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82544发布日期:2022-03-02 00:2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机机座一方面作为电机内部定子、转子、绕组等的保护壳体,另一方面作为固定安装电机的载体。电机机座的两端需要通过螺栓安装前端盖以及后端盖,因此加工成型后的电机机座还需要在两端进行钻孔以及攻丝加工,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提前打点确定装配孔的位置,并且在装配孔加工过程中需要逐一完成钻孔以及攻丝,因此很显然,在传统加工方式下对于电机机座两端装配孔的加工过程显得较为繁琐,加工效率较低,且加工过程中容易因操作失误而造成较大的孔位偏差,从而影响装配精度,且对不同直径的电机机座加工时,需要反复调节钻头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
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驱动组件、推进组件和第一固定组件,工作台位于地面上,推进组件位于工作台上,第一固定组件位于推进组件上,推进组件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架、里转盘、外转盘、第一电机和若干个钻头安装座,支撑架呈竖直状态位于推进组件上,第一电机位于支撑架的顶端,里转盘套设于支撑架的顶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与里转盘固定连接,里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其轴线的斜槽,外转盘套设于里转盘上,外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外转盘轴心的滑槽,所有滑槽的两端分别靠近外转盘的边缘和其圆心附近,所有钻头安装座贯穿通过斜槽和滑槽且与其滑动连接,钻头安装座上设置有贯穿通过其的旋转轴,驱动组件安装于里转盘上且与多个钻头安装座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电机、第一移动座、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两个第一滑轨,两个第一安装板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第一移动座位于两个第一滑轨上,第一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条,第一丝杆呈水平状态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第一丝杆贯穿通过第一移动座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二电机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板的侧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安装板与第一丝杆固定连接。
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二丝杆、第三电机、两个第二移动座、两个第二安装板和两个第二滑轨,两个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两个第二移动座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轨的两端上,两个第二移动座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滑轨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条,第二丝杆呈水平状
态位于两个第二安装板之间,第二丝杆上设置有两端相反方向的螺纹,第二丝杆贯穿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座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三电机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板的侧壁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二安装板与第二丝杆固定连接,调节机构具有两个,两个调节机构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座上。
7.优选的,所述外转盘的底部还设有不完全的齿轮,齿轮的下方还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齿条的下方还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内设置有滑动槽,齿条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槽相互匹配的第三滑轨,齿条的其中一端还设置连接板,连接板的旁侧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和若干个同步带,第四电机位于里转盘上,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钻头安装座的旋转轴固定连接,所有同步带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钻头安装座之间。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第三丝杆、导柱、蜗轮和第五电机,第三丝杆和导柱均呈竖直状态套设于工作台上,蜗轮套设于第三丝杆上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五电机位于工作台上,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蜗轮固定连接,升降板固定连接于第三丝杆和导柱的顶端且横跨于推进组件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固定板和两个第一推板,第一支撑板呈水平状态固定连接于升降板的顶部,两个固定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两个第一推板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第一推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贯穿通过固定板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一推杆与固定板之间套设于第一弹簧。
