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船舶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船舶零件进行打孔,而手枪钻则是钻孔设备的一种,其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
现有的手枪钻在钻孔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碎屑,而碎屑飞溅易伤人,降低了安全性,不仅如此,手枪钻在钻孔过程中钻杆发生偏移会影响钻孔精度,严重时还会使钻杆折断,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包括壳体、把手、钻杆、连接器和传动轴,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把手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轴穿过安装孔,所述传动轴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钻杆通过连接器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壳体上设有收集机构和辅助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过滤组件和至少两个收集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壳体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收集组件以传动轴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管、密封环、滤网、扇叶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所述壳体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管和密封环均与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密封环位于壳体内,所述传动轴穿过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传动轴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扇叶安装在传动轴的远离钻杆的一端,所述固定管的远离钻杆的一端插入连接孔内,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与密封环抵靠,所述密封环与固定管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管与连接孔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滤网安装在固定管内,所述滤网位于扇叶的远离钻杆的一侧,所述移动单元以传动轴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在固定管内,所述移动单元位于扇叶和密封环之间,所述传动轴通过移动单元与密封环连接;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管、密封块、通孔和复位单元,所述通孔设置在壳体的设有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收集管均与传动轴平行,所述收集管穿过通孔,所述收集管与通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收集管位于密封环的远离固定管的一侧,所述密封块密封设置在收集管的远离密封环的一端,所述收集管的靠近传动轴轴线的一侧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位于连接器的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复位单元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复位单元与收集管连接;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与密封块一一对应;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支撑管、吸盘和调压单元,所述支撑管与收集管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管位于密封块的远离收集管的一侧,所述支撑管与密封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管与密封块连接,所述吸盘安装在支撑管的远离收集管的一端,所述吸盘与支撑管连通,所述支撑管位于钻杆的远离壳体的一侧;
所述调压单元包括活塞、移动盘、第二弹簧和圆孔,所述圆孔设置在密封块上,所述活塞与支撑管匹配,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内,所述活塞的另一端穿过圆孔,所述活塞与圆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活塞与支撑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移动盘与支撑管同轴设置,所述移动盘位于收集管内,所述移动盘设置在收集孔和壳体之间,所述移动盘设置在活塞的靠近固定管的一端,所述移动盘通过第二弹簧与支撑管的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收集管的复位,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滑块、第一弹簧和导杆,所述导杆与收集管平行,所述导杆设置在壳体的设有安装孔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导杆上,所述第一滑块与收集管连接,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导杆的远离钻杆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密封环的移动,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三弹簧、第二滑块、连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轴线与传动轴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三弹簧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倾斜设置,所述滑块通过连杆与密封环连接,所述连杆的靠近密封环的一端与传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轴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