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成型功能的高效冲孔机。
背景技术:
冲孔机为薄壁加工设备,通过加压装置带动冲杆或冲针对工件进行成孔。现有的冲孔机一般只具有成孔结构,如果遇到需要对加工件进行整形时,则需要先对工件进行成型,后移至冲孔机上需重新定位后进行成孔,此时的精度则会大打折扣,同时也无法满足其加工效率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具有成型功能的高效冲孔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成型功能的高效冲孔机,包括冲孔平台,设置在冲孔平台上方的冲孔机构,所述冲孔平台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和与滑槽连通且为横向的导料通道,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缸一,所述液压油缸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导料通道连通,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液压油缸二、上模体、液压油缸三和冲杆,所述液压油缸二固定安装在冲孔平台上方的结构物上,所述液压油缸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和下模体适配的上模体,所述液压油缸三固定安装在上模体背对下模体的一侧,所述冲杆固定安装在液压油缸三的输出端,所述冲杆的下端自由贯穿上模体且与通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体上设有压料部和成型部,所述压料部的底面高度低于成型部的底面高度,所述压料部相对冲孔平台的一侧设有防滑层,所述成型部与下模体相适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料部上安装有顶撑机构,所述顶撑机构包括安装槽、顶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槽开设有位于压料部上,所述顶杆和复位弹簧均设置在安装槽内部,所述顶杆的一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另一端自由延伸至安装槽的外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冲孔平台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工件相适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自上而下的成孔部和转向部,所述成孔部与冲杆间隙配合,所述转向部为弧形结构且远离收集部的一端开口始终与导料通道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料通道与滑槽连通一侧开口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差值等于通孔的位置变化距离。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体和冲杆内部均嵌设有加热件,所述上模体和冲杆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冲孔平台内设有滑槽、导料通道,液压油缸一、下模体、以及与导料通道连通的通孔,冲孔机构包括液压油缸二、液压油缸三、上模体和冲杆,通过液压油缸二先将上模体下移压紧工件,后液压油缸一上移推动下模体上移对工件进行成型,随后通过液压油缸三推动冲杆向下移动结合通孔将工件进行成孔,成孔的废料通过通孔、导料通道排出冲孔平台,成型、成孔一体化,达到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重新定位对冲孔位置精度的干扰,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上模体上设有压料部和成型部,成型部与下模体相适配,通过压料部压紧工件进行定位,防止在成型和打孔过程中工件出现偏移,影响成型和冲孔的位置精度。
3.本实用新型中压料部上设有顶撑机构包括安装槽、顶杆和复位弹簧,通过成型冲孔完成后的工件进行外推,使得工件与上模体实现分离,便于取下工件,同时下方的冲孔平台上设有的定位槽对工件进行位置限定,确保工件的成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孔平台的剖视图。
图中:1、冲孔平台;2、滑槽;3、导料通道;4、液压油缸一;5、下模体;6、液压油缸二;7、上模体;71、压料部;72、成型部;73、安装槽;74、顶杆;75、复位弹簧;8、液压油缸三;9、冲杆;10、成孔部;11、定位槽;12、转向部;13、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成型功能的高效冲孔机,包括冲孔平台1,设置在冲孔平台1上方的冲孔机构,所述冲孔平台1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2和与滑槽2连通且为横向的导料通道3,所述滑槽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油缸一4,所述液压油缸一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下模体5,所述下模体5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导料通道3连通,所述冲孔机构包括液压油缸二6、上模体7、液压油缸三8和冲杆9,所述液压油缸二6固定安装在冲孔平台1上方的结构物上,所述液压油缸二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和下模体5适配的上模体7,所述液压油缸三8固定安装在上模体7背对下模体5的一侧,所述冲杆9固定安装在液压油缸三8的输出端,所述冲杆9的下端自由贯穿上模体7且与下模体5的通孔间隙配合。
在使用时,首先将工件安装在冲孔平台1上,随后液压油缸二6启动带动上模体7下移,压紧工件,液压油缸一4推动下模体5沿滑槽2向上移动对工件进行成型,成型后液压油缸三8推动冲杆9对成型后的工件进行冲孔,冲孔后的废料依次经过通孔、导料通道3排出冲孔平台1,成型、成孔一体化,达到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重新定位对冲孔位置精度的干扰,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上模体7上设有压料部71和成型部72,所述压料部71的底面高度低于成型部72的底面高度,所述压料部71相对冲孔平台1的一侧设有防滑层,所述成型部72与下模体5相适配。通过压料部71对工件进行压紧,保证成型和冲孔过程中位置精度,成型部72和下模体5配合使用对工件进行成型。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压料部71上安装有顶撑机构,所述顶撑机构包括安装槽73、顶杆74和复位弹簧75,所述安装槽73开设有位于压料部71上,所述顶杆74和复位弹簧75均设置在安装槽73内部,所述顶杆74的一端与复位弹簧75固定连接、另一端自由延伸至安装槽73的外侧。在压紧工件进行成型时,顶杆74在复位弹簧75的作用下被收缩至安装槽73内部,当液压油缸二6复位后,顶杆74对成型、冲孔后的工件进行与上模体7的成型部72分离。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冲孔平台1上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与工件相适配。利用定位槽11将工件进行定位,确保上模体7和下模体5的成型位置。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通孔包括自上而下的成孔部10和转向部12,所述成孔部10与冲杆9间隙配合,所述转向部12为扇状结构且远离成孔部10的一端开口始终与导料通道3连通。利用转向部12对落料的废料进行转向导至导料通道3内,进而排出冲孔平台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导料通道3与滑槽2连通一侧开口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差值等于通孔的位置变化距离。在成型和冲孔整个过程中,通孔的底部开口始终处于导料通道3的开口内,确保废料始终排出冲孔平台2。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上模体7和冲杆9内部均嵌设有加热件13,所述上模体7和冲杆9均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加热件13对成型和冲孔可以对工件进行优化整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