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电火花加工机床在加工油杯工件前,每次装卸均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装夹作业,并且经常出现装夹不到位的情况,不仅费时费力,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装置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从而保证了油杯的有效可靠装夹,并且装卸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极大地助力于加工效率的提升。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包括筒座,所述筒座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底座,底座中心处安装有缸座,缸座内部安装有沿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底面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大弹簧;所述筒座外侧面的上方安装有气缸,气缸输出端朝上;所述缸座外圆周面上套装有推板,推板一端位于气缸输出端的正上方,推板另一端固装有压杆;所述活塞杆顶端固装有定位芯,定位芯上放置有油杯,所述压杆顶端的弯折部压装于油杯的台阶处。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缸座顶部周向向外延伸构成盘形的法兰结构,压杆底端延伸有杆座,位于杆座处的法兰结构外壁面上固装有转支座,转支座通过转轴与杆座转动连接。
8.所述缸座法兰结构的顶面固装有支板,支板顶部向上弯折延伸有支承环;所述压杆底部的杆座与推板固装,压杆向上依次贯穿法兰结构和支板,压杆顶部的弯折部位于支承环的下方,支承环套设于油杯上部的周向。
9.所述推板与气缸接触的端部固装有导销,导销上套装有小弹簧,小弹簧向上贯穿缸座的法兰结构,小弹簧压装于支板底面与推板顶面之间。
10.所述推板内圆周面与缸座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11.所述底座为圆盘形结构,底座外圆周面与筒座内壁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12.所述定位芯底部与活塞杆之间通过螺纹锁装。
13.所述筒座侧壁面上锁装有通气接头,外部气源经通气接头向缸座和活塞杆之间通气,使得活塞杆相对于缸座下行。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气缸输出端上行向上施力于推板,使推板向上摆动,压杆弯折部脱离油杯,同时活塞杆带动定位芯、油杯下行,从而能够顺利取下油杯并放置新油杯,活塞杆带动油杯上行,同时气缸输出端下行使推板回摆复位,压杆重新压至新油杯台阶处,实现了油杯的快速可靠装夹和拆卸,省时省力,有效助力于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提升,使用方便,实用性好。
1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17.压杆底部的杆座通过转轴相对于转支座转动连接,为推板带动压杆的摆动提供了转动圆心,使得摆动更加顺畅;
18.支板顶部的支承环套设环绕于油杯上部周向,在油杯装夹后加工时提供防护作用,助力于保障油杯装夹的可靠性以及加工的安全性;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半自动的方式实现油杯的快速装卸,尤其适用于油杯在电火花加工中加工喷油孔时的装夹,活塞杆和压杆的共同作用使得油杯装夹可靠,并且重复性好,保证了油杯装拆更换时,其球头径向跳动在0.05mm以内,极大地助力于油杯上喷油孔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剖视图(省略气缸)。
22.图3为图1的爆炸图(省略筒座、气缸)。
23.其中:1、筒座;2、密封圈;3、底座;4、大弹簧;5、缸座;6、推板;7、导销;8、小弹簧;9、支板;10、活塞杆;11、定位芯;12、油杯;13、压杆;14、转支座;15、气缸;16、通气接头;17、转轴;91、支承环;131、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气缸弹簧式快速装卸油杯机构,包括筒座1,筒座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中心处安装有缸座5,缸座5内部安装有沿其上下移动的活塞杆10,活塞杆10底面与底座3之间安装有大弹簧4;筒座1外侧面的上方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输出端朝上;缸座5外圆周面上套装有推板6,推板6一端位于气缸15输出端的正上方,推板6另一端固装有压杆13;活塞杆10顶端固装有定位芯11,定位芯11上放置有油杯12,压杆13顶端的弯折部压装于油杯12的台阶处;通过气缸15输出端上行向上施力于推板6,使推板6向上摆动,压杆13弯折部脱离油杯12,同时活塞杆10带动定位芯11、油杯12下行,从而能够顺利取下油杯12并放置新油杯12,活塞杆10带动油杯12上行,同时气缸15输出端下行使推板6回摆复位,压杆13重新压至新油杯12台阶处,实现了油杯12的快速可靠装夹和拆卸,省时省力。
26.缸座5顶部周向向外延伸构成盘形的法兰结构,压杆13底端延伸有杆座131,位于杆座131处的法兰结构外壁面上固装有转支座14,转支座14通过转轴17与杆座131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压杆13底部的杆座131通过转轴17相对于转支座14转动连接,为推板6带动压杆13的摆动提供了转动圆心,使得摆动更加顺畅。
27.缸座5法兰结构的顶面固装有支板9,支板9顶部向上弯折延伸有支承环91;压杆13底部的杆座131与推板6固装,压杆13向上依次贯穿法兰结构和支板9,压杆13顶部的弯折部位于支承环91的下方,支承环91套设于油杯12上部的周向;支板9顶部的支承环91套设环绕于油杯12上部周向,在油杯12装夹后加工时提供防护作用,助力于保障油杯12装夹的可靠性以及加工的安全性。
28.推板6与气缸15接触的端部固装有导销7,导销7上套装有小弹簧8,小弹簧8向上贯穿缸座5的法兰结构,小弹簧8压装于支板9底面与推板6顶面之间;在气缸15输出端推动推板6上行后,小弹簧8压缩,而后气缸15反向工作脱离推板6,施加于推板6上的上推力消失,在小弹簧8的恢复作用下,推板6带动压杆13一起回摆复位,使得压杆13顶部的弯折部重又压装于油杯12上。
29.推板6内圆周面与缸座5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存在保证了推板6以转轴17为中心的摆动的可靠和顺畅性。
30.底座3为圆盘形结构,底座3外圆周面与筒座1内壁面之间安装有密封圈2。
31.定位芯11底部与活塞杆10之间通过螺纹锁装。
32.筒座1侧壁面上锁装有通气接头16,外部气源经通气接头16向缸座5和活塞杆10之间通气,使得活塞杆10相对于缸座5下行。
33.通过半自动的方式实现油杯12的快速装卸,尤其适用于油杯12在电火花加工中加工喷油孔时的装夹,活塞杆10和压杆13的共同作用使得油杯12装夹可靠,并且重复性好,保证了油杯12装拆更换时,其球头径向跳动在0.05mm以内,极大地助力于油杯12上喷油孔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一致性,满足于美国康明斯柴油机油杯12的加工要求。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5.在油杯12加工完成后需要拆下并装上新油杯12时,气缸15工作,其输出端上行并向上施力于推板6,使得推板6以转轴17为圆心向上摆动,小弹簧8压缩,压杆13随推板6摆动,从而压杆13相对于油杯12外摆,即脱离油杯12;同时,外部气源经通气接头16向内进气,使得活塞杆10下行,活塞杆10顶部的定位芯11、油杯12随之下行,大弹簧4压缩,油杯12脱离支板9顶部的支承环91,从而能够顺利取下加工好的油杯12,实现油杯12的快速拆卸;
36.在定位芯11上放置新的待加工油杯12,外部气源经通气接头16向外抽气,压缩的大弹簧4复位,推动活塞杆10上行,带动油杯12上行,直至油杯12上部向上穿过支板9顶部的支承环91内;同时,气缸15反向工作,其输出端脱离推板6,压缩的小弹簧8复位,向下推动推板6回摆,压杆13随推板6复位,从而压杆13顶部的弯折部压装至油杯12的台阶处,实现油杯12的快速装夹。
37.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油杯的快速可靠装卸,有效助力于提升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省时省力,实用性好。
38.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