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棒架左右件工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4644发布日期:2020-08-14 19:2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圆棒架左右件工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圆棒架左右件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产品工艺,无法将部件定位后焊接,需要先对各零部件点焊操作固定后再整体满焊,点焊作业时需要将产品脱出工装翻身操作,增加了人工作业步骤,且目前的工装仅有限位功能,产品在焊接后易变形,无法保证尺寸,并且焊接完成后容易卡在工装内难以脱出,同时现有的工装在装配钢板的时候需要人工辅助定位后再进行点焊作业,且焊接工序较多,这无疑加工了人工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工装只能对产品进行限位,且对产品加工需要先进行点焊在整体满焊的问题,设置了一种将放料、拼装、满焊几个工序连贯起来的设备,具体为圆棒架左右件工装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圆棒架左右件工装设备,包括用于组装产品的基板,还包括:

翻转压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对方管、槽钢、钢板压紧固定;

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对方管限位;

翻转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对方管、槽钢限位。

对基板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侧,所述翻转压紧装置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翻转固定装置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凹槽一侧。

对翻转压紧装置的进一步补充,所述翻转压紧装置包括呈“t”字型的固定座,所述翻转压紧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基板上,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两个凸起,所述固定座上卡接有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上设有呈“u”型的滑槽和呈“7”字型的第三凹槽,所述翻转臂通过其上的u型滑槽、第三凹槽卡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凸起上且能够在其上滑动,便于将翻转压紧装置拉出、翻转、推紧;所述翻转臂的高度大于固定座的高度;所述翻转臂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翻转臂垂直安装;所述支撑板靠近基板一侧设有夹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夹头匹配的螺纹孔便于夹头穿过,所述支撑板远离夹头一侧设有便于套接在所述夹头上的螺母。

对限位装置的进一步阐述,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凹槽内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且第二凹槽内左右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限位块可以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限位块配合能够对横向方管起到定位固定的作用。

对翻转固定装置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翻转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销轴、固定件;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固定块成对设置且组合使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可供销轴穿过的销孔,所述固定件套接在所述销轴上且其两侧顶靠在左右两侧的固定块内表面上,所述固定件呈“h”字型,其内便于安装方管或槽钢。

对翻转固定装置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翻转固定装置设有四个且左右对称安装竖向方管与槽钢,所述槽钢安装在外侧的翻转固定装置上,其左右件加工可分别放置在左右外侧的翻转固定装置上的固定件内。

对翻转固定装置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翻转固定装置上安装的竖向方管、槽钢直径能够设有多种,根据需要修改成对设置的固定块间的距离。

对夹头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夹头纵截面呈“t”字型设置,便于更大面积的夯实方管、槽钢、钢板贴合,便于更好地焊接。

对翻转压紧装置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翻转压紧装置设有两个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便于双向压紧。

对夹头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夹头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其有益效果在于,将放料、拼装、满焊几个工序连贯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作业装置,减少焊接步骤和人工辅助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1、翻转压紧装置上设有第三凹槽、滑槽、凸起,配合使用能够稳定地将翻转压紧装置拉出、翻转、推紧,且翻转压紧装置左右对称设置,便于对方管、槽钢、钢板更好的夯实使其贴合,便于后续的焊接;

2、限位装置设有多个且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便于对方管、槽钢进一步定位,防止其移动;

3、翻转固定装置上的固定件呈“h”字型设置,便于实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对槽钢起到定位的作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压紧装置、翻转固定装置盖合在基板上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转压紧装置、翻转固定装置拉出基板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方管固定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件焊接在翻板固定装置与钢板焊接在方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件焊接在翻板固定装置与钢板焊接在方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翻转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限位块;3、翻转压紧装置;31、固定座;311凸起;321、滑槽;322、第三凹槽;32、翻转臂;33、支撑板;34、夹头;35、螺母;4、翻转固定装置;41、固定件;42、固定块;43、销轴;5、槽钢;6、竖向方管;7、横向方管;8、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初衷,是由于目前的产品工艺,无法将部件定位后焊接,需要先对各零部件点焊操作固定后再整体满焊,点焊作业时需要将产品脱出工装翻身操作,增加了人工作业步骤,且目前的工装仅有限位功能,产品在焊接后易变形,无法保证尺寸,并且焊接完成后容易卡在工装内难以脱出,同时现有的工装在装配钢板的时候需要人工辅助定位后再进行点焊作业,且焊接工序较多,这无疑加工了人工作业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放料、拼装、满焊几个工序连贯起来的设备,减少焊接步骤和人工辅助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7说明上述各个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圆棒架左右件工装设备,圆包括用于组装产品的基板1、用于对方管、槽钢5、钢板8压紧固定的翻转压紧装置3、用于对方管限位的限位装置、用于对方管、槽钢5限位的翻转固定装置4;所述翻转压紧装置3、限位装置、翻转固定装置4分别安装在基板1上;所述基板1上设有第一凹槽1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一侧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基板1的两侧,所述翻转压紧装置3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一侧,所述翻转固定装置4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凹槽12一侧,通过翻转压紧装置3与翻转固定装置4配合从而对方管、槽钢5、钢板8固定进而焊接。

