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1740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材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槽钢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截面形状为槽形的型钢,槽钢属建造用和机械用碳素结构钢,是复杂断面的型钢钢材,其断面形状为凹槽形,槽钢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幕墙工程、机械设备和车辆制造等,在使用中要求其具有较好的焊接、铆接性能及综合机械性能,产槽钢的原料钢坯为含碳量不超过0.25%的碳结钢或低合金钢钢坯,成品槽钢经热加工成形、正火或热轧状态交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槽钢运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国槽钢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分单纯性进口及随同成套工程引进进口等两个渠道,近年我国沿海几大港口在新建、扩建油、煤、粮等大宗进出口商品自动装卸工程中,随着主体设备引进的同时,大型槽钢的进口量也在增加,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为日本、俄罗斯、西欧,出口槽钢主要输往港澳地区。

目前,制作槽钢的设备造价昂贵,中间设置气缸、减速电机等,增加了很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大大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机架、传动机构以及压轧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压轧机构架设在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和压轧机构设置在相连的两个流水线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若干齿轮以及套设在齿轮上的若干链条,所述压轧机构包括转动轴、上压轮以及下压轮,所述上压轮在上方,下压轮在下方,将进入其中的钢材压成所需的槽钢;所述传动机构与压轧机构之间通过若干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往传动机构方向水平设有加长段,所述转动轴的加长段上分别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转动轴转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上压轮与下压轮的转动会将进入其中的钢材进行压轧,该设备造价成本低,结构合理,带来效益的同时,操作简单,大大降低工作强度,且移动方便和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分为上转动轴以及下转动轴,所述机架的上端部架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每根上转动轴上至少套设两个齿轮,离第一电机距离最远的一根上转动轴上只有一个齿轮,所述齿轮为双层齿轮。该技术方案中,由于一个齿轮上只能套设有一根链条,所以需要至少第二个齿轮来传递从第一齿轮上传递来的驱动力,双层齿轮传动效率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与其相邻的上转动轴上的一个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第一齿轮与该齿轮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所述该上转动轴上的另一齿轮与下一根上转动轴上的同一垂直面上的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套接方式直至到上转动轴上的最后一个齿轮,所述链条的传动方向为水平方向。该技术方案中,为确保转动轴的平稳转动,链条的传动必须在一个垂直面上水平传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所在端部的另一端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每根下转动轴上至少套设两个齿轮,离第二电机距离最远的一根下转动轴上只有一个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齿轮与其相邻的下转动轴上的一个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第二齿轮与该齿轮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所述第二齿轮与该齿轮之间的传动方式为纵向传动,所述该下转动轴上的另一齿轮与下一根下转动轴上的同一垂直面上的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套接方式直至到上转动轴上的最后一个齿轮,所述除了套接在第二齿轮上的链条,其余套设在下转动轴的齿轮上的链条的传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上转动轴之间距离相等,所述下转动轴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技术方案中等距是为了确保每根转动轴的拉扯力是均匀的。

作为优选,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分别穿设在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上;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通过连接管分别与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链条控制上转动轴上的齿轮转动带动上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链条控制下转动轴上的齿轮转动带动下转动轴转动,所述上转动轴的转动带动上压轮转动,所述下转动轴的转动带动下压轮转动,所述上压轮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下压轮之间的距离相等。该技术方案中,上压轮和下压轮收到的牵扯力是相等的,对每段钢材的作用力也是一样的,布局合理,目的明确。

作为优选,所述上压轮的上方架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底面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上转动轴上的两端穿设有套架,所述套架的两端夹住固定架两侧柱子的内面,所述套架能够沿着固定架两侧柱子滑动,所述套架的上方通过螺栓与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是对钢材的加工安全考虑,对转动轴的固定做到两重保障;再者,套架的滑动,能够调节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的距离,好让不同规格的钢材进入到其中。

