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6281发布日期:2022-04-07 04: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圆柱形立柱(2)、菱形销(3)、支撑立柱(4)、压爪(5)、右立柱(6)、左立柱(7)和横梁(8),所述圆柱形立柱(2)设置于底板(1)中部,所述菱形销(3)和支撑立柱(4)周向设置于圆柱形立柱(2)外侧,所述压爪(5)对应设置于支撑立柱(4)外侧,所述右立柱(6)、左立柱(7)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8)一端与右立柱(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左立柱(7)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4)至少设置有3个,所述支撑立柱(4)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立柱(2)包括圆柱座体(20),所述圆柱座体(20)包括上涨紧机构和下涨紧机构,所述上涨紧机构包括第一水平导向孔和第一竖直导向孔,所述第一水平导向孔轴线相交于圆柱座体(20)轴心线一点,所述第一水平导向孔至少设置有3个,且各第一水平导向孔间轴线夹角相等,所述第一竖直导向孔设置于圆柱座体(20)轴心线上,所述第一竖直导向孔末端与第一水平导向孔轴线交点相交,所述下涨紧结构包括第二水平导向孔、第二竖直导向孔和第三水平导向孔,所述第二水平导向孔轴线相交于圆柱座体(20)轴心线一点,所述第二水平导向孔至少设置有3个,且各第二水平导向孔间轴线夹角相等,所述第二竖直导向孔设置于圆柱座体(20)轴心线上,所述第二竖直导向孔末端与第二水平导向孔轴线交点相交,所述第三水平导向孔末端与第二水平导向孔相交,所述第一水平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顶杆(22),所述第一竖直导向孔内活动连接有第一竖直顶杆(23),所述第一竖直顶杆(23)与第一水平顶杆(22)触接,所述第二水平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顶杆(24),所述第二竖直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竖直顶杆(25),所述第三水平导向孔内活动连接有旋紧顶杆(26),所述第二竖直顶杆(25)与第二水平顶杆(24)触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顶杆(22)内端部为圆锥形,所述第一竖直顶杆(23)一端为圆锥形,所述第一竖直顶杆(23)锥端在第一水平导向孔轴线交点处与第一水平顶杆(22)锥端触接,所述第二水平顶杆(24)内端部为圆锥形,所述第二竖直顶杆(25)一端为圆锥形,所述第二竖直顶杆(25)锥端在第二水平导向孔轴线交点处与第二水平顶杆(24)锥端触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座体(20)还包括细柄(21),所述第一竖直顶杆(23)另一端与细柄(2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顶杆(23)于细柄(21)外部为六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顶杆(25)另一端为锥形,所述旋紧顶杆(26)一端为锥形,所述第二竖直顶杆(25)锥端与旋紧顶杆(26)触接,所述旋紧顶杆(26)另一端与第三水平导向孔螺纹连接,所述旋紧顶杆(26)于圆柱座体(20)外部为六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8)一端通过销轴(9)与右立柱(6)转动连接,所述横梁(8)另一端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通过螺栓(10)与左立柱(7)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7)和右立柱(6)近圆柱座体(20)一侧设置有至少两处弹性辅助支撑(11),所述横梁(8)近圆柱座体(20)一侧设置有至少2个螺旋顶杆(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壳体机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圆柱形立柱、菱形销、支撑立柱、压爪、右立柱、左立柱和横梁,圆柱形立柱设置于底板中部,菱形销和支撑立柱周向设置于圆柱形立柱外侧,压爪对应设置于支撑立柱外侧,右立柱、左立柱与底板固定连接,横梁一端与右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左立柱可拆卸连接,支撑立柱至少设置3有个,支撑立柱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在圆柱形座体上设置两处三点联动涨紧机构,两处三点联动涨紧机构通过旋紧顶杆作用支撑与壳体回转腔内壁,实现精准定位,同时起到支撑夹紧作用;设置可开关的门框形结构,提高了壳体侧面矩形空腔体的夹紧支撑刚度和可靠性,保证了壳体侧面平面和孔系的加工精度。度。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海 时友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2/4/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