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多工位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9685发布日期:2020-12-04 1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片模,所述落片模被配置为将外壳原料型材切片落料以形成待加工的圆片;

拉深模,所述拉深模被配置为将所述待加工的圆片拉深并扩边以形成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

拉深成型模,所述拉深成型模被配置为将所述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多次连续拉深成型以形成具有凹槽和开口斜面的空心圆柱;

整形模,所述整形模被配置为将拉深成型的斜面进行开口斜面整形;

法兰拍平模,所述法兰拍平模被配置为将所述开口斜面拍平以形成法兰边;

剪边模,所述剪边模被配置为将所述法兰边的边缘剪切整齐;

冲孔模,所述冲孔模被配置为将剪边完成后的零件顶部冲孔;

中孔倒角模,所述中孔倒角模被配置为将冲孔完成后的零件进行中孔倒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片模包括落片模下部和落片模上部,所述落片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下垫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凹模板,所述凹模板开设有通孔以容纳落片凹模,所述落片凹模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凹模板中,所述固定板上对应于所述落片凹模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落片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落片凸模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中心开孔的第一卸料板设置在所述落片凸模的周围,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上垫板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模包括拉深模下部和拉深模上部,所述拉深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所述下垫板上固设有第一凸模固定座,所述第一凸模固定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拉深凸模,中心开孔的第二卸料板设置在所述拉深凸模的周围,通过第三弹簧与所述下垫板相连接;所述拉深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拉深凹模通过第一凹模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第一卸料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模固定座和拉深凹模中,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卸料块和上垫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深成型模包括拉深成型模下部和拉深成型模上部,所述拉深成型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所述下垫板上固设有第二凸模固定座,所述第二凸模固定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拉深成型凸模,中心开孔的第三卸料板设置在所述拉深成型凸模的周围,与所述下垫板相连接;所述拉深成型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拉深成型凹模通过第二凹模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第二卸料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模固定座和拉深成型凹模中,第四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卸料块和上垫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模包括整形模下部和整形模上部,所述整形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所述下垫板上固设有第三凸模固定座,所述第三凸模固定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整形凸模,多个第一卸料柱围绕所述整形凸模设置,通过第六弹簧与所述下垫板相连接;所述整形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整形凹模通过第三凹模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第三卸料块位于所述第三凹模固定座和整形凹模中,第五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三卸料块和上垫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拍平模包括法兰拍平模下部和法兰拍平模上部,所述法兰拍平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所述下垫板上固设有第四凸模固定座,所述第四凸模固定座上可拆卸安装有所述法兰拍平凸模,多个第二卸料柱围绕所述法兰拍平凸模设置,通过第八弹簧与所述下垫板相连接;所述法兰拍平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法兰拍平凹模通过第三凹模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第四卸料块位于所述第三凹模固定座和法兰拍平凹模中,第七弹簧设置在所述第四卸料块和上垫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边模包括剪边模下部和剪边模上部,所述剪边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所述下垫板通过模帽固定座固定设置定位模帽,废料剪套设在所述模帽固定座周围,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模帽,所述废料剪外侧设置有第一出料槽固定座,所述第一出料槽固定座与设置在外部的第一出料槽相连;所述剪边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剪边凹模通过第五凹模固定座、第四凹模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卸料杆位于所述剪边模上部的腔体内,顶杆设置在所述卸料杆顶部,所述卸料杆还包括在所述第四凹模固定座中设置的卸料垫块和在所述第五凹模固定座中设置的定位套,所述卸料垫块上设置有第九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包括冲孔下部和冲孔上部,所述冲孔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冲孔凹模通过冲孔凹模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垫板上,所述冲孔凹模的直径小于待加工零件的直径,且中心具有凹口,所述冲孔凹模外侧设置有第二出料槽固定座,所述第二出料槽固定座与设置在外部的第二出料槽相连;所述冲孔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定位凹模通过第六凹模固定座、凸模导向座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冲孔凸模穿过所述凸模导向座、定位凹模,且伸出所述定位凹模,与所述冲孔凹模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孔倒角模包括中孔倒角模下部和中孔倒角模上部,所述中孔倒角模下部通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上,其中,所述下垫板上固设有第五凸模固定座,所述第五凸模固定座上可拆卸安装有中孔倒角凸模,所述中孔倒角凸模中心具有倒角凸台,多个第三卸料柱围绕所述中孔倒角凸模设置,通过第十一弹簧与所述下垫板相连接;所述中孔倒角模上部通过上垫板和上模板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其中,中孔倒角凹模通过第七凹模固定座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垫板上,第五卸料块位于所述第七凹模固定座和拉深凹模中,第十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五卸料块和上垫板之间。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多工位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落片步骤:将外壳原料型材送入落片模,利用落片模将其切片落料以形成待加工的圆片;

步骤2、拉深步骤,使用推杆将待加工的圆片推到第一工位,与机械臂上的夹取装置配合,将其送至拉深模中,利用拉深模将待加工的圆片第一次拉深以形成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

步骤3、拉深成型步骤:使用机械臂将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传送至拉深成型模,利用拉深成型模将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拉深成型以形成具有凹槽和开口斜面的空心圆柱;

步骤4、整形步骤:使用机械臂将具有凹槽和开口斜面的空心圆柱传送至整形模,利用整形模将具有凹槽和开口斜面的空心圆柱进行开口斜面整形;

步骤5、法兰拍平步骤:使用机械臂将开口整形后的零件传送至法兰拍平模,利用法兰拍平模将开口的斜面拍平以形成法兰边;

步骤6、剪边步骤:使用机械臂将法兰边拍平后的零件传送至剪边模,利用剪边模将开口的法兰边的边缘剪切整齐;

步骤7、冲孔步骤:使用机械臂将剪边完成后的零件传送至冲孔模,利用冲孔模将剪边完成后的零件顶部冲孔;

步骤8、中孔倒角步骤:使用机械臂将冲孔完成后的零件传送至中孔倒角模,利用中孔倒角模将冲孔完成后的零件的中孔进行倒角;

步骤9、成品步骤:使用机械臂将中孔倒角完成后的零件传送至成品工位,加工完成所需要的外壳零件产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壳多工位模具,包括:落片模,将外壳原料型材切片落料以形成待加工的圆片;拉深模,将所述待加工的圆片拉深并扩边以形成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拉深成型模,将所述具有凹槽和扩边的空心圆柱多次连续拉深成型以形成具有凹槽和开口斜面的空心圆柱;整形模,将拉深成型的斜面进行开口斜面整形;法兰拍平模,将所述开口斜面拍平以形成法兰边;剪边模,将所述法兰边的边缘剪切整齐;冲孔模,将剪边完成后的零件顶部冲孔;中孔倒角模,将冲孔完成后的零件进行中孔倒角。本发明实现外壳的流水线自动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银;卞圣玮;孟祥龙;陈小宏;陈齐林;张素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裕钦精密拉深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