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7451发布日期:2020-11-10 12:4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上管柱与定位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压装装配,现有的压装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压机平台上将壳体芯轴后盖总成放置在简易治具筒中,将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简单固定住;2、将上管柱套在壳体芯轴后盖总成预装位置上方,放置完成;3、用压机将上管柱压入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相应位置。在压装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一、壳体芯轴后盖总成有一定的长度,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固定装置相对不那么稳固,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垂直度无法保证;二、由于上管柱有一定的长度,将上管柱套在壳体芯轴后盖总成上方时没有固定装置,仅将上管柱套入,会使上管柱和壳体芯轴后盖总成出现相对歪斜的现象,给压装带来困难,会导致压装成品总成中各个部件之间的同轴度较差,影响品质;三、上管柱是中空状态,头部侧壁比较薄,上管柱和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相对歪斜,会使上管柱头部因为受力不均匀,产生变形,影响产品品质;四、通用型的压机下压位移不能够固定,导致上管柱下压位移不好保证,上管柱中的手柄安装孔到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中心距不能很好的满足技术要求,产品合格率低;五、操作者需克服压装中产生的困难,需要不断调整,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生产效率不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解决现有上管柱压装效率低、压装产品品质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包括机架及设于所述机架顶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压装上管柱的上压头组件,所述机架底部设有用于定位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下定位治具组件,所述上压头组件与下定位治具组件之间还设有上管柱定位组件,所述上管柱定位组件与下定位治具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压装支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头组件包括通过定位销与驱动组件输出端连接的压头连接座,所述压头连接座上的底部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通过压纹把手一固定在压头连接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部与压装支撑组件之间通过提升导向杆一、导向杆二连接,所述上管柱定位组件穿过提升导向杆一、导向杆二且与提升导向杆一、导向杆二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柱定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治具承载板,所述提升导向杆一、导向杆二分别通过直线轴承一、直线轴承二连接到治具承载板上,所述治具承载板上还通过锁紧把手连接固定有压头治具,所述的压头治具用于定位上管柱。

进一步的,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通过压纹把手三固定在机架底部,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包括下快换底板及设于所述下快换底板上用于定位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伸缩气缸二,所述伸缩气缸二的伸缩压头用于抵住壳体芯轴后盖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压装支撑组件包括与提升导向杆一、导向杆二固定连接的快换治具底板,所述快换治具底板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伸缩气缸一、定位板一,所述伸缩气缸一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定位头,用于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所述定位板一通过把手安装板连接压纹把手二。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为液压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压机安装板及用于支撑所述压机安装板的支撑柱,所述压机安装板上通过加强筋连接有带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内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底部固定在导向轴安装板上,所述液压气缸输出端通过导向轴安装板与压头连接座连接;

所述压机安装板通过螺栓与支撑柱连接,所述压机安装板的底部与支撑柱之间设有调节块,所述压机安装板的顶部与螺栓之间设有平垫片、弹簧垫片,所述螺栓末端还盖设有螺母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通过上管柱定位组件、压装支撑组件的设置增加了对上管柱、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定位,使得在压装时上管柱、壳体芯轴后盖总成能够保持良好的同轴度,上管柱受力均匀,产品压装品质好;在下定位治具组件上设置伸缩气缸,让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压装位置更稳固,保证壳体芯轴后盖总成与上管柱的同轴度;另外机架的设计固定了上管柱、壳体芯轴后盖总成及驱动组件的相对位置,使每一次压装时两个部品的位置相对不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压装成品的一致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装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装支撑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装支撑组件的俯视图;

