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2699发布日期:2020-09-25 18:1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加工时的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定位元件是工装夹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壳体类零件的中心孔定位元件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推销式定位元件和老式涨紧结构,在使用和性能方面存在不足。

如图1是传统推销式定位元件处于定位状态的示意图,定位锥销03的底部加装弹簧05,利用弹簧05的压缩拉伸运动,工件01的毛坯孔内壁和毛坯孔底面相交处的棱边贴合,作为接触棱边02与定位锥销03带角度的侧壁相接触,起到定位作用。但接触棱边02处的毛坯质量在铸造时难以控制,会对定位精度造成不良影响。

而老式涨紧结构在定位一些孔壁长度较短的阶梯孔时,往往会出现内涨器本体与阶梯孔干涉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推销式定位元件定位精度不足,以及老式涨紧结构不适用于孔壁长度较短的阶梯孔工件定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底座、限位件、涨紧销、压板,以及同轴布置的压杆、锥度套和心轴;

所述压杆的下端与心轴上部开设的螺纹盲孔配合,穿入心轴上部开设的螺纹盲孔,压杆上设置有压装凸台,该压装凸台的下端面与锥度套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心轴的上部沿轴向穿入锥度套内;锥度套外套设内涨器本体,心轴位于内涨器本体内;

所述锥度套的侧壁上部为与内涨器本体内表面贴合的竖直段,侧壁下部为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度段;锥度套的竖直段开设有轴向限位槽,轴向限位槽的宽度与锥度套的轴向位移量相适配,限位件固定于内涨器本体的侧壁,限位件的末端位于轴向限位槽内;内涨器本体外沿周向设有凸台,凸台内设有涨紧销;

所述压板固定于涨紧销外端下半部对应的凸台端面上,涨紧销外端的上半部伸出凸台,下半部位于凸台内,另一端与锥度套的锥度段接触;

所述底座套设于内涨器本体外部,位于凸台的下部,底座、内涨器本体和心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心轴位于锥度套的下方套设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螺钉;限位螺钉的杆部穿过压板固定于涨紧销的下半部开设的螺纹孔中,限位螺钉位于压板与涨紧销下半部端部之间的杆部外套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涨紧销与锥度套为线接触或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位于锥度套的上部开设有调节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压杆与心轴螺纹连接,同时锥度套的竖直段开设有轴向限位槽,旋转压杆,带动锥度套同步运动,由于限位件的存在,锥度套向下运动,锥度套的锥度段与涨紧销的一端接触,推动涨紧销进行定位,涨紧销的下半部位于凸台内,通过涨紧销的上半部进行定位,涨紧销的功能类似偏心销,从而保证了涨紧销在阶梯孔的合理区域进行定位,又保证了不与阶梯孔干涉,同时定位装置结构合理紧凑。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弹簧使压杆能够自动回弹。

3.本实用新型配合限位螺钉和第二弹簧,使涨紧销能够自动回弹。

4.本实用新型的涨紧销与锥度套为面接触,能够有效提高精度,同时减少涨紧销对锥度套侧面的损伤。

5.本实用新型压杆的上部开设调节孔,需要转动压杆时,可以将借助工具插入调节孔,便于转动压杆,操作更加方便。

6.本实用新型的涨紧销有3个,呈三角状定位,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推销式定位元件的定位状态示意图;

图1中:01-工件、02-接触棱边、03-定位锥销、04-压紧螺钉、05-弹簧。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中:1-压杆、2-锥度套、3-心轴、4-内涨器本体、5-轴向限位槽、6-限位件、7-凸台、8-涨紧销、9-压板、10-第一弹簧、11-限位螺钉、12-调节孔、13-底座、14-支座、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用于短阶梯孔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3、限位件6、涨紧销8、压板9,以及同轴布置的压杆1、锥度套2和心轴3。所述压杆1的下端与心轴3上部开设的螺纹盲孔配合,穿入心轴3上部开设的螺纹盲孔,压杆1上设置有压装凸台,该压装凸台的下端面与锥度套2的上端面相接触;心轴3的上部沿轴向穿入锥度套2内,通过心轴3定位使压杆1、锥度套2和心轴3同轴;锥度套2外套设内涨器本体4,心轴3位于内涨器本体4内。锥度套2的侧壁上部为与内涨器本体4内表面贴合的竖直段,侧壁下部为径向尺寸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度段;锥度套2的竖直段开设有轴向限位槽5,轴向限位槽5的长度与锥度套2的轴向位移量相适配,若锥度套2沿轴向位移量较长,则轴向限位槽5的宽度需要更长,可根据锥度套2的位移量进行计算设计。限位件6固定于内涨器本体4的侧壁,限位件6的末端位于轴向限位槽5内,通过限位件6,避免锥度套2的转动。内涨器本体4外沿周向设有凸台7,凸台7内设有涨紧销8,涨紧销8的数量为3个,形成三角状定位,避免过定位。

压板9固定于涨紧销8外端下半部对应凸台7的端面上,涨紧销8外端的上半部伸出凸台7,用于对阶梯孔进行定位,下半部位于凸台7内,另一端与锥度套2的锥度段接触,最好是线接触或面接触,但点接触也可以工作。另外,为了实现自动回弹,限位螺钉11的杆部穿过压板9固定于涨紧销8的下半部开设的螺纹孔中,限位螺钉11位于压板9与涨紧销8下半部端部之间的杆部外套设有第二弹簧15。为了避免干涉,首先将内涨器本体4位于涨紧销8的位置进行切直边,然后掏空涨紧销8的下半部一段,放入第二弹簧11,最后盖上压板9。由于涨紧销8实际功能类似偏心销,既保证了定位在阶梯孔的合理区域,又保证了不干涉,并且兼具自动回弹功能。

底座13套设于内涨器本体4外部,位于凸台7的下部,底座13、内涨器本体4和心轴3固定连接。加工工件时,可以将底座13通过支座14连接于数控机床之上,底座13与支座14,一般是通过销进行连接定位,螺栓进行连接紧固。

另外,为了实现锥度套2的自动回弹,心轴3位于锥度套2的下方套设有第一弹簧10。

为了操作时便于调节,压杆1位于锥度套2的上部可以开设调节孔12。需要调节压杆时,可将工具插入调节孔12中,便于转动压杆1。

上述定位装置的工作方法如下:

将工件放置到位,其中底座13通过支座14连接在数控车床上,心轴3和内涨器本体4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3上;压板9通过压紧螺钉连接在内涨器本体4上;限位件6保证锥度套2在内涨器本体4内不发生旋转,只发生上下直线运动;使用直杆插入压杆1上的调节孔12小孔内,顺时针旋转;压杆1向下运动,带动锥度套2向下运动;锥度套2向下运动,带动涨紧销8向外运动,从而涨紧工件,此时第二弹簧15则处于压缩状态;待工件加工完成后,使用直杆插入压杆1上的调节孔12内,逆时针旋转;涨紧销8在第二弹簧15的弹力下,向内运动,实现自动回弹。然后,可以卸下工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