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6357发布日期:2020-10-17 02:1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散热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散热器正朝着轻型,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汽车散热器的结构也在不断地适应新发展。由于铝密度低,强度不高,因此以铝为原材料制成的散热器强度不高。受车辆运行长期重复振动影响,散热器产生的疲劳强度致使铝管损坏。因此,通过在散热器中插入加强夹的方式加大强度,满足汽车散热器的强度需求,从而保障铝制散热器的使用周期。加强夹为满足后续工序钎焊需要,材质必须为铝制。

由于铝制加强夹厚度仅为0.97mm,其独特的工字型设计导致本体极易变形,且零件本身变形方向不受控,导致很难矫形归正以满足后续工艺。目前世界范围内此工序皆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矫形和插入扁管。

现有人工手动操作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加强夹变形不受控,自动化矫形很难完成,加强夹的变形造成插入位置误差较大,准确率较低等问题,这些成为长期困扰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散热器加强夹自动装配线。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置有矫形机构和弹夹模具装置,工作台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和弹夹模具装置对应的搬运机械手;所述矫形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与一移动架相连,移动架上设置有下压模具的下压气缸,下压模具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底部通过顶升气缸设置有与下压模具配合的顶升模具;工作台上通过传输气缸设置有载料架,载料架的上料工位与下压模具相对应,载料架的下料工位与搬运机械手相对应;所述弹夹模具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弹夹模具体,弹夹模具体内为通槽;所述机架上通过顶出气缸设置有与弹夹模具体的通槽配合的顶出块;所述弹夹模具体的通槽为竖向时,与搬运机械手相对应;弹夹模具体的通槽为横向时,与所述顶出块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相应于弹夹模具装置的弹夹模具体设置有芯体搬运装置,所述芯体搬运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搬运气缸,搬运气缸与一芯体平台相连;机架上相应于芯体平台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向下的固定气缸,固定气缸与一下压块相连;所述芯体平台四角处设置有定位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装置设置为至少4个,位于芯体搬运装置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的水平移动机构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上设置有横移架,所述弹夹模具装置的机架通过纵移气缸设置于横移架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伺服电机和与横移架相连的丝杠丝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块包括设置于芯体平台外侧两角部的固定卡块和设置于芯体平台内侧边缘的活动卡块,活动卡块和芯体平台之间设置有卡紧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模具两端均设置有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底部相对于两工件吸取口设置有两个顶升气缸,两个顶升气缸上的顶升模具分别为外八整形模具和标准整形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夹模具装置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转动气缸,转动气缸与一齿条相连,所述弹夹模具体通过转轴上的齿轮与齿条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体包括与转轴相连的固定体,固定体上通过浮动弹簧等高螺栓组件设置有浮动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替代人工操作,更经济,安全高效。以实现每个产品15秒一节拍,而人工操作每个产品为60秒一节拍,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2、本发明提高产品合格率。本发明使用时,除人工取放芯体到芯体搬运装置上,其余工作均由本发明完成,矫形后的加强夹能精确的通过弹夹模具装置精准插入,可以将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

3、本发明实现铝制散热器加强夹从手工放置到机器自动放置,有效提高了散热器的整体强度,使其能够抵抗自身疲劳强度,提高产品耐用性能,增加产品寿命,间接保护环境。

4、本发明的两顶升模具为外八整形模具和标准整形模具,通过对工件进行第一次整形,使工件形成略微外八的形状,再通过第二次整形将工件形成标准形状,保证工件的精确成形,便于后续插入芯体的工作可靠、精确进行。

5、本发明的弹夹模具体由固定体和浮动体结合而成,浮动体在弹簧等高螺栓组件的作用下能产生允许范围内的活动,从而便于加强夹在各工位之间的轮转,不会发生卡阻的情况,保证工作顺利、稳定的进行。

6.弹夹模具完成狭小的空间同时实现加强夹的放置与精准插入工作,通过等高螺栓与弹簧的配合以保证实现加强夹的微量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矫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矫形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矫形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顶升模具和顶升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弹夹模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夹模具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芯体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工作台。

2为矫形机构、21为伸缩气缸、22为移动架、23为传输气缸、24为下压气缸、25为载料架、26为归正气缸、27为下压模具、28为微调电机、29为负压机构、210为上料架、211为顶升气缸、212为顶升模具。

3为搬运机械手。

4为弹夹模具装置、41为纵移气缸、42为横移架、43为机架、44为顶出气缸、45为顶出块、46为固定体、47为弹夹模具体、48为浮动体、49为通槽、410为转动气缸、411为齿轮、412为齿条。

