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阀体铣加工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阀体铣加工转台的回转夹具。
背景技术:2.目前对于多型号的阀体钻孔、铣r4.5半圆与钻铣侧边螺纹孔加工的回转夹具,是根据毛坯相同,但型号不同的阀体,设计相应的回转夹具,如果设计制造多套回转夹具,这无疑增加了加工成本,且灵活性低,效率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多型号阀体加工,在多个回转夹具上完成,工作效率低,灵活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可进行多型号阀体加工的回转夹具,根据不同型号的阀体,通过安装在基座两侧与顶杆连接的第一对中压板、第二对中压板以及固定在回转板上的定位盘和定位销来限制阀体的六个自由度,完成阀体钻孔、铣r4.5半圆以及钻铣侧边螺纹孔加工,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可满足多种型号阀体的加工。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阀体铣加工转台的回转夹具,包括设置在四轴上的回转板、阀体本体以及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回转板上面两侧分别设有四个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定位夹紧装置由基座、拉杆、曲柄、矩形弹簧、顶杆、第一对中压板、第二对中压板、摆动压头、销轴、旋转缸、油缸垫块、支撑缸、浮支头、定位盘、定位销、防转块、平压板、销轴、油缸安装块、推缸以及油路块组成,所述阀体本体被夹紧固定在定位夹紧装置中。
6.进一步而言,所述每个定位夹紧装置设有一个所述基座,所述基座呈c型开口向上,所述开口两侧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里面都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内侧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对中压板、所述第二对中压板相连接,所述基座内设有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内两侧均设有曲柄,所述顶杆的后端设有凹槽,所述曲柄上端部分与顶杆后端凹槽相连接,所述中空腔室下端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两侧设有凹槽,所述曲柄下端部分与拉杆两侧凹槽相连接,所述拉杆中间的圆槽内设有矩形弹簧,所述拉杆下端设有推缸,所述推缸一侧设有油缸垫块,所述推缸与油缸垫块的底部设有油路块。
7.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座内侧设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中间设有圆孔,所述定位销底端嵌在定位盘中间圆孔内,沿所述定位盘圆周方向设有三个支撑缸,所述支撑缸上设有浮支头,靠近所述基座的其中一个浮支头一侧设有防转块;所述回转板内底侧居中位置设有八个油缸垫块,所述油缸垫块上端面设有旋转缸,所述旋转缸上端面设有平压板。
8.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座呈开口向上的c字型,开口两侧设有圆形通孔,内部设有中空腔室,与相邻基座之间设有5mm的间隙,所述曲柄设置在基座中空腔室的内部,曲柄下端设置在拉杆两侧的凹槽中,曲柄上端设置在顶杆的凹槽中。
9.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对中压板与左侧顶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对中压板与
右侧顶杆通过螺栓连接,实现角向的定位。
10.进一步而言,所述平压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旋转缸上端面,摆动压头通过销轴与螺栓与平压板相连接,摆动压头前端对阀体本体实现垂直方向的固定,所述定位销安装在定位盘中间圆孔内,通过螺栓与定位盘固定,实现阀体本体中心的定位。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阀体铣加工转台的回转夹具,属于通用机械领域,结构上由回转板以及定位夹紧装置组成,其中定位夹紧装置由基座、顶杆、曲柄、销钉、拉杆、油缸装夹块、盖板、第一对中压板、第二对中压板、支撑、浮支头、平压板、摆动压头、油缸垫块、定位销、防转块、油路块、浮支缸、旋转缸、推缸、矩形弹簧组成,结构新颖,通过定位夹紧装置将阀体本体定位在指定位置,完成阀体本体钻孔、铣r4.5半圆以及阀体本体一侧钻铣两个螺纹孔的加工,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多数量以及多工序的阀体本体加工场合,装置简单,通用性强,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体本体钻孔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体本体铣r4.5半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钻侧边螺纹孔加工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铣侧边螺纹孔加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回转板;2、基座;3、顶杆;4、第一对中压板;5、第二对中压板;6、阀体本体;7、防转块;8、支撑缸;9、定位盘;10、油缸垫块;11、旋转缸;12、平压板;13、销轴;14、摆动压头;15、油缸安装块;16、推缸;17、油路块;18、拉杆;19、弹簧;20、曲柄;21、定位销;22、浮支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
