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5998发布日期:2020-07-14 17:1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水泥等建材生产的主要装备,其连续稳定运转的周期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回转窑支承组件(多条轮带、多个托轮组)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回转窑所有的重量,对窑体起着定位作用,轮带与托轮之间的接触面的平直度又是影响回转窑上下窜动的关键因素。而长期的重负荷碾压会使部分轮带或托轮表面出现龟裂、掉块、凸凹现象,使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负荷增加,甚至形成死窑(不能上下窜动调节),尽而引发被迫停窑停产。

针对此类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为更换配件组,即对轮带或托轮进行更换。而托轮或轮带的重量大、通用性差,不能量产,需找专业厂家进行订制,一般制造周期在6个月左右,配件制作完成并运至现场,在更换时,需停窑停产,在窑体温度降至具备作业条件后,由专业队伍更换配件组。配件更换完成后,因新换的配件与依然在用的其它配件磨损度不同,会造成支撑受力的重新分布,而回转窑的冷态(停机状态)与热态(正常生产状态)又严重影响这种分布,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维修完成后,还需根据技术要求及试运行后的温升、负荷等技术参数进行调窑操作,调窑操作期间一般不允许满负荷生产,其周期受工况、人员、环境等因素影响而长短不一,少则几十小时,多则可达数月之久,造成生产成本急剧升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回转窑支撑组件进行维修时,因只能对轮带和托轮进行更换,且维修时需停窑生产导致的维修成本高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回转窑支撑组件进行维修时,因只能对轮带和托轮进行更换,且维修时需停窑生产导致的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包括用于对轮带或托轮表面进行在线车削的车削组件和用于支撑所述车削组件的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轮带或托轮周围,所述车削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的滑动座、用于对轮带或托轮进行车削的刀具和用于将所述刀具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的夹持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供所述滑动座在所述固定座上移动的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滑动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的移动方向与轮带的轴线或托轮的轴线平行,所述夹持座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刀具与轮带或托轮表面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可定轴转动的丝杠和与所述丝杠配合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的轴线与轮带或托轮的轴线平行,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使所述丝杠定轴转动的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夹持座之间的车削平台和设置在所述车削平台上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丝杠的轴线垂直,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螺纹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相等,所述车削平台与所述滑动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条形孔均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条形孔和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均沿所述丝杠的轴线方向和与所述丝杠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呈阵列分布,相邻所述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夹持座包括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上设置有供所述刀具的刀柄插入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丝杠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夹持座上设置有供所述刀具的刀柄插入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丝杠的轴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螺纹孔,所述刀具与所述第一夹持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刀具与所述第二夹持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端的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平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为所述滑动座的移动导向的导向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槽在所述第一夹持座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座相对的两个面上;所述第二容纳槽在所述第二夹持座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座相对的两个面上。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包括用于对轮带或托轮表面进行在线车削的车削组件和用于支撑车削组件的底座,其中,底座固定在待维修的轮带或托轮周围,将车削组件固定在底座上后,通过车削组件对正在运转的轮带或托轮进行车削。上述车削组件包括固定座、滑动座、刀具和夹持座,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滑动座与固定座滑动连接,夹持座用于将刀具固定在滑动座上,滑动座在固定座上移动的同时,带动夹持座和刀具移动,该刀具可以为yt726车床通用刀头。在滑动座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供滑动座在固定座上移动的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滑动座相对于固定座的移动方向与轮带的轴线或托轮的轴线平行,在夹持座与滑动座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刀具与轮带或托轮表面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该调节组件调节好刀具与轮带或托轮之间相对位置后,旋转的轮带或托轮会与固定的刀具产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使刀具沿轮带或托轮的轴线方向移动,刀具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对轮带或托轮的表面进行车削,以解决轮带或托轮表面的龟裂、掉块、凸凹问题。如此设置,避免了对轮带和托轮的更换,在轮带和托轮正常运转过程中,利用该维修装置即可对轮带或托轮的表面进行车削维修,避免了对回转窑正常生产的影响,降低了维修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在用于维修轮带圆周面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刀具在第一夹持座上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轮带;2、托轮;3、底座;4、固定座;5、滑动座;6、刀具;7、丝杠;8、旋转把手;9、车削平台;10、条形孔;11、第一螺纹孔;12、第一夹持座;13、第二夹持座;14、第一容纳槽;15、第二容纳槽;16、第二螺纹孔;17、第三螺纹孔;18、柱状凸起;19、车削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利用该维修装置在轮带和托轮正常运转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车削,以改善其表面的平整度,避免了对轮带和托轮的更换,避免了停窑生产,降低了维修成本。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8,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回转窑支撑组件的维修装置,用于对回转窑支撑组件进行在线维修,回转窑支撑组件包括与回转窑固定连接并随回转窑定轴转动的轮带1和设置在轮带1轴线两侧且可定轴转动的托轮2,托轮2的圆周面与轮带1的圆周面接触,在轮带1与托轮2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托轮2随轮带1一起转动,托轮2的转动方向与轮带1的转动方向相反。在回转窑正常生产时,可将该维修装置设置在轮带1或托轮2周围,在轮带1或托轮2转动过程中对其进行维修。该维修装置包括用于对轮带1或托轮2表面进行在线车削的车削组件19和用于支撑车削组件19的底座3,其中,底座3固定在待维修的轮带1或托轮2周围,将车削组件19固定在底座3上后,通过车削组件19对正在运转的轮带1或托轮2进行车削。上述车削组件19包括固定座4、滑动座5、刀具6和夹持座,固定座4固定在底座3上,滑动座5与固定座4滑动连接,夹持座用于将刀具6固定在滑动座5上,滑动座5在固定座4上移动的同时,带动夹持座和刀具6移动,该刀具6可以为yt726车床通用刀头。在滑动座5与固定座4之间设置有供滑动座5在固定座4上移动的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滑动座5相对于固定座4的移动方向与轮带1的轴线或托轮2的轴线平行,在夹持座与滑动座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刀具6与轮带1或托轮2表面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该调节组件调节好刀具6与轮带1或托轮2之间的相对位置后,旋转的轮带1或托轮2会与固定的刀具6产生相对转动,同时通过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使刀具6沿轮带1或托轮2的轴线方向移动,刀具6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对轮带1或托轮2的表面进行车削,以解决轮带1或托轮2表面的龟裂、掉块、凸凹问题。如此设置,避免了对轮带1和托轮2的更换,在轮带1和托轮2正常运转过程中,利用该维修装置即可对轮带1或托轮2的表面进行车削维修,避免了对回转窑正常生产的影响,降低了维修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削过程中,为保证车削过程的平稳,每圈走刀量在0.1~0.2毫米之间,且回转窑与轮带1的质量均较大,在轮带1与托轮2之间具有极大的挤压力,每圈走刀量一般不会对回转窑的运转产生影响。在车削过程中,操作人员需随时观察振动和车削情况,再进行下一次车削,反复多次,直至把托轮2或轮带1车削平整。在车削期间记录车削量,若累计车削量超过3毫米,则需调整托轮2,使调整量与车削量相等即可。

