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生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
背景技术:2.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热电偶的热电极的测量端在焊接前,应首先将被焊热电极的顶端绞成麻花状或将两顶端并齐,目前通常采用钨铼作为电极,在焊接前大多数通过人工进行绞接,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支撑板一和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一侧的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所述支撑杆二之间通过收卷辊连接,所述收卷辊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撑杆一侧壁的电机一输出轴连接,所述收卷辊上环绕设有热电偶丝一和热电偶丝二,所述收卷辊上设有位于所述热电偶丝一和所述热电偶丝二之间的隔板,所述支撑板一远离所述支撑板二的一侧设有位于底座顶端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一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一上设有通孔一和位于所述通孔一一侧的通孔二,所述支撑板二靠近所述支撑板一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热电偶丝一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一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热电偶丝二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二延伸至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二远离所述支撑板一的一侧设有电机二,所述支撑板二的内部设有通孔三,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贯穿所述通孔三的旋转轴连接,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有夹持机构。
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一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顶端的滑槽中,所述滑槽的两侧对称设有缓冲垫。
8.作为优选,所述滑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滚动珠,两个所述滑板相远离侧面均设有卡板。
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一和所述支撑杆二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开槽。
10.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三,所述安装板为l形结构,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二,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二啮合连接的齿轮三,所述齿轮二和所述齿轮三相远
离侧边均设有摆动杆,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对称设有拉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均设有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夹持杆。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将多根热电偶丝的一端保持平齐并进行夹持,进而完成热电偶丝的绞接过程,同时便于控制热电偶丝的绞接长度,进而提高了热电偶丝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俯视图;
15.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
17.1、底座;2、支撑杆一;3、支撑杆二;4、支撑板一;5、支撑板二;6、热电偶丝一;7、热电偶丝二;8、隔板;9、电机一;10、电动伸缩杆;11、收卷辊;12、通孔一;13、通孔二;14、安装板;15、夹持机构;16、电机二;17、旋转轴;18、通孔三;19、滑板;20、滑槽;21、滚动珠;22、卡板;23、电机三;24、齿轮一;25、齿轮二;26、齿轮三;27、摆动杆;28、拉杆;29、夹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
‑
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电偶丝自动绞接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一侧对称设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所述底座1的顶端上设有支撑板一4和位于所述支撑板一4一侧的支撑板二5,所述支撑杆一2和所述支撑杆二3之间通过收卷辊11连接,所述收卷辊11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支撑杆一2侧壁的电机一9输出轴连接,所述收卷辊11上环绕设有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所述收卷辊11上设有位于所述热电偶丝一6和所述热电偶丝二7之间的隔板8,所述支撑板一4远离所述支撑板二5的一侧设有位于底座1顶端的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一4侧壁连接,所述支撑板一4上设有通孔一12和位于所述通孔一12一侧的通孔二13,所述支撑板二5靠近所述支撑板一4的一侧设有安装板14,所述热电偶丝一6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一12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4的一侧,所述热电偶丝二7的一端贯穿所述通孔二13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4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二5远离所述支撑板一4的一侧设有电机二16,所述支撑板二5的内部设有通孔三18,所述
电机二16的输出轴与贯穿所述通孔三18的旋转轴17连接,且所述旋转轴17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4的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板14的顶端设有夹持机构15,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电机二16带动旋转轴17旋转,进而旋转轴17带动安装板1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夹持机构15同步旋转。
22.下面具体说一下电机一9、收卷辊11、通孔一12、通孔二13、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3.如图1所示,启动电机一9,使得电机一9带动收卷辊11旋转,进而收卷辊11带动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一端脱离收卷辊11,进而将热电偶丝一6穿过通孔一12,并将热电偶丝二7穿过通孔二13,使得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保持同速,进而使得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一端对齐并保持相同的长度,进而为后期的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绞接提供便利,同时便于根据通孔一12和通孔二13与夹持机构15的距离来改变热电偶丝的绞接长度。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支撑板一4的移动稳定性,进而保持支撑板一4直线移动,在其支撑板一4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滑板19,所述滑板1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1顶端的滑槽20中,所述滑槽20的两侧对称设有缓冲垫,很明显,缓冲垫可以有效的缓解滑板19与滑槽20内壁的碰撞,如图1所示,为了减小滑板19移动过程中与滑槽20的摩擦力,进而在其滑板19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滚动珠21,两个所述滑板19相远离侧面均设有卡板22,很明显,卡板2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加支撑板一4移动的稳定性。
26.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一2和所述支撑杆二3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开槽,很明显,开槽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更换收卷辊以及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开槽的宽度与电机一9的输出轴横截面积相等,如图3所示,所述夹持机构15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4上的电机三23,所述安装板14为l形结构,所述电机三2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一24,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24啮合连接的齿轮二25,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二25啮合连接的齿轮三26,所述齿轮二25和所述齿轮三26相远离侧边均设有摆动杆27,所述安装板14的两端对称设有拉杆28,所述摆动杆27的一端均设有与所述拉杆28连接的夹持杆29,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将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一端拉住,进而启动电机三23,使得电机三23带动齿轮一24旋转,通过齿轮一24与齿轮二25的啮合连接,使得齿轮二25旋转,通过齿轮二25与齿轮三26的啮合连接关系,使得齿轮三26与齿轮二25反向旋转,进而使得摆动杆27同向摆动,进而通过拉杆28的连接关系,使得夹持杆29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夹持杆29将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一端夹持住,进而便于使得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随着安装板14进行同步旋转,实现热电偶丝一6和热电偶丝二7的绞接过程。
27.与专利201520483175.2、201010569425.6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将多根热电偶丝的一端保持平齐并进行夹持,进而完成热电偶丝的绞接过程,同时便于控制热电偶丝的绞接长度,进而提高了热电偶丝的生产效率。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