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8405发布日期:2021-09-17 2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不锈钢板上料:设置固定底板(1)、上料部件(2)、移动部件(3)、成型部件(5)、涂覆部件(6)、旋转部件(7)和下料部件(9),所述固定底板(1)上开设有与移动部件(3)相配合的滑动槽(10)以及与下料部件(9)相配合的矩形孔(11),并且固定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与移动部件(3)相配合的第一齿条(12),所述上料部件(2)、移动部件(3)、成型部件(5)、涂覆部件(6)和旋转部件(7)间隔设置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并且移动部件(3)的输出端穿过滑动槽(10)延伸至固定底板(1)的底部,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呈竖直状安装有第一冂型框(13),所述第一冂型框(13)的顶部安装有钻孔电机(14),所述钻孔电机(14)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冂型框(13)顶部延伸至第一冂型框(13)内,所述下料部件(9)设置在固定底板(1)的底部,并且下料部件(9)的输出端穿过矩形孔(11)延伸设置,所述固定底板(1)的底部呈竖直状间隔安装有若干第一支撑脚(15),所述固定底板(1)上铰接有与矩形孔(11)相连通的拉板(16),首先将若干不锈钢板层叠放置于上料部件(2)的上料框(21)内,然后驱动移动部件(3)的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12)相啮合带动第一滑动板(31)朝向上料框(21)方向移动,使得两个第三滑动板(171)与挡板(18)发生挤压,带动第四滑动板(172)向上滑动,接着驱动第一气缸(22)工作带动推料板(23)将一个不锈钢板推送至承托块(40)的顶部,通过两个第四滑动板(172)防止不锈钢板移动幅度过大导致掉落;步骤2.将不锈钢板夹持固定:随后驱动第二电机(35)工作带动第一螺杆(36)转动,通过两个夹紧块(41)分别与第一螺杆(36)的双螺纹处螺纹连接带动两个夹紧块(41)的两端夹持固定,防止不锈钢板的位置发生偏移;步骤3.对不锈钢板进行钻孔:继续驱动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滑动板(31)移动至钻孔电机(14)的下方,驱动第三电机(37)和钻孔电机(14)同时工作,第三电机(37)工作带动第二螺杆(38)转动,通过第二螺杆(38)与滑动框(34)螺纹连接带动滑动框(34)上升,既而带动不锈钢板上升钻孔;步骤4.将不锈钢板压成瓦片形状:钻孔完成后,驱动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不锈钢板移动至压合板的正下方,接着驱动第三电机(37)和成型部件(5)的两个油缸(53)同时工作,使得不锈钢板被压成瓦片形状,获得不锈钢瓦(19);步骤5.对不锈钢瓦的一面以及一侧壁进行涂覆聚氨酯:驱动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不锈钢瓦(19)移动至涂覆部件(6)的波浪毛刷(63)的正下方,驱动第三电机(37)工作带动不锈钢瓦(19)向上移动抵触波浪毛刷(63),带动波浪毛刷(63)同步向上滑动,通过第二滑动板(62)向上挤压出液管(66),使得出液管(66)的若干出液孔进入储液箱(64)内,使得储液箱(64)内的聚氨酯液体穿过出液管(66)和圆孔进入波浪毛刷(63)内,对不锈钢瓦(19)的一面以及一侧壁进行涂覆聚氨酯;步骤6.对不锈钢瓦夹持并旋转:接着驱动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不锈钢瓦(19)移动至旋转部件(7)的第四冂型框(71)的下方,驱动第四电机(72)工作带动第一转动杆(73)转动,通过两个第二齿轮(80)相啮合带动第二转动杆(74)转动,再通过同步带(77)套设在两个同步轮(81)上带动第三转动杆(75)同步反向转动,既而使得两个卡合块(79)将不锈钢瓦(19)夹持,接着驱动第二电机(35)和第三电机(37)工作,第二电机(35)工作将不锈钢瓦(19)松开,第三电机(37)工作带动承托块(40)向下移动,接着驱动第五电机(76)工作带动对应的
卡合块(79)旋转,从而带动不锈钢瓦(19)旋转;步骤7.对不锈钢瓦的另一面以及另一侧壁进行涂覆聚氨酯:再使承托块(40)上升承托不锈钢瓦(19),重复上述涂覆步骤,将不锈钢瓦(19)的另一面以及另一侧壁涂覆聚氨酯,获得不锈钢耐火瓦;步骤8.不锈钢耐火瓦自动下料:涂覆完成后,驱动第四电机(72)工作将不锈钢瓦(19)夹持,驱动第一电机(32)工作带动第一滑动板(31)移动至上料框(21)处准备下次操作,接着驱动下料部件(9)的第二气缸(93)工作带动推动板(94)将支撑框(961)推送至不锈钢瓦(19)的下方,驱动第四电机(72)工作将不锈钢瓦(19)放置于承载板(962)的顶部,通过若干第三弹簧(963)使得支撑框(961)内的承载面始终处于支撑框(961)的顶部,接着驱动第二气缸(93)复位,通过两个第二弹簧(98)带动支撑框(961)复位,防止支撑框(961)影响第二块不锈钢瓦(19)的旋转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件(2)包括上料框(21)、第一气缸(22)、推料板(23)、第一支撑板(24)和若干第二支撑脚(25),所述第一支撑板(24)和若干第二支撑脚(25)均呈竖直状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所述上料框(21)安装在若干第二支撑脚(25)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22)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