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2807发布日期:2020-12-18 17:4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件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洗衣机减速器安装座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工件的中部进行冲压拉延形成孔部翻边,由于有些工件的板厚较大并且形成的翻边高度较大,这样在冲压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翻边处出现裂痕,如图9所示的洗衣机减速器安装座,工件的厚度约为2~2.5mm,中部拉延形成的翻边高度为1.5~2.5cm,涂覆冲压拉伸油虽然能够起到防止开裂的作用,但是目前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并且工件冲压成型后也需要人工对工件上的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效率低,并且冲压拉伸油的用量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加工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用于对工件的中部进行冲压成型的成型机构,和对工件进行转送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的转送路径上设置有用于向工件中部待冲压翻边的孔部覆盖薄膜片的盖料机构,薄膜片的尺寸大于孔部的尺寸,薄膜片与工件相贴靠的边部涂布有冲压拉伸油。

优选地,转送路径上设置有盖料工位,盖料工位处设置向工件中部待冲压翻边的孔部处覆盖薄膜片的盖料机构,还包括向盖料工位处连续供送涂覆有冲压拉伸油的薄膜片的供膜片机构。

优选地,供膜片机构包括用于储放卷膜的储料单元,对卷膜进行开卷导送的导送单元,导送单元对开卷后的膜带进行导送的路径上设置有断裂痕形成单元和涂液单元,断裂痕形成单元用于在卷膜上形成断裂痕,断裂痕的形状与薄膜片的形状相匹配,涂布单元用于向断裂痕内部的膜材涂覆冲压拉伸油,盖料机构使得断裂痕内的膜材与卷膜相分离形成所述的薄膜片并贴附至工件表面。

优选地,断裂痕单元包括位于膜带外侧的刀轴,刀轴的轴身上设置有用于向膜带上辊压形成所述的断裂痕的辊压齿,辊压齿在刀轴的周壁上呈圆形布置。

优选地,涂布单元包括位于膜带外侧的涂布辊,涂布辊上设置有与断裂痕相匹配布置的涂布区域,涂布辊上设置有用于向涂布区域涂加冲压拉伸油的加油组件,所述涂布区域的形状与断裂横的形状相一致。

优选地,盖料工位处的膜带位于工件的上方,盖料机构包括压片头,压片头升降式装配在机架上,压片头与膜带相接处部位的轮廓与断裂横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压片头上设置有吹气组件,吹气组件使得压片头上的薄膜片与压片头完全分离。

优选地,送料机构包括a输送线和b输送线,a、b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同且交接处设为成型工位,成型工位处设置成型机构,a输送线用于向成型工位输送待进行冲压翻边的工件,b输送线用于将成型工位冲压翻边后的工件移出,a输送线支撑输送工件的a支撑面高度低于b输送线支撑输送工件的b支撑面高度,成型机构包括位于下侧的支撑模具和下压模头,支撑模具上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和与工件上冲压翻边对应布置的浮动块,a输送线包括两相对布置的a输送部,b输送线包括两相对布置的b输送部,a输送部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抬撑工件的a抬撑部,b输送部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抬撑工件的b抬撑部,a、b抬撑部活动安装,成型工位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a、b抬撑部状态的a、b调节部;

a输送线上输送的工件与支撑模具相对应布置时,a输送线停止输送,a调节部用于调节处于工作态的a抬撑件转至避让状态使得待冲压翻边的工件落至定位机构上进行定位;下压模头下压工件进行冲压翻边,处于高位的浮动块受下压模头抵靠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与冲压翻边后的工件分离时,浮动块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使得工件进行抬升从定位组件上脱离,此时b调节部用于调节处于避让状态的b抬撑件转至工作状态对冲压翻边的后工件进行抬撑移出成型工位。