作为优选,所述下转动轴两端通过安装垫固定在机架中;所述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错位排列,所述上压轮的中心轴线与下压轮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垂直面上。该技术方案中,因为不错位的话,钢材是进不去该装置进行压轧的,必须刚才的一个面先被加工,再而进行另一个面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压轧机构的两端即机架的两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为v型,所述上压轮的两端半径最小,中间的半径最大,且为锥面结构,所述下压轮的中间半径最小,两端的半径最大,为扇面结构。该技术方案中,本设备加工的为异型槽钢,所以上压轮与下压轮为奇特造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的局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槽钢的制作设备,包括机架1、传动机构以及压轧机构,传动机构和压轧机构架设在机架1上,传动机构和压轧机构设置在相连的两个流水线上,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若干齿轮以及套设在齿轮上的若干链条,压轧机构包括转动轴、上压轮8以及下压轮7,上压轮8在上方,下压轮7在下方,将进入其中的钢材压成所需的槽钢;传动机构与压轧机构之间通过若干转动轴连接,转动轴往传动机构方向水平设有加长段2,转动轴的加长段2上分别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转动轴转动。该技术方案中,齿轮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上压轮8与下压轮7的转动会将进入其中的钢材进行压轧,该设备造价成本低,结构合理,带来效益的同时,操作简单,大大降低工作强度,且移动方便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转动轴分为上转动轴3以及下转动轴11,机架1的上端部架设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端部设有第一齿轮12,每根上转动轴3上至少套设两个齿轮,离第一电机5距离最远的一根上转动轴3上只有一个齿轮;第一电机5所在端部的另一端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13,每根下转动轴11上至少套设两个齿轮,离第二电机4距离最远的一根下转动轴11上只有一个齿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12与其相邻的上转动轴3上的一个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第一齿轮12与该齿轮在同一个垂直面上,该上转动轴3上的另一齿轮与下一根上转动轴3上的同一垂直面上的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链条的套接方式直至到上转动轴3上的最后一个齿轮,链条的传动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齿轮13与其相邻的下转动轴11上的一个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第二齿轮13与该齿轮在同一个垂直面上,第二齿轮13与该齿轮之间的传动方式为纵向传动,该下转动轴11上的另一齿轮与下一根下转动轴11上的同一垂直面上的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链条的套接方式直至到上转动(3上的最后一个齿轮,除了套接在第二齿轮13上的链条,其余套设在下转动轴11的齿轮上的链条的传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转动轴3之间距离相等,下转动轴11之间的距离相等;上压轮8和下压轮7分别穿设在上转动轴3和下转动轴11上;上压轮8和下压轮7通过连接管分别与上转动轴3和下转动轴11连接,第一电机5通过链条控制上转动轴3上的齿轮转动带动上转动轴3转动,第二电机4通过链条控制下转动轴11上的齿轮转动带动下转动轴11转动,上转动轴3的转动带动上压轮8转动,下转动轴11的转动带动下压轮7转动,上压轮8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下压轮(7)之间的距离相等。上压轮8的上方架设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两侧底面固定在机架1上;上转动轴3上的两端穿设有套架10,套架10的两端夹住固定架14两侧柱子的内面,套架10能够沿着固定架(14)两侧柱子滑动,套架10的上方通过螺栓与固定架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转动轴11两端通过安装垫15固定在机架1中;上压轮8与下压轮7之间错位排列,上压轮8的中心轴线与下压轮7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垂直面上。另外,压轧机构的两端即机架1的两端设有入料口6,入料口6为v型,上压轮8的两端半径最小,中间的半径最大,且为锥面结构,下压轮7的中间半径最小,两端的半径最大,为扇面结构。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钢材从输送线上运到入料口6边,调节套架10使上压轮8与下压轮7之间的距离适合钢材通过,打开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4,分别驱动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2将驱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每条上转动轴3上的双层齿轮上,双层齿轮转动带动上转动轴3转动,然后每根上转动轴3带动每个上压轮8转动;同时第二齿轮13将驱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每条下转动轴11上的双层齿轮上,双层齿轮转动带动下转动轴11转动,然后每根下转动轴11带动每个下压轮7转动;上压轮8与下压轮7同时转动对钢材进行压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