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钢筋调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113发布日期:2020-07-14 17:0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式钢筋调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式钢筋调直机。



背景技术:

钢筋调直机利用旋转框架设置滚轮对钢筋进行调直,弯曲钢筋被压送辊送入高速转动的调直筒,从而实现被调直的效果,但经过压送辊的钢筋弯曲并且表面粗糙,因此传统钢筋调直机的进料口不耐磨损,需要频繁的修理,延误工时,降低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68039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钢筋调直机,包括调直箱,调直箱内设有水平调直滚轮和竖直调直滚轮,水平调直滚轮通过第一传动杆连接第一电机,竖直调直滚轮通过第二传动杆连接第二电机;调直箱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设有除锈转轴,除锈转轴外套接有毛刷固定座,毛刷固定座上设有除锈毛刷,除锈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进料口内嵌装有径向球轴承,径向球轴承的内壁沿其轴向均匀设置有多道凹槽,且凹槽的外边缘为呈弧形的弯边结构,径向球轴承的内壁上设有耐磨层,进料口的外端设有呈圆台状的防摆挡板,且防摆挡板的小口与进料口匹配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弯曲钢筋从压送辊送入进料口时,钢筋收到牵引力的作用后发生抖动,钢筋发生抖动时容易对正在操作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式钢筋调直机,其具有给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压式钢筋调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机体于所述进料口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压送辊,所述支架于所述压送辊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轨,所述伸缩轨上包括内轨和外轨,所述外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内轨与所述外轨滑移设置,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卡接件,所述内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进料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弯曲的钢筋由压送辊导向至进料口时,驱动防护罩滑动,防护罩带动内轨于外轨内部滑动至靠近于进料口的钢筋上方,通过卡接件将内轨固定于外轨,实现防护罩固定于靠近进料口的钢筋上方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正在操作的工作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轨于朝向所述压送辊的一侧沿轴向开设有滑口,所述防护罩的底端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穿过所述滑口与所述内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工作时,利用拉动防护罩朝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滑动,实现防护罩带动凸条沿滑口滑动的效果,凸条带动内轨于外轨内滑动,从而通过调节内轨于外轨中的位置以调节防护罩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件包括与所述内轨滑动连接的滑块和位于所述外轨上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贯穿于所述外轨,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外轨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的背离所述压送辊的一侧,所述滑块插接于所述调节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防护罩朝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滑动,防护罩带动凸条沿滑口滑动,凸条带动内轨于外轨内滑动,当内轨滑移至外轨的开口处时,滑块与调节孔插接固定使得内轨不再移动,保证内轨和防护罩固定于外轨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的运动距离等于所述滑块到所述调节孔的水平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罩朝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滑动时,防护罩带动凸条沿滑口滑动,凸条带动内轨朝外轨的开口处移动,凸条的运动距离等于滑块到调节孔的水平距离使得凸条与内轨稳定处于外轨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轨于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开口朝向所述调节孔,所述滑块于所述凹槽内沿所述调节孔的轴向滑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于凹槽中朝向调节孔滑动至与调节孔插接时,实现对内轨的固定作用,从而使防护罩固定于靠近进料口的钢筋上方,滑块于凹槽中与调节孔分离时,实现内轨于外轨中滑动的效果,从而有利于调节防护罩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背离所述凹槽底壁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罩向远离进料口一端滑动时,滑块远离凹槽底壁的一端与外轨的内壁抵接,滑块挤压第一弹簧处于凹槽内,当滑块跟随内轨运动至调节孔时,滑块被第一弹簧恢复原形的弹力推挤,滑块移动至调节孔内与调节孔插接,实现对内轨的固定作用,从而使防护罩固定于靠近进料口的钢筋上方。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孔内滑移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所述调节孔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与调节孔插接时,调节孔内的按压块被滑块挤压,从而朝向远离内轨的方向滑动,按压块的一端从调节孔处滑出,此时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按压按压块时,按压块向靠近内轨的方向挤压滑块,按压块使滑块回到凹槽中,向靠近进料口方向推动防护罩,滑块位于凹槽内,按压块完全位于调节孔内,解除外轨与内轨之间的卡接效果,此时第二弹簧处于原形状态,实现防护罩带动内轨回位的效果,避免了按压块伸入外轨内部,便于滑块滑移至调节孔处时与调节孔卡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固定连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工作时,拉动防护罩上的拉环朝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滑动,防护罩通过凸条带动内轨滑移至外轨的开口处,滑块与调节孔插接固定使得内轨不再移动,保证内轨和防护罩固定于外轨上,拉环的使用方便了移动防护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机体工作前,朝远离进料口方向拉动防护罩上的拉环,防护罩通过凸条带动内轨沿滑口向远离进料口的方向滑动,当滑块运动至调节孔位置时,在第一弹簧复位的弹力作用下,滑块被挤压至与调节孔插接,保证了内轨和防护罩于卡接件处固定于外轨上。

