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7184发布日期:2021-11-29 17: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7)位于第一凹槽(3)的右侧,第一凹槽(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第二凹槽(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螺纹杆(6)以中心位置开始前后两端螺纹相反,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螺纹杆(6)的前端均延伸出操作台(1)的前侧表面,操作台(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与导向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13),卡孔(13)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档杆(14),卡孔(13)呈一字型排列在操作台(1)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螺纹杆(6)的前端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22),皮带轮(22)上传动套接有皮带(15),第二螺纹杆(6)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块(17),两个滑块(17)滑动连接在第一凹槽(3)的内部,两个滑块(17)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杆(4)相互适配的螺纹孔(18),两个滑块(17)均通过开设的螺纹孔(18)与第二螺纹杆(6)螺纹连接,两个滑块(17)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5),导向轮(5)的下表面与操作台(1)的上表面相互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杆(8),两个定位杆(8)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凹槽(7)的内部,两个定位杆(8)上同样均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6)相互适配的螺纹孔(18),两个定位杆(8)通过开设的螺纹孔(18)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6)的正反螺纹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孔(21),转动孔(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压力杆(12),压力杆(12)为l形,压力杆(12)的竖杆转动连接在转动孔(21)的内部,压力杆(12)的横杆上螺纹套接有移动环(11),压力杆(12)的横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动环(10),滑动环(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折弯杆(9),折弯杆(9)的下端与操作台(1)的上表面相互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环(11)与滑动环(10)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压力杆(12)的横杆上开设有移动槽(19),滑动环(1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0),移动块(20)滑动连接在移动槽(19)的内部,所述压力杆(12)位于定位杆(8)的右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弯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右侧,第一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二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以中心位置开始前后两端螺纹相反。该新式冷弯模具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可以对不同的钢筋进行固定和折弯,提高了该装置的适配性能和多样性,通过设置的导向轮对钢筋的左端进行夹持,不在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手臂对其进行固定,可以双手对压力杆进行受力,使折弯更加轻松省力,进而减少了折弯时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召民 庄伟 孟祥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庆丰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