优选地,a抬撑部包括a支撑件,a支撑件沿a输送线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b抬撑部包括b支撑件,b支撑件沿b输送线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成型工位处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的下表面处设置有a导槽,调节件的上表面处b导槽,a导槽、b导槽的槽长方向与a、b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一致,调节件沿a输送线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a支撑件的上表面设置有与a导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a滑块,b支撑件的下表面设置有与b导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b滑块,a导槽、b导槽分别构成所述的a、b调节部,移动调节件用于改变a、b抬撑部的状态。

优选地,a输送部为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链构成,b输送部为水平布置的环形输送链构成,b支撑件靠近工件的上表面的边部进行倒角或圆角处理。

优选地,a输送线上还设置有对冲压翻边处理后支撑模具上存留的膜碎片进行清理的a清理件。

优选地,a清理件为a刷体,a刷体在a输送线上间隔设置,且每个待冲压翻边的工件进入成型工位处理前a清理件先对支撑模具进行清理处理。

优选地,a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优选地,b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对冲压翻边后的工件上残存的膜碎片和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的b清理件。

优选地,b清理件包括b刷体和清理辊头,b刷体沿b输送线的宽度方向滑动布置,清理辊头升降式安装。

优选地,还包括储料机构,储料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实现工件在储料机构和a输送线进料端之间的转运的a转运机构。

优选地,还包括收料机构,收料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实现工件在b输送线出料端和收料机构之间的转运的b转运机构。

优选地,卷膜为塑料膜或薄布。

优选地,涂布区域呈圆环形,圆环的环宽大于翻边的高度。

优选地,储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与工件相适应的储料架,储料架内存放待加工的工件。

优选地,收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收料框,收料框用于存放加工完成后的工件。

优选地,a转运机构和b转运机构的结构相同,a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架,转运架活动安装在机架上,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转运架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转运架在a输送部的进料端与储料架之间、b输送部的出料端与收料框之间移动,在转运架上活动设置有与工件相适应的转运板,转运板升降式装配在转运架上,在转运板上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在通电时吸附工件,由转运架带动进行移动,电磁铁断电时,工件从转运板上落下,对工件进行转运。

优选地,涂布辊的一端连接有导油管,导油管的另一端接入到油槽内,油槽设置在机架上。

优选地,吹气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压片头上的吹气嘴,吹气嘴吹出气流使得薄膜片与压片头分离,吹气嘴与鼓风组件相连接,鼓风组件设置在机架上。

优选地,调节件包括调节块,a导槽设置在调节块的下表面,b导槽设置在调节块的上表面,调节块沿b输送线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机架上设置有带动调节块进行移动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带动调节块向b输送线的内侧移动时,a支撑件上的a滑块与a导槽滑动导向配合,b支撑件上的b滑块与b导槽滑动导向配合,当驱动气缸带动调节块向b输送线的外侧移动时,a导槽与a滑块带动a支撑件在a输送线上移动,b导槽与b滑块带动b支撑件在b输送线上移动。

优选地,a支撑件和b支撑件的结构相同,a支撑件包括设置在a输送部上的过渡连接板,在过渡连接板上沿a输送部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对工件进行支撑的支撑板,在过渡连接板上远离a输送部内侧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当驱动气缸带动调节块向b输送线的内侧移动时,支撑板对工件进行支撑,当驱动气缸带动调节块向b输送线的外侧移动时,支撑板对工件进行避让。

优选地,在限位块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在导向杆上设置有缓冲弹簧,在过渡连接板上设置有波珠螺丝,在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波珠螺丝相配合的定位孔,当支撑板对工件进行支撑时,波珠螺丝与定位孔相配合保持过渡连接板与支撑板在a、b输送部上移动时相对固定,当支撑板对工件进行避让时,缓冲弹簧被压缩,使得滑块与导槽相分离时,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波珠螺丝移动到定位孔内,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优选地,浮动块活动连接在支撑模具上,在支撑模具和浮动块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下压模头下压工件进行冲压时,连接弹簧被压缩,浮动块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与工件分离时,连接弹簧回弹,浮动块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立状布置和水平布置的环形输送链,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能自动的上料和下料,加工效率高,同时配合设置的盖料机构,有利于保持工件的冲压效果,自动化水平高,在输送链的前端设置的储料机构和后端设置的收料机构,能方便的对工件进行上料和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收集。设备的生产加工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满足工件冲压成型的需求,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3为图1俯视的结构视图;

