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1032发布日期:2020-10-31 10:0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钣金件折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服务器主要结构材料是镀锌钢板,镀锌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生锈,钢材在裸露于空气中时很容易被腐蚀生锈,因而会造成零件功能失效等诸多问题。服务器零部件在制造时主要用折弯模具来成型折弯,模具在折弯时会与板材表面的镀锌材料发生磨擦,特别是同时成型两个90度折弯时,板材流动大,板材与模具零件具有较大的相对移动,产生极大摩擦及磨损,且模具挤压力大,会造成镀锌层严重剥落,导致钣金折弯零件质量低下,从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今的服务器零部件在连续折弯时,板材与模具零件具有较大的相对移动,产生极大摩擦及磨损,且模具挤压力大,会造成板材表面镀锌层的严重剥落,导致钣金折弯零件质量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包括上模板、压料板、折弯机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板下侧,并支撑所述压料板上移复位;所述上模板向下移动将所述压料板下压,所述压料板带动所述折弯机构转动,所述折弯机构与所述上模板配合对钣金件连续折弯。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折弯机构包括旋转折块,所述旋转折块上开设有截面呈扇形的折弯槽口,所述上模板下表面边沿开有上压槽口;所述压料板下压所述折弯槽口的内侧面并带动所述旋转折块转动,所述折弯槽口与上压槽口配合对钣金件连续折弯。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旋转折块呈圆柱形结构,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折弯固定座,所述折弯固定座上侧面开有与圆柱形的旋转折块匹配的弧面形的滑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旋转折块靠近所述折弯槽口外侧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折弯固定座连接的复位拉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折弯槽口的内侧面呈中间凸起的弧形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上压槽口的上侧面外边沿倒有圆角。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复位机构为弹簧,所述复位机构下侧安装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上设有竖直导向所述压料板的导向柱。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下夹板下侧依次安装有下垫板、下模座、下垫块和下承板;所述上模板上侧依次安装有上垫板、上夹板、上模座、上垫块和上承板;所述上模座下侧面设有方向向下的圆柱形的导柱,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柱匹配的导柱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导柱上套设有套筒和连接所述套筒与上模座的缓冲弹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套筒上阵列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筒为铜材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用旋转可变间隙的折弯机构可同时完成两个连续折弯,在连续折弯过程中,折弯间隙由大逐步缩小,模具零件与钣金件没有相对移动,对钣金件表面不会产生滑动摩擦和磨损,能有效避免钣金件表面镀锌层的损伤和剥落,大大提高产品良率及品质,降低生产成本。2、压料板下压折弯槽口的内侧面,使旋转折块同步向内转动,通过折弯槽口的外侧面的边沿对钣金件下侧面支撑,随着钣金件的下压和旋转折块的转动,使钣金件首先在上压槽口的下侧边沿处向上折弯,直到钣金件上表面与上压槽口的外边沿接触;折弯槽口的外侧面的边沿继续向内转动,钣金件在折弯槽口的外侧面的边沿处向下折弯,直到折弯槽口的外侧面与上压槽口的内侧面对钣金件的竖直折弯段贴合压紧,且钣金件的水平折弯段由上压槽口的上侧面和旋转折块贴合压紧,完成对钣金件的连续折弯;压合机构带动上模板上移,压料板通过复位机构实现压料板的上移复位。从而完成整个钣金件的连续折弯工艺。3、通过圆柱结构的旋转折块与折弯固定座上的弧面形的滑槽紧贴精密配合,可实现旋转折块的灵活转动。4、通过复位拉簧的拉力,可实现对旋转折块连续折弯工艺后的自动转动复位,便于进行下一钣金件的连续折弯工艺。5、在压料板对折弯槽口的内侧面下压和旋转折块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压料板与折弯槽口内侧面的压合位置平稳过渡,保证旋转折块转动的平稳定和顺畅性,并能有效降低旋转折块与压料板由于受力不匀而产生的压合磨损。6、圆角的设置,可以大大减小上压槽口的上侧面外边沿对钣金件的压痕损伤和划痕损伤,保证产品质量。7、通过弹簧的弹力和导向柱的导向,实现压料板的向上自动复位,便于对下一钣金件的连续折弯工艺,运行稳定、精确。8、压合机构提供压合动力,通过上模座上的导柱和下模座上的导柱座配合,对压料板的下压极限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对压料板和旋转折块的挤压损伤。9、套筒和弹簧的设置,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降低导柱座与导柱接触碰撞时的速度和碰撞噪音,延长导柱座与导柱的使用寿命。10、有效降低套筒与导柱座接触时产生的噪音,并降低对导柱座的磨损,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弯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弯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弯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折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旋转折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承板,2、上垫块,3、上模座,4、上夹板,5、上垫板,6、上模板,7、下承板,8、下垫块,9、下模座,10、下垫板,11、下夹板,12、钣金件,13、压料板,14、复位机构,15、导柱,151、缓冲弹簧,152、套筒,16、导柱座,17、折弯固定座,18、旋转折块,19、复位拉簧,20、上压槽口,21、折弯槽口,2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一种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包括上模板6、压料板13、折弯机构、复位机构14;所述复位机构14设置在所述压料板13下侧,并支撑所述压料板13上移复位;所述上模板6向下移动将所述压料板13下压,所述压料板13带动所述折弯机构转动,所述折弯机构与所述上模板6配合对钣金件连续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旋转折块18,所述旋转折块18上开设有截面呈扇形的折弯槽口21,所述上模板6下表面边沿开有上压槽口20;所述上模板6向下移动将所述压料板13下压,所述压料板13下压所述折弯槽口21的内侧面并带动所述旋转折块18向内转动,所述折弯槽口21与上压槽口20配合对钣金件进行连续折弯工艺。

