(如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蕾丝面料、绣花面料、提花面料等)与为保持胸型更加完美而设置的海绵层、硅胶假体层(可双面过胶)等一起放入压模内压合成文胸罩杯。压合完成后通过激光裁切装置将文胸罩杯从带压合边的半成品上裁切下来,即可用来与肩带/背带、锁扣等组合成文胸。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可为服装组件生产装置,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尤其是可以通过绗缝机、绗绣机或超声缝合机缝合后通过激光裁切装置又快又好地获得棉衣、棉裤的前片、后片、袖片、裤片等,然后再将这些棉衣棉裤的前后片等缝合起来,即可高效、快速、低成本地获得棉衣棉裤,避免了裁剪、缝制和填充这些棉衣棉裤的复杂工序。
当然,除了棉衣棉裤之外,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制作羽绒服的布套。其原理与以上制作棉服或布套的原理大体一致,只不过时没有加入容易到处飘散的羽绒而已。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为鞋面生产装置,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鞋面的面料或皮革下面,往往还有海绵缓冲层或吸汗里料层。以往,这些鞋面组成物料需要先逐个按规定形状裁剪下来,再由工人通过手工在缝纫机上一个一个缝制出来,工序繁多、工序复杂且效率低。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装置,可以将鞋面组成物料先通过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使他们被粘合/复合/缝合成一体,再通过激光裁切装置快速地切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鞋面生产方案不但避免了繁杂的人工下料和人工缝制成本,而且还避免了使用刀模或压模切出鞋面,效率高、成本低、鞋面外观整齐划一、质量稳定。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为绣花装置,其缝合装置为绣花机或绗绣机。
已公知的绣花机,需要先将被绣物通过人工、电动裁剪机或激光裁切机将裁片裁好,再将裁片通过背胶或压脚模一一逐个固定在机台上,然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刺绣工作,刺绣完了还要将部分绣线人工剪断和除线头等。工序复杂、工序繁多,而且裁片在固定到机台的过程中不容易定位且在绣花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位移和错位。还有一种绣花方式是整卷布整体一次性绣好,然后再用人工切割或激光切割将图案逐个切割下来,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工,而且对位困难,容易剪偏减坏。
而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以后,被绣物不需要另外的裁剪、对位和固定过程,也不需要刀模或压脚模板,而是先被整体摊到机台上,直接一次性刺绣出多个所需图案,然后再用所述激光裁切装置将这个图案按要求起裁切出来,还避免了剪线等绣后工序。
当然,由于绣花机有多个绣花机头,为每个绣花机头都配备一个激光裁切装置可能在机器成本上并不合算,因此可以在机台上设置激光裁切装置与绣花机头以一配多。绣花完毕的整体结构被平移或推移到机台外侧的激光裁切床处,然后再由激光裁切装置沿导轨快速识别和裁切。
不管是这种平移外推至激光裁切床方式还是将绣好的长布面沿布长方向直接输送到激光头下,本实用新型中都是可以连续地同时进行绣花和裁切,避免了传统绣花和裁切工序之间的人工上下料和对位等耗时耗力且无法保证精度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装置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的优点,可实现全自动流水线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市场上已有的一种公知的绗缝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绗缝机的侧视图;
图3为市场上已有的一种公知的激光裁切机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的激光裁切机的侧视图;