图4为图1主视的结构视图;

图5为图1仰视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块与a支撑件和b支撑件装配的结构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盖料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支撑件的结构视图;

图9为洗衣机减速器安装座的结构视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机架,110-b刷体,120-清理辊头,200-储料架,300-a转运机构,310-转运架,320-转运板,330-电磁铁,400-盖料机构,410-刀轴,420-辊压齿,430-涂布辊,431-导油管,440-压片头,441-吹气嘴,500-送料机构,510-a输送线,520-a支撑件,521-过渡连接板,522-支撑板,523-限位块,524-导向杆,525-缓冲弹簧,526-波珠螺丝,527-定位孔,528-a滑块,529-a刷体,530-b输送线,540-b支撑件,541-b滑块,600-调节块,610-a导槽,620-b导槽,630-驱动气缸,700-成型机构,710-支撑模具,720-下压模头,730-浮动块,740-连接弹簧,800-b转运机构,900-收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参阅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洗衣机减速器安装座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在工件的中部涂覆冲压拉伸油,并且冲压成型后也需要手动对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效率低下、自动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如图1至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用于对工件的中部进行冲压成型的成型机构700,和对工件进行转送的送料机构500,送料机构500的转送路径上设置有用于向工件中部待冲压翻边的孔部覆盖薄膜片的盖料机构400,薄膜片的尺寸大于孔部的尺寸,薄膜片与工件相贴靠的边部涂布有冲压拉伸油。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送料机构500包括a输送线510和b输送线530,a、b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同且交接处设为成型工位,在a输送线510的进料端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存储的储料机构,a、b输送线工作时,通过设置在机架100上的a转运机构300将储料机构上的工件转运到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上,a支撑件520由a输送线510带动进行移动,在移动到盖料工位处时,卷膜开卷并且通过导送单元对膜带进行导送,导送过程中,刀轴410上的辊压齿420在膜带上辊压出圆形的断裂痕,继续导送时,通过涂布辊430将冲压拉伸油涂覆在断裂痕内部的膜材上,当到达压片头440下方时,压片头440下压配合吹气嘴441使得断裂痕处的膜材与膜带分离并贴附在工件待冲压的表面处,a支撑件520继续带动贴附薄膜的工件进行移动,到达成型工位处时,相邻两a支撑件520之间的a刷体529对支撑模具710进行清理,a、b输送线530停止输送,此时a支撑件520上表面的a滑块528与调节块600下表面的a导槽610滑动配合连接,b支撑件540下表面的b滑块541与调节块600上表面的b导槽620滑动配合连接,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a、b输送线的外侧进行移动,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均向a、b输送线530的外侧移动,使得a支撑件520上的工件下落到支撑模具710上,且工件上待冲压的处与浮动块730相对应,当下压模头720下压工件进行冲压翻边,处于高位的浮动块