第二滑块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连接杆上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缓冲和减振,所述密封环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收集管的安装,所述收集管的两端均设有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通过收集机构实现了收集钻孔期间产生碎屑的功能,防止碎屑飞溅伤人,与现有的收集机构相比,该收集机构还可以防止截留在滤网上的碎屑发生泄漏,并且,通过壳体内空气的定向流动还可以提升壳体的散热效果,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辅助机构防止钻杆钻孔时产生偏移,提高了钻孔精度,与现有的辅助机构相比,该辅助机构通过收集管内的空气的流动作为驱动力使活塞移动,与收集机构实现了一体式联动机构,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的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的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把手,3.钻杆,4.连接器,5.传动轴,6.固定管,7.密封环,8.滤网,9.扇叶,10.收集管,11.密封块,12.支撑管,13.吸盘,14.活塞,15.移动盘,16.第二弹簧,17.第一滑块,18.第一弹簧,19.导杆,20.第三弹簧,21.第二滑块,22.连杆,2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包括壳体1、把手2、钻杆3、连接器4和传动轴5,所述壳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把手2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传动轴5穿过安装孔,所述传动轴5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轴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钻杆3通过连接器4安装在传动轴5的另一端,所述壳体1上设有收集机构和辅助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过滤组件和至少两个收集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壳体1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收集组件以传动轴5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管6、密封环7、滤网8、扇叶9和至少两个移动单元,所述壳体1的远离安装孔的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管6和密封环7均与传动轴5同轴设置,所述密封环7位于壳体1内,所述传动轴5穿过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与传动轴5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扇叶9安装在传动轴5的远离钻杆3的一端,所述固定管6的远离钻杆3的一端插入连接孔内,所述固定管6的另一端与密封环7抵靠,所述密封环7与固定管6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管6与连接孔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滤网8安装在固定管6内,所述滤网8位于扇叶9的远离钻杆3的一侧,所述移动单元以传动轴5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在固定管6内,所述移动单元位于扇叶9和密封环7之间,所述传动轴5通过移动单元与密封环7连接;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管10、密封块11、通孔和复位单元,所述通孔设置在壳体1的设有安装孔的一侧,所述收集管10均与传动轴5平行,所述收集管10穿过通孔,所述收集管10与通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收集管10位于密封环7的远离固定管6的一侧,所述密封块11密封设置在收集管10的远离密封环7的一端,所述收集管10的靠近传动轴5轴线的一侧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位于连接器4的远离壳体1的一侧,所述复位单元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复位单元与收集管10连接;
该设备使用期间,使用者握住把手2,且通过驱动装置使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的转动通过连接器4带动钻杆3转动,而当钻杆3与用于船舶制造的零件抵靠时,则可以实现钻孔,钻孔期间,使密封块11与零件抵靠,随着钻孔的深入,使收集管10与固定管6之间的距离减小,而传动轴5的转动通过移动单元使密封环7向着远离固定管6方向移动并与固定管6分离,并且,传动轴5的转动还带动扇叶9转动,即可以使壳体1内的空气从固定管6排出,而壳体1外部的空气则从收集孔输送至收集管10内,而收集管10内的空气则输送至壳体1内,即可以实现壳体1内空气的定向流动,使壳体1内的热量排出,提升壳体1散热效果,且通过气流作用可以使钻孔期间产生的碎屑吸入固定管6内并通过滤网8实现截留,钻孔完毕后,传动轴5停止转动,且通过移动单元使密封环7复位并与固定管6抵靠,即可以防止滤网8上截留的碎屑从固定管6排出而发生泄漏,当钻杆3与零件分离后,通过复位单元使收集管10向着远离固定管6方向移动实现复位。
如图2所示,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与密封块11一一对应;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支撑管12、吸盘13和调压单元,所述支撑管12与收集管10同轴设置,所述支撑管12位于密封块11的远离收集管10的一侧,所述支撑管12与密封块1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管12与密封块11连接,所述吸盘13安装在支撑管12的远离收集管10的一端,所述吸盘13与支撑管12连通,所述支撑管12位于钻杆3的远离壳体1的一侧;
