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废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8197发布日期:2022-02-12 14:0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具的废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料回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使用冲压模具进行冲压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因此需要对废料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传统的废料收集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冲压件的大小不同,因此产生的边角的长度、体积、大小均各不相同,所以在收集这些边角废料的时候会特别耗费人力与空间,传统的收集方法多为人工收集,工人会不停的去查看废料是否收集满,这样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3.目前,公开号为cn2134961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废料收集装置,它包括第一外壳上方固定连接有挡板,第一外壳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第一外壳上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排料管固定连接,第一外壳上铰接有可将排料管上端开口封闭的进料口门板,排料管下方连通有通道管,通道管套设与第二外壳上,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垫,第二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4.这种冲压模具废料收集装置虽然解决了废料的收集,保障了工人收集废料的安全性,但是:这种收集装置在收集废料的时候,还需要工人不断去查看废料是否收集满,不仅耽误工人工作的时间,还降低了工人原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废料收集装置,其具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配备警报装置,可以自动监测废料收集的情况,无需人工定时查看,保障了工人收集废料时的安全性,增加了工作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冲压模具的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架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集料斗安装的搅碎室,所述搅碎室底部固定焊接有过渡室,所述过渡室底部固定焊接有搅拌室,所述搅碎室、过渡室、搅拌室内部空间互相连通,所述搅拌室底部设有推车,所述推车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推车内固定安装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包括:重量感应器、数显控制仪表、电笛,所述重量感应器与数显控制仪表连接,所述数显控制仪表与电笛连接,所述重量感应器固定安装于推车内底部,所述重量感应器顶部设有托盘,所述数显控制仪表固定安装于推车外壁位于拉手的一侧,所述电笛固定安装于推车外侧底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车内部设有警报装置,其中重量感应器与数显控制仪表连接,数显控制仪表与电笛连接,数显控制仪表显示检测重量连接电笛进行报警,具备完
整的废料处理系统,将废料粉碎成颗粒状,配合推车进行收集废料,不仅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还保障了工人在收集废料时的安全。
9.进一步设置:所述搅碎室内部设有第一搅碎辊轮,所述搅碎室内紧挨着第一搅碎辊轮的一侧设有第二搅碎辊轮,所述第一搅碎辊轮与所述第二搅碎辊轮配合工作,所述第一搅碎辊轮与第二搅碎辊轮内部均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废料进入到搅碎室内部,通过第一搅碎辊轮与第二搅碎辊轮相互配合转动,搅碎大小不同的废料件,方便工人进行废料收集。
11.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渡室内安装有多条绳索,所述绳索一端固定安装于过渡室内壁,所述绳索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缓冲球。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进入过渡室内,与缓冲球表面产生摩擦碰撞,所碰撞到的废料会反弹到过渡室内壁,并沿着过渡室内壁滑落到搅拌室内,缓冲球的设计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废料巨大的冲击力损坏设备。
13.进一步设置:所述搅拌室内部设有刀片轴,所述刀片轴外侧一周固定连接设有粉碎刀片,所述刀片轴一侧转动连接设有第三电机。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进入到搅拌室,第三发电机连接刀片轴,通过刀片轴外侧的粉碎刀片进一步搅拌过渡室掉落的废料,使废料粉碎成细小颗粒状、微小物,便于收集。
15.进一步设置:所述集料斗的一侧固定安装设有振动电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动电机振动集料斗,让废料均匀通过进料口到达搅碎室,不易造成进料口的堵塞。
