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缩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5440发布日期:2021-05-25 14:4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高缩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缩口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设计方向发展。电子设备的外观设计主要是对电子设备盖板的设计。以手机为例,手机盖板既起到保护手机里面的零件的作用,也起到美化装饰手机的作用,装饰效果优秀的手机盖板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手机的价值,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对手机外形的选择范围,使得手机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手机外观件是手机必不可少的结构,其主要包括前盖、中框和后盖。由于用户对产品的外观越来越重视,因此,外观件的外观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一种外观件盖板,其三侧面均需要做缩口处理,以盖设于产品上,更好地保护产品内部结构。通常此种盖板在进行缩口处理时,往往需要准备三套模具,分别对四个拐角、两个对边及另外一条单边进行缩口处理,不仅模具投入成本大,且需要三个工序才能完成,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下,且分三次成型会使外观件在三次缩口工序的交汇处产生多道接痕,这对于外观件来说则是非常影响外观品质的,使用户的好感度降低,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缩口模具,该模具开模、合模都非常容易,且所有缩口成型仅需一道工序即可完成,不会在产品表面形成接痕,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简化了缩口成型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缩口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的下模成型块、围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四周并与所述下模座滑动连接的下模滑块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并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对应的下模滑块复位组件;

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的上垫板、与所述上垫板活动连接且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脱料板、固定于所述脱料板的滑块座、围设于所述滑块座四周并与所述滑块座滑动连接的上模滑块组件、以及与所述上模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插刀组件和第二插刀组件;所述第一插刀组件与所述上模滑块组件位置相对应,用于驱动上模滑块组件运动;所述第二插刀组件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位置相对应,用于驱动下模滑块组件运动;

合模状态时,所述上模滑块组件、下模成型块及下模滑块组件共同形成模腔。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

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上垫板与所述脱料板之间的上夹板和脱背板;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上垫板固定连接,所述脱背板与所述脱料板固定连接,所述脱背板与所述脱背板活动连接,并与所述脱料板能够共同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滑块座固定于所述脱背板下方。

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成型块之间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分别与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成型块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滑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滑块座拐角处的四个第一滑块、分别设于所述滑块座两相对侧壁上的第二滑块和分别设于所述滑块座其余两相对侧壁外侧的第三滑块;所述滑块座与两个第二滑块连接的侧壁为斜面,且该侧壁上设有第一滑轨,当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向斜上方运动时,两个第二滑块互相远离;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连接的侧壁为斜面,且该侧壁上设有第二滑轨,当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二滑轨向斜上方运动时,四个第一滑块互相远离;所述脱料板上固定设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

所述第一插刀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插刀及用于固定第一插刀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插刀设于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滑块座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动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

所述高缩口模具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上模滑块组件复位的上模滑块组件复位装置。

所述上模组件上设有导向柱,所述下模组件上对应设有导向孔,合模时,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导向孔内。

所述脱料板上设有等高套筒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等高套筒,所述上垫板与等高套筒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孔,所述等高套筒用于将所述脱料板与所述上垫板活动连接,并用于对所述脱料板沿所述限位孔方向上下移动时的限位和导向。

所述下模滑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四个拐角外围处的第四滑块、分别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两相对侧壁外围的第五滑块和分别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其余两相对侧壁外围的第六滑块;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滑块轨道;所述第四滑块、第五滑块和第六滑块能够分别沿对应的滑块轨道滑动。

所述下模滑块复位组件设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远离所述下模成型块一侧,并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间隔设置;所述下模滑块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块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复位块组件上的复位杆组件;所述复位块组件包括与所述第四滑块对应的第四滑块复位块、与所述第五滑块对应的第五滑块复位块和与所述第六滑块对应的第六滑块复位块;所述复位杆组件包括复位杆和套设于所述复位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块上与所述复位杆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复位杆定位孔;所述复位弹簧抵接于所述复位块组件远离所述下模成型块一侧的外壁上;所述复位杆穿过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复位弹簧抵接,另一端与对应的下模滑块组件固定连接。

