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加热装置、旋转升降加热装置及中频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2658发布日期:2021-10-16 12:1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加热装置、旋转升降加热装置及中频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升降加热装置、旋转升降加热装置及中频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2.风力发电机是指一种能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的设备。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而且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因此越来越得到了广泛使用。风力发电机一般包括风轮、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只(或更多只)螺旋桨形的叶轮组成,当风吹向浆叶时,桨叶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风轮进一步带动发电机旋转便可以实现发电。
3.为方便风轮上各部件的组装,风轮上需要安装许多高精度的螺套。螺套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内部孔道精度要求极高,前期的加热和冲压工艺尤为重要。现有的螺套加热装置生产效率低,产品加热不均匀,影响螺套的冲压品质,甚至影响螺套钻孔的精度,导致螺套孔道的轴线发生偏动,极大影响了螺套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能保证棒料工件加热均匀的升降加热装置、旋转升降加热装置及中频加热设备。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降加热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竖直滑轨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竖直滑轨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棒料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的轴心线与感应加热线圈的轴心线重合,所述滑动座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座由驱动机构驱动沿竖直滑轨上下运动。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竖直滑轨一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竖直滑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连接有驱动带,所述驱动带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轮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传动轮与滑动座连接。
7.优选的,所述驱动带为链条,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为链条轮。
8.优选的,所述滑动座通过滑块与竖直滑轨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竖直滑轨为两条,每条所述竖直滑轨通过两个滑块与滑动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红外线测温仪,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设于感应加热线圈的上方,且通过安装架与机架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设于滑槽内,且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12.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台。
13.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穿过夹具的通孔。
14.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隔板。
15.优选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连接有中频加热电源,所述中频加热电源设于机架内。
16.优选的,所述机架内设有电控箱,所述中频加热电源设于电控箱中。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转升降加热装置,包括前述升降加热装置,所述升降加热装置上设有用于驱动夹具转动的旋转装置。
18.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与滑动座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一端与夹具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所述夹具、轴承及旋转座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旋转座连接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
19.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速机通过法兰与安装座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于轴承与旋转座之间,所述止推轴承的轴心线与轴承的轴心线重合。
21.优选的,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于第一轴承与旋转座之间。
22.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外壳。