730受下压模头720抵靠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720与冲压翻边后的工件分离时,浮动块730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使得工件进行抬升从支撑模具710上的定位组件上脱离,浮动块730顶起冲压后的工件的高度与b支撑件540的高度相平齐,然后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a、b输送线的内侧进行移动,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均向a、b输送线的内侧移动,使得滑块和滑槽能在a、b输送线输送时相分离,同时使得后一处的支撑件能与调节块600滑动配合连接,此时b支撑件540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支撑,a、b输送线继续输送,在b支撑件540由b输送线530带动输送过程中,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的b刷体110和清理辊头120分别对冲压翻边后的工件上残存的膜碎片和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在到达b输送线530的出料端时,通过b转运机构800将冲压后的工件从b支撑件540上转运到收料框900内。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转送路径上设置有盖料工位,盖料工位处设置向工件中部待冲压翻边的孔部处覆盖薄膜片的盖料机构400,还包括向盖料工位处连续供送涂覆有冲压拉伸油的薄膜片的供膜片机构。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其中的供膜片机构包括用于储放卷膜的储料单元,对卷膜进行开卷导送的导送单元,当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将支撑的工件输送到盖料工位处时,导送单元对储料单元上的膜卷进行开卷和导送,导送单元对开卷后的膜带进行导送的路径上设置有断裂痕形成单元和涂液单元,断裂痕形成单元用于在卷膜上形成断裂痕,断裂痕的形状与薄膜片的形状相匹配,断裂痕单元包括位于膜带外侧的刀轴410,刀轴410的轴身上设置有用于向膜带上辊压形成所述的断裂痕的辊压齿420,辊压齿420在刀轴410的周壁上呈圆形布置,当膜卷从刀轴410之间穿过时,辊压齿420在膜带上辊压形成断裂痕,涂布单元用于向断裂痕内部的膜材涂覆冲压拉伸油,涂布单元包括位于膜带外侧的涂布辊430,涂布辊430上设置有与断裂痕相匹配布置的涂布区域,涂布辊430上设置有用于向涂布区域涂加冲压拉伸油的加油组件,所述涂布区域的形状与断裂横的形状相一致,涂布辊430的一端连接有导油管431,导油管431的另一端接入到油槽内,油槽设置在机架100上,断裂痕形成后的膜带穿过涂布辊430时,断裂痕内部的膜材被涂覆冲压拉伸油,盖料机构400包括压片头440,压片头440升降式装配在机架100上,压片头440与膜带相接处部位的轮廓与断裂横的形状相匹配,压片头440上设置有吹气组件,吹气组件使得压片头440上的薄膜片与压片头440完全分离,吹气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压片头440上的吹气嘴441,吹气嘴441吹出气流使得薄膜片与压片头440分离,吹气嘴441与鼓风组件相连接,鼓风组件设置在机架100上,当涂覆冲压拉伸油的膜材放卷到压片头440下方时,压片头440向下压动,使得断裂痕区域内的膜材从膜卷上分离,配合吹气嘴441使得薄膜片贴附在工件上。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供膜片机构包括用于储放卷膜的储料单元,对卷膜进行开卷导送的导送单元,导送单元对开卷后的膜带进行导送的路径上设置有断裂痕形成单元和涂液单元,断裂痕形成单元用于在卷膜上形成断裂痕,断裂痕的形状与薄膜片的形状相匹配,涂布单元用于向断裂痕内部的膜材涂覆冲压拉伸油,盖料机构400使得断裂痕内的膜材与卷膜相分离形成所述的薄膜片并贴附至工件表面。通过设置的断裂痕形成单元和涂液单元,能在开卷后的膜卷在导送过程中在膜卷上形成圆形的断裂痕区域,同时在断裂痕区域内侧的膜带上涂上冲压拉伸油。