所述翻转压紧装置3包括呈“t”字型的固定座31,所述翻转压紧装置3通过固定座31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固定座31一侧设有两个凸起311,所述固定座31上卡接有翻转臂32,所述翻转臂32上设有呈“u”型的滑槽321和呈“7”字型的第三凹槽322,所述翻转臂32通过其上的u型滑槽321、第三凹槽322卡接在所述固定座31上的凸起311上且能够在其上滑动,便于将翻转压紧装置3拉出、翻转、推紧;所述翻转臂32的高度大于固定座31的高度;所述翻转臂32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与所述翻转臂32垂直安装;所述支撑板33靠近基板1一侧设有夹头34,所述支撑板33上设有与夹头34匹配的螺纹孔便于夹头34穿过,所述支撑板33远离夹头34一侧设有便于套接在所述夹头34上的螺母35,通过调整螺母35套在夹头34上的高度从而调整夹头34的高度,便于固定夹头34的同时根据产品需要调整夹头34与产品的距离;所述夹头34纵截面呈“t”字型设置,便于更大面积的夯实方管、槽钢5、钢板8贴合,便于更好地焊接;所述翻转压紧装置3设有两个且呈左右对称设置,便于双向压紧;所述夹头3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贴合在产品上,使得产品之间无间隙贴合,便于后续更好的焊接。

所述限位装置为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凹槽11内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2且第二凹槽12内左右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限位块2可以在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内滑动,所述第一凹槽11内的限位块2与所述第二凹槽12内的限位块2配合能够对横向方管7起到定位固定的作用。

对翻转固定装置4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翻转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块42、销轴43、固定件41;所述固定块42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固定块42成对设置且组合使用,所述固定块42上设有可供销轴43穿过的销孔,所述固定件41套接在所述销轴43上且其两侧顶靠在左右两侧的固定块42内表面上,所述固定件41呈“h”字型,其内便于安装方管或槽钢5;所述翻转固定装置4设有四个且左右对称安装竖向方管6与槽钢5,所述槽钢5安装在外侧的翻转固定装置4上,其左右件加工可分别放置在左右外侧的翻转固定装置4上的固定件41内,左右对称设置便于焊接时左右同时受力,防止一端受力其另一端翘起,从而影响使用效果;所述翻转固定装置4上安装的竖向方管6、槽钢5直径能够设有多种,根据需要修改成对设置的固定块42间的距离。

下面将系统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工作原理:将翻转固定装置4盖合在基板1上,将横向方管7放置在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之间,第一凹槽11上的限位块2与第二凹槽12上的限位块2对横向方管7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接着将限位块2通过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横向移动到可固定横向方管7的位置,接着将竖向方管6、槽钢5放置在盖合的翻转固定装置4上的固定件41内,所述限位块2远离横向方管7与竖向方管6、槽钢5的连接处,接着用翻转压紧装置3压紧横向方管7、竖向方管6的连接位置,接着对各部件的夹角处进行立面的满焊,此时各放置料件均已固定成型,然后将限位块2滑至产品外围,预先解除产品在焊接完成后的翻转的限制,拉开翻转压紧装置3,在初步焊接后的料件上方放置钢板8后,再将翻转压紧装置3推紧使前后两者贴合无缝隙并进行段落焊接,接着打开翻转固定装置4和翻转压紧装置3,将限位块2移到产品外侧,取出部件将其翻身后,对剩余未焊接处满焊。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