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热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6257发布日期:2021-05-14 14: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式热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热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冷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使热冲压模具不但用于成形,还要用于给制件冷却淬火,因此制件的冷却速度足够大,使奥氏体组织尽可能多地转火。核心问题,水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冷却系统是否能够迅速带走每次热冲压后模具储存热量、生产效率以及冷却的均匀性,确保模具型腔表面温差的同时还要保证每次冲压前成型成败。但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计算公式,尤其是对于模具初始条件相同时,能使模具具备连续生产能力。
3.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420619545.6,专利名称:一种水冷式热冲压模具,申请日:20141024,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水冷式热冲压模具,包括水路过渡模板,所述水路过渡模板设有用于汇聚成型上模冷却水的过渡水槽、汇成水槽、以及与该汇成水槽连通的汇成水流通孔。本实用新型,水路过渡模板通过过渡水槽和汇成水槽对一个或者多个模具的若干冷却水道中的冷却水道进行汇聚并连通若干冷却水道,使得一个或者多个模具中错综复杂的冷却水道汇聚连通成一个或者多个一进一出的水路通道,方便冷却水的供给和循环,也为模具能够设置若干冷却水道来冷却模具并保证产品质量奠定基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热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区和下模区,所述上模区和下模区通过一对限位柱6导向连接;
5.所述上模区包括凹模1、顶模柱3、上模座4、模柄5,所述凹模1 内部设有顶模柱3,所述顶模柱3上端设有上模座4,所述上模座4 上端设有模柄5,所述模柄5和顶模柱3同轴;
6.所述下模区包括凸模2、储水槽22、进水孔23、出水孔24、压边圈8、下模座9,所述凸模2内侧设有储水槽22,所述储水槽22内部设有进水孔23和出水孔24,所述进水孔23和出水孔24一端连接储水槽22另一端连接下模座9下表面,所述凸模2外围设有压边圈 8,所述压边圈8下端设有下模座9。
7.优选的,压边圈8上表面四角设有定位销7。
8.优选的,顶模柱3长度等于工件10高度。
9.优选的,凹模1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压边圈8设有第二通孔 82,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82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通孔82 固定设有限位柱6。
10.优选的,压边圈8和凸模2安装方式采用过盈配合。
11.优选的,压边圈8和凹模1和之间留有间隙长度等于工件10厚度。
12.优选的,凹模1和凸模2均为耐高温材料。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强化压边圈的使用和设计,可以使热冲压水冷模具
在弯曲变形中不出现无规则变形问题,其变形量更加均匀,高强度钢板在冲压处理时不出现滚动和不协调变形现象;通过嵌入式储水槽结构则是把模具成型面加工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模具盖并嵌入到模座中,随后在模座内加工出一系列的沟槽形成冷却型腔;该结构可以实现模具表面的均匀冷却,且方便安装调试。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9.图中:1、凹模;12、第一通孔;2、凸模;22、储水槽;23、进水孔;24、出水孔;3、顶模柱;4、上模座;5、模柄;6、限位柱; 7、定位销;8、压边圈;82、第二通孔9、下模座;1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1.如图1

5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模区和下模区,所述上模区和下模区通过一对限位柱6导向连接;
22.所述上模区包括凹模1、顶模柱3、上模座4、模柄5,所述凹模1内部设有顶模柱3,所述顶模柱3上端设有上模座4,所述上模座4 上端设有模柄5,所述模柄5和顶模柱3同轴;
23.所述下模区包括凸模2、储水槽22、进水孔23、出水孔24、压边圈8、下模座9,所述凸模2内侧设有储水槽22,所述储水槽22 内部设有进水孔23和出水孔24,所述进水孔23和出水孔24一端连接储水槽22另一端连接下模座9下表面,所述凸模2外围设有压边圈8,所述压边圈8下端设有下模座9。
2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压边圈8上表面四角设有定位销7。
25.设置上述结构,保证工件10在模具内有不变位置。
26.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顶模柱3长度等于工件10高度。
27.设置上述结构,确保在取件时不磕碰工件10。
28.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凹模1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压边圈8设有第二通孔82,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82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通孔82固定设有限位柱6。
29.设置上述结构,第二通孔82用于装卸限位柱6,限位柱6限制模具闭合距离。
30.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压边圈8和凸模2安装方式采用过盈配合。
31.设置上述结构,采用特殊工具挤压进去,或利用热胀冷缩的特性,将孔加热,趁孔径扩大,迅速套到轴上,使安装更加牢固。
32.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压边圈8和凹模1和之间留有间隙长度等于工件10厚度。
33.设置上述结构,最小程度保留工件10原设计厚度。
3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凹模1和凸模2均为耐高温材料。
35.设置上述结构,为确保热冲压成型之后模具内容物组织全部为马氏体。
36.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强化压边圈的使用和设计,可以使热冲压水冷模具在弯曲变形中不出现无规则变形问题,其变形量更加均匀,高强度钢板在冲压处理时不出现滚动和不协调变形现象;通过嵌入式储水槽结构则是把模具成型面加工成具有一定厚度的模具盖并嵌入到模座中,随后在模座内加工出一系列的沟槽形成冷却型腔;该结构可以实现模具表面的均匀冷却,且方便安装调试。
3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