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高缩口模具,其上模组件通过设置上模滑块组件及第一插刀组件,实现上模组件的开模及合模;下模组件通过设置下模成型块、下模滑块组件及第二插刀组件,实现下模组件的开模及合模。上模滑块组件、下模成型块及下模滑块组件共同形成模腔。滑块组合的设计不仅实现了缩口工序的简化,从原来的三道工序减少到现在的一道工序,而且,整体成型缩口,不会使外观件表面产生接合痕迹,大大提高了外观件的美观程度,保证了外观件的产品质量。且多个滑块组合也使产品脱模变得非常简单,使模具维护及维修更加容易,如果某个滑块损坏,只需要更换个别损坏的滑块即可,无需对整套模具进行更换,既节省时间,又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高缩口模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高缩口模具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高缩口模具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外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块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滑块轨道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插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模滑块组件及下模滑块复位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1-上模座;12-上垫板;13-上夹板;14-脱背板;15-脱料板;17-导向柱;18-上模滑块组件;19-等高套筒;110-第一弹簧;111-第一插刀;112-第二插刀;113-固定块;114-第三弹簧;115-滑块座;116-第三滑块;117-第一滑块;118-第二滑块;1181-第二滑轨;119-第三滑轨;21-下模板;22-下模座;23-下模滑块组件;231-滑块本体;232-滑块背板;241-复位块组件;242-复位杆组件;25-下模成型块;30-外观件;1151-第一滑轨限位;1152-第一滑轨;2311-第五滑块;2312-第四滑块;2313-第六滑块;2411-第五滑块复位块;2412-第四滑块复位块;2413-第六滑块复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高缩口模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待缩口的外观件30的结构示意图,其产品长度为243.2mm,宽度为155mm,欲缩口的边框高度为6.5mm,产品材料的成型厚度为1.2mm,其向上翻起的四面折边为欲进行缩口处理的部分。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高缩口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22、与所述下模座22固定连接的下模板21、与所述下模板21固定连接的下模成型块25、围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25四周并与所述下模板21滑动连接的下模滑块组件23、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1上并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对应设置的下模滑块复位组件。

如图11所示,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包括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25四个拐角外围处的四个第四滑块2312、分别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25两相对侧壁外围的两个第五滑块2311和分别设于所述下模成型块25其余两相对侧壁外围的两个第六滑块2313;所述下模板21与所述第四滑块2312、第五滑块2311和第六滑块231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滑块轨道;且所述滑块轨道远离对应的滑块一端,分别设有滑块限位。所述第四滑块2312、第五滑块2311和第六滑块2313能够在滑块限位限定的范围内,在水平方向上分别沿对应的滑块轨道滑动。所述第四滑块2312、第五滑块2311和第六滑块2313均为分体式设计,分别包括滑块本体231及滑块背板232,滑块本体231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块背板232固定连接,滑块本体231及滑块背板232整体沿所述滑块轨道滑动。

所述下模滑块复位组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模板21上,位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远离所述下模成型块25一侧,并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间隔设置。所述下模滑块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块组件241和设置在所述复位块组件241上的复位杆组件242。所述复位块组件241包括与所述第四滑块2312对应的第四滑块复位块2412、与所述第五滑块2311对应的第五滑块复位块2411和与所述第六滑块2313对应的第六滑块复位块2413。与所述第四滑块复位块2412对应的第四滑块复位块2412为单块设计,即每一个第四滑块2312对应一个第四滑块复位块2412。第五滑块复位块2411和第六滑块复位块2413为双块设计,即每个第五滑块2311对应两个第五滑块复位块2411,两个第五滑块复位块2411分别对应第五滑块2311靠近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每个第六滑块2313对应两个第六滑块复位块2413,两个第六滑块复位块2413分别对应第六滑块2313靠近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所述复位杆组件242包括复位杆和套设于所述复位杆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块上与所述复位杆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复位杆定位孔;所述复位杆包括杆帽及与杆帽连接的杆部,杆帽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所述杆部远离所述杆帽的一段设有螺纹,位于所述螺纹及杆帽之间的杆部为光杆。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杆帽,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复位块组件241远离所述下模成型块25一侧的外壁上。所述复位杆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复位弹簧及复位杆定位孔,通过端部的螺纹与对应的下模滑块组件23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定位孔的方向与对应的下模滑块组件23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复位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合模时,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在第二插刀112的驱动下,沿所述滑块轨道向互相靠拢的方向滑动时,所述复位杆在对应的滑块组件的带动下沿所述复位杆定位孔向下模成型块25方向运动。开模时,由于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所述复位杆带动对应的下模滑块组件23沿所述滑块轨道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直到下模滑块组件23与滑块限位接触时,下模滑块组件23停止运动,下模滑块组件23回复到初始状态。

