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5397发布日期:2020-07-31 22: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a工位和b工位,a工位处布置有a冲压组件,b工位处布置有b冲压组件,上模下模合模带动a冲压组件和b冲压组件同步运行,a冲压组价用于将板材冲压成半成型件,b冲压组件用于将半成型件冲压成成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01),上模板(01)下侧安装有上垫板(04),上垫板(04)下侧浮动安装有压料板(25),下模包括下模板(19),下模板(19)上侧装有下垫板(20),下垫板(20)上侧装有凹模背板(21),凹模背板(21)上侧浮动安装有浮动凹模(22),上模板(01)下行时,压料板(25)和浮动凹模(22)配合将工件夹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01)上安装有上传力杆(06),上传力杆(06)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上传力杆(06)穿过上模板(01)和上垫板(04),上传力杆(06)下端抵靠压料板(25),用于对压料板(25)施加向下弹力,上传力杆(06)上端连接驱使其上下移动的a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9)上安装有顶杆(17),顶杆(17)沿着竖直方向布置,顶杆(17)穿过下模板(19)和下垫板(20),顶杆(17)上端抵靠凹模背板(21),用于对凹模背板(21)和浮动凹模(22)施加向上的弹力,顶杆(17)下端连接驱使其上下移动的b驱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冲压组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导正孔冲头(03)、圆孔冲头(05)和凸台冲头(18),导正孔冲头(03)、圆孔冲头(05)的固定端安装在上垫板(04)上,导正孔冲头(03)、圆孔冲头(05)的冲头端朝下布置,压料板(25)和导正孔冲头(03)、圆孔冲头(05)对应位置开设有供二者通过的通孔,凸台冲头(18)的固定端安装在下垫板(20)上,凸台冲头(18)的冲头端朝上布置,浮动凹模(22)、凹模背板(21)和凸台冲头(18)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其通过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b冲压组件包括凸凹模(10),凸凹模(10)固定在上垫板(04)上,压料板(25)和凹凸模(10)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其通过的通孔,凸凹模(10)型腔内布置有上反压板(11),上反压板(11)上端连接上退料顶杆(09),上退料顶杆(09)竖直布置,上退料顶杆(09)穿过上模板(01)和上垫板(04),上退料顶杆(09)上端连接驱使其上下移动的辅助动力源(08),凸凹模(10)下方布置有与之匹配的小齿凸模(16),小齿凸模(16)固定在下垫板(19)上,浮动凹模(22)和凹模背板(21)对应小齿凸模(16)位置开设有成型缺口,小齿凸模(16)布置在成型缺口内,上模和下模合模时,凸凹模(10)和小齿凸模(16)配合将半成型件冲压出小内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凸模(16)旁侧设置有将工件顶出的顶出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反压板(15),下反压板(15)和成型工件对应布置,下反压板(15)下端连接下传力杆(14),下传力杆(14)竖直布置,下传力杆(14)穿过下垫板(20)和下模板(19),下传力杆(14)连接驱使其上下移动的c驱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b工位处压料板(25)上装有用于定位的导正钉(07),半成型件布置在b工位上,其上导正孔和导正钉(07)配合,实现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工位外侧设置有导料组件,导料组件安装在上模板上,导料组件用于将板件板材引导至a工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的成形模具,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A工位和B工位,A工位处布置有A冲压组件,B工位处布置有B冲压组件,上模下模合模带动A冲压组件和B冲压组件同步运行,A冲压组价用于将板材冲压成半成型件,B冲压组件用于将半成型件冲压成成型件,本发明针对带半冲小内齿圈的精冲零件,设计多工位的精冲模具,关键高精度形位尺寸集中一个工位内完成成形,消除因跳步成形导致的累积误差,实现在一个冲压成形过程中完成多个成形动作,实现产品高精度的形位尺寸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潘岱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华冠精冲零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专利分类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