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频加热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竖直滑轨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竖直滑轨上设有滑动座,所述竖直滑轨为两条,每条所述竖直滑轨通过两个滑块与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与滑动座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一端连接有夹具,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旋转座连接的一端通过法兰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于第一轴承与旋转座之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夹具、轴承、旋转座及止推轴承的轴心线重合,所述旋转装置上设有外壳,所述滑动座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竖直滑轨一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连接有第一链条轮,所述竖直滑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链条轮,所述滑动座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滑动座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链条轮与第一链条轮连接,所述机架通过安装架连接有红外线测温仪,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设于感应加热线圈的上方,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红外线测温仪设于滑槽内,且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机架上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穿过旋转装置的通孔,所述机架上设有隔板,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连接有中频加热电源,所述机架内设有电控箱,所述中频加热电源设于电控箱中。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加热装置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座上下运动,能实现棒料工件在感应加热线圈中往复加热,能保证棒料工件加热均匀,提升棒料工件的冲压品质,保证螺套的加工精度。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加热装置有益效果是,当棒料工件在感应加热线圈中往复加热时,旋转装置驱动棒料工件绕其轴心线转动,能保证棒料工件加热均匀,大幅提升加热效率,提升棒料工件的冲压品质,保证螺套的加工精度。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频加热设备有益效果是,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实时监测棒料工件的加热温度,通过温度反馈精确控制棒料工件的升降速度、旋转速度及加热时间,能避免
能源浪费,保证棒料工件加热均匀,大幅提升加热效率,提升棒料工件的冲压品质,保证螺套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加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所示的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1所示的红外线测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升降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图5所示的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图6所示的旋转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图7所示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图7所示的旋转装置的爆炸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频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多台图10所示的中频加热设备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39.在图中,1、机架;11、操作台;12、通孔;13、隔板;2、竖直滑轨;3、感应加热线圈;31、中频加热电源;32、电控箱;4、滑动座;41、滑块;5、夹具;6、驱动机构;61、第一电机;62、第一减速机;63、第一传动轮;64、第二传动轮;65、驱动带;7、红外线测温仪;71、安装架;72、滑槽;8、旋转装置;81、安装座;82、轴承;821、第一轴承;822、第二轴承;83、旋转座;84、第二减速机;85、第二电机;86、法兰;87、止推轴承;88、外壳;9、棒料工件;1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1.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如果此部分中陈述的定义与通过引用纳入本文的所述专利、专利申请、公布的专利申请和其他出版物中陈述的定义相反或其他方面不一致,此部分中列出的定义优先于通过引用纳入本文中的定义。
4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3.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45.实施例一
46.请一并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加热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竖直滑轨2和感应加热线圈3,所述竖直滑轨2上设有滑动座4,所述滑动座4上设有用于固定棒料工件9的夹具5,所述夹具5的轴心线与感应加热线圈3的轴心线重合,所述滑动座4连接有驱动机构6,所述滑动座4由驱动机构6驱动沿竖直滑轨2上下运动。
47.使用时,驱动机构6驱动滑动座4沿竖直滑轨2上下运动,能实现棒料工件9在感应加热线圈3中往复加热,能保证棒料工件9加热均匀,提升棒料工件9冲压品质。
48.所述棒料工件9为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预埋螺套,也可以为其他棒状、管状的工件。
49.更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设于竖直滑轨2一端的第一电机61,所述第一电机61通过第一减速机62连接有第一传动轮63,所述竖直滑轨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传动轮64,所述第一传动轮63上连接有驱动带65,所述驱动带65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轮63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传动轮64与滑动座4连接,第一电机61通过第一减速机62带动第一传动轮63收/放驱动带65,通过第二传动轮64导向牵引滑动座4上下运动,结构简单,能保证滑动座4沿竖直滑轨2稳定滑动。
50.更具体的,所述驱动带65为链条,所述第一传动轮63和第二传动轮64为链条轮,能避免打滑造成的位移偏差,确保升降精度。
51.更具体的,所述滑动座4通过滑块41与竖直滑轨2滑动连接,滑块41与滑动座4可拆卸式连接,便于维修和保养。
52.更具体的,所述竖直滑轨2为两条,每条所述竖直滑轨2通过两个滑块41与滑动座4连接,能增强滑动座4的稳定性,避免棒料工件9在加工过程偏移造成的加热不均匀,以及棒料工件9与感应加热线圈3碰撞。