优选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断裂痕单元包括位于膜带外侧的刀轴410,刀轴410的轴身上设置有用于向膜带上辊压形成所述的断裂痕的辊压齿420,辊压齿420在刀轴410的周壁上呈圆形布置。当导送的膜卷穿过刀轴410时,通过刀轴410的滚动使得刀轴410上的辊压齿420在膜带上辊压形成圆形的断裂痕。

优选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涂布单元包括位于膜带外侧的涂布辊430,涂布辊430上设置有与断裂痕相匹配布置的涂布区域,涂布辊430上设置有用于向涂布区域涂加冲压拉伸油的加油组件,所述涂布区域的形状与断裂横的形状相一致。当断裂痕形成的膜带继续输送,穿过涂布辊430时,涂布辊430上的冲压拉伸油被涂覆在断裂痕区域内的膜带上,完成冲压拉伸油的涂覆工作。

优选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盖料工位处的膜带位于工件的上方,盖料机构400包括压片头440,压片头440升降式装配在机架100上,压片头440与膜带相接处部位的轮廓与断裂横的形状相匹配。当涂覆冲压拉伸油后的断裂痕区域内的膜卷输送到压片头440的下方时,压片头440向下压动,使得断裂痕内的膜材与膜卷进行分离。

在与压片头440对应的两a输送线510之间设置有对工件进行支撑的a支撑架,压片头440下压到低位时,a支撑架对工件进行支撑。

优选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压片头440上设置有吹气组件,吹气组件使得压片头440上的薄膜片与压片头440完全分离。当压片头440向下压动使得断裂痕内的膜材与膜卷分离后,吹气嘴441吹出气体,使得薄膜片能贴附在工件上,防止压片头440向上移动过程中,分离后的薄膜片由于静电或者粘性被粘接在压片头440上,造成工件上薄膜片的缺失,导致冲压时产生废品。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送料机构500包括a输送线510和b输送线530,a、b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同且交接处设为成型工位,成型工位处设置成型机构700,a输送线510用于向成型工位输送待进行冲压翻边的工件,b输送线530用于将成型工位冲压翻边后的工件移出,a输送线510支撑输送工件的a支撑面高度低于b输送线530支撑输送工件的b支撑面高度,成型机构700包括位于下侧的支撑模具710和下压模头720,支撑模具710上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和与工件上冲压翻边对应布置的浮动块730,a输送线510包括两相对布置的a输送部,b输送线530包括两相对布置的b输送部,a输送部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抬撑工件的a抬撑部,b输送部上间隔设置有用于抬撑工件的b抬撑部,a、b抬撑部活动安装,成型工位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a、b抬撑部状态的a、b调节部;

a输送线510上输送的工件与支撑模具710相对应布置时,a输送线510停止输送,a调节部用于调节处于工作态的a抬撑件转至避让状态使得待冲压翻边的工件落至定位机构上进行定位;下压模头720下压工件进行冲压翻边,处于高位的浮动块730受下压模头720抵靠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720与冲压翻边后的工件分离时,浮动块730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使得工件进行抬升从定位组件上脱离,此时b调节部用于调节处于避让状态的b抬撑件转至工作状态对冲压翻边的后工件进行抬撑移出成型工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其中的a输送部为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链构成,b输送部为水平布置的环形输送链构成,在被贴附冲压拉伸油薄膜片的工件经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输送到成型工位处时,a、b输送线530停止输送,此时a支撑件520上表面的a滑块528与调节块600下表面的a导槽610滑动配合连接,b支撑件540下表面的b滑块541与调节块600上表面的b导槽620滑动配合连接,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a、b输送线的外侧进行移动,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均向a、b输送线的外侧移动,使得a支撑件520上的工件下落到支撑模具710上,且工件上待冲压的处与浮动块730相对应,当下压模头720下压工件进行冲压翻边,处于高位的浮动块730受下压模头720抵靠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720与冲压翻边后的工件分离时,浮动块730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使得工件进行抬升从支撑模具710上的定位组件上脱离,浮动块730顶起冲压后的工件的高度与b支撑件540的高度相平齐,然后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a、b输送线的内侧进行移动,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均向a、b输送线的内侧移动,使得滑块和滑槽能在a、b输送线输送时相分离,同时使得后一处的支撑件能与调节块600滑动配合连接,此时b支撑件540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支撑,a、b输送线继续输送。