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1、与上模座11固定连接的上垫板12、与所述上垫板12固定连接的上夹板13、与所述上夹板13活动连接且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脱背板14、与所述脱背板14固定连接的中部开有口部的脱料板15、固定于所述脱背板14下方且位于所述脱料板口部的滑块座115、围设于所述滑块座115四周并与所述滑块座115滑动连接的上模滑块组件18、以及与所述上垫板12固定连接的第一插刀组件和第二插刀组件。

所述第一插刀组件与所述第三滑块组件位置相对应,用于驱动上模滑块组件18运动;所述第二插刀组件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位置相对应,用于驱动下模滑块组件23运动。

所述上模滑块组件18包括设于所述滑块座115拐角处的四个第一滑块117、分别设于所述滑块座115两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第二滑块118和分别设于所述滑块座115其余两相对侧壁外侧的两个第三滑块116。如图5所示,所述滑块座115与两个第二滑块118连接的侧壁为斜面,且该侧壁上设有第一滑轨1152及第一滑轨限位1151,所述第二滑块118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1152滑动,当所述第二滑块118沿所述第一滑轨1152向斜上方运动时,两个第二滑块118互相远离。第一滑轨限位1151用于限制第二滑块118滑动的行程。所述第一滑块117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118,如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滑块118与第一滑块117连接的侧壁为斜面,且该侧壁上设有第二滑轨1181及第二滑轨限位,所述第一滑块117能够沿所述第二滑轨1181滑动,当所述第一滑块117沿所述第二滑轨1181向斜上方运动时,四个第一滑块117互相远离。第二滑轨限位用于限制第一滑块117滑动的行程。所述脱料板15与第三滑块116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三滑块轨道块,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三滑块轨道块上对应设有第三滑轨119及第三滑轨限位,所述第三滑块116能够沿所述第三滑轨119滑动,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所述第三滑轨119限位用于限制第三滑块116滑动的行程。

所述第一插刀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插刀111及用于固定第一插刀111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一插刀111上部与上垫板12固定连接,第一插刀111设于所述第三滑块116和所述滑块座115之间,所述上夹板13和脱背板14与所述第一插刀111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当开模及合模时,第一插刀111可以穿过通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块116沿所述第三滑轨119滑动。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插刀111靠近所述第三滑块116的侧壁呈台阶状,所述侧壁上部凸出于侧壁下部,且在二者的过渡处采用斜面过渡,第三滑块116靠近第一插刀111的侧壁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倾斜面,且斜面呈向下倾斜的导角状,以利于第一插刀111驱动第三滑块116在合模及开模时移动。

所述第二插刀组件包括第二插刀112及用于固定第二插刀112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二插刀112的数量及位置均与所述复位块组件241相对应。所述第二插刀112上部与上垫板12固定连接,第二插刀112位于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和所述复位块组件241之间的上模组件上,所述上夹板13和脱背板14与所述第二插刀112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当开模及合模时,第二插刀112可以穿过通孔,用于驱动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沿所述滑块轨道滑动。所述第二插刀112靠近所述下模滑块组件23的侧壁呈台阶状,所述侧壁上部凸出于侧壁下部,且在二者的过渡处采用斜面过渡,下模滑块组件23靠近第二插刀112的侧壁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倾斜面,且斜面呈向下倾斜的导角状,以利于第二插刀112驱动下模滑块组件23在合模及开模时移动。

本实施例的高缩口模具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上模滑块组件18复位的上模滑块组件复位装置。所述上模滑块组件复位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脱背板14复位的第一弹簧110、用于使所述第一滑块117和第二滑块118复位的第二弹簧及顶杆、以及用于使所述第三滑块116复位的第三弹簧114。