图5为利用现在已公知的裁切机和绗缝机进行生产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绗缝和裁切一体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的绗缝和裁切一体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文胸绣花、复合和裁切(切杯)一体化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文胸物料在绣花、复合和裁切过程中流程俯视示意图。
其中:1-绗缝机台;2-绗缝机梁柱;3-绗缝机头;4-绗缝机梁;5-绗缝针;6-裁切机台;7-裁切机梁柱;8-激光头;9-裁切机梁;10-激光束;11-共用机台;12-周转箱;13-印花装置;14-裁片;15-半成品或成品;16-复合机;17-质检装置;18-印标机;19-文胸罩杯复合成型机;20-包装箱;21-文胸罩杯;22-花型图案;23-文胸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公知的绗缝机如图1(主视图)和图2(侧视图)所示,在绗缝机台1的两侧设置有绗缝机梁柱2,在绗缝机梁柱2上架设有绗缝机梁4,在绗缝机梁4下侧设置有绗缝机头3,在绗缝机头3底部靠近绗缝机台1的末端设置有绗缝针5。以图1中的正视图为标准:在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绗缝机梁4可以在沿绗缝机台1上左右运动(沿x轴运动),绗缝机头3可以在沿绗缝机梁4上前后运动(沿y轴运动),绗缝针5可以在绗缝机头3下上下运动(沿z轴运动);从而实现让绗缝针5在置于绗缝机台1上被绗物料的工作平面范围内绗缝出任意的轨迹。
目前公知的激光裁切机如图3(主视图)和图4(侧视图)所示,在激光裁切机台6的两侧设置有裁切机梁柱7,在裁切机梁柱7上架设有裁切机梁9,在裁切机梁9下侧设置有裁切机激光头8,在激光头8底部靠近裁切机台6的末端设置有激光发射孔,可以发射出激光束10。以图3中的正视图为标准:在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裁切机梁9可以在沿裁切机台6上左右运动(沿x轴运动),激光头8可以在沿裁切机梁9上前后运动(沿y轴运动),激光束10在激光头8的下侧向下发射(即,激光束沿z轴发射);从而实现让激光束10在置于裁切机台6上被切物料的工作平面范围内切出任意的轨迹。当然,也有将激光头8设置在被切物料的工作平面以下的裁切机台6之中使激光束10向上或向其他方向发射的;其工作原理大同小异。为方便叙述,在本说明书中均以向下发射的切割机为例。
目前已公知的利用上述裁切机和绗缝机进行生产的主要工序流程如图5所示:被切物料先被展开置于裁切机台6之上、裁切机梁9和激光头8之下。通过电脑或plc程序控制的激光头8发射出向下激光束将被切物料裁切成裁片14。在获得裁片14之后,将裁片14置于周转箱12之内,送到印花厂或印花工位去印花印标、或送到其他工序或工厂进行绣花印标等、或是直接送到下一缝合工位进行缝合处理(如图5中所示的绗缝机台1处进行绗缝)。缝合完毕获得半成品或成品15,在完成其他诸如品检、打标/挂标、折叠、装袋等工序后,再装入包装箱20以便发货。这种常规工序流程的缺点在于:1、缝合工序与裁切工序不是连续的,中间存在生产的中转、印花、印标等时间和空间跨度均可能比较大的过程,因此不但增加了中转所需的转运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也降低的生产效率;2、这种常规工序流程必须“先裁后缝”,因此只能是用人工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缝纫机械进行缝合,无法通过全自动的流水线进行生产(因为这些布料往往是柔软的,无法通过机械臂或吸盘等进行准确对位;这正是当前缝纫自动化无法象五金机械产品实现大规模全自动生产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而本实用新型中的绗缝裁切一体化装置则可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将包括验布、印花、印刷、刺绣/绣标、绗缝、复合、自动剪线、包边、拷边、辊边、吹扫、质量检验、批次标记、折叠、包装和/或物料输送在内的两个、多个或全部工序都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共用机台11上,进行全自动流水线生产。当然,我们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区别提出“共用机台”的说法,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实际场地和产品特点将所谓的共用机台11分拆为若干个独立段以供某一工序单独使用或供多个工序共同使用,都是可以的;其技术实质并无区别。