‑
图6所示,一种基于阀体钻孔、铣r4.5半圆与钻铣侧边螺纹孔转台的回转夹具,包括设置在四轴上的回转板1、阀体本体6以及定位夹紧装置,回转板1上面两侧分别设有四个定位夹紧装置,定位夹紧装置由基座2、拉杆18、曲柄20、矩形弹簧19、顶杆3、第一对中压板4、第二对中压板5、摆动压头14、销轴13、旋转缸11、油缸垫块10、支撑缸8、浮支头22、定位盘9、定位销21、防转块7、平压板12、销轴13、油缸安装块15、推缸16以及油路块17组成;每个定位夹紧装置设有一个基座2,基座2呈c型开口向上,开口两侧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里面都设有顶杆3,顶杆3内侧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对中压板4、第二对中压板5相连接,基座2内设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两侧均设有曲柄20,顶杆3的后端设有凹槽,曲柄20上端部分与顶杆3后端凹槽相连接,中空腔室下端设有拉杆18,拉杆18两侧设有凹槽,曲柄20下端
部分与拉杆18两侧凹槽相连接,拉杆18中间的圆槽内设有矩形弹簧19,拉杆18下端设有推缸16,推缸16一侧设有油缸垫块10,推缸16与油缸垫块10的底部设有油路块17;基座2内侧设有定位盘9,定位盘9中间设有圆孔,定位销21底端嵌在定位盘9中间圆孔内,沿定位盘9圆周方向设有三个支撑缸8,支撑缸8上设有浮支头22,靠近基座2的其中一个浮支头22一侧设有防转块7;回转板1内底侧居中位置设有八个油缸垫块10,油缸垫块10上端面设有旋转缸11,旋转缸11上端面设有平压板12,阀体本体6被夹紧固定在定位夹紧装置中。
23.如图1
‑
图2所示,定位夹紧装置设置在回转板1上,基座2内腔室设有拉杆18,拉杆18的中间圆孔内设有矩形弹簧19,拉杆18底部设有推缸16,推缸16一侧设有油路块17,拉杆18两侧的凹槽内设有曲柄20,曲柄20的上端与顶杆3相连接,顶杆3内侧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对中压板4、第二对中压板5连接,加工时在推缸16和矩形弹簧19的作用下,实现拉杆18的往复运动,用于阀体本体6角向的定位,基座2内侧设有圆形定位盘9,定位盘9中间设有定位销21,沿定位盘圆9周方向设有三个支撑缸8,支撑缸8上设有浮支头22,左侧浮支头22一侧设有防转块7,用于阀体本体6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定位支撑;回转板1的内底侧设有两排油缸垫块10,油缸垫块10上端面设有旋转缸11,旋转缸11上端面设有平压板12,油缸垫块10、旋转缸11和平压板12通过销钉和螺栓与回转板1连接,摆动压头14与平压板12之间通过销轴13和螺栓连接,可进行90
°
旋转,用于阀体本体6垂直方向的固定。
24.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26.将阀体本体6放置到定位盘9上,内孔对准定位销21,在液压系统控制下,推缸16此时没有受到油压,矩形弹簧19弹力释放,拉杆18往下移动,拉杆18两侧凹槽内的曲柄20底端也在拉杆18的带动下,向下运动,由于曲柄20呈90
°
形状,随着曲柄20下端部分向下移动,曲柄20上端部分带动顶杆3向中间靠拢,由于第一对中压板4和第二对中压板5通过螺栓与顶杆3相连接,此时第一对中压板4和第二对中压板5也向中间运动,从而夹紧阀体本体6的一侧两个圆柱体,接着在液压系统控制下,摆动压头14在旋转缸11的带动下,从平行于基座2的方向,分别沿着顺、逆时针方向旋转90
°
到阀体本体6的上方,向下压紧阀体本体6,最后液压系统控制支撑缸8在油压作用下形成支撑力,浮支头22顶住阀体本体6的三个角,防止阀体本体6的三个角在钻孔加工过程中向下移动。
27.一种基于阀体钻孔、铣r4.5半圆与钻铣侧边螺纹孔转台的回转夹具,钻孔与铣r4.5半圆工作原理如下:在定位夹紧动作全部完成后开始加工,首先机床调用第一钻头完成三个孔的加工,接着换铣刀铣r4.5半圆。
28.一种基于阀体钻孔、铣r4.5半圆与钻铣侧边螺纹孔转台的回转夹具,加工阀体侧边螺纹孔工作原理如下:完成铣r4.5半圆和孔的加工后,四轴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90
°
,此时阀体本体6侧边的两个圆柱孔竖直向上,将刀具更换到第二钻头,钻两个圆柱内部螺纹底孔,加工完四个工位的工件之后,再将四轴旋转180
°
,加工另外四个工位的工件,然后再将刀具更换到螺纹铣刀,铣两个圆柱内部螺纹孔,加工完四个工位的工件之后,再将四轴旋转180
°
,加工另外四个工位的工件。
29.将所有工序完成后,在液压系统控制下,推缸16此时受到油压,把拉杆18往上顶,矩形弹簧19被压缩,拉杆18两侧凹槽内的曲柄20底端也在拉杆18的运动下向上运动,由于
曲柄20呈90
°
形状,上端随着拉杆18向外侧运动,曲柄20带动顶杆3向外侧运动,第一对中压板4和第二对中压板5此时也向外侧运动,接着摆动压头14在旋转缸11的带动下,分别沿着顺、逆时针方向旋转90
°
松开阀体本体6,回到平行于基座2方向的初始位置,支撑缸8因为失去油压,在内部弹簧19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所有松开动作全部完成,定位夹紧装置重新恢复到各自初始的位置,将加工好的阀体本体6取下,如此反复操作,从而达到批量加工的目的。
30.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