17.进一步设置:所述搅碎室的顶部设有观察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工人方便观察到废料进入搅碎室的状态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警报装置中重量感应器与数显控制仪表的连接、数显控制仪表与电笛的连接,当废料超过预定数值时,电笛发出警报,工人再利用推车进行收集废料,无需工人不停查看废料是否被收集满,提高了工作效率;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搅碎室和搅拌室的工作配合,可以将冲压模具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废料进行搅碎,粉碎处理成微小物、颗粒状,方便工人进行废料收集,提高了收集废料时的安全性,节约了废料存放的空间;
22.3、本实用新型中,当废料进入过渡室内,与缓冲球表面产生摩擦碰撞,所碰撞到的废料会反弹到过渡室内壁并沿着过渡室内壁滑落到搅拌室内,缓冲球的设计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避免废料巨大的冲击力损坏设备;
23.4、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的回收装置既能够保证废料处理成微小物,颗粒状,同时又配备了报警装置,可以自动监测废料收集的情况,无需人工定时查看,不仅提高了工人收集废料的效率,还保障了工人收集废料时的安全性,节省了存放废料的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
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推车俯视图;
29.图5是本使用新型的警报装置连接示意图;
30.图中,1、支架;2、集料斗;3、送料口;4、搅碎室;5、过渡室;6、搅拌室;7、推车;8、拉手;9、重量感应器;10、托盘;11、数显控制仪表;12、电笛;13、第一搅碎辊轮;14、第二搅碎辊轮;15、驱动轴;16、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绳索;19、缓冲球;20、刀片轴;21、粉碎刀片;22、第三电机;23、振动电机;24、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31.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5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32.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33.实施例1:一种冲压模具的废料收集装置,如图1、2、3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设有集料斗2,集料斗2的底部有送料口3,集料斗2呈上宽下窄开口式,方便废料进入,集料斗2的一侧安装有一个振动电机23,振动电机23的工作保证了废料顺利从送料口3通过。
34.如图2、3所示:集料斗2下方设有搅碎室4,搅碎室4内部设有第一搅碎辊轮13,紧挨着第一搅碎辊轮13的一侧有第二搅碎辊轮14,第一搅碎辊轮13与第二搅碎辊轮14分别连接驱动轴15,驱动轴15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第一电机16与第二电机17,第一搅碎辊轮13与第二搅碎辊轮14配合工作,均都向内转动,使得废料从中顺利通过并搅碎。
35.如图2所示,搅碎室4底部有过渡室5,过渡室5内设有一个缓冲球19,过渡室5内设有一个缓冲球19,缓冲球19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条绳索18,绳索18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过渡室5内壁,废料经过缓冲球19表面,滑落、回弹到过渡室5内侧,缓冲球19起到缓冲效果;过渡室5底部设有搅拌室6,搅拌室6内的工作主体是粉碎刀片21,粉碎刀片21通过刀片轴20固定连接,刀片轴20再连接到第三电机22,第三电机22驱动刀片轴20,刀片轴20上的粉碎刀片21将废料粉碎成微小物,颗粒状。
36.如图2、4、5所示,搅拌室6底部有推车7,推车7的开口正对着搅拌室6的底部开口,废料落下时会直接掉落到推车7中,推车7上固定安装有警报装置,警报装置的作用是发出警报,提醒工人收集废料,警报装置是由重量感应器9、数显控制仪表11、电笛12组成的,重量感应器9顶部与托盘10安装,数显控制仪表11安装与推车7外壁一侧,电笛12安装于推车7外侧底部,废料落到托盘10顶部时,重量感应器9检测废料的重量,并传递信号给数显控制仪表11,数显控制仪表11连接到电笛12并发生警报,提醒工人收集废料。
3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当废料倒入集料斗2中,振动电机23振动集料斗2,使得废料顺利通过送料口3到达搅碎室4,当废料进入到搅碎室4内,搅碎室4内的第一搅碎辊轮13与第二搅碎辊轮14相向转动,对废料进行搅碎、挤压,使通过第一搅碎辊轮13与第二搅碎辊轮14的废料处理成细小的形状并掉落到过渡室5,当废料进入到过渡室5内,废料会掉落
到缓冲球19表面,废料会通过缓冲球19反弹到过渡室5内壁并沿着过渡室5内壁滑落到搅拌室6中,整个过程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进入到搅拌室6中,搅拌室6内通过第三电机22连接到刀片轴20,带动刀片轴20上的粉碎刀片21进行充分搅拌,使得废料搅拌成微小物,颗粒状直接掉落到推车7中;当废料掉落到推车7内的托盘10上,当托盘10上的废料到达一定的程度,重量感应器9检测到的重量值超出了数显控制仪表11设置的范围值,数显控制仪表11控制电笛12并发生警报,工人会根据警报声判断废料是否收集完成,收集完成后,工人将推车7推走,将空的推车7重新放在搅拌室6底部进行下一次的废料收集,不仅保障了收集废料时的安全性,更能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38.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