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带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电气和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产品规格有0.1~3×50~250mm各种状态铜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纽扣、密封件和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和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和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铜带包括多条彼此通过连接的铜条,在对插座上的铜条进行自动化连续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铜带的各个铜条之间的连接带裁切,并且需要在裁切连接带后继续保持铜带在加工设备上的持续输送;
现有的铜带剪切装置采用气缸、凸轮等直线执行机构驱动切刀往复运动对铜带进行剪切,受驱动装置功率的限制,导致剪切力较小,剪切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较低,并且应用同步带进行上下料输送,无法将剪切下来的部分与后续铜带进行分离,容易造成铜带之间粘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剪切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剪切力不足、无法将剪切下来的部分与后续铜带进行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带剪切装置,包括:基座;立柱,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剪切台,设置于所述基座的顶端中间位置;支架,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立柱的内侧顶端中间位置;剪切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前侧;输送机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前后两侧;plc控制器,安装于位于右侧的所述立柱的右侧中部,且所述剪切机构和输送机构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剪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后侧顶端中间位置,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曲柄轮,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前侧顶端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曲柄轮的前侧外缘;滑槽,从上至下的开设于所述支架的前侧中间位置;滑块,可滑动的内嵌于所述滑槽的内壁;切刀,相适配的插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内侧中部,且所述切刀位于支架的前侧;第二连杆,数量为两个,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滑块的前侧底部左右两端;第三连杆,数量为四个,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和切刀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且位于同侧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同侧的第二连杆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的,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夹角为180度时,所述切刀的底端与剪切台的顶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滑块达到底端极限位置时,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三连杆的位置共线。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前侧;带轮,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前后两端;输送带,套接于两个所述带轮的外壁;电机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左侧前端顶部;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的顶端,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前侧的带轮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顶端与剪切台的顶端位于同一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铜带剪切装置,通过连杆和滑块的共同作用下,在保证功率不便的前提下,以降低切刀线速度为代价提高切刀剪切力,使剪切力大大提高,剪切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较高,通过两个输送带的差速运行,使前侧的输送带拖动剪切下来的部分与后续铜带进行分离,因此,在保证功率不便的前提下,使剪切力大大提高,剪切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较高,且避免造成铜带之间粘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顶部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部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部极限位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极限位置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2、基座,3、立柱,4、支架,5、剪切机构,51、第一电机,52、曲柄轮,53、第一连杆,54、滑槽,55、滑块,56、第二连杆,57、第三连杆,58、切刀,6、输送机构,61、底座,62、带轮,63、输送带,64、电机座,65、第二电机,7、plc控制器,8、剪切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带剪切装置,包括:基座2、立柱3、支架4、剪裁机构5、输送机构6、plc控制器7和剪切台8,立柱3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基座2的顶部左右两端,剪切台8设置于基座2的顶端中间位置,剪切台8用于支撑铜带使剪切机构5对铜带进行剪切,支架4固定安装于两个立柱3的内侧顶端中间位置,剪切机构5安装于支架4的前侧,输送机构6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2的顶部前后两侧,plc控制器7安装于位于右侧的立柱3的右侧中部,且剪切机构5和输送机构6均与plc控制器7电性连接,plc控制器7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自动化控制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plc控制器7由内部cpu,指令及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块、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块化组合成,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剪切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1、曲柄轮52、第一连杆53、滑槽54、滑块55、第二连杆56、第三连杆57和切刀58,第一电机51安装于支架4的后侧顶端中间位置,且与plc控制器7电性连接,曲柄轮52可旋转的安装于支架4的前侧顶端中间位置,且与第一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3通过销轴连接于曲柄轮52的前侧外缘,滑槽54从上至下的开设于支架4的前侧中间位置,滑块55可滑动的内嵌于滑槽54的内壁,切刀58相适配的插接于两个立柱3的内侧中部,且切刀58位于支架4的前侧,切刀85用于对铜带进行剪切,第二连杆56数量为两个,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于滑块55的前侧底部左右两端,第三连杆57数量为四个,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于支架4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和切刀57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且位于同侧的第三连杆57的另一端与同侧的第二连杆56通过销轴连接,通过第二连杆56拉动同侧的两个第三连杆57之间夹角的改变,从而驱动切刀57上下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三连杆57的夹角为180度时,切刀58的底端与剪切台8的顶端接触,从而保证切刀58底部极限位置的定位准确,且此时第三连杆57对切刀58的力臂达到最大,即剪切力达到最大值。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块55达到底端极限位置时,位于同侧的第三连杆57的位置共线,从而保证滑块55达到底部时切刀58达到底部极限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输送机构6包括:底座61、带轮62、输送带63、电机座64和第二电机65,底座61设置于基座2的前侧,带轮62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底座61的顶部前后两端,输送带63套接于两个带轮62的外壁,带轮62与输送带63构成同步带传动,输送带63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环行带,带轮62是具有输送带63相应吻合的轮,同步带传动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转动时,通过输送带63带齿与带轮62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电机座64设置于底座61的左侧前端顶部,第二电机65安装于电机座64的顶端,且第二电机65的输出端与位于前侧的带轮62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与plc控制器7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输送带63的顶端与剪切台8的顶端位于同一高度,从而保证上下料的输送准确。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步骤一,plc控制器7驱动位于后侧的第二电机65的输出端旋转,后侧的输送带63拉动待剪切铜带间歇的向前输送,当切刀58位于底部极限位置时,plc控制器7驱动第一电机51运行,第一电机51的输出端带动曲柄轮52旋转,通过第一连杆53的拉动驱动滑块55沿滑槽54上移动,滑块55拉动两侧的第二连杆56向上移动,在位于上侧的两个第三连杆57限位作用下,位于下侧的两个第三连杆57拉动切刀58向上移动,随后,曲柄轮52继续旋转,第一连杆53推动滑块55向下移动,滑块55通过两个第二连杆56推动位于两侧的第三连杆57夹角逐渐增大,随着同侧的两个第三连杆57夹角增大,切刀58的线速度逐渐减小,滑块55施加给切刀58的力臂逐渐增大,剪切力也随之增加;
步骤二,在切刀58向下移动进行剪切时,plc控制器7驱动位于后侧的第二电机65制动,位于后前侧的第二电机65保持运行,被剪切下的铜带部分在前侧的输送带63在摩擦作用下与后续的铜带分离,当切刀58向上移动时,plc控制器7驱动位于后侧的第二电机65继续运行;
本装置可以使剪切力大大提高,剪切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均有所提高,且可以将剪切下来的部分与后续铜带进行分离,避免造成铜带之间粘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插接”、“设置”、“开设”、“固定连接”、“电性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