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5280发布日期:2021-10-30 01: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工装设置在滤芯(3)的管内,所述内支撑工装包括锥形体(4)和扩张体(2),所述扩张体(2)套设在所述锥形体(4)的外周,所述锥形体(4)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扩张体(2)的内周面为与所述锥形体(4)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内锥面结构,所述扩张体(2)的外周面为圆周面,所述扩张体(2)的外周面与滤芯(3)的内周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在经过所述锥形体(4)的轴线的截面内、所述锥形体(4)的外周面为梯形斜面;和/或,所述锥形体(4)的外周面的锥角度为4
‑7°
;所述扩张体(2)的内表面的锥角度为4
‑7°
;和/或,所述扩张体(2)被沿其轴线方向进行切割成至少两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体(2)被切割分成沿周向的三等份;和/或,所述扩张体(2)通过线切割的方式被切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等份中的每等份中再被均分成沿周向的三等份,且本次切割在轴向方向未完全切断;和/或,所述线切割采用钼丝。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工装还包括固定环(1)和螺纹紧固件(5),所述锥形体(4)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固定环(1)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所述固定环(1)设置在所述扩张体(2)的第一端面(21)处、并与所述扩张体(2)抵接,所述螺纹紧固件(5)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而将所述锥形体(4)和所述固定环(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5)的转动能够驱动所述固定环(1)挤压所述扩张体(2)、使得所述扩张体(2)相对于所述锥形体(4)沿轴向方向相对运动,适应于支撑不同大小管径的所述滤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包括本体(11)和伸出部(12),所述伸出部(12)一端与所述本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张体(2)抵接,在所述本体(11)与所述锥形体(4)之间为空心结构,使得所述固定环(1)不与所述锥形体(4)直接相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为圆筒体结构,且所述伸出部(12)的内径大于与其相接处的所述锥形体(4)的外径,所述伸出部(12)的壁厚小于与其相接处的所述扩张体(2)的壁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体(2)的内径沿轴向方向从所述第一端面(21)至第二端面(22)逐渐增大,且所述扩张体(2)的所述第一端面(21)与所述伸出部(12)相对且抵接;所述锥形体(4)的外径沿轴向方向从第三端面(41)至第四端面(42)逐渐增大,且所述锥形体(4)的所述第三端面(41)与所述伸出部(12)相对。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支撑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体(2)的材料为紫铜,和/或,所述锥形体(4)的材料为碳钢、合金钢、高温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螺纹紧固件(5)的材料为碳钢、合金钢和高温合金中的至少一
种;和/或,所述固定环(1)的材料为高温合金;和/或,所述锥形体(4)的所述第一孔为通孔;和/或,所述固定环(1)的所述第二孔为螺纹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支撑工装,内支撑工装设置在滤芯(3)的管内,内支撑工装包括锥形体(4)和扩张体(2),扩张体(2)套设在锥形体(4)的外周,锥形体(4)的外周面为锥面,扩张体(2)的内周面为与锥形体(4)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内锥面结构,扩张体(2)的外周面为圆周面,扩张体(2)的外周面与滤芯(3)的内周壁抵接。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锥形体和扩张体的组合结构的总径向尺寸能够根据需要变小或变大,需要对所需位置进行内支撑、将总径向尺寸逐渐增大以形成牢固可靠的支撑作用,采用该工装后的焊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金属滤芯焊接整体变形、焊接处凹陷、焊接前定位不准的问题。焊接前定位不准的问题。焊接前定位不准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 杨彦红 张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红银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