图8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在压装上管柱、壳体芯轴后盖总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压装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柱;2、调节块;3、压机安装板;4、螺栓;5、加强筋;6、导向轴;7、液压气缸;8、带法兰直线轴承;9、弹簧垫片;10、平垫片;11、螺母盖;12、导向轴安装板;13、压纹把手一;14、压头连接座;15、压头;16、定位销;17、压头治具;18、把手;19、治具承载板;20、直线轴承一;21、锁紧把手;22、直线轴承二;23、压纹把手二;24、把手安装板;25、定位板一;26、定位头;27、快换治具底板;28、伸缩气缸一;29、拉手;30、伸缩气缸二;31、伸缩压头;32、支撑座;33、下快换底板;34、压纹把手三;35、提升导向杆一;36、导向杆二;37、机架;38、上压头组件;39、上管柱定位组件;40、压装支撑组件;41、下定位治具组件;42、上管柱;43、壳体芯轴后盖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展示一下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同时从材料、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改进,所有这些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如图1-7所示,一种c-eps高效压装上管柱的装置,包括机架37及设于所述机架37顶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压装上管柱42的上压头组件38,所述机架37底部设有用于定位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的下定位治具组件41,所述上压头组件38与下定位治具组件41之间还设有上管柱定位组件39,所述上管柱定位组件39与下定位治具组件41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的压装支撑组件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为液压气缸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37包括水平设置的压机安装板3及用于支撑所述压机安装板3的支撑柱1,所述压机安装板3上通过加强筋5连接有带法兰直线轴承8,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8内安装有导向轴6,所导向轴6的底部固定在导向轴安装板12上,所述液压气缸7输出端通过导向轴安装板12与压头连接座14连接,通过液压气缸7提供向下的压力并传递到导向轴安装板12上;

所述压机安装板3通过螺栓4与支撑柱1连接,所述压机安装板3的底部与支撑柱1之间设有调节块2,所述压机安装板3的顶部与螺栓4之间设有平垫片10、弹簧垫片9,所述螺栓4末端还盖设有螺母盖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压头组件38包括通过定位销16与驱动组件输出端连接的压头连接座14,所述压头连接座14上的底部连接有压头15,把来自液压气缸7的压力聚集在压头15上;所述压头15通过压纹把手一13固定在压头连接座14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37上部与压装支撑组件40之间通过提升导向杆一35、导向杆二36连接,所述上管柱定位组件39穿过提升导向杆一35、导向杆二36且与提升导向杆一35、导向杆二36滑动连接,上管柱定位组件39在上压头组件38与压装支撑组件40之间垂直滑动,从而实现对上管柱42的固定,使上管柱42垂直受力,保证压装过程中的同轴度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管柱定位组件39包括水平设置的治具承载板19,所述提升导向杆一35、导向杆二36分别通过直线轴承一20、直线轴承二22连接到治具承载板19上,所述治具承载板19上还通过锁紧把手21连接固定有压头治具17,所述的压头治具17用于定位上管柱42;治具承载板19上还设有把手18,方便拉动治具承载板19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41通过压纹把手三34固定在机架37底部,所述下定位治具组件41包括下快换底板33及设于所述下快换底板33中部用于定位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的支撑座32,所述下快换底板33的两侧设有拉手29,方便拆装搬运,所述支撑座32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的伸缩气缸二30,所述伸缩气缸二30的伸缩压头31用于抵住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用压纹把手三34将下定位治具组件41固定在驱动组件下方相应位置,可保证上下同轴度偏差±0.005;用支撑座32固定住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并增加伸缩气缸二30,起到再次固定作用,使压装过程中部品更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装支撑组件40包括与提升导向杆一35、导向杆二36固定连接的快换治具底板27,所述快换治具底板27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伸缩气缸一28、定位板一25,所述伸缩气缸一28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定位头26,用于固定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所述定位板一25通过把手安装板24连接压纹把手二23;在压装过程中,伸缩气缸一28带动快换治具底板27运动从而固定住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让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不产生侧向位移。

在使用时,将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放在下定位治具组件41的支撑座32上,用伸缩气缸二30夹紧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再将上管柱42套在壳体芯轴后盖总成43上,拉住把手18将上管柱定位组件39在提升导向杆一35上整体下移,让压头治具17套住上管柱,并用伸缩气缸一28夹紧壳体芯轴后盖总成(如图8所示);接着启动液压气缸7,带动导向轴安装板12及压头15下降,压住压头治具17后整体下降,下降至设定位移后停止,此时上管柱就压入壳体芯轴后盖总成中指定位置,压装完成后(压装成品如图9所示)设备复位,准备下次压装。

综上,采用本申请的压装装置操作者只需要将上管柱、壳体芯轴后盖总成放入指定位置,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反复调整放置位置的时间,20秒钟完成一件,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在下压过程中,压入力、下压移动位置位移趋于稳定,批量生产中上管柱压入壳体芯轴后盖总成的一致性更容易保证,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压装完成后的产品其压入位置、总成垂直度均在合格范围且趋于稳定,产品品质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