本实施例的上垫板12的上表面上均匀设有十根第一弹簧110,所述上模座11与第一弹簧110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孔为盲孔,所述第一弹簧11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的第一滑块117和第二滑块118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包括顶杆帽部和顶杆杆部,所述顶杆帽部的上表面抵接于第二弹簧,在下方未受力的状态下,顶杆帽部的下表面抵接于脱背板14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座11、上垫板12和上夹板13与所述第二弹簧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弹簧安装孔,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第三滑块116远离所述滑块座115的外侧设有固定块113,所述固定块113顶部与所述脱背板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3靠近所述第三滑块116的侧壁上沿第三滑块116的滑动方向开设有第三弹簧安装孔,所述第三弹簧安装孔为盲孔,所述第三弹簧114设于所述第三弹簧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弹簧114与所述第三滑块116抵接。所述第三弹簧11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上模组件上固定设置有六根导向柱17,所述下模组件上对应设有导向孔,合模时,所述导向柱17位于所述导向孔内。导向柱17及导向孔的设置可使上下模之间定位更加精准。

所述脱料板15上设有等高套筒19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螺纹,螺栓通过螺纹与脱料板15固定连接,等高套筒19套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等高套筒19包括套筒帽和套筒杆,安装时,所述套筒帽一端朝上设置。所述上垫板12与等高套筒19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孔,当所述脱背板14向上运动时,所述等高套筒19随着脱背板14一起沿限位孔上升,当脱背板14向下运动时,等高套筒19随着脱背板14一起沿限位孔下降,直至套筒帽抵接于所述限位孔底部,脱背板14便停止运动。所述等高套筒19用于将所述脱料板15与所述上夹板13活动连接,并用于对所述脱料板15沿所述限位孔方向上下移动时的限位和导向。

合模状态时,所述上模滑块组件18、下模成型块25及下模滑块组件23共同形成模腔。

本实施例的高缩口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合模时,上模组件向下运动,第一滑块117首先与待缩口的外观件30接触,并停止运动,其余上模组件继续向下运动。第二滑块118沿第一滑轨1152向斜下方移动,当第一滑块117底部与第二滑块118底部平齐时,第二滑块118也停止运动,其余上模组件继续向下运动。滑块座115沿第二滑轨1181继续向斜下方滑动,当第一滑块117、第二滑块118和第三滑块116的底部平齐时,滑块座115停止运动。上模座1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插刀111继续向下运动,两个第三滑块116受到第一插刀111侧壁斜面向外作用力,沿第三滑轨119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动到位被第三滑轨限位限制,整个上模组件停止运动。与此同时,下模滑块组件23受到第二插刀112的驱动力作用,沿对应的滑块轨道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滑动,直至靠拢形成整体,整个上模组件停止运动。第一滑块117、第二滑块118、第三滑块116、下模滑块组件23和下模成型块25共同形成模腔,对外观件30进行缩口处理。

开模时,上模组件向上运动,开始时,脱背板14由于受到第一弹簧110的向下推力作用而保持静止,此时第一滑块117和第二滑块118也保持静止。而第三滑块116逐渐失去第一插刀111侧向力的作用,同时受到第三弹簧114的压力作用,使两个第三滑块116沿第三滑轨119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动到位。当上夹板13的上表面与等高套筒19的套筒帽抵接时,脱背板1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滑块座115开始向上运动,第二滑块118受到第二弹簧向下推力的作用,与第一滑块117一起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当第二滑块118与第二滑轨限位相接触时,第二滑块118随滑块座115一起向上运动。第一滑块117受到第二弹簧向下推力的作用继续保持静止,直至第一滑块117与第一滑轨限位1151相接触。与此同时,第二插刀112上移,下模滑块组件23由于受到复位弹簧拉力的作用,沿对应的滑块轨道向互相远离的方向运动,直至下模滑块组件23与滑块限位接触,下模滑块组件23停止运动。整个脱模过程结束,且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均回复到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的高缩口模具可使外观件多个需要缩口的部位仅通过一套模具即可完成缩口工序,大大简化了缩口工序,提高了缩口工艺的生产效率,且在缩口连接处不会产生接痕,使外观件更加美观,质量得到保证,模具整体结构简易,易维修,生产及维修成本低,多个部件为分体式设计,有利于在单个部件损坏时单独更换,且脱模过程简单、有效。经本实施例高缩口模具制备的外观件,其缩口工序一次成型,完全没有接痕,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