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刀角度测量装置

文档序号:25376788发布日期:2021-06-08 17:1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车刀角度测量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仪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刀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车刀是机械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车刀角度的精度直接影响车床的加工精度。车刀角度的测量包括主偏角的测量、副偏角的测量、刃倾角的测量、前角的测量以及后角的测量。车刀角度测量过程中,将车刀刀头相应的基准面与参照面贴合,而车刀的刀头的尺寸较小,不能保证车刀的基准面与参照面完全贴合,容易导致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刀角度测量装置,旨在解决车刀测量时因为车刀的参照面不能与基准面完全贴合而导致测量误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刀角度测量装置,包括:
5.第一测量板,上表面设有第一角度刻度线以及升降机构;
6.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量板上,用于固定车刀;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测量板的中心转动连接、另一端设为自由端;
7.第二测量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板面与所述固定座的扫掠面的径向垂直;所述第二测量板上设有第二角度刻度线;所述第二测量板上还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的底面设为平面,并且所述指针的底面与所述指针的轴线垂直;
8.激光投线机构,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测量板的外侧。
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激光投线机构包括:
10.底座;
11.调节杆,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2.激光模组,设置于所述调节杆的顶端;
13.电源,与所述激光模组电连接。
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调节杆设为柔性杆。
1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柔性杆的顶端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激光模组的固定夹。
1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测量板设为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圆心处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
1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测量板的径向向外伸出所述第一测量板。
1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测量板设为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圆心处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指针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
1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指针的底端的两侧与所述指针的轴线平行设置。
2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设有磁铁,所述指针设为非磁性件。
2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22.螺杆,底部与所述第一测量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顶部设有把手;
23.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螺母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测量板固定连接。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在测量主偏角时,通过转动固定座,使车刀的轴向与第二测量板垂直,转动固定座,将车刀的主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的表面贴合,调整激光投线机构的位置,使激光竖直向下投射,并且使激光投线与车刀的主切削刃重合,若激光投线正好投射在车刀的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的贴合处,则表示主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贴合紧密,固定座转动的角度即为车刀的主偏角;若激光投线部分穿过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之间的缝隙,则表示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之间贴合不紧密,存在偏差,需要调整固定座的位置,直至激光投线正好投射在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之间的缝隙。
25.测量副偏角时,通过转动固定座,使车刀的轴向与第二测量板垂直,转动固定座,将车刀的副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的表面贴合,固定座转动的角度即为车刀的副偏角。调整激光投线机构的位置,使激光竖直向下投射,并且激光投线与车刀的副切削刃重合,通过激光投线的投射情况判断副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是否贴合紧密。
26.测量刃倾角时,旋转固定座,将车刀的主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的表面贴合,此时第二测量板的表面与车刀的主切削刃的切削平面重合,根据刃倾角的定义,再将指针的底面与主切削刃贴合,指针在第二测量板转动的角度即为刃倾角的角度。在读数前,调整激光投射机构,分别检测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以及至切削刃与指针的底面是否贴合紧密。
27.测量前角时,通过转动固定座,使车刀的轴向与第二测量板垂直,沿车刀的主切削刃的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固定座,转动角度为(90
°‑
主偏角角度值),此时第二测量板的表面与车刀的主切削刃上的主剖面重合,根据前角的定义,将指针的底面与车刀的前刀面贴合,指针在第二测量板的转动的角度即为前角的角度。通过调整激光投射机构,使激光垂直指针投射,检测指针的底面与车刀的前刀面是否贴合紧密。
28.测量后角时,固定座在测量前角的基础上保持固定,通过升降机构调整第二测量板的位置,使指针的侧面与车刀的主后刀面贴合,指针在第二测量板转动的角度即为后角的角度。通过调整激光投射机构,检测指针的侧面与车刀的主后刀面是否贴合紧密。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刀角度测量装置,通过激光投射机构检测车刀的基准面与参照面是否贴合紧密,减小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处于原始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处于原始状态时的俯视示意
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测量主偏角时的俯视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刃倾角时的主视示意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前角时的俯视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前角时的主视示意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刀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后角时的主视示意图;