53.更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红外线测温仪7,所述红外线测温仪7设于感应加热线圈3的上方,且通过安装架71与机架1连接,通过红外线测温仪7实时监测棒料工件的加热温度,并向控制器100实施反馈温度信息,能通过温度反馈精确控制棒料工件的升降速度、旋转速度及加热时间,避免能源浪费。
54.更具体的,所述安装架71上设有滑槽72,所述红外线测温仪7设于滑槽72内,且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能调节红外线测温仪7的位置,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棒料工件。
55.更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操作台11,操作台11能放置生产所需的工具,便于工人操作,能提升生产效率。
56.更具体的,所述操作台11上设有用于穿过夹具5的通孔12。
57.更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隔板13,能防尘、防水、防误触,对机架1内的部件进行保护,大幅提升设备安全性。
58.更具体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连接有中频加热电源31,所述中频加热电源31设于机架1内,能防尘、防水、防误触,大幅提升设备安全性。
59.更具体的,所述机架1内设有电控箱32,所述中频加热电源31设于电控箱32中,所述电控箱32内还设有控制器100,所述控制器100分别与中频加热电源31、驱动机构6、红外线测温仪7及旋转装置8电性连接。
60.实施例二
61.请一并参阅图5

9,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加热装置,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升降加热装置上设有用于驱动夹具5转动的旋转装置8。
62.使用时,当棒料工件9在感应加热线圈3中往复加热时,旋转装置8驱动棒料工件9绕其轴心线转动,能保证棒料工件9加热均匀,大幅提升加热效率,从而提升棒料工件的冲压品质。
63.更具体的,所述旋转装置8包括与滑动座4连接的安装座81,所述安装座81通过轴承82连接有旋转座83,所述旋转座83的一端与夹具5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84,所述夹具5、轴承82及旋转座83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减速机84与旋转座83连接的一端与安装座8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85,第二电机85通过第二减速机84驱动旋转座83转动,从而驱动夹具5上的棒料工件9绕其轴心线转动,能保证棒料工件9加热均匀,大幅提升加热效率。
64.更具体的,所述第二减速机84通过法兰86与安装座81连接,便于拆卸、保养及维修。
65.更具体的,所述安装座81内设有止推轴承87,所述止推轴承87设于轴承82与旋转座83之间,所述止推轴承87的轴心线与轴承82的轴心线重合,止推轴承87用于承载棒料工件9的轴向载荷,能保证旋转装置8稳定运行,避免棒料工件9在加工过程偏移造成的加热不均匀,以及棒料工件9与感应加热线圈3碰撞,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66.更具体的,所述轴承82包括第一轴承821和第二轴承822,所述止推轴承87设于第一轴承821与旋转座83之间。
67.更具体的,所述旋转装置8上设有外壳88,能防尘、防水、防误触,提升旋转装置8的安全性。
68.实施例三
69.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频加热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竖直滑轨2和感应加热线圈3,所述竖直滑轨2上设有滑动座4,所述竖直滑轨2为两条,每条所述竖直滑轨2通过两个滑块41与滑动座4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4上设有旋转装置8,所述旋转装置8包括与滑动座4连接的安装座81,所述安装座81通过第一轴承821和第二轴承822连接有旋转座83,所述旋转座83的一端连接有夹具5,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84,所述第二减速机84与旋转座83连接的一端通过法兰86与安装座8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85,所述安装座81内设有止推轴承87,所述止推轴承87设于第一轴承821与旋转座83之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夹具5、轴承82、旋转座83及止推轴承87的轴心线重合,所述旋转装置8上设有外壳88,所述滑动座4连接有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设于竖直滑轨2一端的第一电机61,所述第一电机61通过第一减速机62连接有第一链条轮,所述竖直滑轨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链条轮,所述滑动座4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滑动座4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链条轮与第一链条轮连接,所述机架1通过安装架71连接有红外线测温仪7,所述红外线测温仪7设于感应加热线圈3的上方,所述安装架71上设有滑槽72,所述红外线测温仪7设于滑槽72内,且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机架1上设有操作台11,所述操作台11上设有用于穿过旋转装置8的通孔12,所述机架1上设有隔板13,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连接有中频加热电源31,所述机架1内设有电控箱32,所述中频加热电源31设于电控箱32中。
70.使用时,通过红外线测温仪7实时监测棒料工件9的加热温度,并将温度反馈给控
制器100,通过温度反馈精确控制棒料工件9的升降速度、旋转速度及加热时间,能避免能源浪费,保证棒料工件加热均匀,大幅提升加热效率,提升棒料工件的冲压品质。
71.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频加热设备可多台排列构成生产线,使用时,1#人工依次对加热工位上料;按下启动按钮;待加热的棒料工件上升至加热位;驱动机构6驱动棒料工件升降,旋转装置8驱动棒料工件旋转,完成边旋转边加热;设置加热时间与温度达到后;加热完成的产品自动下降;1#人工将加热完成的产品放入氧化啤机中;2#人工进行冲压作业;1#人工新拿一支待加热的棒料工件放到空缺的加热工位(依次循环)。
72.以φ42的棒料工件为例,年生产产品支数:1400
×2×
28
×
12=940,800支,年生产产品价值:940,800
×
0.55=517,440元;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可实现棒料工件边旋转边加热,保证棒料工件加热均匀,冲压完成后的棒料工件符合品质要求。
73.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