11.优选的,所述推进组件上还设置有对电机机座轴线方向进行夹持的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推板,第二支撑板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推进组件上,第二推板位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第二推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二推杆,第二推杆贯穿通过第二支撑板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二推杆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
12.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上均通过弹性材料制成。
13.优选的,所述外转盘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调节机构定位的高清摄像头。
14.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提供的通过里转盘的斜槽驱动钻头安装座移动,再通过外转盘的滑槽来限定钻头安装座的移动轨迹,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减少了为了匹配不同电机机座,反复调节钻头位置的问题;2.本发明提供的推进组件通过第一移动座带动调节机构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提高打孔的精度,解决了推进组件带动调节机构上的钻头向电机机座移动的问题;3.本发明提供的推进组件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座将启动的钻头与电机机座接触,通过推进组件对于电机机座两端同时进行打孔,提高了电机机座的打孔效率,也提高了打孔精度,解决了推进组件带动调节机构上的钻头向电机机座移动的问题;4.本发明提供的外转盘通过齿条齿轮的结构,可以使得自身进行小幅度的旋转,且齿条齿轮结构具有自锁的特性,使得在里转盘转动的同时,外转盘可以保持位置不被改变,通过旋转来匹配钻头与电机机座上需打孔的位置,使得钻头与需打孔位置同轴,方便通
过驱动组件和推进组件对其进行钻孔,提高了设备钻孔的精度,提高设备的适应性,方便对于钻孔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推进组件带动攻牙钻头对于打孔位置进行攻牙,从而通过交替作业同时完成打孔和攻牙的作业,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打孔完成后再更换钻头的麻烦,可以一次性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和攻牙,方便操作,解决了调节机构依然具有对于电机机座打孔位置更加精确调节的缺陷的问题;5.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固定组件通过升降组件可以带动电机机座进行升降,使得电机机座的轴心与调节机构的里转盘轴心同轴,方便调节机构将钻头与电机机座需打孔的位置对准,提高设备的适应能力,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解决了第一固定组件固定电机机座后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电机机座的技术问题;6.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通过弹性材料的设置,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与电机机座接触后,不会损伤电机机座的表面,同时可以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在夹紧后由于弹性材料的特性,使得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与电机机座贴合的更加紧密不易松动,解决了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依然具有与电机机座接触后损伤其表面的缺陷的问题;7.本发明提供的调节机构通过高清摄像头的设置,方便调节机构定位的更加精准,解决了调节机构依然具有钻头调节精度不够的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推进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推进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9是本发明的齿条和滑动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调节机构局部的爆炸图;图11是本发明的外转盘的平面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外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里转盘的平面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里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的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工作台;2-驱动组件;2a-第四电机;2b-同步带;3-推进组件;3a-第一安装板;3a1-第一丝杆;3a2-第二电机;3a3-第一移动座;3a4-第一滑轨;3a5-第一滑条;3b-第二安装板;3b1-第二丝杆;3b2-第三电机;3b3-第二移