在压料板13的上表面水平放置钣金件12,压合机构带动上模板6下移,压料板13和上模板6对钣金件12加紧,并使压料板13共同下移,压料板13接触并下压折弯槽口21的内侧面,使旋转折块18同步向内转动,通过折弯槽口21的外侧面的边沿对钣金件12下侧面支撑,随着钣金件12的下压和旋转折块18的转动,使钣金件12首先在上压槽口20的下侧边沿处向上折弯,直到钣金件12上表面与上压槽口20的外边沿接触;折弯槽口21的外侧面的边沿继续向内转动,钣金件12在折弯槽口21的外侧面的边沿处向下折弯,直到折弯槽口21的外侧面与上压槽口20的内侧面对钣金件12的竖直折弯段贴合压紧,且钣金件12的水平折弯段由上压槽口20的上侧面和旋转折块18贴合压紧,完成对钣金件12的连续折弯;压合机构带动上模板6上移,压料板13通过复位机构14实现压料板13的上移复位。从而完成整个钣金件12的连续折弯工艺。

通过调节上压槽口20和折弯槽口21各侧面的倾斜角度,可实现钣金件12的不同折弯角度,灵活性好,通用性强。优选上压槽口20为长方形,折弯槽口21为直角扇形,能实现钣金件12的两个直角的连续折弯。

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用旋转可变间隙的折弯机构可同时完成两个连续折弯,在连续折弯过程中,折弯间隙由大逐步缩小,模具零件与钣金件12没有相对移动,对钣金件12表面不会产生滑动摩擦和磨损,能有效避免钣金件12表面镀锌层的损伤和剥落,大大提高产品良率及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折块18呈圆柱形结构,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折弯固定座17,所述折弯固定座17上侧面开有与圆柱形的旋转折块18匹配的弧面形的滑槽22。通过圆柱结构的旋转折块18与折弯固定座17上的弧面形的滑槽22紧贴精密配合,可实现旋转折块18的灵活转动,结构简单,实现容易;并可在滑槽22内加入润滑油,促使旋转折块18转动平稳、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折块18靠近所述折弯槽口21外侧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折弯固定座17连接的复位拉簧19。通过复位拉簧19的拉力,可实现对旋转折块18连续折弯工艺后的自动转动复位,便于进行下一钣金件12的连续折弯工艺,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槽口21的内侧面呈中间凸起的弧形面。在压料板13对折弯槽口21的内侧面下压和旋转折块18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压料板13与折弯槽口21内侧面的压合位置平稳过渡,保证旋转折块18转动的平稳定和顺畅性,并能有效降低旋转折块18与压料板13由于受力不匀而产生的压合磨损,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槽口20的上侧面外边沿倒有圆角。在钣金件12向上折弯与上压槽口20的上侧面外边沿接触后,继续向内折弯过程中,钣金件12上表面与上压槽口20的上侧面外边沿间始终具有一定压力,且具有较小的相对位移,圆角的设置,可以大大减小上压槽口20的上侧面外边沿对钣金件12的压痕损伤和划痕损伤,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14为弹簧,所述复位机构14下侧安装有下夹板11,所述下夹板11上设有竖直导向所述压料板13的导向柱,所述折弯固定座17安装在所述下夹板11上侧。通过弹簧的弹力和导向柱的导向,实现压料板13的向上自动复位,便于对下一钣金件的连续折弯工艺,运行稳定、精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11下侧依次安装有下垫板10、下模座9、下垫块8和下承板7;所述上模板6上侧依次安装有上垫板5、上夹板4、上模座3、上垫块2和上承板1;所述上模座3下侧面设有方向向下的圆柱形的导柱15,所述下模座9上设有与所述导柱15匹配的导柱座16。通过上承板1和下承板7分别安装在压合机构的上下两侧,通过压合机构提供压合动力,实现钣金件的连续折弯工艺;通过上模座3上的导柱15和下模座9上的导柱座16配合,对压料板13的下压极限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对压料板13和旋转折块18的挤压损伤,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15上套设有套筒152和连接所述套筒152与上模座3的缓冲弹簧151。压合过程中,套筒152首先与导柱座16接触,套筒152克服弹簧151的弹力上移,直到导柱座16与导柱15接触限位,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降低导柱座16与导柱15接触碰撞时的速度和碰撞噪音,延长导柱座16与导柱15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152的圆形侧面上阵列有通孔,所述套筒152为铜材质。有效降低套筒152与导柱座16接触时产生的噪音,并降低对导柱座16的磨损,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本钣金件无磨痕连续折弯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用旋转可变间隙的折弯机构可同时完成两个连续折弯,在连续折弯过程中,折弯间隙由大逐步缩小,模具零件与钣金件没有相对移动,对钣金件表面不会产生滑动摩擦和磨损,能有效避免钣金件表面镀锌层的损伤和剥落,大大提高产品良率及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套筒和弹簧的设置,有效降低导柱座与导柱接触碰撞时的速度和碰撞噪音,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