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3102发布日期:2021-07-27 13:5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属于光伏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汇流条的人工焊接存在较高的裂片率,现场焊接的汇流条虽然很平整,但是在进入层压机后,在层压的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eva融化后由上下压板带来的压力会导致汇流条内有较大的应力,轻则汇流条与电池片上的焊接点拉开导致虚焊,重则直接将焊接点拉裂,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物料损耗。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汇流条折弯工装,来改善汇流条的焊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该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能够让汇流条在相邻两个电池片之间形成一个折弯,该折弯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释放该位置在层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一侧边向外凸伸的把手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末端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上表面为圆弧状的折弯面,以使汇流条的下表面越过所述折弯部并与所述折弯面相接触,实现汇流条的折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的下表面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并分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两端,所述本体部连接在该两个折弯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呈细条状设置,所述折弯部为固定在所述本体部两端的折弯块,且所述折弯块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块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本体部的宽度,以在所述本体部的宽度方向上使得所述折弯块的两端均超出所述本体部,便于汇流条的下表面越过所述折弯块并与该折弯块的折弯面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的长度为159.25cm,宽度为3cm;所述折弯块的长度为23cm,宽度为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自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沿垂直于本体部上表面的方向向上凸伸形成,以便抓取所述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呈拱形设置,所述把手的上表面为圆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把手的最大凸伸高度为36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通过在本体部上设置把手,从而方便抓取整个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此外,通过在本体部的末端设置折弯部,并将该折弯部的上表面设计为圆弧状的折弯面,从而可以使汇流条的下表面越过所述折弯部并与所述折弯面相接触,来实现汇流条的折弯,进而在层压过程中可以利用汇流条的折弯来释放在层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中方框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包括本体部10、自本体部10一侧边向外凸伸的把手20以及位于所述本体部10末端的折弯部30,所述折弯部30的上表面为圆弧状的折弯面31,从而在焊接汇流条(未图示)时,可以通过使汇流条的下表面越过所述折弯部30并与所述折弯面31相接触,来实现汇流条的自然拱起,形成一个折弯。

具体来讲,所述本体部10呈细条状设置,所述折弯部30设置有两个并分设在所述本体部10的两端,所述本体部10连接在该两个折弯部30之间,所述折弯部30的下表面32为平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30为固定在所述本体部10两端的折弯块,且所述折弯块3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本体部10的延伸方向。较佳地,所述折弯块30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本体部10的宽度,以便在所述本体部10的宽度方向上使得所述折弯块30的两端均超出所述本体部10,从而便于汇流条的下表面越过所述折弯块30并与该折弯块30的折弯面31相接触,本体部10则不与汇流条接触,不会影响汇流条的焊接。

所述本体部10的长度优选为159.25cm,宽度为3cm;所述折弯块30的长度优选为23cm,宽度为15cm;整个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的长度为174.25cm(等于159.25cm+15cm)。将整个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的长度设计为174.25cm,主要是为了与单个电池片的尺寸相匹配,此时主体部10与电池片的上表面相贴合,两个折弯块30则正好位于相邻两片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处,继而方便将位于相邻两片电池片的间隙处的汇流条进行折弯。

所述把手20自所述本体部10的上表面沿垂直于本体部10上表面的方向向上凸伸形成,以便操作者抓取所述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所述把手20呈拱形设置,所述把手20的上表面为圆弧面21。当然,把手20的形状还可以设计为其它,此处不作限制。所述把手2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0的中间位置处,使受力均匀;所述把手20的最大凸伸高度为36cm。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的结构与图1所示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点主要在于:本体部10’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设有一个折弯部30’;相应的,本体部10’的长度为图1中本体部10的长度的2倍,如此可一次性对汇流条进行3次折弯。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0’的长度优选为318.5cm,为本体部10的长度的2倍,整个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的长度为333.5cm(等于318.5cm+15cm);折弯部30’的结构和尺寸与图1中折弯部30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只不过图3中增加了折弯部30’后,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能够一次性对汇流条进行3次折弯,而图1中的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只能一次性对汇流条进行2次折弯。

如图4与图5所示,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100’时的状态图。因电池串通常由6片电池片200相互串联形成,故在利用汇流条将这6片电池片200进行串接时,可以同时使用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和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对汇流条进行折弯。

具体步骤可以简述为:先将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放置在第二片电池片上,并使得本体部10的下表面与第二片电池片的上表面相贴合、第一个折弯块30位于第一片电池片与第二片电池片的间隙处、第二个折弯块30位于第二片电池片与第三片电池片的间隙处;再将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放置在第四片电池片和第五片电池片上,并使得本体部10’的下表面同时与第四片电池片和第五片电池片的上表面相贴合、第一个折弯块30位于第三片电池片与第四片电池片的间隙处、折弯块30’位于第四片电池片与第五片电池片的间隙处、另外一个折弯块30位于第五片电池片与第六片电池片的间隙处;接着,将汇流条按照原先设定的路线分别与六片电池片进行焊接固定,当然,在遇到折弯块30和折弯块30’时直接越过即可,即直接将汇流条放在折弯块30和折弯块30’上,使该处的汇流条自然的拱起,形成一个折弯;最后,将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和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沿垂直于汇流条的方向撤出,此时汇流条在对应于相邻两片电池片的间隙处均形成有折弯,该折弯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释放该位置在层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当然,也可以在放置完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后,先对一部分汇流条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再放置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对剩余部分的汇流条进行焊接固定,具体操作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1、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和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只是为了方便操作者操作,并针对不同的版型而设计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折弯工装,这两个折弯工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此处不作限制。2、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和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均使用耐高温的轻型材料制成,如尼龙、电木或环氧树脂等,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100’通过在本体部10、10’上设置把手20,从而方便抓取整个光伏汇流条折弯工装100、100’;此外,通过在本体部10、10’上设置折弯部30、30’,并将该折弯部30、30’的上表面设计为圆弧状的折弯面31,从而在焊接汇流条时,可以使汇流条的下表面越过所述折弯部30、30’并与所述折弯面31相接触,来实现汇流条的自然拱起,形成折弯,进而在层压过程中可以利用汇流条的折弯来释放在层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操作便捷、风险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