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固定座4与滑动座5之间的传动组件设置为丝杠螺母传动组件,具体包括丝杠7和与丝杠7配合连接的丝杠螺母,其中,丝杠7的轴线与轮带1或托轮2的轴线平行,且丝杠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座4转动连接,以保证丝杠7可以相对于固定座4进行定轴转动。丝杠螺母与滑动座5固定连接,在丝杠7定轴转动过程中,丝杠螺母沿丝杠7的轴线方向移动,滑动座5在丝杠螺母的带动下,也沿丝杠7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刀具6进行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削过程中,需保证刀具6的移动方向与被加工对象的轴线方向平行,也即丝杠7的轴线与被加工对象的轴线方向平行。为保证加工精度,若被加工对象为轮带1,则使丝杠7的轴线与轮带1的轴线平行;若被加工对象为托轮2,则使丝杠7的轴线与托轮2的轴线平行。

实施中,丝杠7的转动可以由电力驱动,也可以由人力驱动。当由人力驱使丝杠7转动时,上述驱动组件可以设置为旋转把手8,旋转把手8的一端与丝杠7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把手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人为通过对旋转把手8进行旋转,使得丝杠7进行转动。

当由电力驱使丝杠7转动时,上述驱动组件可以设置为电机,将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7的一端传动连接,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停即可控制丝杠7的转动情况,有利于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对夹持座在与丝杠7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本实施例中,在滑动座5与夹持座之间设置车削平台9,夹持座与车削平台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车削平台9上设置有条形孔10,条形孔10的长度方向与丝杠7的轴线垂直,在滑动座5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车削平台9与滑动座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根据对夹持座上的刀具6的位置需求,沿条形孔10的长度方向移动车削平台9在滑动座5上的位置,调整好车削平台9的位置后,利用螺栓,使螺栓由上至下穿过车削平台9上的条形孔10后,将螺栓旋紧固定于滑动座5上的第一螺纹孔11内。设置在滑动座5上的第一螺纹孔11至少有两个,且沿丝杠7的轴线方向分布,相应地,条形孔10与第一螺纹孔11的数量相等。