39.图中:1、第一测量板;11、第一角度刻度线;12、第一连接轴;2、固定座;21、指示片;3、第二测量板;31、第二角度刻度线;32、第二连接轴;4、指针;5、激光投线机构;51、底座;52、调节杆;53、激光模组;6、螺杆;7、螺母;8、把手;9、连接板;10、车刀;kr、主偏角;λs、刃倾角;γ0、前角;α0、后角。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刀10角度测量装置进行说明。车刀10角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板1、固定座2、第二测量板3、升降机构以及激光投线机构5。第一测量板1水平设置,在第一测量板1的边缘周向设置有第一角度刻度线11,固定座2水平设置在第一测量板1的上表面,用于固定车刀10,固定座2的靠近第一测量板1的中心处的一端为内端部,靠近第一测量板1的边缘处的一端为外端部,固定座2的内端部与第一测量板1 的中心转动连接、外端部为自由端,固定座2设置在第一测量板1的上表面后,能够以固定座2的内端部为轴转动。固定座2转动时,通过第一角度刻度线11 可以测量固定座2转动的角度。
42.第二测量板3设置在第一测量板1的上方,并且第二测量板3保持竖直状态,具体地,在第一测量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第二测量板3连接,通过升降机构可以调节第二测量板3与第一测量板1的距离。固定座2在第一测量板1上的扫掠面为扇形面,第二测量板3与扇形面的径向垂直设置,即通过调整固定座2的位置,固定座2能够与第二测量板3垂直。第二测量板3的表面的边缘周向设置有第二角度刻度线31,在第二测量板3 上设置有指针4,指针4的底面设置为平面,指针4与第二测量板3转动连接,指针4摆动时,通过第二角度刻度线31可以得知指针4摆动的角度。
43.在第一测量板1的旁侧设置有激光投线机构5,激光投线机构5投射出的激光形成一段线段。
44.参阅图4,在测量主偏角kr时,通过转动固定座2,使车刀10的轴向与第二测量板3垂直,转动固定座2,将车刀10的主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3的表面贴合,调整激光投线机构5的位置,使激光竖直向下投射,并且使激光投线与车刀10的主切削刃重合,若激光投线正好投射在车刀10的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3的贴合处,则表示主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3贴合紧密,固定座2转动的角度即为车刀10的主偏角kr;若激光投线部分穿过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3 之间的缝隙,则表示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3之间贴合不紧密,存在偏差,需要调整固定座2的位置,直至激光投线正好投射在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3之间的缝隙。
45.测量副偏角时,通过转动固定座2,使车刀10的轴向与第二测量板3垂直,转动固定座2,将车刀10的副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3的表面贴合,固定座2转动的角度即为车刀10的副偏角。调整激光投线机构5的位置,使激光竖直向下投射,并且激光投线与车刀10的副切削刃重合,通过激光投线的投射情况判断副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3是否贴合紧密。
46.参阅图5,测量刃倾角λs时,旋转固定座2,将车刀10的主切削刃与第二测量板3的表面贴合,此时第二测量板3的表面与车刀10的主切削刃的切削平面重合,根据刃倾角λs的定义,再将指针4的底面与主切削刃贴合,指针 4在第二测量板3转动的角度即为刃倾角λs的角度。在读数前,调整激光投射机构,分别检测主切削刃和第二测量板3以及主切削刃与指针4的底面是否贴合紧密。
47.参阅图6和图7,测量前角γ0时,通过转动固定座2,使车刀10的轴向与第二测量板3垂直,沿车刀10的主切削刃的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固定座2,转动角度为(90
°‑
主偏角kr角度值),此时第二测量板3的表面与车刀10 的主切削刃上的主剖面重合,根据前角γ0的定义,将指针4的底面与车刀10 的前刀面贴合,指针4在第二测量板3的转动的角度即为前角γ0的角度。通过调整激光投射机构,使激光垂直指针4投射,检测指针4的底面与车刀10 的前刀面是否贴合紧密。
48.参阅图8,测量后角α0时,固定座2在测量前角γ0的基础上保持固定,通过升降机构调整第二测量板3的位置,使指针4的侧面与车刀10的主后刀面贴合,指针4在第二测量板3转动的角度即为后角α0的角度。读数前,通过调整激光投射机构,检测指针4的侧面与车刀10的主后刀面是否贴合紧密。
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刀10角度测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激光投射机构检测车刀10的基准面与参照面是否贴合紧密,减小测量误差。
5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刀10角度测量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激光投线机构5包括底座51、调节杆52、激光模组53和电源,底座51 固定在桌面或者地面。调节杆52的底端与底座51固定连接,激光模组53设置在调节杆52的顶端,电源与激光模组53电连接,激光模组53通电后投射出激光,并且投射出的激光在投射面形成一段细线,通过调整调节杆52,可以调整激光模组53的投射角度。
51.本实施例中,调节杆52设为柔性杆,能够弯折成任意角度,自由调节方向。
52.优选地,柔性杆的顶端设有固定夹,用于夹持激光模组53,实现调节杆52 与激光模组53的活动连接,激光模组53需要更换或者修理时,将固定夹打开即可,操作方便。
5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第一测量板1设为圆形板,在圆形板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2,固定座2的内端部设有圆孔,第一连接轴12穿入圆孔中,实现固定座2与第一测量板1的转动连接。
54.固定座2的外端部设置在圆形板的外部,即固定座2的长度大于圆形板的半径,在固定座2的一侧边设置有指示片21,指示片21的扫掠路径与第一角度刻度线11重合,通过指示片21对应的第一角度刻度线11的数值可得知固定座2所在的位置。
5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8,第二测量板3设为扇形板,扇形板的圆心位于底部,在圆心处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2,指针4靠近底面的位置设有圆孔,将第二连接轴32插入圆孔中,实现指针4与第二测量板3的转动连接,指针4安装好后,指针4的顶端的扫掠路径与第二角度刻度线31重合。
56.指针4的底端的两侧边与指针4的轴线平行,在测量车刀10的后角α0时,指针4的底端的两侧边与车刀10的主后刀面贴合,并且贴合后不影响指针4 指示的精度。
5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座2的上表面设有磁铁,将车刀10吸附在固定座2的上表面,相应的,指针4设为塑料件等非磁性件,避免磁铁影响指针4的指示准确性。
5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升降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杆6和螺母7,在第一测量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轴承,轴承水平设置,轴承的外圈与第一测量板1的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与螺杆6固定连接,螺杆6安装后与第一测量板1垂直。螺母7套设在螺杆6的外部,并且螺母7 能够在螺杆6上旋进,螺母7通过连接板9与第二测量板3固定连接。在螺杆 6的顶部设有把手8,把手8与螺杆6垂直。
59.调整第二测量板3的位置时,一只手把持螺母7,另一只手转动把手8,螺母7就可以在螺杆6上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测量板3上下移动。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