4)的一侧,并且第一气缸(22)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支撑板(24)侧壁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4)的另一侧外,所述推料板(23)呈水平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4)和上料框(21)之间,并且推料板(23)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板(23)的另一端穿过上料框(21)侧壁延伸至上料框(2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3)包括第一滑动板(31)、第一电机(32)、第一齿轮(33)、滑动框(34)、第二电机(35)、第一螺杆(36)、第三电机(37)、第二螺杆(38)、第一限位柱(39)、承托块(40)、两个夹紧块(41)和两个l型块(42),所述第一滑动板(31)呈水平状滑动设置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32)安装在第一滑动板(31)的顶部,并且第一电机(32)的输出端依次穿过第一滑动板(31)和滑动槽(10)延伸至固定底板(1)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33)安装在第一电机(32)的输出端上,并且第一齿轮(33)与第一齿条(12)相啮合,两个所述l型块(42)呈竖直状对称安装在第一滑动板(31)的顶部,所述滑动框(34)滑动设置在两个l型块(42)之间,所述第一螺杆(36)呈水平状转动设置在滑动框(34)内,并且第一螺杆(36)呈双螺纹设置,两个所述夹紧块(41)分别套设在第一螺杆(36)的双螺纹处,并且两个夹紧块(41)分别与第一螺杆(36)的双螺纹处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夹紧块(41)的顶部均穿过滑动框(34)顶部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电机(35)滑动设置在一个l型块(42)的外侧,并且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穿过l型块(42)与滑动框(34)与第一螺杆(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37)安装在滑动框(34)的底部,所述第二螺杆(38)呈竖直状安装在第三电机(37)的输出端上,并且第二螺杆(38)的顶部穿过滑动框(34)与一个l型块(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8)与滑动框(3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柱(39)呈竖直状安装在另一个l型块(42)的内顶部,并且第一限位柱(39)的底部穿过滑动框(34)与第一滑动板(31)固定连接,所述承托块(40)呈水平状安装在滑动框(34)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件(5)包括第二冂型框(51)、压合块(52)和两个油缸(53),所山谷第二冂型框(51)安装在固定
底板(1)的顶部,两个所述油缸(53)间隔安装在第二冂型框(51)的顶部,并且两个油缸(53)的输出端均穿过第二冂型框(51)顶部延伸至第二冂型框(51)内,所述压合块(52)呈水平状安装在两个油缸(53)的输出端上,并且压合块(52)的底部开设有与承托块(40)相配合的波浪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部件(6)包括第三冂型框(61)、第二滑动板(62)、波浪毛刷(63)、储液箱(64)、套管(65)、出液管(66)、第一限位环(67)和第一弹簧(68),所述第三冂型框(61)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所述储液箱(64)安装在第三冂型框(61)的顶部,所述套管(65)安装在储液箱(64)的底部,并且套管(65)的底部穿过第三冂型框(61)延伸至第三冂型框(61)内,所述出液管(66)滑动设置在套管(65)内,并且出液管(66)的底部穿过套管(65)延伸至套管(65)的底部外,所述第一限位环(67)和第一弹簧(68)均套设在出液管(66)上,并且第一弹簧(6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环(67)顶部以及套管(65)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66)顶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液孔,所述第二滑动板(62)呈水平状滑动设置在第三冂型框(61)内,并且第二滑动板(62)上开设有与出液管(66)相配合的圆孔,所述波浪毛刷(63)安装在第二滑动板(62)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7)包括第四冂型框(71)、第四电机(72)、第一转动杆(73)、第二转动杆(74)、第三转动杆(75)、第五电机(76)、同步带(77)、两个旋转板(78)、两个卡合块(79)、两个第二齿轮(80)和两个同步轮(81),所述第四冂型框(71)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转动杆(73)、第二转动杆(74)和第三转动杆(75)均呈水平状间隔转动设置在第四冂型框(71)内,所述第四电机(72)安装在第四冂型框(71)的外侧壁上,并且第四电机(72)的输出端穿过第四冂型框(71)与第一转动杆(7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旋转板(78)