优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抬撑部包括a支撑件520,a支撑件520沿a输送线51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b抬撑部包括b支撑件540,b支撑件540沿b输送线53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成型工位处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的下表面处设置有a导槽610,调节件的上表面处b导槽620,a导槽610、b导槽620的槽长方向与a、b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一致,调节件沿a输送线51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a支撑件5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a导槽61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a滑块528,b支撑件54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b导槽62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b滑块541,a导槽610、b导槽620分别构成所述的a、b调节部,移动调节件用于改变a、b抬撑部的状态。调节件包括调节件包括调节块600,a导槽610设置在调节块600的下表面,b导槽620设置在调节块600的上表面,调节块600沿b输送线53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设置有带动调节块600进行移动的驱动气缸630,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b输送线530的内侧移动时,a支撑件520上的a滑块528能与a导槽610滑动导向配合,b支撑件540上的b滑块541能与b导槽620滑动导向配合,使得a支撑块和b支撑块能对工件进行支撑,当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b输送线530的外侧移动时,a导槽610与a滑块528带动a支撑件520在a输送线510上移动,b导槽620与b滑块541带动b支撑件540在b输送线530上移动,使得a支撑块和b支撑块能对工件进行避让。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输送部为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链构成,b输送部为水平布置的环形输送链构成,b支撑件540靠近工件的上表面的边部进行倒角或圆角处理。a输送线510支撑输送工件的a支撑面高度低于b输送线530支撑输送工件的b支撑面高度,a输送部为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链,使得设置在其上的a支撑件520能持续的输送待冲压的工件到成型工位处,b输送部为水平布置的环形输送链,使得冲压后的工件能内被浮动块730顶起到b支撑件540上,通过在b支撑件上表面的边部设置的倒角或者圆角,使得b支撑件能方便的从工件底部伸入,对工件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对支撑模具710上完成冲压后的表面进行清理,本实施例中的a输送线510上还设置有对冲压翻边处理后支撑模具710上存留的膜碎片进行清理的a清理件。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清理件为a刷体529,a刷体529在a输送线510上间隔设置,且每个待冲压翻边的工件进入成型工位处理前a清理件先对支撑模具710进行清理处理。间隔设置的a刷体529能在冲压前对支撑模具710进行清理,保持工件的冲压完成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a支撑件520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a支撑件520由a输送线510带动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的定位部,可以在a支撑件520移动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固定,同时保持工件在输送到成型工位处的姿态,方便进行冲压。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清理,本实施例中的b输送线530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对冲压翻边后的工件上残存的膜碎片和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的b清理件。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方案中的b清理件包括b刷体110和清理辊头120,b刷体110沿b输送线530的宽度方向滑动布置,清理辊头120升降式安装。b刷体110对冲压后的工件表面的残存的膜碎片进行清理,清理辊头120对残存的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保证冲压完成后工件的清洁性。