(2)滑块挤压调节孔内的按压块,使得按压块滑出调节孔,第二弹簧被拉伸,机体停止工作后,按压按压块,按压块朝向内轨方向挤压滑块,使滑块离开调节孔回到凹槽内,推动防护罩回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等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等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正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支架;5、压送辊;6、防护罩;7、伸缩轨;8、内轨;9、外轨;10、滑口;11、凸条;12、拉环;13、滑块;14、调节孔;15、凹槽;16、第一弹簧;17、按压块;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液压式钢筋调直机,包括机体1,机体1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机体1于所述进料口2处固定连接有支架4,支架4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压送辊5,压送辊5实现对钢筋的导向作用。为了保证进料口2处工作人员的安全,支架4于进料口2的上方罩设了防护罩6和用于防护罩6移动的两条伸缩轨7,当机体1工作时,驱动防护罩6运动至靠近于进料口2的钢筋上方,实现防护效果。

伸缩轨7设置于支架4上,伸缩轨7包括内轨8和外轨9,外轨9与支架4固定连接并且中空设置,外轨9背离进料口2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内轨8滑移设置于外轨9内,外轨9于朝向压送辊5的一侧沿轴向开设有滑口10,滑口10远离进料口2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闭合设置,防护罩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条11,凸条11穿过滑口10与内轨8固定连接,防护罩6背离进料口2的一端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2。

参照图3和图4,为了实现防护罩6的固定效果,内轨8和外轨9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卡接件,卡接件包括与内轨8滑动连接的滑块13和位于外轨9上的调节孔14,调节孔14贯穿于外轨9,调节孔14位于外轨9开口的一端并且处于滑口10的对立侧,滑块13插接于调节孔14中,内轨8于靠近进料口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盛放滑块13的凹槽15,凹槽15开口朝向调节孔14,滑块13于凹槽15内沿调节孔14的轴向滑移设置。

机体1工作时,拉动防护罩6上的拉环12朝远离进料口2的方向滑动,防护罩6带动凸条11沿滑口10滑动,凸条11带动内轨8在外轨9内滑动,凸条11的运动距离等于滑块13到调节孔14的水平距离,当内轨8滑移至外轨9的开口处时,滑块13与调节孔14插接固定使得内轨8不再移动,保证内轨8和防护罩6固定于外轨9上。

参照图4和图5,为了实现滑块13在调节孔14之外的地方有利于内轨8滑动,凹槽15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背离所述凹槽15的底壁的一端与所述滑块13固定连接;当防护罩6向远离进料口2一端滑动时,滑块13远离凹槽15底壁的一端与外轨9的内壁抵接,滑块13挤压第一弹簧16处于凹槽15内,当滑块13跟随内轨8运动至调节孔14时,滑块13被第一弹簧16恢复原形的弹力推挤,滑块13移动至调节孔14内与调节孔14插接,实现对内轨8的固定作用,从而使防护罩6固定于靠近进料口2的钢筋上方。

参照图4和图6,为了方便按压滑块13,调节孔14内滑移设置有按压块17,按压块17与调节孔14为间隙配合,按压块17的厚度设置为调节孔14的壁深,按压块17与调节孔14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弹簧18,两根第二弹簧18以调节孔14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二弹簧18一端与按压块17远离内轨8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孔14靠近内轨8的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此时第二弹簧18处于原形状态。当滑块13与调节孔14插接时,第一弹簧16的弹力大于第二弹簧18的弹力,第一弹簧16复位的弹力挤压滑块13,滑块13挤压调节孔14内的按压块17,从而使得按压块17朝向远离内轨8的方向滑动,按压块17的一端从调节孔14处滑出,此时第二弹簧18处于拉伸状态。

按压按压块17时,按压块17向靠近内轨8的方向挤压滑块13,按压块17使滑块13回到凹槽15中,向靠近进料口2方向推动防护罩6,滑块13位于凹槽15内,按压块17完全位于调节孔14内,解除外轨9与内轨8之间的卡接效果,此时第二弹簧18处于原形状态,实现防护罩6带动内轨8回位的效果,避免了按压块17伸入外轨9内部,便于滑块13滑移至调节孔14处时与调节孔14卡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机体1工作前,朝远离进料口2方向拉动防护罩6上的拉环12,防护罩6通过凸条11带动内轨8沿滑口10向远离进料口2的方向滑动,当滑块13运动至调节孔14位置时,在第一弹簧16复位的弹力作用下,滑块13被挤压至与调节孔14插接,保证了内轨8和防护罩6于卡接件处固定于外轨9上,滑块13挤压调节孔14内的按压块17,使得按压块17滑出调节孔14,第二弹簧18被拉伸,从而稳固地固定伸缩轨7,使得伸缩轨7保持稳定,实现防护罩6于靠近进料口2的钢筋上方固定,钢筋在压送辊5的作用下从进料口2进入到机体1内被调直,防护罩6实现对钢筋的防护效果。

机体1停止工作后,按压按压块17,按压块17朝向内轨8方向挤压滑块13,使滑块13离开调节孔14回到凹槽15内,推动防护罩6回位;撤去对按压块17的力时,按压块17通过侧壁与调节孔14连接的第二弹簧18的弹力作用复位,便于下次使用时滑块13滑移至调节孔14。

伸缩轨7有利于防护罩6的滑动,实现了防护罩6有效的使用,调节孔14和滑块13的插接有利于防护罩6位置的固定,有效地防止了操作人员过于靠近压送辊5和进料口2,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