所述调压单元包括活塞14、移动盘15、第二弹簧16和圆孔,所述圆孔设置在密封块11上,所述活塞14与支撑管12匹配,所述活塞14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12内,所述活塞14的另一端穿过圆孔,所述活塞14与圆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活塞14与支撑管12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移动盘15与支撑管12同轴设置,所述移动盘15位于收集管10内,所述移动盘15设置在收集孔和壳体1之间,所述移动盘15设置在活塞14的靠近固定管6的一端,所述移动盘15通过第二弹簧16与支撑管12的内壁连接。
钻孔期间,将吸盘13与零件抵靠,随后,使钻杆3转动,通过空气从收集管10输送至壳体1内产生的气流作用使移动盘15向着远离支撑管12方向移动,移动盘15的移动带动活塞14实现同步移动,并使第二弹簧16压缩,而通过活塞14的移动则可以使吸盘13内的气压降低,实现吸盘13吸附在零件上,即可以防止钻杆3与零件之间产生垂直与传动轴5方向的偏移,提高了钻孔精度,而收集管10内的空气停止流动时,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性作用下使移动盘15带动活塞14复位,即可以使吸盘13停止吸附零件。
如图3所示,所述复位单元包括第一滑块17、第一弹簧18和导杆19,所述导杆19与收集管10平行,所述导杆19设置在壳体1的设有安装孔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17套设在导杆19上,所述第一滑块17与收集管10连接,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簧18与导杆19的远离钻杆3的一端连接。
随着钻孔的深入,可以带动第一滑块17在导杆19上向着靠近固定管6方向移动,并使第一弹簧18产生形变,而钻杆3与零件分离时,通过第一弹簧18的弹性作用则可以使滑块复位,滑块的复位带动收集管10实现复位。
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三弹簧20、第二滑块21、连杆22和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轴线与传动轴5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第二滑块21套设在连接杆23上,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设置在传动轴5上,所述第二滑块21通过第三弹簧20与连接杆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22倾斜设置,所述滑块通过连杆22与密封环7连接,所述连杆22的靠近密封环7的一端与传动轴5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杆22的另一端与传动轴5之间的距离。
传动轴5的转动通过连接杆23、第二滑块21和连杆22带动密封环7实现同步转动,且第二滑块2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着远离传动轴5方向移动,并使第三弹簧20产生形变,滑块的移动通过连杆22带动密封环7向着远离固定管6方向移动并与固定管6分离,而传动轴5停止转动后,通过第三弹簧20的弹性作用使第二滑块21反向移动实现复位,滑块的复位通过连杆22带动密封环7实现复位。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第二滑块21与连接杆23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连接杆23上涂有润滑油。
润滑油的作用是减小第二滑块21与连接杆23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第二滑块21移动的流畅性。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缓冲和减振,所述密封环7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橡胶质地较为柔软,可以减小密封环7与固定管6抵靠时产生的冲击力,实现了缓冲和减振。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收集管10的安装,所述收集管10的两端均设有倒角。
倒角的作用是减小收集管10穿过通孔时的口径,起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
该设备使用期间,使用者握住把手2,并使吸盘13与用于制作船舶的零件抵靠,随后,通过驱动装置使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的转动通过连接器4带动钻杆3转动,而当钻杆3与零件抵靠时,则可以实现钻孔,随着钻孔的深入,可以带动第一滑块17在导杆19上向着靠近固定管6方向移动,并使第一弹簧18产生形变,而传动轴5的转动通过连接杆23、第二滑块21和连杆22带动密封环7实现同步转动,且第二滑块2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着远离传动轴5方向移动,并使第三弹簧20产生形变,滑块的移动通过连杆22带动密封环7向着远离固定管6方向移动并与固定管6分离,并且,传动轴5的转动还带动扇叶9转动,即可以使壳体1内的空气从固定管6排出,而壳体1外部的空气则从收集孔输送至收集管10内,而收集管10内的空气则输送至壳体1内,即可以实现壳体1内空气的定向流动,使壳体1内的热量排出,提升壳体1散热效果,且通过气流作用可以使钻孔期间产生的碎屑吸入固定管6内并通过滤网8实现截留,而通过空气从收集管10输送至壳体1内产生的气流作用使移动盘15向着远离支撑管12方向移动,移动盘15的移动带动活塞14实现同步移动,并使第二弹簧16压缩,而通过活塞14的移动则可以使吸盘13内的气压降低,实现吸盘13吸附在零件上,即可以防止钻杆3与零件之间产生垂直与传动轴5方向的偏移,提高了钻孔精度,钻孔完毕后,传动轴5停止转动,通过第三弹簧20的弹性作用使第二滑块21反向移动实现复位,滑块的复位通过连杆22带动密封环7实现复位,使密封环7与固定管6抵靠,即可以防止滤网8上截留的碎屑从固定管6排出而发生泄漏,当钻杆3与零件分离后,通过第一弹簧18的弹性作用则可以使滑块复位,滑块的复位带动收集管10实现复位,并且,使收集管10内的空气停止流动,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性作用下使移动盘15带动活塞14复位,即可以使吸盘13停止吸附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船舶制造的钻孔设备通过收集机构实现了收集钻孔期间产生碎屑的功能,防止碎屑飞溅伤人,与现有的收集机构相比,该收集机构还可以防止截留在滤网8上的碎屑发生泄漏,并且,通过壳体1内空气的定向流动还可以提升壳体1的散热效果,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辅助机构防止钻杆3钻孔时产生偏移,提高了钻孔精度,与现有的辅助机构相比,该辅助机构通过收集管10内的空气的流动作为驱动力使活塞14移动,与收集机构实现了一体式联动机构,实用性更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