在清理辊头120下方的两b输送线530之间设置有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支撑的b支撑架,b支撑架对工件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对待冲压的工件进行暂时存放,同时方便的将存放的工件转运到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料机构,储料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实现工件在储料机构和a输送线510进料端之间的转运的a转运机构300。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方便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收集,同时方便的将工件从b输送线530上的b支撑件540转运到收料机构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收料机构,收料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实现工件在b输送线530出料端和收料机构之间的转运的b转运机构800。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卷膜为塑料膜或薄布。塑料膜或薄布能方便的通过辊压齿420辊压形成断裂痕,同时方便涂布辊430对其涂上冲压拉伸油,而且方便压片头440将断裂痕区域内的膜片与膜卷进行分离。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涂布区域呈圆环形,圆环的环宽大于翻边的高度。圆环形的环宽大于翻边的高度,使得下压模头720下压到支撑模具710上时,工件在涂布区域内进行拉延形成翻边。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存放,上述方案中的储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与工件相适应的储料架200,储料架200内存放待加工的工件。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对冲压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收集,上述方案中的收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收料框900,收料框900用于存放加工完成后的工件。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a转运机构300和b转运机构800的结构相同,a转运机构300包括转运架310,转运架310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在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转运架310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转运架310在a输送部的进料端与储料架200之间、b输送部的出料端与收料框900之间移动,在转运架310上活动设置有与工件相适应的转运板320,转运板320升降式装配在转运架310上,在转运板320上设置有电磁铁330,电磁铁330在通电时吸附工件,由转运架310带动进行移动,电磁铁330断电时,工件从转运板320上落下,对工件进行转运。当需对工件进行上料时,a转运机构300将工件从储料架200上取出并输送到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上,当需对冲压完成后的工件进行收集时,b转运机构800将工件从b输送线530上的b支撑件540上取下,并转运到收料框900内。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和图7所示,为了使得涂布辊430能将冲压拉伸油涂覆到断裂痕区域内的膜带上,本实施例中的涂布辊430的一端连接有导油管431,导油管431的另一端接入到油槽内,油槽设置在机架100上。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为了使得薄膜片与膜带进行分离,本实施例中的吹气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压片头440上的吹气嘴441,吹气嘴441吹出气流使得薄膜片与压片头440分离,吹气嘴441与鼓风组件相连接,鼓风组件设置在机架100上。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包括调节块600,a导槽610设置在调节块600的下表面,b导槽620设置在调节块600的上表面,调节块600沿b输送线53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设置有带动调节块600进行移动的驱动气缸630,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b输送线530的内侧移动时,a支撑件520上的a滑块528与a导槽610滑动导向配合,b支撑件540上的b滑块541与b导槽620滑动导向配合,当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b输送线530的外侧移动时,a导槽610与a滑块528带动a支撑件520在a输送线510上移动,b导槽620与b滑块541带动b支撑件540在b输送线530上移动。当a支撑件520上的a滑块528与a导槽610滑动导向配合,b支撑件540上的b滑块541与b导槽620滑动导向配合,使得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能对工件进行支撑,当a导槽610与a滑块528带动a支撑件520在a输送线510上移动,b导槽620与b滑块541带动b支撑件540在b输送线530上移动,使得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对工件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的结构相同,a支撑件520包括设置在a输送部上的过渡连接板521,在过渡连接板521上沿a输送部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对工件进行支撑的支撑板522,在过渡连接板521上远离a输送部内侧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523,当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b输送线530的内侧移动时,支撑板522对工件进行支撑,当驱动气缸630带动调节块600向b输送线530的外侧移动时,支撑板522对工件进行避让。通过支撑板522与过渡连接板521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支撑板522能对工件进行支撑或者避让。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上述方案中在限位块523和支撑板522之间设置有导向杆524,在导向杆524上设置有缓冲弹簧525,在过渡连接板521上设置有波珠螺丝526,在支撑板522上设置有与波珠螺丝526相配合的定位孔527,当支撑板522对工件进行支撑时,波珠螺丝526与定位孔527相配合保持过渡连接板521与支撑板522在a、b输送部上移动时相对固定,当支撑板522对工件进行避让时,缓冲弹簧525被压缩,使得滑块与导槽相分离时,通过缓冲弹簧525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波珠螺丝526移动到定位孔527内,在支撑板522上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浮动块730活动连接在支撑模具710上,在支撑模具710和浮动块730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740,下压模头720下压工件进行冲压时,连接弹簧740被压缩,浮动块730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720与工件分离时,连接弹簧740回弹,浮动块730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

本实施例还包括工件中部冲压拉延翻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先将待冲压加工的工件进行转运;

步骤s2:对转运后的工件进行输送;

步骤s3:输送到指定位置时,停止输送并对工件进行冲压;

步骤s4:将冲压成型后的工件继续输送;

步骤s5:对输送的成型后的工件进行收集,所述的工件为洗衣机减速器安装座;

先通过a转运机构300将存放在储料架200内的工件取出,然后转运到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上,a输送线510为两相对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链,储料架200设置在a输送线510的进料端,a转运机构300设置在储料架200和a输送线510之间,a支撑件520在a输送线510上间隔设置且沿a输送线51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

