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0634发布日期:2022-06-08 05:3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热整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2.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件的整形已成为工件的外形和尺寸修整的一种常用工艺方法;通过对工件的整形从而得到符合标准形状与尺寸的工件,最终达到标准化作业的目的。现有技术在对工件进行加热整形时,需要先将工件在加热设备上进行加热,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再人工将工件转移到整形设备上进行整形;从而工艺复杂,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整形效果不佳;且现有整形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代制造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整形装置结构复杂,以及对工件的加热整形不能够实现一体化的问题。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包括上模机构、承载机构及下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组件,第一导向孔、下压组件及上整形组件;所述上模组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上整形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模组件的下部,用于下压承载机构;所述第一导向孔贯穿所述上模组件,且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与所述上整形组件之间;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组件、第一通孔及第二导向孔;所述承载组件上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导向孔贯穿所述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下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位置与加热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组件、加热组件、下整形组件及导向组件;所述下模组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模座结构及下垫板结构,所述下模座结构与所述下垫板结构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使所述下垫板结构被所述下压组件下压后能够自动回弹;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上;所述下垫板结构包括第三导向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组件上;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下整形组件上;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垫板结构上。
6.作为对上述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的位置避开设有所述下整形组件的位置。
7.作为对上述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进一步地描述,所述下整形组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下整形组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也相互对应。
8.作为对上述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进一步地描述,所述下压组件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整形组件的长度。
9.作为对上述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进一步地描述,所述承载组件未被所述下压组件下压时,所述下整形组件上表面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10.作为对上述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进一步地描述,所述上模机构上部设有安装组
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连接可驱动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设备。
11.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其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上模机构,所述承载机构,以及所述下模机构的相互配合;当待整形工件需要加热时,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承载组件传热来对工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对工件加热整形的一体操作,工艺简单,省时省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报废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整体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上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承载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下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下模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18.附图标注说明:
19.1-上模机构,11-上模组件,12-第一导向孔,13-下压组件,14-上整形组件,15-安装组件;
20.2-承载机构,21-承载组件,211-容纳槽,22-第一通孔,23-第二导向孔;
21.3-下模机构,31-下模组件,311-下模座结构,312-下垫板结构,312a-第三导向孔,312b-第二通孔,32-加热组件,33-下整形组件,34-导向组件,35-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参照图1-5,一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包括上模机构1、承载机构2及下模机构3;所述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组件11,第一导向孔12、下压组件13及上整形组件14;所述上模组件11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所述上整形组件14;所述下压组件13设置在所述上模组件11的下部,用于下压所述承载机构2,所述下压组件13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整形组件14的长度;所述第一导向孔12贯穿所述上模组件11,且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13与所述上整形组件14之间,所述上模机构1上部设有安装组件15,所述安装组件15用于连接可驱动加热整形一体装置的设备;所述下压组件13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整形组件14的长度,为了使所述下压组件13将所述承载组件21提前下压后,便于所述上整形组件14与所述下整形组件33能够更好的配
合;所述第一导向孔12的设置是为了与所述导向组件34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导向孔12设置在所述下压组件13与所述上整形组件14之间为了避免加热整形一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干涉。
26.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组件21、第一通孔22及第二导向孔23;所述承载组件21上设有所述第一通孔22及所述第二导向孔23,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3贯穿所述承载组件21,所述承载组件21下部设有容纳槽211,所述容纳槽211的位置与加热组件3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通孔312b的设置为了避免对所述下整形组件33的干涉;各导向孔的设置为配合所述导向组件34;所述容纳槽211的设定为了避免所述加热组件32对所述承载组件21与所述下模组件31配合时造成的干涉。
27.所述下模机构3包括下模组件31、加热组件32、下整形组件33及导向组件34;所述下模组件31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模座结构311及下垫板结构312,所述下模座结构311与所述下垫板结构31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35,所述弹性组件35用于使所述下垫板结构312被所述下压组件13下压后能够自动回弹;所述导向组件34设置在所述下模组件31上;所述下垫板结构312包括第三导向孔312a及第二通孔312b,所述第三导向孔312a套设在所述导向组件34上;所述第二通孔312b套设在所述下整形组件33上,所述下整形组件33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22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下整形组件33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312b的位置也相互对应;所述加热组件32设置在所述下垫板结构312上,所述加热组件32设置的位置避开设有所述下整形组件33的位置,所述承载组件21未被所述下压组件13下压时,所述下整形组件33上表面与所述承载组件2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工件的加热,受热更加均匀。
28.工作原理:所述加热整形一体装置,首先将加热整形一体装置安装在整形设备上,将所述上模机构1通过所述安装组件15安装在整形设备的可升降端,所述下模机构3通过螺丝固定在设备的工作台上,所述上模机构1与所述下模机构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承载机构2安装在所述下模机构3上;然后将工件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2上,并根据整形的位置调节所述下整形组件33与所述上整形组件14的长度;调节完成后,接通设备的电源以及气源;最后等待工件加热到预设温度后即可按下开关,降下所述上模机构1,就可以对工件进行整形了。
2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