动座;3b4-第二滑轨;3b5-第二滑条;3c-第二固定组件;3c1-第二支撑板;3c2-第二推板;3c3-第二弹簧;3c4-第二推杆;4-调节机构;4a-支撑架;4a1-第一电机;4b-钻头安装座;4b1-旋转轴;4c-里转盘;4c1-斜槽;4d-外转盘;4d1-滑槽;4d2-齿轮;4e-齿条;4e1-第三滑轨;4e2-连接板;4e3-第一气缸;4f-滑动座;4f1-滑动槽;4g-高清摄像头;5-第一固定组件;5a-第一支撑板;5a1-固定板;5a2-第一推板;5a3-第一推杆;5a4-第一弹簧;5b-升降组件;5b1-升降板;5b2-第三丝杠;5b3-导柱;5b4-蜗轮;5b5-第五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17所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电机机座钻孔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驱动组件2、推进组件3和第一固定组件5,工作台1位于地面上,推进组件3位于工作台1上,第一固定组件5位于推进组件3上,推进组件3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支撑架4a、里转盘4c、外转盘4d、第一电机4a1和若干个钻头安装座4b,支撑架4a呈竖直状态位于推进组件3上,第一电机4a1位于支撑架4a的顶端,里转盘4c套设于支撑架4a的顶端,第一电机4a1的输出轴贯穿通过支撑架4a与里转盘4c固定连接,里转盘4c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其轴线的斜槽4c1,外转盘4d套设于里转盘4c上,外转盘4d上设置有若干个环绕外转盘4d轴心的滑槽4d1,所有滑槽4d1的两端分别靠近外转盘4d的边缘和其圆心附近,所有钻头安装座4b贯穿通过斜槽4c1和滑槽4d1且与其滑动连接,钻头安装座4b上设置有贯穿通过其的旋转轴4b1,驱动组件2安装于里转盘4c上且与多个钻头安装座4b的旋转轴4b1传动连接。
18.基于上述实施例,首先将电机机座放置于工作台1上,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对电机机座进行固定,然后在多个钻头安装座4b上安装与电机机座需打孔处相互匹配的钻头,通过启动调节机构4的第一电机4a1,第一电机4a1的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里转盘4c的转动,里转盘4c的转动带动了其上方的多个斜槽4c1随之转动,外转盘4d套设于里转盘4c上但不与其传动连接,当里转盘4c转动时,外转盘4d位置保持固定,由于钻头安装座4b贯穿通过斜槽4c1和滑槽4d1且与其滑动连接,斜槽4c1的转动带动了钻头安装座4b的移动,由于钻头安装座4b的其中一部分位于滑槽4d1内,且外转盘4d位置保持不变,所以钻头安装座4b会沿滑槽4d1的方向进行移动,由于所有滑槽4d1的两端分别靠近外转盘4d的边缘和其圆心,使得所有钻头安装座4b沿外转盘4d的径向进行移动,从而通过里转盘4c的转动,使得多个钻头安装座4b沿外转盘4d的滑槽4d1展开和收缩,从而通过钻头安装座4b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使得钻头与电机机座上需打孔的位置处于同轴,方便对于钻头位置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2带动所有的钻头安装座4b的旋转轴4b1进行旋转,通过旋转轴4b1带动钻头移动,最后通过推进组件3带动调节机构4移动,使得钻头在被驱动组件2带动的同时向电机机座进行移动,从而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打孔完成后再通过推进组件3复位,完成操作,通过里转盘4c的斜槽4c1驱动钻头安装座4b移动,再通过外转盘4d的滑槽4d1来限定钻头安装座4b的移动轨迹,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
的电机机座,减少了为了匹配不同电机机座,反复调节钻头位置的问题。
19.进一步的,为了解决推进组件3带动调节机构4上的钻头向电机机座移动的问题,如图1-3所示: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第一丝杆3a1、第二电机3a2、第一移动座3a3、两个第一安装板3a和两个第一滑轨3a4,两个第一安装板3a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3b4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安装板3a之间,第一移动座3a3位于两个第一滑轨3a4上,第一移动座3a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3a4相互匹配的第一滑条3a5,第一丝杆3a1呈水平状态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3a之间,第一丝杆3a1贯穿通过第一移动座3a3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二电机3a2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板3a的侧壁上,第二电机3a2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安装板3a与第一丝杆3a1固定连接。
20.第一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推进组件3通过启动第二电机3a2,第二电机3a2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丝杆3a1的转动,第一丝杆3a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移动座3a3的移动,使得第一移动座3a3通过底部的第一滑条3a5沿第一滑轨3a4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一移动座3a3的移动带动了调节机构4的移动,通过调节机构4将钻头的位置与电机机座需打孔的位置对准,第一移动座3a3将启动的钻头与电机机座接触,从而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通过推进组件3的设置提高打孔的精度,解决了上述问题。
21.进一步的,为了解决推进组件3带动调节机构4上的钻头向电机机座移动的问题,如图4-6所示: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第二丝杆3b1、第三电机3b2、两个第二移动座3b3、两个第二安装板3b和两个第二滑轨3b4,两个第二安装板3b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两端边缘上,两个第二滑轨3b4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安装板3b之间,两个第二移动座3b3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滑轨3b4的两端上,两个第二移动座3b3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第二滑轨3b4相互匹配的第二滑条3b5,第二丝杆3b1呈水平状态位于两个第二安装板3b之间,第二丝杆3b1上设置有两端相反方向的螺纹,第二丝杆3b1贯穿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座3b3的底部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三电机3b2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板3b的侧壁上,第三电机3b2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二安装板3b与第二丝杆3b1固定连接,调节机构4具有两个,两个调节机构4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座上。