在a支撑件520上支撑的工件由a输送线510带动输送到盖料工位处时,卷膜开卷并且通过导送单元对膜带进行导送,通过设置的带有圆形的辊压齿420的刀轴410在膜带上辊压出断裂痕,具有断裂痕的膜带在通过涂布辊430时将冲压拉伸油涂覆在断裂痕内部的膜材上,当涂覆冲压拉伸油后的膜材导送到与工件相对应处时,压片头440下压使得断裂痕处的膜材与膜带分离,并通过吹气组件使得薄膜片贴附在工件表面上,刀轴410和涂布辊430沿着a输送线5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机架100上,压片头440升降式装配在机架100上,吹气组件设置在压片头440上;

贴附涂覆有冲压拉伸油的薄膜片的工件由a输送线510上的a支撑件520带动继续输送,输送到成型工位处时,通过设置在a支撑件520上表面的a滑块528与调节块600下表面上的a导槽610滑动导向配合,调节块600沿a输送线510的宽度方向向a输送线510的外侧移动,a导槽610和a滑块528使得a支撑件520向a输送线510的外侧移动,a支撑件520上的工件落至成型工位处的支撑模具710上,通过支撑模具710上的定位机构对落下的工件进行定位,调节块600活动连接在机架100上,在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调节块600移动的驱动气缸630;

当a滑块528与a导槽610滑动导向配合时,a输送线510停止输送工件,调节块600带动a支撑件520向a输送线510的外侧移动,使得工件落下到支撑模具710上,下压模头720下压工件进行冲压翻边,处于高位的浮动块730受下压模头720抵靠下行至低位,下压模头720与冲压翻边后的工件分离时,浮动块730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使得工件进行抬升从定位组件上脱离,浮动块730设置在支撑模具710上且与工件冲压后的翻边对应布置;

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的b输送线530,当浮动块730顶起工件上的翻边部时,设置在b输送线530上的b支撑件540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支撑,由b输送线530带动进行输送,b输送线530为两相对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水平状布置的环形输送链,a、b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相同且交接处设为成型工位,a输送线510支撑输送工件的a支撑面高度低于b输送线530支撑输送工件的b支撑面高度,b支撑件540在b输送线530上间隔设置且沿b输送线530的宽度方向活动安装;

当a支撑件520上表面的a滑块528与调节块600下表面上的a导槽610滑动导向配合时,b输送线530停止输送,b支撑件540下表面的b滑块541与调节块600上表面的b导槽620滑动配合连接,使得调节块600沿a、b输送线的宽度方向向外侧移动时,a支撑件520和b支撑件540同时向a、b输送线的外侧移动,对下压模头720进行避让,在冲压完成后,调节块600带动a、b支撑件向a、b输送线的内侧移动,使得b支撑件540对冲压后的工件进行支撑,a、b输送线继续输送,a、b滑块从a、b导槽中滑出;

b支撑件540支撑冲压后的工件由b输送线530输送到b输送线530的出料端时,通过b转运机构800将b支撑件540上的工件转运到收料框900中,收料框900设置在b输送线530的出料端,b转运机构800设置在收料框900和b输送线530之间;

通过在a支撑件520上设置的定位部,当工件被转运到a支撑件520上时,定位部对工件进行支撑和定位;

通过在a输送线510上间隔设置的a刷体529,使得a输送线510上a支撑件520支撑工件与支撑模具710相对应时,a刷体529对支撑模具710的表面进行清理;

在b支撑件540支撑冲压后的工件由b输送线530进行输送时,通过设置在机架100上的b刷体110和清理辊头120对冲压翻边后的工件上残存的膜碎片和冲压拉伸油进行清理;

通过在a、b支撑件540上设置的波珠螺丝526和与波珠螺丝526相配合的定位孔527,使得a、b支撑件在对工件进行支撑输送过程中,保持工件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