具体可参考如下各种不同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绗缝和裁切一体化装置可做为布套/布袋生产线,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和/或绗绣机。在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绗缝机梁4可以在沿绗缝机台1上左右运动(沿x轴运动),绗缝机头3可以在沿绗缝机梁4上前后运动(沿y轴运动),绗缝针5可以在绗缝机头3下上下运动(沿z轴运动);从而实现让绗缝针5在置于绗缝机台1上被绗物料的工作平面范围内绗缝出任意的轨迹。因此,既可获得边缘简单的布套或布袋(如方形或矩形、三边缝合一边不缝合且可以整体内外翻转的布套/布袋),又可获得边缘复杂(例如收口形、齿状、波纹状或其他异形)且布套/布袋本体被边缘线所围合的内部或中间部位也有缝合线、不能整体内外翻转的复杂布套/布袋。这些布套或布袋不但可以用以制作被套、枕套、床罩、车辆防晒罩、家具套等简单的布套或布袋,还可用以制作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81733.x中图47所示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785988.5图6至图10所示各种结构复杂的充气制品承压布套。
该实施例中激光裁切装置与被裁布料并无机械接触力,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工序流程属于与常规工序流程中“先裁后缝”正好相反的“先缝后裁”,因此整体一大块的布料在缝纫时受力均匀,上下层不易错位,缝纫效果会更好。
同时,该实施例中的切断口均为通过激光烧熔所致,因此由化纤材料制作的线、面料、里料或填充料的纤维均会部分或全部地被粘合在一起,不易出现通过刀刃物理绞切获得切口断面所常见的散线、散纤和/或散裂等质量缺陷。
而且,该实施例中的一体化装置的缝纫以及裁切过程均是在电脑和传感器的实时控制下全自动的一次性流水线上完成;一旦机器调整好,则做出产品的质量就可靠地稳定于该设定水平,不会出现通过人工控制因工人操作水平和缝纫习惯不同所导致常见的尺寸、边缘吃料深度、针线松紧程度等不可避免的差别。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更为重要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缝纫和裁剪是在该自动化流水线上连续性生产(包括单头绗缝过程中与单头绗缝机运转周期相配套的带有短时间歇、但整体为连续性的生产),生产效率与人工缝纫相比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这点对订货数量大、单价要求低的布套、布袋、家具罩等优势明显。
甚至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除了使用多头绗缝机之外,还可将两台或多台单头绗缝机并联或串联使用,或是在同一绗缝机梁4设置多个绗缝机头3,或是在绗缝机台1上多设置几个错位工作(不会互相干扰)的绗缝机梁4和绗缝机头3。即,可通过“多机并联”、“多机串联”、“一梁多头”、“多梁多头”、“双针绗缝”或“多针绗缝”等不同方式,成倍甚至几十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也可为垫子生产线,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
如图8所示,将印花装置13、胶水复合机16和激光裁切机梁8和激光头7,以及质检装置17集成在一个共同机台11上。这样的生产线既可以用来生产野餐垫(晴纶棉编织网布层、海绵层和pvc/pe防水层通过胶水复合机或超声波复合机复合成为一体后,再通过裁切装置进行裁切)、又可以用以生产家用座椅座垫/靠垫、汽车座垫/靠垫、童车靠垫、床褥等(将布料、皮料、海绵或其他填充或缓冲层通过绗缝机或绗绣机被缝合成为一体后,再通过裁切装置进行裁切)。尤其是汽车座垫/靠垫和童车靠垫,其缝合或复合的面料或填充料不仅仅是布料或纺织品,而且还可以是皮料、无纺布、棉絮、化纤填充、高回弹发泡物等。
实施例3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可为文胸生产装置,其复合装置为模压胶水复合机(罩杯定型机)。
如图9所示,将印标机18、文胸罩杯复合成型机19、激光裁切机梁8和激光头7等集成在一个共同机台11上。将文胸里料(如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磨毛、起绒或氨纶等柔软形布料)和面料(如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蕾丝面料、绣花面料、提花面料等)与为保持胸型更加完美而设置的海绵层或硅胶假体层(双面过胶以便充分粘合)等一起放入文胸罩杯复合成型机19内压合成文胸罩杯。压合完成后通过激光裁切装置将文胸罩杯21从带压合边的半成品上裁切下来,即可用来与肩带/背带、锁扣等组合成文胸。