22.第二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推进组件3通过启动第三电机3b2,第三电机3b2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3b1的转动,第二丝杆3b1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螺纹配合的两个第二移动座3b3的移动,因为第二丝杆3b1上设置有两端相反方向的螺纹,所以位于第二滑轨3b4的两端的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第二移动座3b3均通过底部的第二滑条3b5沿第二滑轨3b4的方向进行移动,两个第二移动座3b3的移动分别带动了两个调节机构4的移动,通过两个调节机构4将钻头的位置与电机机座需打孔的位置对准,两个第二移动座3b3将启动的钻头与电机机座接触,通过推进组件3对于电机机座两端同时进行打孔,提高了电机机座的打孔效率,也提高了打孔精度,解决了上述问题。
23.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机构4依然具有对于电机机座打孔位置更加精确调节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7-14所示:所述外转盘4d的底部还设有不完全的齿轮4d2,齿轮4d2的下方还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4e,齿条4e的下方还设置有滑动座4f,滑动座4f内设置有滑动槽4f1,齿条4e的底部设置有与滑动槽4f1相互匹配的第三滑轨4e1,齿条4e的其中一端还设置连接板4e2,连
接板4e2的旁侧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一气缸4e3,第一气缸4e3的输出轴与连接板4e2固定连接。
2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外转盘4d通过齿条4e齿轮4d2的结构,可以使得自身进行小幅度的旋转,且齿条4e齿轮4d2结构具有自锁的特性,使得在里转盘4c转动的同时,外转盘4d可以保持位置不被改变,确保钻孔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气缸4e3的输出轴的伸出和收缩,第一气缸4e3的输出轴带动了连接板4e2的移动,连接板4e2的移动带动了齿条4e的移动,齿条4e通过其底部的第三滑轨4e1沿滑动槽4f1的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齿条4e的移动带动了与其啮合连接的齿轮4d2的移动,从而带动外转盘4d进行转动,使得外转盘4d上的钻头安装座4b在匹配不同直径的电机机座后,通过旋转来匹配钻头与电机机座上需打孔的位置,使得钻头与需打孔位置同轴,方便通过驱动组件2和推进组件3对其进行钻孔,提高了设备钻孔的精度,提高设备的适应性,方便对于钻孔位置进行调节;通过齿轮4d2齿条4e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将相邻的两个斜槽4c1为设置相互反方向设置,通过反方向设置的斜槽4c1可以使得在里转盘4c转动时,其中一半的钻头安装座4b沿外转盘4d径向向外扩展的同时,另一半的钻头安装座4b沿外转盘4d径向向内收缩,通过对于钻头安装座4b上分别安装座钻孔钻头和攻牙钻头,通过交替的收缩和扩展钻头安装座4b,使得钻孔钻头和攻牙钻头交替作业,先通过钻孔钻头对于电机机座打孔,再通过齿条4e带动外转盘4d旋转,使得攻牙钻头与打孔位置同轴,通过推进组件3带动攻牙钻头对于打孔位置进行攻牙,从而通过交替作业同时完成打孔和攻牙的作业,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打孔完成后再更换钻头的麻烦,可以一次性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和攻牙,方便操作,解决了上述问题。
25.进一步的,为了解决驱动电机带动多个钻头安装座4b旋转轴4b1旋转的问题,如图14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第四电机2a和若干个同步带2b,第四电机2a位于里转盘4c上,第四电机2a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钻头安装座4b的旋转轴4b1固定连接,所有同步带2b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钻头安装座4b之间。
26.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驱动组件2通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钻头安装座4b之间的同步带2b,使得第四电机2a启动后,通过第四电机2a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轴4b1的旋转,再通过多个同步带2b带动了其余的钻头安装座4b上的旋转轴4b1,从而带动所有钻头一起旋转,多个同步带2b上还可以设置皮带张紧器,保持同步带2b的传动能力,可以更好的通过同步带2b带动所有旋转轴4b1进行转动,从而方便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打孔;同时第四电机2a还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四电机2a分别与其中几个钻头安装座4b固定连接,通过交替的启动多个第四电机2a,可以保障第四电机2a在因为持续的工作造成过载的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解决了上述问题。