5为芯体搬运装置、51为固定卡块、52为芯体平台、53为活动卡块、54为搬运气缸、55为固定气缸、56为下压块。

6为水平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矫形机构2和弹夹模具装置4对应的搬运机械手3;所述矫形机构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伸缩气缸21,伸缩气缸21与一移动架22相连,移动架22上设置有下压模具27的下压气缸24,下压模具27上设置有与负压机构29相连的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1底部通过顶升气缸211设置有与下压模具27配合的顶升模具212;工作台1上通过传输气缸23设置有载料架25,载料架25的上料工位与下压模具27相对应,载料架25的下料工位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包括机架43,机架43上通过转动机构设置有弹夹模具体47,弹夹模具体47内为通槽49;所述机架43上通过顶出气缸44设置有与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配合的顶出块45;所述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竖向时,与搬运机械手3相对应;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为横向时,与所述顶出块45相对应。

所述载料架25和传输气缸23之间设置有微调电机2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1上相应于弹夹模具装置4的弹夹模具体47设置有芯体搬运装置5,所述芯体搬运装置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搬运气缸54,搬运气缸54与一芯体平台52相连;机架43上相应于芯体平台5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向下的固定气缸55,固定气缸55与一下压块56相连;所述芯体平台52四角处设置有定位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设置为至少两个,位于芯体搬运装置5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设置于机架43上的水平移动机构6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6包括设置于机架43上的横移机构,横移机构上设置有横移架42,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的机架43通过纵移气缸41设置于横移架42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伺服电机和与横移架42相连的丝杠丝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卡块包括设置于芯体平台52外侧两角部的固定卡块51和设置于芯体平台52内侧边缘的活动卡块53,活动卡块53和芯体平台52之间设置有卡紧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模具27两端均设置有工件吸取口;所述工作台1底部相对于两工件吸取口设置有两个顶升气缸211,两个顶升气缸211上的顶升模具212分别为外八整形模具和标准整形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夹模具装置4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43上的转动气缸410,转动气缸410与一齿条412相连,所述弹夹模具体47通过转轴上的齿轮411与齿条412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夹模具体47包括与转轴相连的固定体46,固定体46上通过浮动弹簧等高螺栓组件设置有浮动体48。

所述工作台1上相应于下压模具27设置有上料架210。

所述工作台1上相应于载料架25设置有归正气缸26。

所述搬运机械手3为可购置的现有技术。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振动给料盘(未图示)将加强夹码放于上料架210上,伸缩气缸21带动移动架22移动,下压模具27的工件吸取口(在下压模具27下方,未图示)将上料架210上的加强夹吸起,伸缩气缸21动作,将吸起的加强夹与外八整形模具相对,顶升气缸211和下压气缸24同时动作,加强夹在顶升模具212和下压模具27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一次整形,形成略微外八的形状;伸缩气缸21动作,下压模具27的另一工件吸取口再吸取一加强夹,伸缩气缸21动作,使进行一次整形的加强夹移动至标准整形模具处,将新吸取的加强夹移动至外八整形模具处;下压气缸24和顶升气缸211动作,第一个加强夹完成两次整形,第二个加强夹完成一次整形,伸缩气缸21再次动作,将完成两次整形的加强夹传输到载料架25上,完成一次整形的加强夹传输到标准整形模具处;被传输到载料架25上的加强夹在传输气缸23的推动下,移动至下料工位;归正气缸26对加强夹进行归正,由搬运机械手3将加强夹传输到弹夹模具装置4处。

弹夹模具装置4的转动气缸410动作,齿条412的直线运动配合齿轮411的转动带动弹夹模具体47转动,弹夹模具体47的通槽49向上;搬运机械手3将加强夹放置于通槽49内;转动气缸410反向动作,等待将加强夹插入芯体。

人工将芯体放置于芯体平台52上,通过活动卡块53和固定卡块51将芯体固定于芯体平台52上;搬运气缸54动作,将芯体移动至与弹夹模具装置4对应位置,顶出气缸44动作,顶出块45将加强夹顶出,插入到芯体中,完成加强夹的装配。

本发明的横移机构可调节弹夹模具装置4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芯体,还能对弹夹模具体47进行横向微调,保证加强夹的顺利插入;同时本发明的纵移气缸41能控制弹夹模具装置4前进和后退,保证弹夹模具装置4不与芯体搬运装置5相互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