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螺纹孔11和条形孔10均设置多个,多个条形孔10和多个第一螺纹孔11均沿丝杠7的轴线方向和与丝杠7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呈阵列分布,并保证相邻条形孔1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第一螺纹孔11之间的距离相等。沿与丝杠7的轴线垂直的方向设置多个第一螺纹孔11和条形孔10,是为了在多个位置上对车削平台9与滑动座5之间进行固定,增加车削平台9与滑动座5之间的固定连接点,保证车削平台9与滑动座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确保刀具6与待维修对象(轮带1或托轮2)的轴线之间距离的稳定性,保证加工精度。

实施中,用于安装刀具6的夹持座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夹持座12和第二夹持座13。在第一夹持座12上设置有供刀具6的刀柄插入的第一容纳槽14,第一容纳槽14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丝杠7的轴线垂直;在第二夹持座13上设置有供刀具6的刀柄插入的第二容纳槽15,第二容纳槽15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丝杠7的轴线垂直。位于第一夹持座12上的刀具6的安装方向水平设置,位于第二夹持座13上的刀具6的安装方向竖直设置,两个夹持座上的刀具6的安装方向不同,方便对不同的零件进行加工。在维修轮带1和托轮2两部件的接触面时,一般将底座3固定在轮带1的下方以对轮带1的圆周面(与托轮2的接触面)进行维修,或固定在托轮2的下方以对托轮2的圆周面(与轮带1的接触面)进行维修,此时可利用第二夹持座13上的刀具6进行维修;在维修轮带1的竖直端面(与回转窑的挡轮相接触的表面)时,一般将底座3固定在轮带1的挡轮安装侧,此时可利用第一夹持座12上的刀具6进行维修,以解决轮带1与挡轮接触面所出现的类似问题。

上述第一容纳槽14在第一夹持座12上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容纳槽14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座12相对的两个面上。同理,第二容纳槽15在第二夹持座13上也可设置两个,两个第二容纳槽15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分别设置在第二夹持座13相对的两个面上。

刀具6在夹持座上的固定一般通过螺栓顶紧固定,具体地,在第一容纳槽1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6,将刀具6放置在第一容纳槽14内后,将螺栓旋入第二螺纹孔16后使螺栓的端部顶紧于刀具6的刀柄上。第二螺纹孔16可在第一容纳槽14相对的两个侧壁上都设置,此时,在刀具6的刀柄的两侧均通过螺栓顶紧即可。第二螺纹孔16也可仅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4的一侧的侧壁上,此时刀具6的刀柄的一侧紧贴于第一容纳槽14的侧壁上,刀具6的刀柄的另一侧通过螺栓端部顶紧。刀具6在第二夹持座13上的固定结构与刀具6在第一夹持座12上的固定结构相同,同理,在第二容纳槽15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螺纹孔17,将刀具6放置在第二容纳槽15内后,将螺栓旋入第三螺纹孔17后使螺栓的端部顶紧于刀具6的刀柄上。

实施中,该底座3可以根据待维修对象的位置、高度、车削组件19的高度等因素进行现场搭建,要保证底座3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上述底座3包括支撑架和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端的连接平台,支撑架由支撑杆搭建而成,在相邻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以保证支撑架的结构稳定性。在连接平台与支撑架之间也设置有加强筋,保证底座3的结构稳定性。在固定座4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可以设置两列,分别位于丝杠7的两侧,在连接平台的相应位置上也设置相应的螺栓孔,固定座4与连接平台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滑动座5在固定座4上的移动,在固定座4上还设置有导向结构,为滑动座5的移动导向。具体地,该导向结构可以为设置在固定座4上的柱状凸起18,柱状凸起18的轴线方向与丝杠7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滑动座5与固定座4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柱状凹槽,柱状凸起18伸入于柱状凹槽内且可相对移动。

参照图9,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维修装置的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底座固定在轮带或托轮周围;

s2,将车削组件固定在底座上方;

s3,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刀具与轮带或托轮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在与轮带或托轮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对刀具的位置进行固定;

s4,通过驱动组件驱使滑动座在固定座上沿轮带或托轮的轴线方向移动。

即利用该维修装置对轮带或托轮进行维修时,首先将底座固定在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周围,并将车削组件固定在底座上方,保证刀具的移动方向与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的轴线平行;然后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刀具与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在与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对刀具的位置进行固定,在每次车削过程中,保证车削后车削表面的平滑度与圆度;最后通过驱动组件驱使滑动座在固定座上沿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的轴线方向移动,刀具在滑动座的带动下沿与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移动,以对待维修对象(轮带或托轮)的表面进行车削。通过上述维修方法,避免了对轮带和托轮的更换,避免了对回转窑正常生产的影响,降低了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