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杆(73)和第三转动杆(75)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卡合块(79)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旋转板(78)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五电机(76)安装在一个旋转板(78)的另一侧,并且第五电机(76)的输出端穿过旋转板(78)与对应的卡合块(79)中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80)分别套设在第一转动杆(73)和第二转动杆(74)上,并且两个第二齿轮(80)相互啮合,两个所述同步轮(81)分别套设在第二转动杆(74)和第三转动杆(75)上,所述同步带(77)套设在两个同步轮(81)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部件(9)包括第二支撑板(91)、第三支撑板(92)、第二气缸(93)、推动板(94)、移动板(95)、支撑组件(96)、两个第二限位柱(97)、两个第二弹簧(98)和两个限位块(99),所述第二支撑板(91)和第三支撑板(92)均呈竖直状间隔安装在固定底板(1)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柱(97)均呈水平状间隔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91)的一侧,并且两个第二限位柱(97)均穿过第二支撑板(91)延伸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块(99)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柱(97)的一端,所述移动板(95)安装在两个第二限位柱(97)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气缸(93)安装在第三支撑板(92)的一侧,并且第二气缸(93)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撑板(92)延伸至第三支撑板(92)的另一侧,所述推动板(94)安装在第二气缸(93)的输出端上,所述支撑组件(96)包括支撑框(961)、承载板(962)和若干第三弹簧(963),所述支撑框(961)滑动设置在矩形孔(11)内,所述承载板(962)呈水平状滑动设置在支撑框(961)内,若干所述第三弹簧(963)呈矩形状间
隔安装在承载板(962)以及支撑框(961)的内底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34)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阻挡部件(17),并且每个阻挡部件(17)的输出端均穿过滑动框(34)侧壁延伸至滑动框(34)的顶部外,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呈竖直状安装有与两个阻挡部件(17)相配合的挡板(18),每个所述阻挡部件(17)均包括第三滑动板(171)、第四滑动板(172)、两个限位框(173)、两个第三限位柱(174)、两个第四弹簧(175)和两个滑块(176),所述第三滑动板(171)滑动设置在滑动框(34)的底部,所述第四滑动板(172)滑动设置在滑动框(34)的侧壁上,并且第四滑动板(172)的底部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限位框(173)对称设置在第四滑动板(172)的两侧,并且两个限位框(173)均与滑动框(3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76)对称安装在第四滑动板(172)的两侧,并且两个滑块(176)分别与两个限位框(173)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柱(174)均呈竖直状安装在两个限位框(173)内,并且两个第三限位柱(174)分别与两个滑块(176)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四弹簧(175)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三限位柱(174)上,并且每个第四弹簧(175)的两端均分别与对应限位框(173)以及滑块(17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不锈钢瓦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不锈钢防火瓦自动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不锈钢板上料;步骤2.将不锈钢板夹持固定;步骤3.对不锈钢板进行钻孔;步骤4.将不锈钢板压成瓦片形状;步骤5.对不锈钢瓦的一面以及一侧壁进行涂覆聚氨酯;步骤6.对不锈钢瓦夹持并旋转;步骤7.对不锈钢瓦的另一面以及另一侧壁进行涂覆聚氨酯;步骤8.不锈钢耐火瓦自动下料。本发明的工艺设计巧妙,工序之间衔接顺畅,提高了不锈钢耐火瓦的生产速度,节约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减去了中途需要人工进行转运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彭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智勇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1/9/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