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7494发布日期:2021-01-05 18:3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铣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铣头是安装在铣床上并与主轴连接,用于带动铣刀旋转的机床附件之一,是机床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铣头的分类由于铣头的工业用途,其具体的分类也就是数控铣加工床的分类,铣头使用过程中需要移动调整装置进行调节。

当需要对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现有移动调整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仅能进行单轴平行位移,并且大多数均为操作人员手动移动调节,调节过程容易与机床存在数据偏差,需要反复测试调整,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解决了当需要对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现有移动调整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仅能进行单轴平行位移,并且大多数均为操作人员手动移动调节,调节过程容易与机床存在数据偏差,需要反复测试调整,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底座、多方位移动装置、连接线、铣头,所述底座底部右端与连接线相连接,所述多方位移动装置设置于底座底端中部,所述多方位移动装置由固定架、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轴和角度调整机构组成,所述固定架内侧右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外径表面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内中部与主轴固定插接,所述主轴外侧中部设置有角度调整机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顶端中部与底座相互固定,所述第二电机与连接线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端面与铣头锁紧固定,所述铣头右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连接线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框体、第三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轴,所述框体左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第一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外径表面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内中部与转动轴插接固定,所述框体通过调节座与主轴外侧中部锁紧固定,所述第三电机与连接线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直径尺寸为从动齿轮直径尺寸的四分之一,并且两者呈并列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外侧中部设置有调节座,并且调节座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框体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形状呈u型状,并且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锁紧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尺寸为第二齿轮直径尺寸的三分之一,并且两者呈并列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外侧右端设置有限位件,并且限位件前端面外缘设置有六个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材质为pvc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采用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优点一:通过将多方位移动装置设置于底座底端中部,便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通过主轴带动铣头进行左右转动调整,并且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从而通过转动轴带动铣头进行前后转动调节,实现多方位转动调整,保证铣头使用的灵活性,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优点二:通过将主轴外侧中部设置有调节座,并且调节座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框体锁紧固定,便于进行滑动调节固定,保证便捷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方位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区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方位移动装置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多方位移动装置-2、连接线-3、铣头-4、连接座-5、第一电机-6、固定架-21、第二电机-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主轴-25、角度调整机构-26、框体-261、第三电机-262、第一齿轮-263、第二齿轮-264、转动轴-2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多方位移动装置2、连接线3、铣头4、连接座5和第一电机6,底座1底部右端与连接线3相连接,底座1顶端面与铣头4锁紧固定,铣头4右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便于进行驱动转动,第一电机6与连接线3进行电连接,多方位移动装置2设置于底座1底端中部,多方位移动装置2由固定架21、第二电机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主轴25和角度调整机构26组成,固定架21内侧右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2,便于进行驱动转动,第二电机22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主动齿轮23相连接,主动齿轮23外径表面与从动齿轮24相互啮合,便于进行传动转动,从动齿轮24内中部与主轴25固定插接,主轴25外侧中部设置有角度调整机构26,角度调整机构26顶端中部与底座1相互固定,第二电机22与连接线3进行电连接。

其中,所述角度调整机构26包括框体261、第三电机262、第一齿轮263、第二齿轮264和转动轴265,所述框体261左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62,便于进行驱动转动,所述第三电机262右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第一齿轮263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63外径表面与第二齿轮26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64内中部与转动轴265插接固定,便于进行连接转动,所述框体261通过调节座与主轴25外侧中部锁紧固定,所述第三电机262与连接线3进行电连接。

其中,所述主动齿轮23直径尺寸为从动齿轮24直径尺寸的四分之一,并且两者呈并列状分布,尺寸适中,便于操作。

其中,所述主轴25外侧中部设置有调节座,并且调节座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框体261锁紧固定,便于进行调节固定。

其中,所述框体261形状呈u型状,并且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锁紧座,便于进行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263直径尺寸为第二齿轮264直径尺寸的三分之一,并且两者呈并列状分布,尺寸适中,便于操作。

其中,所述转动轴265外侧右端设置有限位件,并且限位件前端面外缘设置有六个螺孔,便于进行限位阻挡。

其中,所述框体261材质为pvc塑料,牢固耐用,性价比高,耐腐蚀,质量好。

其中,所述主轴25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强,成本低,性价比高。

本专利所述的:框体261材质为pvc塑料,pvc塑料化工领域指化合物聚氯乙烯,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工作原理:

第一,先将高效率铣头移动调整装置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再将固定架21与外界机床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将连接线3与外界电源和外界控制器相连接,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并且对设备进行控制;

第二,当需要对铣头4进行使用时,由于现有移动调整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仅能进行单轴平行位移,并且大多数均为操作人员手动移动调节,调节过程容易与机床存在数据偏差,需要反复测试调整,自动化程度低,通过将多方位移动装置2设置于底座1底端中部,接着按压外界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第二电机22进行工作,第二电机22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23在固定架21上进行转动,主动齿轮23外径表面与从动齿轮24相互啮合,从而通过主轴25带动框体261上的铣头4进行左右转动调整,然后按压外界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第三电机262进行工作,第三电机262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263与第二齿轮264相互啮合,从而通过转动轴265带动底座1上的铣头4进行前后转动调节,实现多方位转动调整,保证铣头4使用的灵活性,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第三,调节完毕后,便可按压外界控制器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第一电机6进行工作,通过第一电机6启动铣头4与外界铣刀进行连接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