由于在共同机台11上集成有印标机18,因此,如图10中的文胸材料23的俯视示意图所示(图10所示各工序与图9所示各机器设备相对应):可在多层的文胸材料23的最上层通过印标机18先制得花型图案22(例如商标、创意图文等),再通过严格定位调试好位置使通过文胸罩杯复合成型机19制得的文胸罩杯21上的设计位置恰好出现花型图案22。所述带花型图案22的文胸罩杯21经过裁切激光头7所发射的激光束裁切以后,即可高效地获得大量的带花型图案22的文胸罩杯21,与肩带/背带、锁扣等组合后,即可获得文胸成品。
为避免画面太复杂繁琐,图10所示只画出了部分的花型图案22;实际上,在经印标机18出来的文胸材料23上表面指定位置、经过文胸罩杯复合成型机19出来文胸罩杯21外表面指定位置、以及经过激光头7裁切后的文胸罩杯21外表面,均应有花型图案22;本说明书图10中的中间部分的文胸罩杯21上未示出花型图案22,仅是为了避免画面复杂而不予全部画出。
仔细观察和比较图9(以及图8)中激光头7与裁切机梁柱6在正视图上的遮挡关系与图3、图5和图6中激光头7与裁切机梁柱6在正视图上的遮挡关系可知,图3、图5和图6中所示为双裁切机梁柱6支撑结构,即,在机台的两侧都设置有裁切机梁柱6以支撑裁切机梁8(参见图4和图7中的侧视图),因此在图3、图5和图6中,激光头7的正视图是部分被裁切机梁柱6所阻挡的。而在图9以及图8中,因为采用的是单裁切机梁柱6支撑结构(即,为了节省成本,只在机台的一侧设置裁机梁柱6),因此激光头7的正视图是没有被裁切机梁柱6所阻挡。也就是说激光裁切装置也可如已公知的老式长臂单头绗缝机那样,做成长臂单梁柱激光裁切机。
实施例4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还可为服装组件生产装置,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尤其是可以通过绗缝机、绗绣机或超声缝合机缝合后通过激光裁切装置又快又好地获得棉衣、棉裤的前片或后片,然后再将这些棉衣棉裤的前后片缝合起来,即可高效、快速、低成本地获得棉衣棉裤,避免了裁剪、缝制和填充这些棉衣棉裤的复杂工序。
当然,除了棉衣棉裤之外,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制作羽绒服的布套。其原理与以上制作棉服或布套的原理大体一致,只不过时没有加入容易到处飘散的羽绒而已。
实施例5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为鞋面生产装置,其缝合装置为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鞋面的面料或皮革下面,往往还有海绵缓冲层或吸汗里料层。以往,这些鞋面组成物料需要先逐个按规定形状裁剪下来,再由工人通过手工在缝纫机上一个一个缝制出来,工序繁多、工序复杂且效率低。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装置,可以将鞋面组成物料先通过绗缝机、绗绣机、绣花机、超声缝合机和/或胶水复合机使他们被粘合/复合/缝合成一体,再通过激光裁切装置快速地切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鞋面生产方案不但避免了繁杂的人工下料和人工缝制成本,而且还避免了使用刀模或压模切出鞋面,效率高、成本低、鞋面外观整齐划一、质量稳定。
实施例6
所述一种裁切前工序与裁切工序一体化装置为绣花装置,其缝合装置为绣花机或绗绣机。
已公知的绣花机,需要先将被绣物通过人工、电动裁剪机或激光裁切机将裁片裁好,再将裁片通过背胶或压脚模一一逐个固定在机台上,然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刺绣工作,刺绣完了还要将部分绣线人工剪断和除线头等。工序复杂、工序繁多,而且裁片在固定到机台的过程中不容易定位且在绣花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位移和错位。
而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以后,被绣物不需要另外的裁剪、对位和固定过程,也不需要刀模或压脚模板,而是先被整体摊到机台上,直接一次性刺绣出多个所需图案,然后再用所述激光裁切装置将这个图案按要求起裁切出来,还避免了剪线等绣后工序。
当然,由于绣花机有多个绣花机头,为每个绣花机头都配备一个激光裁切装置可能在机器成本上并不合算,因此可以在机台上设置激光裁切装置与绣花机头以一配多。绣花完毕的整体结构被平移或推移到机台外侧的激光裁切床处,然后再由激光裁切装置沿导轨快速识别和裁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