27.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第一固定组件5固定电机机座后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电机机座的技术问题,如图5和图16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5b,升降组件5b包括升降板5b1、第三丝杆、导柱5b3、蜗轮5b4和第五电机5b5,第三丝杆和导柱5b3均呈竖直状态套设于工作台1上,蜗轮5b4套设于第三丝杆上且与其螺纹配合,第五电机5b5位于工作台1上,第五电机5b5的输出轴与蜗轮5b4固定连接,升降板5b1固定连接于第三丝杆和导柱5b3的顶端且横跨于推进组件3上。
2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固定组件5通过升降组件5b可以带动电机机座进行升降,使得电机机座的轴心与调节机构4的里转盘4c轴心同轴,方便调节机构4将钻头与电机机座需打孔的位置对准,提高设备的适应能力,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机机座,先将电机机座放置于升降板5b1上,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对其进行固定,通过启动第五电机5b5,第五电机5b5的输出轴带动了与其固定连接的涡轮,涡轮的转动带动了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三丝杆,使得第三丝杆在工作台1上沿其轴线进行移动,第三丝杆的移动带动了升降板5b1的移动,升降板5b1的移动带动了另一侧的导柱5b3的移动,导柱5b3沿其轴线运动,导柱5b3对于升降板5b1的移动提供了导向的作用,通过升降板5b1的抬高或者降低,使得升降板5b1上电机机座与调节机构4匹配,从而完成定位,解决了上述问题。
29.进一步的,为了解决第一固定组件5对于电机机座的径向方向进行固定的技术问题,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板5a、两个固定板5a1和两个第一推板5a2,第一支撑板5a呈水平状态固定连接于升降板5b1的顶部,两个固定板5a1位于第一支撑板5a的两端,两个第一推板5a2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5a1之间,两个第一推板5a2靠近固定板5a1的一侧均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一推杆5a3,第一推杆5a3贯穿通过固定板5a1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一推杆5a3与固定板5a1之间套设于第一弹簧5a4。
3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固定组件5通过第一支撑板5a来支撑电机机座,通过两个固定板5a1来支撑两个第一推板5a2,第一推板5a2通过第一推杆5a3在第一弹簧5a4的作用下,使得两个第一推板5a2始终对于第一支撑板5a的中央进行夹取,两个第一推板5a2对于电机机座的径向方向的两侧进行夹取,从而对于电机机座进行夹取,使得电机机座始终位于第一支撑板5a的中央,方便调节结构调节钻头与电机机座需打孔的位置进行对准,第一弹簧5a4和第一推杆5a3的设置方便对于不同尺寸的电机机座进行夹取,解决了上述问题。
31.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推进组件3依然具有不方便对于电机机座进行轴线方向固定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5所示:所述推进组件3上还设置有对电机机座轴线方向进行夹持的第二固定组件3c,第二固定组件3c包括第二支撑板3c1和第二推板3c2,第二支撑板3c1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推进组件3上,第二推板3c2位于第二支撑板3c1的顶部,第二推板3c2靠近第二支撑板3c1的一侧设置有呈水平状态放置的第二推杆3c4,第二推杆3c4贯穿通过第二支撑板3c1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二推杆3c4与第二支撑板3c1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3c3。
32.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固定组件3c通过第二支撑板3c1来支撑第二推板3c2,第二推板3c2被推进组件3带动向电机机座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推板3c2与电机机座的轴线方向进行接触,通过推进组件3的持续施压,第二推板3c2会因为第二推杆3c4的滑动挤压第二弹簧3c3,从而通过第二推板3c2对电机机座的轴线方向夹紧,第二弹簧3c3不仅起到了缓冲夹紧的作用力,以免第二推板3c2与电机机座刚性接触,从而造成电机机座的损坏,通过弹性的接触也是的夹紧的更加紧密,解决了上述问题。
33.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推板5a2和第二推板3c2依然具有与电机机座接触后损伤其表面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个所述第一推板5a2和第二推板3c2上均通过弹性材料制成。
3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推板5a2和第二推板3c2通过弹性材料的设置,在第一推板5a2和第二推板3c2与电机机座接触后,不会损伤电机机座的表面,同时可以缓冲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在夹紧后由于弹性材料的特性,使得第一推板5a2和第二推板3c2与电机机座贴合的更加紧密不易松动,解决了上述问题。
35.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机构4依然具有钻头调节精度不够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7和图12所示:所述外转盘4d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调节机构4定位的高清摄像头4g。
36.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机构4通过高清摄像头4g的设置,方便调节机构4定位的更加精准,先通过高清摄像头4g拍摄电机机座上需打孔的位置,再通过后端设备对于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来调整调节机构4,从而提高的设备的精度,解决了上述问题。
3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